對於孩子們而言,萬聖節僅次於兒童節,在這一天可以正大光明地吃糖果。對成人而言,萬聖節是一個狂歡party,可以奉旨cosplay。
一個全世界都在歡慶的節日,一直都在走偏的道路上不斷狂奔。要知道萬聖節的起源可是充滿恐懼,一點都不值得慶祝的。
萬聖節的起源
萬聖節的起源其實有很多說法,最常見的一種說法是凱爾特人的薩溫節。傳說中在那一天,生和死的邊界會變得非常模糊。是不是聽著很耳熟沒錯,跟中國的中元節非常相似。
不管是鬼也好,靈魂也好,其實都是一種東西,在這一天他們會重返人間。誰都不想死,就算是已經死掉的鬼,也不願意維持死亡的狀態。所以趁著地獄放假的這一天,他們就會到人間來尋找替死鬼,讓自己重回於世。
活人當然是不願意的,所以他們就把所有的燭光、爐火都滅掉,讓這些靈魂找不到自己。同時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樣子,想要把這些靈魂嚇走。
還有一種說法跟預言家有關,幾千年前的人智力有限,因此才會把希望寄託於一些不存在的東西上。中國的先人忙著求仙問道,國外的這些人就相信所謂的祭司長做出的預言。
他們相信在靈魂回到人間的這一天,祭祀長做出的預言也會更加準確。當然他們也相信神仙,所以在這一天他們會點燃篝火,燒掉一些農作物和動物,以此來祭祀神靈。
時間一轉到了公元43年,那個時候,凱爾特人被羅馬人徵服了。徵服一個國家,文化輸出非常重要,同化對方的節日就屬於常規操作。羅馬人就做了這樣一件事情,他們把萬聖節變成了紀念死者的日子。
再後來到了公元9世紀,這個時候凱爾特人就開始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差不多在這個時候,才真正有了「萬聖節」這個名字。
萬聖節的主題
萬聖節的很多主題,其實跟萬聖節的來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比如說之前說到的凱爾特人的薩溫節,因為想要趕走靈魂,所以把自己裝扮成妖魔鬼怪的樣子。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了下來,所以現在的萬聖節就成為一個cosplay大賞。
當然跟漫展不一樣,畢竟起源是想要趕走惡靈。所以裝扮都以兇惡的造型為主,比如女巫,比如南瓜,比如狼人,都屬於比較經典的萬聖節造型。
trick or treat
這就屬於完全跑偏的萬聖節傳統,找不到任何的歷史來源,莫名其妙在這一天,小孩子就開始挨家挨戶地要糖果了。
不給?那就正大光明的搗亂。也不知道是不是哪個糖果廠商想出來的營銷方法,如果真的是的話,絕對是營銷天才。
篝火晚會
篝火晚會也是萬聖節的一個傳統,一開始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祭祀儀式,後來畫風就開始慢慢走偏了。大家開始圍著篝火跳舞唱歌,再後來篝火不要了,直接變成party。
經典食物
其實不管哪個節日,不管在哪個國家,都少不了大吃一頓。西方國家,當然不能跟我堂堂美食大國相比。不過萬聖節的食物主角,居然是蘋果和南瓜,一點葷腥都沒有,看著也太慘了一些。
蘋果常常會被製作成太妃糖蘋果,聽起來挺高大上的。其實就是糖葫蘆,5塊錢一個,不能再多了。
要麼就是做成蘋果酒,酸酸甜甜的。搭配著太妃糖蘋果,就算是比較應景的搭配。
南瓜也是萬聖節的一大主角,南瓜本人在這一天很忙。不僅要被雕刻成燈籠,還要被做成南瓜派和南瓜蛋糕。
不知道今天晚上,生在美食大國的你,準備吃什麼好吃的?參加哪個有趣的萬聖節活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