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隴南市成縣廟下村生態田園綜合體規劃方案

2020-12-16 中機院產業園區規劃

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旅遊和現代農業的新型發展模式, 對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實現產業融合, 推動農業向現代化和科技化的發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甘肅省隴南市成縣廟下村生態田園綜合體依託項目區資源環境條件優勢以及產業基礎, 按照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則, 圍繞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加快項目內農事體驗採摘、花海觀賞攝影、農作物栽培示範、果樹種植和牲畜養殖等的發展, 提高農業整體經濟效益及農民增收致富的總目標。通過文化展覽、農業體驗、產品推銷和資源整合等方式形成田園綜合體的收益模式, 促進農民增收, 吸引資本, 人才回流鄉村。

(來源:中機院 www.reportway.org)

一、田園綜合體概述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 在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 特別注重抓手、平臺和載體建設, 即「三區、三園和一體」。「三區、三園和一體」建設將優化農村產業結構, 促進三產的深度融合, 併集聚農村各種資金、科技、人才、項目等要素, 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1]。其中「一體」即田園綜合體, 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 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以農業為基礎, 以鄉村振興為最高目標, 以農民增收為前提[2], 將休閒旅遊、民俗文化、農耕活動、養生度假、農業技術、特色農產品等有機結合起來, 在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 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和產品種類多樣化, 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創新型、複合型的綜合發展模式[3]。田園綜合體是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的新支點, 是農村農業轉型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是傳承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的重要載體。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以甘肅省隴南市成縣廟下村田園綜合體為例, 討論探究了田園綜合體的收益模式, 如何增加園區收入, 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村民的收入, 促進鄉村生態宜居的建設。

二、實踐案例

(一) 項目概況

廟下村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項目位於隴南市成縣城西32km, 西臨西和縣。219省道祁成公路跨境而過, 交通便利, 自然環境優越, 在文化旅遊、經濟發展方面, 都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廟下村所在的紙坊鎮全鎮幅員面積78.4km2, 現有耕地31 176畝, 農作物面積22 000畝, 退耕還林面積9 241.5畝, 林草地面積56 224畝, 平均海拔1 300多m,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年降雨量約600mm, 無霜期240多d, 適合糧食作物的生長, 是成縣西部農業大鎮, 也是成縣西部重要農特產品生產基地和商貿流通中心。

(二) 規劃與設計

隴南成縣紙坊鎮田園綜合體區以隴南市地理地勢區位條件為背景, 以生態綠色農業生產為主體, 以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為宗旨, 在規劃中進行基地的產業布局和土地利用, 進而展開園區的功能布局和結構規劃, 並且同時考慮基地的運行模式和運行機制。

依託項目區資源環境條件優勢以及產業基礎, 按照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則, 圍繞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加快項目內農事體驗採摘、花海觀賞攝影、農作物栽培示範、果樹種植、牲畜養殖等的發展, 實現提高農業整體經濟效益及農民增收致富的總目標, 應用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農業技術設施和無公害生產技術, 建設成「隴南美麗鄉村、產業融合示範基地」, 依靠這個平臺來實現城鄉一體化、精準扶貧致富的目標。發揚地方特色、繁榮地方經濟、保護生態環境。

成縣廟下村生態田園綜合體建設, 將成為成縣首家立足於精品化、規模化、兩棲化發展的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區, 以新型產業化經營方式, 推動「基地+農戶+公司」的農業合作經營制度, 提升農業經營質量和效率, 通過有機蔬菜、牲禽養殖、鄉村生態旅遊等實現農業產業效益提升, 打造集高新農業、文化觀光、生態旅遊為一身的現代農業園區, 大力推動成縣農業產業結構升級。

三、田園綜合體收益模式分析

田園綜合體的銷售方式主要以遊客在園區內進行農業觀光為主題, 輔以果樹採摘、旅遊觀光、休閒農業和生態餐飲等, 同時以多元化、多層次的銷售方式佔領市場[5], 以科技優勢穩定市場, 以誠信經營贏得市場, 以強大的銷售網絡拓展市場, 擴大宣傳, 確保服務水平。有針對性的利用新聞媒體、報紙雜誌、專業性會議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設立網站, 以網絡平臺開展營銷;加強與老客戶的密切聯繫和信息交流, 鞏固老客戶, 發展新客戶, 不斷擴大市場佔有量, 增強市場競爭力。

園區的經營收入主要來源於經濟林果種植、藥材種植、畜牧養殖、果蔬採摘和旅遊收入。項目前期依託優質環境資源發展觀光旅遊, 撬動區域價值。後期植入特色民宿、文化體驗, 綜合服務等多元業態, 以休閒度假功能、景觀體驗、多主題設施作為核心競爭力。通過本項目打造生態、生產、生活「三生」的產品功能[6], 通過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的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 實現生態農業、休閒旅遊、田園居住複合功能。

田園綜合體核心在經營, 經營到位, 項目才會擁有無限前景, 因此通過該項目總結出如下經營模式:

(一) 產業帶動, 品牌增長盈利模式

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 而蔬菜水果的品質是健康生活的基礎, 因此綠色健康的品牌形象是吸引消費者的關鍵。在園區首先建造加工廠, 生產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 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後通過舉辦節日或網絡來宣傳, 吸引消費者來購買, 從而帶動產業的發展。在項目園區中, 遊客除了餐飲旅遊, 還可以帶走特色農產品。在運營過程中, 重視品牌的價值, 打造高質量的地方產品來推廣自身品牌, 塑造品牌形象, 延長品牌的產品線[7], 讓品牌的影響不斷擴大, 然後依靠品牌形象以及價值等方面來促進盈利。

(二) 民俗旅遊模式

民俗文化代表著一個民族、一個地方的悠久歷史文化和生活習慣, 蘊含著豐富的節日文化、人文風情、生活文化和信仰文化等內容, 是民俗旅遊模式的基礎[8]。民俗旅遊模式是利用當地的特色民俗文化, 鄉土文化、農耕文化吸引遊客, 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 同時開發農耕文化展示、民間技藝表演、節慶活動、民俗物品手工坊等休閒旅遊活動, 吸引更多遊客前往, 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促進村民盈利。

民俗旅遊是深層次的文化旅遊, 遊客只有深入參與其中, 在欣賞當地風景的同時才能體驗到當地特色民俗文化和新鮮趣事, 通過村民和遊客雙方面對面交流了解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 使遊客在精神和文化素養上領略其魅力, 滿足遊客的體驗需求, 這是其他旅遊資源無法替代的。

民俗旅遊模式要尊重本當地民俗文化, 堅持鄉土特色, 積極發揮民俗文化和鄉土特色在旅遊中的主導作用, 科學規劃旅遊資源布局, 合理開發當地特色, 完善民俗旅遊的管理方式和營銷理念, 減少旅遊開發對當地環境的破壞, 推動鄉村旅遊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 休閒農場模式

如今, 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城市居民對鄉村田園生活越來越嚮往, 這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休閒農場的發展, 休閒農場成了城市居民休閒放鬆的首要選擇[9]。休閒農場模式的目標人群不僅是年輕人和兒童, 還包括老人, 通過滿足目標人群對生態旅遊和鄉村生活方式的參與體驗式消費需求, 以休閒農業為主題, 以特色構築物為核心, 再輔以花田、果園、菜地、牧場等農業生態環境[10], 為遊客提供親子互動、康體養生, 文化養老、採摘體驗、農耕文化學習等針對不同目標人群的活動, 實現休閒農場模式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

休閒農場模式是田園綜合體項目獲取最大利潤的核心, 休閒農場應在不破壞原有自然風貌和建築物的基礎上, 挖掘其優勢資源, 充分發揮農村農業資源的季節性、地域性和鄉土性, 塑造休閒農場獨一無二的特色, 設計具有趣味性、人性化的休閒娛樂活動, 從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營造特色的產品, 併兼顧教育科普與知識傳播等功能, 提升農場遊賞價值和文化內涵, 豐富活動內容, 增加遊客的參與度, 讓遊客感受到鄉田園生活的樂趣, 從而能吸引更多的遊客到農場體驗生活。

(四) 客源共享盈利模式

在田園綜合體項目的經營過程中, 充分發揮地區內周邊旅遊景點的優勢, 與周邊旅遊景點進行合作, 優化景區資源的配置, 合理調節各景區之間的關係, 走多元化發展道路, 推行門票聯合優惠制度, 共享景區之間的客源, 延伸景區產業鏈, 滿足景區之間互惠互利, 實現景區最大化、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是利用所在區域內所有的休閒旅遊資源, 進行聯合銷售, 實現資源共享、客源共享和利潤共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11]。」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 必須要振興鄉村,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把農村建設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12]。田園綜合體將促進農業轉型、產業融合、農民增收, 提高農村生活水平及生態環境, 在增加農民就業的基礎上,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鄉村韻味、民俗文化和山水肌理, 是農村發展的最佳選擇, 實現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之間的良性互動。

田園綜合體項目保障原住農民的參與權和受益權, 組織引導農民入股, 參與建設管理, 成為企業員工獲取勞動報酬, 並且通過創意農業、採摘體驗、文化活動保留鄉村的韻味和特點, 將特色農產品、精品民宿、生態旅遊作為鄉村的長期發展的產業支撐, 提升基礎設施, 完善生活配套, 吸引資本、人才回流鄉村, 讓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在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和農村農業發展中, 我們仍需考慮如何做好農業的轉型, 如何做好各部分利益的平衡, 如何做好產業鏈, 提高產品延伸價值, 保障農民的利益, 讓農民成為真正的主體並因此獲益, 還存在很大的挑戰。(作者:曲倩 唐紅 何麗霞)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8年來致力於產業及園區、鄉村旅遊綜合體、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閒旅遊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閒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遊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築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相關焦點

  • 周末去哪裡玩,甘肅隴南市一日遊,你們都喜歡哪些景點
    陽壩生態旅遊風景區陽壩亞熱帶生態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集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湖泊如珠、峽谷如線、瀑布如織,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
  • 甘肅文旅在復甦 隴南景區酒店「雙重優惠」上線
    編者按:品新茶,覽天池,觀摩崖石刻,賞雲屏山色,謁拜杜公祠,行攝官鵝溝……隴上江南,一派山水田園風光。(隴南市文旅局供圖)成縣西狹頌風景區。(隴南市文旅局供圖)近日,據隴南市文旅局消息,自恢復開放運營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隴南文化旅遊景區面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和甘肅省內居民推出了門票減免、星級酒店半價入住等優惠政策。
  • 甘肅旅遊美食地圖 隴南成縣江洛棒棒面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素有「隴上江南」、「隴右糧倉」之稱,也是「千年古縣」之一、「中國核桃之鄉」。成縣有一種牛肉餛飩上世紀八十年的美味;成縣有一種饊面飯,是甘肅人常吃的一種食物;有一碗粉魚涼到夏天;早晨來一碗油茶和麻花一起捆綁銷售。無論火燒還是蕎麥都是記憶的味道。崔皓景這期推薦的是——隴南成縣江洛棒棒面。
  • 圍觀|「海馬漁具甘肅黑坑巡迴賽隴南成縣站比賽」在陳院鎮梁樓村漁樂農莊舉行
    3月18日周六,位於國家3A級景區陳院生態園—梁樓村漁樂農莊人頭攢動、一片熱鬧,「海馬漁具甘肅黑坑巡迴賽隴南成縣站比賽」在這裡舉行。此次活動由縣文體廣局、旅遊局、陳院鎮政府、縣釣魚運動協會主辦,成縣漁樂農莊協辦,甘肅海馬漁具公司提供贊助。陳院鎮黨委、政府負責人,市縣釣魚協會負責人,海馬漁具公司負責人,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者潤明攜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和體育股負責人出席開閉幕式並觀摩比賽。
  • 隴南市1區8縣建成區面積排名,武都區最大,康縣最小,了解一下?
    主要景點有陽壩亞熱帶生態旅遊風景區、甘肅康縣白雲山森林公園等等。 主要景點有文縣天池國家森林公園、文縣黃林溝國家溼地公園、白馬河生態民俗風情景區等等。
  • 隴南市2020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推薦對象公示
    隴南市2020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推薦對象公示根據《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於印發<2020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堅持客觀、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經自下而上、逐級推薦評選
  • 美麗鄉村流金淌銀——隴南市康縣王壩鎮何家莊村
    隴南市康縣王壩鎮何家莊村,是一座有著「全國最美村鎮」、國家4A級旅遊景區美譽的村落。這裡的山不高,但非常秀麗;這裡的河不寬,但風光旖旎。在何家莊村,一條清澈的小溪順流而下,水的兩岸,是生機勃勃的田園綜合體,修葺一新的農舍點綴其間,分外精美。
  • 甘肅成縣有座「城陽大橋」
    新華社蘭州12月20日電(記者張旭東、郎兵兵)在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進城的跨河大橋名叫「城陽大橋」。這裡的「城陽」,指的是向東1500多公裡的青島市城陽區。以外省地名命名本地地標性建築,背後是一段東西部扶貧協作的佳話。
  • 隴南市:國內離九寨溝最近的地級市,隱藏在甘肅南部的綠色秘境
    隴南市是甘肅的南大門,處在甘、陝、川三省交界處,自古是西北通往四川的交通要道。隴南市是最不像甘肅的地方,這裡山清水秀,植被茂密,兼有茶園稻田,到處呈現出的是一派南方秀色。在隴南的大山密林裡,還棲息著大熊貓、金絲猴這兩種國內極其珍稀的國寶。
  • 探討雲南省彌勒市錦屏山田園綜合體規劃
    本文歸納分析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的內涵, 結合雲南省彌勒市錦屏山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實踐, 探索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模式, 以期為同行提供借鑑參考。在此形勢下,以全局性、系統性規劃為導向的「田園綜合體」成為解決城鄉發展不均衡、「三農」問題的新途徑。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8年來致力於產業及園區、鄉村旅遊綜合體、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
  • 隴南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對擬認定2020年市級示範性家庭農場的公示
    根據《隴南市市級示範性家庭農場認定管理辦法》精神,在家庭農場自願申報,縣區推薦,市級審核的基礎上,經評審,擬認定成縣張秀平家庭農場等19家庭農場為2020年隴南市市級示範性家庭農場。現將擬認定的家庭農場名單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 甘肅隴南將迎來一座「國際機場」,這3個縣城將「要騰飛」了
    一般來說,一個小縣城能通上鐵路就已經很不錯了,可以說如今我國大部分的縣城都在向「縣縣通鐵路」的目標邁進,在甘肅就有這麼一座縣城,不僅開通機場,還將建設高鐵,它就是—成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南部、隴南市東北部,總人口近30萬人,因氣候
  • 田園綜合體規劃方案 (PPT版)
    從其內涵和外延上來看,田園綜合體並不是一個新詞,它是在原有的生態農業和休閒旅遊基礎上的延伸和發展。
  • 甘肅旅遊:隴南機場新航線 航班時刻表
    據甘肅旅遊頻道( 崔皓景)從成縣獲悉,隴南機場又有新航線,將於7月15日開通上海-隴南-蘭州航線。先說說隴南機場,隴南機場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石家溝村,距成縣縣城非常近只有短短7公裡,距隴南市也就90多公裡。
  • 田園綜合體 生態旅遊新樣板
    連片無邊的玫瑰花田、千畝荷塘溼地、大片的稻田養魚、黃花菜、石榴、藍莓、向日葵、甜柿……保山市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作為雲南省首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項目,即將開門迎客。經營方表示,力爭把農業園打造成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典範、國家田園綜合體示範樣本,國家生態文化旅遊標杆。
  • ...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公布 打造溼地田園綜合體 再現魚米之鄉
    內容提要: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近日公布。西青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示意圖天津北方網訊: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西青區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近日公布。
  • 甘肅隴南市特大暴雨已造成20人死亡16人失蹤
    新華網蘭州8月13日電(記者姜偉超)據甘肅省隴南市政府最新消息,截至13日12時,隴南市12日凌晨以來發生的特大暴雨災害已造成20人遇難,16人失蹤,30人受傷。隴南市10556人已緊急轉移安置,成縣黃渚鎮3012人仍被困。
  • 甘肅旅遊:隴南機場新航線 航班時刻表
    據甘肅旅遊頻道( 崔皓景)從成縣獲悉,隴南機場又有新航線,將於7月15日開通上海-隴南-蘭州航線。先說說隴南機場,隴南機場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石家溝村,距成縣縣城非常近只有短短7公裡,距隴南市也就90多公裡。
  • 生態旅遊為甘肅旅遊經濟「增力添火」
    近年來,甘肅省認真貫徹落實相關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把旅遊業發展納入全省十大生態產業的重要內容,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綠色規劃先行」的原則,多次研究部署生態旅遊工作,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和過度開發、破壞性開發,堅持實施綠色節能環保項目,鼓勵旅遊企業開展「三節兩減一替換」工作,加大綠色旅遊產品開發力度,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形成較為完善的綠色旅遊產品體系,推進旅遊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 一場春雪 甘肅雞峰山宛如水墨畫
    2020甘肅遊 【一場春雪 甘肅雞峰山宛如水墨畫】3月29日,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的雞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春雪景色壯美如畫。山頂被白雪覆蓋,雲霧繚繞;山下油菜花、桃花等春花盛開,宛如一幅山水畫,別有韻味。目前,隴南市成縣境內所有景區已經全部恢復開放,即日起至12月31日,全國所有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免門票旅遊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