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點,珠海拱北閘口岸人潮湧動。短短三分鐘,拱北海關旅檢關員就現場查獲了四名超量攜帶物品入境的旅客。
這些被盤查的人,並不是普通的旅客。從海關現場的處理記錄來看,這名旅客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已經有過11次超量攜帶化妝品、保健品以及藥品、電子產品進境,而被查緝的記錄。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裡,大量違規攜帶的煙、酒、化妝品以及保健品,等待處理的水客人員,就迅速擠滿了整個查驗區域。海關關員告訴記者,這些天以來,僅僅是每天清點這些超量物品入庫,他們就得忙到凌晨兩三點。從海關查驗現場,傳遞到緝私部門的線索越來越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境外多家商場、店鋪關門停業,大量滯銷商品的打折力度空前,有的甚至達到一二折。由於香港受疫情影響,來自境外的貨物紛紛轉向了澳門。隨著這些貨物一起轉移的,還有大量的走私團夥。去年七月,在拱北海關緝私局和珠海市公安局打私支隊共同經營的案件線索中,一個香港的廖某團夥,通過即時通訊軟體等網絡平臺承攬境內貨主訂單,將貨主來自日韓等境外的商品,發貨至香港設立的倉庫。2020年7月28日,拱北海關緝私局聯合珠海市公安局出動警力250餘名,59個行動組在珠海、深圳、杭州等地同步開展集中收網,通過合成作戰,成功地實現了全鏈條打擊,將廖某等4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現場查封存儲私貨倉庫兩個,查扣涉嫌走私入境的化妝品、保健品及舊筆記本電腦等約45噸,初步估計,案值約10億元,成為了近年來拱北海關破獲的最大宗水客走私案。剛有走私團夥被打掉,其餘走私團夥,變得更加謹慎。王某,就是其中之一。為了逃避打擊,幾乎在每一個環節都層層設防。接觸到這個案件的緝私人員都不免感嘆,這個王某,非常「專業」。儘管王某隻有中專學歷,但在物流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物流管理經驗,對整個水客走私鏈條中的人員分工和貨物流向,實現了精細化管理。首先,有專門的客服人員負責在網絡平臺上承攬境內貨主的訂單,另外僱傭一批人員,專門在澳門接收從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訂購的奢侈品箱包、服飾等貨物。走私團夥通過「化整為零」「螞蟻搬家」的方式將貨品走私入境,再通過「打遊擊」的方式進行運輸。緝私人員介紹說,接貨的司機到收貨點拉上貨之後,也不是直接運回倉庫,而是不停地換車躲避追蹤。為了保證貨物運輸通暢,他們甚至給每件貨貼一個單獨的二維碼。貨主只需要詢問王某的客服人員,就能像國內收快遞一樣,查詢自己的貨到了哪裡。那麼,換人、換車、換收貨點、換倉庫,機關算盡、層層設防的王某團夥,又是如何被海關緝私部門查獲的呢?阿杜,拱北海關緝私局情報人員。依託於通關及物流信息等大數據,阿杜把辦案思路、偵查經驗、走私規律等案件特徵進行提煉,通過計算機語言將這些邏輯形成一個一個的算法,搭建出緝私模型。根據案件不同的規律特徵,阿杜不斷調整相應的參數和指標,對數據模型進行更新迭代。不僅僅可以對當下的走私團夥進行深挖擴線,還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新的緝私線索。2020年9月27日,拱北海關緝私局聯合珠海市公安局,在珠海、深圳、東莞等地集中收網。打掉走私團夥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查封存儲私貨倉庫、水客攬貨點6個,查扣涉嫌走私入境的SKⅡ等高檔品牌化妝品、食品、保健品等約10噸,案值1.56億元。一個多月之後,11月12日凌晨,拱北海關緝私局27個行動組又在珠海、中山、佛山、杭州、溫州、遼陽等地同步展開行動,成功破獲王某等水客團夥走私高價值貨物進境案。
5個團夥16名嫌疑人悉數落網,僅在王某的一個倉庫中,就查扣涉嫌走私入境的GUCCI、DIOR等品牌高價值貨物約500箱,近3000件,案值達3.6億元。
在大數據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算法、模型正在為案件的偵辦提供越來越豐富的線索,也可以為案件的偵辦提供客觀參考,甚至釋放出更多的警力資源,去實地落實,再與數據進行對比驗證。
儘管海關一直高度重視、力控嚴打。但是當前「水情」依然嚴峻,「水客」規模呈現出居高不下的趨勢。尤其是在香港封關的背景下,澳門水客越發猖獗,查處的「水客」案件數量始終處於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