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走進黃姚古鎮,我不禁想起戴望舒這首有著一種淡淡憂傷的詩歌。這個興建於宋朝開寶年間,昌盛於明朝萬曆年間和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的黃姚古鎮,被譽為中國十大最美古鎮之一。
黃姚古鎮裡有300多間明清宅院,其建築按九宮八卦陣勢布局,屬嶺南風格建築,與周圍山水完美融合。
古鎮民居的靜態與流水的動態自然結合,構築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絕世美景。
黃姚古鎮是個充滿詩意的地方,沿著石板路慢慢走,不經意間,總在某個心動的地點,被撥動敏感的心弦。
黃姚人的先輩是從廣東遷徒而來的商賈,將當進的生產技術帶到了黃姚,他們在這裡榨油,做豆豉豆腐。
我走進一家豆豉店,店不大,但生意挺好,院子裡的一排排簸箕曬著煮熟過的黃豆已有了豆豉的模樣。
國家郵政局2016年5月19日發行的《中國古鎮(二)》特種郵票。
黃姚古鎮帶龍橋的這一標誌性景點入選其中的一枚,展現了古鎮和諧、秀美的人文景觀。
黃姚養在深閨人未識,她安靜、秀氣,如同小清新一般淡雅,一切都還是那份自然。
走進古鎮,清風雅韻撲面而來,說不出的自然愜意。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別黃姚,我期盼著下次能在這裡多待些時光,靜下心來好好地品味黃姚古鎮這本千年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