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許多美麗的小鎮能舒緩我們鬱悶的心情,它們稱不上瑰麗,卻有著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情,它們談不上繁榮,然而卻總有那麼一兩個場景,瞬間擊中我們被厚重的外殼包裹著的內心。總有那麼個地方讓人念念不忘,比如浩瀚的大海和雨後的古鎮。這樣的執念,只有邂逅了雨後的黃姚古鎮才會懂。千年古鎮遇上萬盞燈籠,是否感覺這是一場穿越劇,萬盞燈籠呈現在黃姚鎮內,細想千百年前古人早感受過這種場景,自己身臨其境將會是什麼樣的感受與感謝。月照千古明月照,萬家燈火映黃姚。
黃姚古鎮位於廣西賀州紹平縣東北部,距離賀州市區40公裡,距桂林200公裡。黃姚古鎮方圓3.6公裡,屬於喀斯特地貌。發祥於宋朝年間,有著近1000年歷史。素有「詩境家園」的「小桂林」之稱。自然景觀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臺樓閣10多處,多為明清建築。著名的景點有廣西省工委舊址,古戲臺,安樂寺等。黃姚古鎮2007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黃姚古鎮東部姚江兩岸是古鎮的主要生活和公共娛樂區,姚江以西,興寧河以北,小珠江以南地區是商業區。古鎮由龍畔街、中興街、商業街區三塊自成防禦體系的建築群組成。這三處建築群又通過橋梁,寨牆,門樓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黃姚古鎮在有規劃開發的同時,注重保護景區內外的景觀,並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破舊的建築或景觀妥善地修復,儘量恢復原來的面貌。對古鎮風景名勝區內的古建築、古樹名木、古墓葬、摩崖刻、革命遺蹟和其他重要的人文景觀設立保護標誌,落實防護措施。黃姚古鎮裡的門樓、古戲臺、古街、古井、民居、宗祠、廟宇、橋、亭、匾等有形建築遺產,特別是作為整體出現的古鎮聚落環境。古鎮明清古建築保存有300多幢,面積達1.6萬平方米,完整保存8條石板街,全部用青石板砌成,全長10多公裡。還有亭臺樓閣10多處,寺觀廟祠20多座,特色橋梁11座,楹聯匾額上百副。古鎮建築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其設計建造匠心獨運,從建築學上說也是一筆寶貴的遺產。
到古鎮必去的景點就是最具文化淵源的古戲臺。古戲臺始建於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為廣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明代古戲臺,戲臺內聯:」鑼鼓喧天管弦悅耳共奏昇平樂,霓裳漫舞羽曲高歌齊鳴可以興「,可以說是對古鎮最好的真實寫照了。進入景區還需步行四五分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戲臺,一個古色古香的庭閣戲臺,逢年過節之時,這裡是最熱鬧的地方。
倘祥在黃姚古鎮中,恍如隔世。古戲臺之所以古,是因為,它歷史悠久,風格古樸,是古人的傑作。戲臺不僅是一種建築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臺。鑼鼓喧天,絲竹盈耳,多少波瀾壯闊、哀婉纏綿、忠孝節義的故事在這裡粉墨登場,劇情曲折委婉,演員水袖輕舞,觀眾如痴似醉。
在這裡不僅能看到千年古遺址,還能感受歷史的魅力與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及放鬆的方式,教育人們該怎麼做人。做人要講究,坐的端,站得直,行的正,生命在於運動,做事全身心投入。做人心細實在,腳踏實地,頂天立地。適時懂得放棄,只有選擇自己喜歡合適自己的才是正確唯一的選擇。懂得分配時間,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照顧家庭,兩不誤兩促進。懂得虛心,驕傲使人落後。懂得珍惜,珍惜身邊事,珍惜枕邊人。幹事業要熱愛並堅持,持之以恆,總會得到回報。要有愛心,有道德。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站到戲臺上成為一名公眾演員。酒香新坊,弄堂街巷,汴京煙柳風光; 戲臺聲高,簪粉胭淡,又訴舊事心殤; 鐘鼓樓喧,說書巷口,兀自晚秋花盞; 春光難盡卻不言,多少離殤復斷腸。路的盡頭,是很久很久沒人管的戲臺,木頭邊是一片雜草叢生,裡面空蕩得很,而且昏暗,點起蠟燭,火苗在從牆上的洞穿進來的風裡搖曳、搖曳這個戲臺曾經的輝煌,化做木頭上的一屢灰塵,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裡。人生的戲臺,是最風塵的地方 放不開,那命運鑑定的愛情,躲不開,這註定悽豔的榮幸。 人生總是在南轅北轍之後,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