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美食指南》是什麼?
《米其林美食指南》又被稱為「米其林紅色指南」。
是法國知名輪胎製造商米其林公司出版的美食和旅遊指南書籍的總稱。
誕生於1900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
米其林作為一家法國公司,其美食指南最初僅評鑑本國美食。
後來,該指南相繼增加了歐洲其他國家。
2005年,米其林跨出歐洲,出版了美國指南。
2007年,紅色指南又加入了日本篇。
2009年,美食偵探們又光顧了中國香港和澳門。
截至2012年,《米其林紅色指南》收錄的星級餐廳共有2241家,其中三星餐廳106家。
米其林星星的評定標準
一顆星★: 同類飲食風格中特別優秀的餐廳,是「值得」去造訪的餐廳。
兩顆星★★: 餐廳的廚藝非常高明,是「值得繞遠路」去造訪的餐廳。
三顆星★★★:能提供出類拔萃的菜餚,是「值得特別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訪的餐廳,有著令人永不忘懷的美味,據說值得坐飛機專程前去用餐。
米其林紅色指南中的星級餐廳在全球的分布情況是怎樣的呢?
1、法國本土米其林餐廳概況
米其林最先開始評定的餐館就是法國本土的餐館,法國也是被評為星級餐館數量最多的國家。
截止至2012年,法國本土的星級餐廳有三星26家、二星61家、一星224家。
2013年2月18日公布2013年版《米其林美食指南》中,法國新添一家最高級別的三星餐館:聖特羅佩市的「金潮」餐館。
法國米其林餐廳:Guy Savoy
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Guy Savoy自2002年起就一直披戴米其林三星的榮耀。
餐廳位於法國巴黎,是僅有的十家米其林餐廳的其中之一。
法國菜解析
法國菜是西餐中最有地位的菜,是西方文化的一顆明珠。
法國菜的特點是選料廣泛,用料新鮮,滋味鮮美,講究色、香、味、形的配合,花式品種繁多,重用牛肉蔬菜禽類海鮮和水果,特別是蝸牛、黑菌、蘑菇、蘆筍、洋百合和龍蝦。
法國菜餚通常燒得比較生,調味喜用酒。菜和酒的搭配有嚴格規定,如清湯用靜止葡萄酒,火雞用香檳。
比較有名的法國菜是鵝肝醬、牡蠣杯、局蝸牛、馬令古雞、麥西尼雞、洋蔥湯、沙朗牛排和馬賽魚羹等。
2、歐洲其他國家米其林餐廳概況
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分布地區除了法國本土外,最主要的就是歐洲其他國家了,包括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盧森堡、德國、英國-愛爾蘭、荷蘭和瑞士。
其中入選星級餐廳最多的國家為義大利(295家),被評為三星餐廳最多的國家為德國,截止至2013年共有10家。
義大利的米其林二星餐廳:Cracco Peck restaurant
隸屬於米蘭著名的食品集團 「Peck – inMilan since 1883」。
擁有米其林兩顆星星。
餐廳坐落於大教堂Duomo附近,米蘭的鑽石地段。
德國得米其林三星餐廳:Bareiss
Bareiss是Hotel Bareiss中的餐廳,酒店是黑森林地區另一座超五星酒店,山清林秀、清新精緻。
主廚Claus-Peter Lumpp自1992年起在Bareiss工作,2007年獲得了米其林的三顆星。
義大利菜解析
義大利民族是一個美食家的民族,他們在飲食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如同他們的藝術、時裝和汽車,總是喜歡精心製作。
義大利美食典雅高貴,且濃重樸實,講究原汁原味。
義大利菜系非常豐富,菜品成千上萬,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比薩餅和義大利粉,它的海鮮和甜品都聞名遐邇。
源遠流長的義大利餐,對歐美國家的餐飲產生了深厚影響,並發展出包括法餐、美國餐在內的多種派系,故有「西餐之母」的美稱。
德國菜解析
德國的肉製品種類繁多,德國菜中有不少是用肉製品製作的菜餚,僅香腸一類就有上百種。
其中,著名的法蘭克福香腸早已馳名世界。
一些德國人還有吃生牛肉的習慣,著名的韃靼牛扒就是將嫩牛肉剁碎,拌以生蔥頭末、酸黃瓜末和生蛋黃食用。
此外,德式菜中的酸菜使用非常普遍,經常用來做配菜,口味酸鹹,濃而不膩。
德國盛產啤酒,因此一些菜餚也常用啤酒調味。
德國典型的菜式有柏林酸菜煮豬肉、酸菜燜法蘭克福腸、漢堡肉扒和韃靼牛扒等。
3、北美(美國)米其林星級餐廳概況
2005年11月,第一版美國指南問世。此本紅色指南中,主要收錄的是紐約市的餐館。
後來,美國指南系列又加入了芝加哥和舊金山等城市的版本。
美國的米其林三顆星餐廳:Alinea
2005年餐廳創始人格蘭特在芝加哥LINCOLN PARK 開了ALINEA。
沒有傳統餐廳的吧檯和大廳,而且從外看不出任何餐廳特徵,即為一座全灰色的磚樓,整間僅容納64位客人。
2006年,ALINEA獲得GOURMET MAGAZINE的全美最佳餐廳殊榮。
2007年,獲得MOBIL TRAVELGUIDE的5星級餐廳頭銜,當時在全美僅有16家餐廳被評上五星。
2011、2012、2013年,連續被評為米其林三星餐廳,而2012年、2013年為芝加哥僅有的三星餐廳。
北美菜品解析
美國是移民國家,幾乎擁有全世界的菜系種類,但大部分的美國菜由英式菜派生出來。
美國菜與英國菜相比,在口味及用料上已經發生了不少變化。傳統的鹹、鮮、甜口味已趨向清淡、生鮮。在用料上,黃油改用植物黃油或生菜油,奶油改用假奶油(即完全脫脂奶油),奶酪改用液態奶,做水果不用罐頭水果而用新鮮水果,濃湯改清湯,肉類則多用低脂及低膽固醇的水牛肉與駝鳥肉等。
另外,在美國素食和生食比較盛行,水果入菜十分普遍。
4、日本米其林星級餐廳概況
2007年,《米其林紅色指南》來到了日本。
該國目前已有32家三星級餐廳、61家二星級餐廳以及224家一星級餐廳,是全球擁有三星餐廳數量最多的國家。2009年,美食偵探們又光顧了中國香港和澳門,並評出了5家三星餐廳。
日本米其林三星餐廳:弧柳餐廳
餐廳位於日本大阪的北新地,門面掛著印有「弧柳」字樣布簾。
主營突出大阪本地的魚類和傳統蔬菜。
弧柳餐廳只有12個座位,所以到該店用食需要提前訂餐。
日式料理菜品解析
日本料理是被公認為烹調一絲不苟的國際美食。自然原味是日本料理的主要精神,其烹調方式細膩精緻,常以糖、醋、醬油、味噌、柴魚、昆布等為主要調料,注重味沉、觸覺、視覺、嗅覺等以及器皿和用餐環境搭配的意境。日本料理主要分為三類:本膳料理、懷石料理和會席料理,具有口感清淡、加工精細、色澤鮮豔、少油膩等特點。
5、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米其林星級餐廳概況
2008年底,發行了首本中國美食指南《米其林紅色指南·香港 澳門2009》。
指南共收錄了兩地最好的餐廳202家(其中香港169家,澳門33家),最好的酒店49家(香港佔33家,澳門佔16家)。
在收錄的總計202家餐廳中,僅授出了2家三星級餐廳, 8家兩星級餐廳和18家一星級餐廳,星級餐廳僅佔收錄餐廳總數的13%。
2013版紅色指南中,香港共61家米其林星級餐廳。
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廳:龍景軒
龍景軒是全球第一家米其林三星中式餐廳。
米其林紅色指南中對餐廳的描述是:「食材品質上等,特別是海鮮,絕對新鮮。所有菜式都經過精雕細琢,賣相誘人,服務團隊非常專業,細心自豪地向食客介紹各款菜式。」
香港、澳門菜品解析
香港和澳門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也是美食和購物的天堂。
他們的菜式以粵菜作為根基,揉合了西菜的食材、調味和烹調的方式,大膽創造出了有特區地方特色的粵菜。
特區的外國菜以歐洲菜為主,所以擁有對傳統做法要求很高的大酒店。這些酒店往往設有高級扒房,還專聘外籍廚師掌勺,再加上物料新鮮豐盈,使這裡的西餐水準同樣較高。
由於《米其林紅色指南》還沒有出中國大陸的版本,所以內地目前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米其林星級餐廳。
當然,這並不代表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傳統的中國美食沒有星級美食的水平。
如果米其林願意為中國的餐館投入更多的評鑑精力,那麼,廣大的中國食客們就可以就地品嘗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奢華美味了。
內容資料來源與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
《名廚》(Greatchef.com.cn)專注於廚務創新
1、《名廚》訂閱信息:全年12期,包郵180元
1)網絡訂閱:
直接複製以下連結到任意瀏覽器即可購買:
http://shop1
2)電話訂閱:
歡迎致電010-59009774
2、廚務創新俱樂部:集結廚師、餐廳經營者及供應商等全國餐飲界最中堅力量
如何加入我們?
1)微信報名:
關注「名廚」微信號mingchuweixin,回復您的姓名、地址、供職餐廳、職務、電話即可註冊成為廚務創新俱樂部會員!
2)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註冊頁面進行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