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綠票倉」高雄「由綠轉藍」,原因何在?

2020-12-13 環球網

【環球時報赴高雄特約記者孫香蘭蕭師言】編者按:曾是「深綠票倉」的高雄,號稱民進黨「挑個西瓜也能勝選」,但在去年底臺灣「九合一」選舉中卻被「韓流奇蹟」重創。高雄「由綠轉藍」,原因何在?新市長韓國瑜執政高雄,能給這個衰敗的經濟重鎮帶來哪些改變?高雄的變化對整個臺灣政壇又會產生什麼影響?《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專程探訪高雄,從市政議員到街頭商販,從六合夜市到旗津景區,聆聽高雄人的心聲,找尋臺灣「藍綠」版圖變化背後的深層原因。

從「又老又窮」到百廢待興

從臺北乘高鐵南下高雄,除公務求學的人外,平日島內觀光客並不多,但這次《環球時報》記者卻遇到很多「到高雄玩玩,看看變化」的島內遊客。高鐵駛入高雄市,就能看到石化大廠臺塑仁武廠大煙囪在冒煙,好像訴說著高雄正糾纏於過去的榮光與今日的憂鬱——造成汙染的工業,也是支持高雄數十年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

「九合一」選舉後,國民黨高雄市黨部成了一景,吸引不少民眾「到此一遊」。《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當日,樓門口還擺放著幾十盆慶祝韓國瑜勝選的盆景。進入黨部,一樓有韓國瑜參選的大型廣告牌,很多來訪者都站在廣告牌前留影。韓國瑜進來後,大家拉著他要求合照,他來者不拒,展現出親民風範。來自屏東的一對年輕夫婦以及幾位來自臺北的老人,都對韓國瑜很有好感。他們提醒記者:「我們在韓市長吃過的酸白菜火鍋店吃飯,很好吃!你們一定要去吃啊!」彰化一對開設小五金工廠的年輕夫婦專門等著要和韓國瑜合影,打扮時髦的妻子說:「民進黨執政失去人心,韓國瑜帶給我們信心。聽說在這裡會巧遇韓國瑜,我們來碰碰運氣。」來自花蓮的一對姐妹告訴記者,很多花蓮人這次也用選票表達了對蔡英文的不滿。

《環球時報》記者特意去了高雄港,那裡已找不到過去的繁忙景象。在和前高雄縣長楊秋興聊起這一變化時,他表示:「高雄港的沒落非常可惜,若與大陸關係相好,通商往來暢通,高雄港就會蓬勃發展。」高雄大學教授周孟麟認為,高雄過去是世界第三大貨櫃港,而這20多年來被民進黨搞垮,就像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變得又老又窮。他批評民進黨只知道做「表面文章」,讓高雄負債3000億元新臺幣。這次韓國瑜贏了15萬票,這些票本來是「綠營」基本盤,他們為吃飽肚子轉投韓國瑜,可見「民以食為天」。周孟麟說,高雄人目前不分「藍綠」,對韓國瑜都樂觀期待,希望兩岸關係有改變,也最希望陸客趕快來,把高雄港當郵輪母港,大陸公司也可以來高雄開年會。但讓他唯一擔心的是——蔡英文當局會不會刻意阻礙高雄招攬陸客。

「高雄現在百廢待興,韓國瑜說高雄『又老又窮』確實點出問題,相信高雄未來還會成為閃耀的珍珠。」高雄國民黨籍新任市議員邱於軒這樣向《環球時報》記者吐露心聲。邱於軒說,過去都說「政治臺北、經濟高雄」,甚至高雄興旺時比臺北還要繁榮,當時看臺灣經濟奇蹟的人都會來高雄,但今非昔比。從GDP來看,高雄比臺北、桃園、新北都要差,略好於臺中、臺南,市政府負債纍纍,人口老齡化嚴重,旅遊業蕭條,已有13家飯店要拋售。尤其讓她感到難堪的是,高雄港貨櫃吞吐量曾排全球第三,現在落後到第十三名,且還在持續滑落中。邱於軒前不久參加港珠澳論壇時,深感日益萎縮的高雄已完全被邊緣化。她認為,高雄蕭條主因在於一般民眾過去對民進黨「包容」到了極點,才導致高雄失去發展機會也到了極點。從迷惘中走出來的高雄人,就是想嚴厲教訓下民進黨。但她也表示,有些高雄人其實骨子裡仍支持民進黨,只是希望改變,但他們對民進黨投不信任票也是「民意展現」。

從經濟不振到「高雄富瑜」

在高雄很容易聽到對過去的抱怨之聲。從事酒品推銷員的吳宗慶亞洲大學畢業後,曾到臺北打工,他抱怨「北漂」的日子並不好過,收入低、花銷大。崛江商場服飾店長陳鴻文向《環球時報》記者訴苦說:「以前很熱鬧,陸客多,一天有三四萬新臺幣的營收,但陸客少了以後,一天也就3000元新臺幣。」他說,兩岸一定會統一。

與崛江市場相比,旅遊景點旗津已「春意盎然」。《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當日,這個韓國瑜強調要「發展為免稅區、嘗試推動賭場」的景區人山人海,當地遊客、陸客及國際觀光客都有。經營蔥肉蛋攤子的鐘欣怡說:「很久沒這樣了,陸客又回來了,我們對新市長有信心,希望他帶來好生意。」旗津當地海產店員工李元和說:「確實很久沒有這樣多的遊客了。民進黨上臺後,一年不如一年。」渡輪員工周志銘告訴記者:「不是騙你,遊客真的很多,上午遊客更多,這是旗津過去兩年多都沒有的盛況,這是韓國瑜當選帶來的福利。」

到了晚間,在遊客最喜歡光顧的六合市場,同樣遊人如織。一些攤位前仍擺放著支持韓國瑜勝選的旗幟,上面寫著「高雄富瑜,錢進港都」「翻轉高雄瑜起來」等雙關語。據襪子攤商黃慶輝介紹,市場裡的選民有九成都投票給韓國瑜,原本當地民眾「偏綠」居多,但看到這兩年來蔡英文當局根本「不顧大家肚子」後,就不願再投票支持民進黨。黃慶輝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是韓國瑜競選時的志工,我對他有信心。舉例來說,韓國瑜說穿襪子睡覺保暖,現在真的有人來買我賣的襪子,有個山東團,菏澤人,就來買襪子。」高雄市旅館業公會從業人員周莉莉告訴記者,現在陸客還是高雄遊客的「最大宗」,他們的消費能力也明顯強於東南亞客人。

六合夜市攤販黃義祥今年47歲,配偶是大陸人,有個孩子正念高中。他是屏東空軍眷村子弟,跑到高雄幫韓助選,原因就是不滿民進黨執政造成的經濟衰退。黃義祥說,2020年大選,「韓流」會擴大到屏東,當時屏東選票會讓民進黨好看,這次他們只僥倖贏了一點點。經營水果攤位的賴清東一邊給陸客切白柚一邊說:「既然民進黨做不好,換人做做看,所以這次六合夜市90%以上的攤商把票投給韓國瑜。選後,遊客明顯增加,人來錢才會來。」

對韓國瑜的兩岸政策,邱於軒強力支持。她批評蔡英文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趨冷。她希望兩岸交流能讓高雄農產品找到出路。看到高雄的旗山香蕉、大樹菠蘿爛在田裡,而香港超市裡賣的卻是菲律賓水果,這讓她感到很難受。她表示,高雄農漁產品如果滯銷,就更應打開大陸市場,這是「庶民經濟」,可以立竿見影。

高雄果菜市場被看成是當地「庶民生活」的第一線,這裡的商人對新市長有很多期待。蕉農宋明山提到今年臺灣香蕉因滯銷被當成垃圾銷毀的慘狀,他希望新市長能給蕉農找到一條生路,把香蕉銷往大陸。西瓜農謝萬慶自稱不是「韓粉」,政治立場也與他不同,但願意給他機會,因為「韓國瑜是高雄僅有的希望」。

「民進黨誤了高雄二三十年,韓國瑜給大家帶來新希望」。在高雄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就讀的劉謙興這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因為家在高雄,他暫不想畢業後北上去做「北漂」,他有信心在高雄找到理想的工作。幫韓國瑜競選的前高雄縣長楊秋興解釋說,自李登輝「拼政治」以來,臺灣經濟就停滯不前。對民進黨執政20年來的高雄來說意識形態當道,蔡英文上臺後更是推動「柔性臺獨」,把兩岸關係破壞到底,這是高雄近兩年經濟衰敗的最主要原因。他認為,高雄發展狀況如此不好,陳菊又毫無作為,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年輕人被迫「北漂」,所以,韓國瑜競選時提出的政見才會打動年輕人的心。楊秋興說,韓國瑜喊出「高雄又老又窮」,說出高雄人內心感受:農產品在馬英九時期可銷往大陸,現在蔡英文當政卻根本沒有銷往大陸的渠道,加上陸客減少對旅遊業的衝擊,生活怎麼會好?他認為,韓國瑜提出「人進來,貨出去」、承認「九二共識」和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無疑對高雄的人流、貨流暢通會有正面幫助。楊秋興表示:「只要兩岸是兄弟,同文同種,兩岸一家親,互相信任,關係自然能搞好。」他舉例說:「我的祖先來自福建,小時候看到祖先墓碑上寫有『來自安溪』,我們的口音與漳州相似,我個人就是視大陸為朋友,勿把大陸當成敵人。」

從「深綠票倉」到「由綠轉藍」

高雄採訪期間,《環球時報》記者每次乘計程車都會和司機聊一聊。本地司機柯博文說:「我是中國臺灣人,54歲,開車30年了。韓國瑜上來,兩岸關係會好一點,不要加深對立,幹嗎放棄生意不做。」長著一張娃娃臉的詹正義今年37歲,他很後悔過去把票投給蔡英文,有被騙的感覺,因為蔡英文所有的承諾都「跳票」,沒兌現。這次,詹正義不僅投韓國瑜,而且在他當選後就辭去物流工作,買車幹起出租,因為「高雄已有改變,遊客明顯增加,收入也會增加」。58歲的計程車司機鄭國修建議高雄新政府查查前任民進黨政府有無貪腐行為,以平眾怒。他提到高雄的馬路坑坑窪窪,讓人聯想是否是「貪汙工程」。一個來自屏東的「外省二代」司機也表達了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記者遇到過兩個「偏綠」的計程車司機,但即使如此,他們也承認要怪就怪「蔡英文做得不好」。

不能否認,「綠營」在高雄仍有地盤。一個「深綠」的計程車司機口吻和民進黨一貫的說法完全一樣,一會兒說「陸客整團進來,都沒有消費」,一會兒又說「他們來臺都被『一條龍』的陸資賺走了,臺灣人沒有賺到錢」。對民進黨當局設阻陸資來臺,他卻閉口不提,最後還悻悻地說:「給韓國瑜一兩年時間做做看,別讓人家說我們『看他當選不開心』。」60歲的司機王明道很能聊,言談中流露出對「綠營」慘敗的失落感和對韓國瑜當選酸溜溜的矛盾感。他認為「韓會連任做滿8年」,理由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民進黨治理得好,韓是撿現成便宜」。但堅持不承認「由綠轉藍」的王明道還是說,來高雄的遊客明顯增多,「願意給韓國瑜機會,做做看吧」。客觀說,他的話代表著高雄大多數人的想法:「願意給新市長時間,但如果沒成績就讓他下臺。」

在陸客極多的高雄河南路、河北路旅館街,《環球時報》記者在一家開了20多年的旅館前臺看到,3個服務員正忙著接待客人——當天正好是周末,一下子來了10個旅遊團,其中4個是大陸團。女服務員陳美滿講起話來語速很快,仿佛要把長期的怨氣一下子都吐出來:「你們不知道,最近兩三年,陸客減少,本地客也減少,我們老闆急得不得了,一度快發不出薪水。」她盼著「人進來,貨出去,高雄發大財」。據了解,旅館有的年輕員工過去投票給民進黨,這次卻成了「韓粉」,可以說,造成臺灣政治版圖「綠變藍」的正是普通的民眾。

高雄市議員陳美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高雄民心思變。」她說,民進黨在高雄縣執政33年,在高雄市執政20年,但今年「8·23」水災,幾場大雨就讓高雄路面出現5000個「天坑」。生活質量不好,人民才覺醒,才認同韓國瑜拼經濟、拋棄意識形態、加強與大陸經貿交流的政策理念。陳美雅承認,「選舉是民進黨的強項」,所以「肚子扁扁,也要選阿扁」的口號才在南部、在高雄傳了十餘年。每次選舉,民進黨也嚇唬民眾必須要投「綠營」,但現在民眾懂得思考到底如何過好日子,就不會被民進黨的口號欺騙了。

高雄師範大學教授秦鴻志表示,從李登輝喊出「戒急用忍」、對大陸緊縮政策開始,高雄發展就開始放緩。大陸改革開放日新月異之時,高雄卻在「綠營」施政下與大陸採取隔離政策,讓高雄經濟陷入窘境。秦鴻志說,高雄有地、有水、有電,未來只有真正做到「人進來、貨出去」,積極招商,經濟才能改頭換面。高雄知名畫家孫暉認為,「韓流」已擴散到全臺,高雄民眾因「迷」韓國瑜而順帶對國民黨有好感,因此,未來沒有一個國民黨高層會在決定兩岸政策時忽略韓國瑜的意見。

相關焦點

  • 韓國瑜挺進臺南深綠票倉 蔡英文帶「高雄幫」回防了?
    「臺南一貫綠到出汁」、「跨過濁水溪,國民黨一票也帶不走」、「在臺南,綠營推個西瓜都會當選」?不信這個邪,高雄市長、國民黨2020選舉參選人韓國瑜在告假衝刺拼選舉後,把首場大型造勢晚會選在臺南舉辦,宣示撼動深綠票倉的意味濃厚。
  • 「韓流」經濟旋風翻轉高雄
    深綠票倉為何「由綠轉藍」?圖片來源:中評社    曾是「深綠票倉」的高雄,號稱民進黨「挑個西瓜也能勝選」,但在去年底臺灣「九合一」選舉中卻被「韓流奇蹟」重創。高雄「由綠轉藍」,原因何在? [分析]
  • 高雄「綠票倉」被攻下 為何這個藍票倉卻如銅牆鐵壁?網友笑答...
    有網民不解,「綠營鐵票倉」高雄、臺南已被攻下,藍票倉苗慄竟仍像銅牆鐵壁,難以攻破。PTT網民貼文指出,2018縣市長選舉,「綠營鐵票倉」高雄、臺南,一座已被攻下,另一座也呈現半殘狀態,為什麼藍票倉苗慄始終無法被擊潰,就像銅牆鐵壁。而回頭看苗慄的前朝,屋子拆的拆、百姓死的死,即使如此,民進黨竟然還是沒辦法攻破。
  • 韓國瑜「粉絲效應」外溢 助謝龍介衝臺南「綠票倉」
    韓國瑜「粉絲效應」外溢 助謝龍介衝臺南「綠票倉」 2019-02-參與互動    韓國瑜"粉絲效應"外溢 引萬人助陣謝龍介衝臺南"綠票倉
  • 藍不藍綠不綠 臺灣「九合一」選後政治板塊不再鐵板
    北藍南綠瓦解 傳統票倉不再向藍綠掛保證綜觀此次選舉,最大的亮點無疑是近20年從來由民進黨執政、向來「綠油油」的高雄市「綠地變藍天」。對比高雄與桃園的意義在於,傳統上這一南一北的「兩都」,各自屬於綠營與藍營選民集中的行政區,過去幾次選舉,也因「北藍南綠」的藍綠板塊結構穩定,使高雄與桃園兩都鮮少成為縣市選舉中的熱議焦點。但此次「九合一」選舉,表現在高雄與桃園的結果,是「綠的不再綠」、「藍的不再藍」,臺灣長年「北藍南綠」的板塊結構不再是理所當然,不再是「鐵板一塊」。
  • 韓國瑜上任後高雄有什麼變化?《環球時報》記者問了25名高雄人
    曾是「深綠票倉」的高雄,號稱民進黨「挑個西瓜也能勝選」,但在去年底臺灣「九合一」選舉中卻被「韓流奇蹟」重創。高雄「由綠轉藍」,原因何在?新市長韓國瑜執政高雄,能給這個衰敗的經濟重鎮帶來哪些改變?高雄的變化對整個臺灣政壇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 高雄選情民調現「死亡交叉」 韓國瑜略勝一籌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9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高雄「鐵票倉」一選區鬆動!「綠營」內部9月初一份高雄市長選情民調顯示,「藍綠」在左營、楠梓區竟出現「死亡交叉」,首度被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追過3%!
  • 深綠票倉失去人心,韓國瑜戳破民進黨20年高雄「治理神話」
    臺灣中時電子報9日稱,韓國瑜在沒錢沒資源的情況下,竟從外界不看好一舉殺到現在的五五開緊繃態勢,外界關注焦點已是他能否成功翻盤,終結民進黨在高雄的長期執政。桃園市議員黃敬平認為,韓國瑜的土性、調性和草根性很合南部人的口味,他還會去深綠鐵票區拜票,跟深綠支持者「坐下來聊天、喝酒,令人印象深刻」。
  • 臺南深綠之爭 郭國文、陳筱諭齊攻阿扁牌
    臺南市「立委」補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國民黨、民進黨及無黨籍3陣營都齊聚在麻豆、佳裡2大票倉,進行最後的決戰。    受到國民黨候選人謝龍介聲勢看漲,民進黨候選人郭國文與脫黨參選的陳筱諭「深綠之爭」更顯激烈,2人在選戰中後期一前一後打出「阿扁牌」,都希望催出深綠及地緣性選票。
  • 高雄市民轉投蔡英文原因曝光,實為「迫不得已」
    當初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的時候,高雄市市民對他可是非常支持,對於他的執政措施也非常期待。但是在這次選舉中,大部分高雄市民卻投了蔡英文。對於實施票選制度的地區來說,每一個黨派都會有自己的鐵桿票倉。這些地區一般都會選擇自己支持的黨派的成員來擔任地區的行政長官。
  • 綠營的大票倉高雄 究竟如何成為民進黨的老巢?
    日前正值民進黨二十周年黨慶,但民進黨並沒有在成立地——臺北大張旗鼓地舉行,而是跑到南部的高雄。人們不禁要問,高雄究竟是怎樣成為民進黨的老巢?在民進黨當局提出的「臺灣新十大建設」中,高雄獨佔了高雄捷運和貨櫃中心等五項。
  • 民進黨鐵票倉亮紅燈,國民黨65歲女鎮長能否讓宜蘭縣由綠變藍?
    被視作民進黨「民主聖地」的臺灣東北部宜蘭縣可能明年由綠變藍。最新民調顯示,在2018年的宜蘭縣長選舉中,國民黨人、現任宜蘭縣羅東鎮女鎮長林姿妙以28.6%的支持率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傳統上,溪北鄉鎮由於軍公教族群為多數,因此政治光譜偏向藍色;溪南則因為受到黨外運動元老郭雨新影響,再加上民進黨大佬陳菊、林義雄等人推波助瀾長期經營,上世紀80年代成為黨外人士大本營,繼而成為民進黨的鐵票倉。 在兩任縣長屆滿後,陳定南交棒給黨內大佬遊錫堃,憑藉整治冬山河的政績,加上創辦「宜蘭童玩節」等活動,遊錫堃順利連任。
  • 深綠高雄選民反罷韓!原因曝光網友大讚
    不過,有一自稱戶籍在高雄深綠選民看不下罷韓團體咄咄逼人的態度,直言投票那天,他不會去投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票!韓國瑜在經歷2020「大選」的挫敗後,回到高雄正面臨罷免的挑戰,「wecare高雄」等罷韓團體在第二階段連署中發展順利,短短幾個禮拜,連署書數量衝破50萬份,第三階段的正式投票看來無法避免。
  • 挺丁守中 王金平從高雄趕到臺北綠票倉掃街拜票
    華夏經緯網11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選戰已到最後,在高雄協助韓國瑜地方動員、聲勢發酵的前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連續幾天馬不停蹄地趕赴臺北,深入中山、大同區等綠營票倉,幫助昔日老同事、國民黨市長候選人丁守中掃街拜票,還帶來大批國民黨「立委」與多位議員及裡長參選人襄助以壯聲勢。
  • 高雄深綠選民直言不會投「罷韓」票 原因曝光網友大讚
    高雄深綠選民直言不會投票「罷韓」。(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3月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罷韓」來勢洶洶,第二階段超過50萬份聯署,不過有一自稱戶籍在高雄的深綠選民看不下「罷韓」團體咄咄逼人的態度,直言投票那天,他不會去投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票!
  • 高雄深綠教會 破例改挺國民黨
    高雄市深綠教會長期支持民進黨,但他們認為民進黨支持同婚,與他們的「家庭價值」相背離,加上民進黨在高雄市執政20年,經濟停滯、人口外移,教會決定打破慣例、跨越藍綠,在年底選舉改支持國民黨。國民黨預定在今、明兩天公布高雄市、臺南市長黨內初選結果,在國民黨參選人即將出爐之際,民進黨深綠基本盤有鬆動跡象。
  • 高雄綠票倉網友吐心聲力挺韓國瑜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0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近來民進黨和綠媒皆針對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在高雄市政議題上窮追猛打,聲稱韓國瑜無心市政,或是背棄高雄市民要成「落跑市長」。但高雄網友跳出來捍衛韓國瑜,細數韓國瑜在高雄的政績,更感謝他帶領的高雄市府團隊努力不懈的為市民服務,此留言被網友紛紛稱讚。
  • 聽25位高雄人談民意變天
    這次韓國瑜贏了15萬票,這些票本來是「綠營」基本盤,他們為吃飽肚子轉投韓國瑜,可見「民以食為天」。周孟麟說,高雄人目前不分「藍綠」,對韓國瑜都樂觀期待,希望兩岸關係有改變,也最希望陸客趕快來,把高雄港當郵輪母港,大陸公司也可以來高雄開年會。但讓他唯一擔心的是——蔡英文當局會不會刻意阻礙高雄招攬陸客。
  • 高雄深綠教會改挺國民黨只是冰山一角 2018民進黨別想「躺著選」
    中國臺灣網5月21日訊 臺灣「中國時報」21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執政2年,民調直直落,她受訪時卻將低滿意度解釋為「這是改革路上的過程」,此言一出,令人驚訝,蔡因為顯將其視為「必然」,而非「警訊」,面對即將到來的年底「九合一」選舉,民進黨若繼續如此「恐龍反應」,即使在中南部傳統票倉
  • 柯文哲南下高雄挺吳益政,批臺灣「老是分藍綠」
    高雄市長補選開跑,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天(27日)清晨在高雄關帝廟推薦親民黨市議員吳益政代表民眾黨參選高雄市長,稱「3個候選人中,他是最好的」;被問到未來是否與親民黨合併,柯文哲說,臺灣為何老是要分藍的、綠的,民眾黨不考量政黨顏色及意識形態,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