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咩咩咩……」早上7時,那大鎮江城村脫貧戶苻國城就起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在羊圈邊打掃邊笑著說,「羊肉價格上漲了一些,這下好了,收入又能多些了。」
不一會,苻國城便甩動羊鞭,把20多隻山羊趕到附近放養,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美好……誰能想到幾年前,他還是個難以維持生計,成天愁眉苦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呢?如今的苻國城不但摘除了貧困戶的帽子,還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轉變觀念 走上養羊路
「過去越窮越沒有門路,如今越幹越有勁頭。現在行情好,小羊羔一斤能賣43元左右呢。」近日,苻國城講起自己的脫貧故事,臉上寫滿了幸福。
苻國城今年50歲,家裡有3口人。夫妻兩人均患慢性病,妻子要依靠常年服藥防治,加上家裡沒有安全住房等原因,2014年苻國城被識別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被納為貧困戶後,政府為苻國城安排了幫扶責任人,努力為其加強思想幫扶,著力改變其「等、靠、要」思想,鼓勵積極發展種養殖業,在醫療、產業、危房改造等多方面對其進行幫扶,不斷鼓勵他要靠自己脫貧致富。
經過幫扶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苻國城決定靠自己勤勞奮鬥,堅決摘掉貧困戶的帽子,走上脫貧奔小康的道路。
「我的幫扶人員讓我參加脫貧攻堅電視夜校學習,學習扶貧方面的相關政策和種養殖技術,2016年那大鎮政府給我發了10隻羊,幫我建設羊欄28㎡,我一直記在心內呢。」苻國城說,政府都下那麼大力氣幫助自己,哪裡還有不奮鬥的道理呢。
在認準養羊這條路子後,苻國城夫妻二人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曬,在養養路上奔波忙碌,立志以發展產業為主,實現脫貧,使家庭富裕起來。
苦學技術 立志奔小康
苻國城深知,如何把羊養好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既要實現科學飼養,又要提高養羊出欄效率。為此,他積極參加脫貧攻堅電視夜校學習,主動了解科學養羊的方法。
除此以外,他通過幫扶人員的引導,參加了相關的產業培訓,學習科學養羊技術,通過多次學習和培訓,使自己養羊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平時無事,其他常到羊欄去走動,清理欄圈雜物,細心觀察羊羔的生長情況,發現問題並及時採取措施解決。
苻國城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斷總結養羊經驗。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經過一年的努力,2017年苻國城靠賣出的4隻羊羔,收入了養羊的第一桶金3200元,雖然收入不多,但這對苻國城及家人來說,是他們邁出脫貧致富步子的第一步。
苻國城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養羊產業有了一定的規模,通過母羊產崽,賣小羊羔,逐漸有了穩定的收入,2017年苻國城靠養羊實現成功脫貧。
「多年來,我共賣出了40多隻乳羊,目前存欄量仍有二十幾隻,特別是我2019年共賣出的羊達22隻,純收入有1.44萬元,加上大專畢業的兒子在外務工收入,現在家裡的生活越過越好了。」苻國城說。
「羊角痛打什麼針啊。」在空閒時間,苻國城的電話裡經常有其他村民打來的諮詢電話,大家都看到了養羊的收益,紛紛希望跟隨他的腳步,走上產業脫貧致富道路。
如今,他積極帶動和幫助其他村民致富奔小康,共同發展。他將自己學到的養羊技術以及自己摸索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方法,隨時隨地向其他村民傳授。還積極向村民宣傳脫貧攻堅政策,引導他們積極發展養殖業。
「想擴大規模,養更多的羊,餵更多的雞,賺更多的錢!」談到下一步的打算,苻國城笑著說。(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丁子芹 編輯熊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