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遊子吟》?感恩慈母心,學寫《遊子吟》

2020-12-20 真知家園

自信人生二百年,學寫古詩三百篇。今天,我們就繼續古詩仿寫第四篇。

你想學寫詩歌嗎?你想學習寫作古詩嗎?

你想學會像盛唐詩人孟郊那樣,去抒情詠懷,感恩母親,歌頌母親嗎?

那就趕快過來,咱們一起學習吧!

感恩的話兒說不夠,感恩的詩歌唱不夠。尤其是感恩母親的話題,更是讓每一個人感動不已;讓每一位在外打拼的遊子感動落淚。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仿寫的是孟郊的《遊子吟》。行者在這裡不唯淺陋,先帶頭給大家仿寫四首。

01 感恩是母親,學寫《遊子吟》三首

其一

慈母手中錢,

遊子身上花。

臨行密密囑,

意恐遲遲話。

誰言寸草心,

回到三春家。

其二

慈母手中拿,

遊子身上掛。

臨行密密記,

意恐遲遲加。

誰言手機貴,

聽得三春話。

其三

慈母手中金,

遊子身上銀。

臨行密密藏,

意恐遲遲尋。

誰識寸草心,

報得三春勤。

其四

慈母心裡話,

遊子心上加。

臨行密密說,

意恐遲遲拉。

誰知寸草心 ,

萬裡放不下!

02 感恩母親節,聽聽遊子的話

其一意譯

母親手中的錢並不寬餘,很多時候,他自己都捨不得花費,卻全部花費在兒女的身上,反而是一點兒也不覺得心疼。

臨行密密囑,意恐遲遲話。兒子要去外地打工了。臨出門的時候,母親對孩子囑咐了一遍又一遍。他怕孩子把東西放不好,她怕我們把錢放丟,她怕我們遲遲地不能回家,她一拉著我的手,就有說不完的話,她一拉著我的手呀,就遲遲地捨不得放下!

誰言寸草心,回到三春家。誰知道那出門流浪的遊子就如同浮萍小草一樣,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那溫暖如同陽春三月的家裡面呢?

其二意譯

慈母手中拿,遊子身上掛。現代的社會是信息爆炸的社會,是手機普及的時代。兒子出門在外離不了手機,經常在脖子上掛一部手機。就連天天在家的老母親,也是手不釋「機」,形影不離。

臨行密密記,意恐遲遲加。等到我快要出門的時候,她就拿出手機不停地記著我的信息,她生怕記丟了,生怕記錯了,生怕我去到外地,不給我打電話。

誰言手機貴,聽得三春話。誰還說那手機那麼貴呀?有了這部手機,母親就能夠聽到遙遠的三春的話語了呀!

其三意譯

慈母手中金,遊子身上銀。現代的社會確實發展了,進步了。家家戶戶都吃穿不盡了。母親的手上也帶上了金手環,遊子身上也戴上了金銀飾品。

臨行密密戴,意恐遲遲人。臨出門的時候,身上密密麻麻帶走了很多喜歡的東西,就怕打工的人呀,分別日久,讓人掛心!就怕兒女在外,吃苦受累,耐不住苦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勤。誰知道那出門在外的遊子呀,也想早一點回來,去報答勤勞的三春呢?

其四意譯

慈母心裡話,遊子心上加。兒子就要外出打工了,誰知道那時的母親心中,有多少話語呢?做兒子的那可是一一全部記在心上了。

臨行密密說,意恐遲遲拉。越是到了分手的時候,母親的話兒越多,千叮嚀,萬囑咐,總也說不完,說不夠。她拉著兒子的手呀,總是遲遲地不願意鬆開呀!

誰言寸草心,萬裡放不下!有誰知道那株不起眼的小草呀,就是千裡萬裡也捨不得放下那陽光雨露的恩情呢!

03 覺悟慈母恩,品悟《遊子吟》

03 覺悟慈母恩,品悟《遊子吟》

《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寫作的五言古詩,是不可多得的感恩母親的千古絕唱。千百年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喜歡這首詩歌呢?

這是因為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一個勤勞能幹的母親,都有一個讓我們牽掛在心頭,疼我們愛我們的母親。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被讚美母親的話題感動。另一方面,孟郊的這首《遊子吟》寫得實在是朗朗上口,感人至深。

這首詩歌採用細節描繪的手法,描寫了一個兒子臨出門前,母親縫衣的生活場景,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愛與尊敬。此詩感情淳樸真摯,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感恩母親,讚美母親的優秀作品。

慈母手中拿著一條長長的針線,她在燈影下為就要遠行的兒子縫補衣裳。

兒子都快要出門了,她還在一針連著針密密地縫製著,她最怕兒子回來得太晚了,在外面忍飢挨餓,苦著凍著呀!

誰知道子女那小草一樣微弱的孝心,怎麼能夠報答得了母親像春光一樣的恩情呢?

開頭兩句,通過人們常見的針線與衣服這些很平常的東西,把慈母和遊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寫出了母子針線相連,血濃於水的骨肉感情。

開頭兩句,通過人們常見的針線與衣服這些很平常的東西,把慈母和遊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寫出了母子針線相連,血濃於水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母親給兒子趕忙製作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親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製,就是害怕兒子在外面遲遲不歸,吃苦受凍。母愛的真情就這樣通過生活中的細節描寫,很自然地展現出來。

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採用了比興手法,子女們就像是那一棵棵不起眼的小草一樣,母愛就如同春天裡面普照萬物的陽光一樣,做兒女的又怎能夠報答母親的大愛於萬一呢?這是一處形象鮮明的對比,表現了遊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真情。

母親身上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她能夠做的就是每天供養我們吃穿,哺育我們成長;她最擔心的就是我們在外面吃苦受凍,忍飢挨餓。而這些都通過白描的場景表現出來,通過遊子的感受回憶表現出來,真是平淡之中見真情,針線無聲牽母愛。

04 感恩是母親,仿寫《遊子吟》

04 感恩是母親,仿寫《遊子吟》

因為原詩多處使用了白描和對比的寫法,又是情景交融,所以,在仿寫上,有一定的難度。下面結合個人寫作體會,略作指導。

一是針線和衣裳是緊密聯繫的,也是表現家庭溫暖的主要方面。我們在選材上也要選擇緊密聯繫的,能表現家庭生活的情景和事物。

二是細節處見精神。中間兩句要仿寫好,需要人們特別用心,注意遣詞鍊句,反覆推敲才好。

三是末句的抒情議論,要入景入情,儘量容和。

四是原詩全部仿寫,難度非常大。建議初學寫詩的,可以部分點化,略加改動即可。要是大刀闊斧地去改寫,一開始是很難寫好的。

05 感動《遊子吟》,感恩是母親

05 感動《遊子吟》,感恩是母親

一篇遊子吟,感動萬千人。

學寫遊子話,領悟慈母心。

留得寸草氣,報答咱母親!

一句感恩母親的話,讓萬千遊子痴情;一篇感恩母親的詩作,讓萬萬千千的人們感動。

如何感恩母親,歌唱母親?這是一個十分優美感人的話題,歡迎朋友們在下面留言交流。

真知美文每天給天下的母親們祈福!給在外漂泊著拼搏著的遊子們祈福!

真知美文每天給天下的母親們祈福!給在外漂泊著拼搏著的遊子們祈福!

祝福萬千母親幸福安康,幸福一生!祝福萬千遊子們心想事成,幸福一生!

——問天行者於二零二零年四月十八日

相關焦點

  • 【母親節】孟郊《遊子吟》
    那麼,北堂代指母親,古時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上萱草,希望能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所以孟郊就又有一首遊子詩,裡邊就明確說「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望,不見萱草花」,幾句之中,翻來覆去地提到萱草。再比如,南京的江寧織造博物館,有一個建築叫做「萱瑞堂」。
  • 孟郊《遊子吟》:難忘慈與愛
    那麼,北堂代指母親,古時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上萱草,希望能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所以孟郊就另有一首《遊子》詩,裡邊就明確說「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望,不見萱草花」,幾句之中,翻來覆去地提到萱草。
  • 《遊子吟》背後的故事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大家都非常熟悉,但熟悉詩往往你可能並不了解他背後的故事「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大家一般都會認為是年輕人寫給母親的其實這是孟郊在46歲時寫的,他考進士總考不中考中是時候已經46歲了。
  • 唐詩三百首|40孟郊《遊子吟》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 注釋 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
  • 聆聽《經典詠流傳》——遊子吟
    遊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再讀《遊子吟》,才知道,那根「臨行密密縫」的針,有多重
    ——唐·孟郊《遊子吟》許多人都讀過孟郊的這首詩,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的題目下面,原有一行小注,注曰:「迎母溧上作」。孟郊寫這首詩時,年已半百,是他中進士之後,又過了四年,才發生的事情,當時他剛剛被任命為溧陽尉,便把老母接了過來,頤養天年。
  •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的背後,是殷切期盼與濃濃愛意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學生時代這首耳熟能詳的經典《遊子吟》被搬上銀屏,改為頗有中國風的動畫,沒有煽情、沒有生搬硬套、沒有浮誇01.傳統家庭關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將當下流行的手繪動畫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頗具特色的創新,使得傳統文化更易於傳播與吸收。
  • 少時不懂《遊子吟》 讀懂盡報「三春暉」
    著名的《遊子吟》。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遊子吟》這首詩  不是孟郊寫於青年時期離家科考的時候,  而是寫在50歲上任溧陽之後,  在經歷了漫長分離,  孟郊可以長長久久地陪伴母親的時候。
  • 兒童劇《遊子吟》:在母子身份的古今調換中細品「琢玉成器」
    兒童劇《遊子吟》聯排劇照「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這飽含母愛深情的6句詩,相信無數的人都能流利地背誦而出,可你是否能體味出母親的一針一線、遊子的商宦行走背後其實蘊藏著種種通過學習磨礪才具備的能力呢?偉大的母愛從來不是對「巨嬰」的無條件呵護,而是琢玉成器般讓下一代具備在風雨中怒放生命的能力。
  • 母親節,在外漂泊的遊子用一首唐代詩《遊子吟》致敬母親
    母親是天底下對兒女最好的人,她無條件地用畢生呵護著自己的兒女,卻很少為自己著想。因此,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兒行千裡,最牽掛的是家中的母親;而母親也是最擔心兒女的那個人。記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外出打工,臨行時,母親的嘴上說放心去吧,可她的眼睛裡卻流露出不舍的眼光。而我雖然在外每天不停地工作,但是心總是懸著的。
  • 少時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詩中人,讀唐代孟郊《遊子吟》有感
    現在回頭想一想,那個時候的自己,真的是少不經事,就像是我們小時候不懂得父母的愛是一樣的,那麼現在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孟郊的《遊子吟》吧。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的這首《遊子吟》寫於溧陽(今屬江蘇),因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漂泊流離生活,於是便將自己的母親接來同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加覺得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 每日詩詞:孟郊《遊子吟》寫出天下遊子們共同的心聲,千古之絕唱
    一直在本地生活的人是無法深刻體會《遊子吟》這種刻骨銘心的情結的。作為本地生活的來說你去旅遊也只是暫離家鄉。但是中國的在異鄉的人太多太多,他們更能感同身受這個情緒。雖然有些地域優越者說你們不呆家鄉跑我們這兒來幹嘛,有時也只能呵呵一笑。
  • 一首感動了多個世紀的詩詞,孟郊《遊子吟》全詩翻譯和賞析
    《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注釋】1.遊子吟: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2.遲遲:時間長久貌。3.「誰言」兩句:以小草報達不盡春天陽光沐浴的恩情,比喻兒子永遠報達不盡母親哺育之恩,讚美偉大的母愛。寸草心:小草的嫩心。三春:整個春季三個月。暉:陽光。
  •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遊子吟》
    遊子吟再過幾天便是母親節,你的節日。以前在你身邊的時候總喜歡送你玫瑰,因為它正如你的人生,嬌豔欲滴飽滿爛漫。直到那天我看見你站立在枯萎的玫瑰面前輕聲唉嘆,短暫的花期就像你逝去的年華,我才發現我的這個禮物似乎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稱你心意。你失落的樣子讓我對玫瑰產生恨意。我想我應該換種方式愛你,例如,給你寫一封信。
  • 《中國唱詩班》怎樣的母愛,才是最溫柔的(《遊子吟》篇)
    ——寫給妹妹的動漫鑑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人嘛,不是亞當和夏娃的孩子,也不是女媧手裡的小泥人,我們不是來自上帝之手,而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今天可可醬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中國唱詩班》裡的第三集《遊子吟》,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那些抱怨父母,甚至是毆打父母的小孩,下面我們就隨著這首《遊子吟》來看看王鳴盛的故事吧。
  • 50歲時才寫了《遊子吟》的孟郊,原來是中唐的一位奇葩詩人
    孟郊,字東野,生卒於公元751~814年,今浙江德清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五言古詩最多,後人稱之為「詩囚」。他雖才華出眾,但是在考場上卻是蹉跎半生,毫無建樹。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50歲時才寫了《遊子吟》的孟郊,都有哪些奇花異葩之事呢?請繼續往下看。
  • 漫析:《中國唱詩班》系列——《遊子吟》
    《遊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天為您解析的動漫是出自一部國漫,《中國唱詩班》系列裡的第三話——《遊子吟》。《中國唱詩班》是一部系列動漫,每一話都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小故事。
  • 淺析唐代詩人孟郊,歌頌母愛的傳世名篇——遊子吟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現代詩歌的翹楚,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更是將祖國比作了母親,「後來啊,鄉愁是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用母愛的偉大讓人感受到了對故鄉思念的強烈。孟郊的遊子吟,是唐詩中歌頌母愛的千古名篇,此文僅以一個古詩詞愛好者的身份,談一談對這首詩的理解。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 《遊子吟》:孟郊流傳最廣的一首詩,也是寫母愛最深刻的一首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如果有人問起你關於母愛印象最深刻的詩歌是什麼,大概有九成的人都會回答孟郊的《遊子吟》吧,許多啟蒙的孩童都會背的古詩,情真意切,弘揚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裡有母愛的偉大,也有孟郊對母親的尊敬與愛戴,短短三十字,確是感人肺腑,樸素無華卻越顯親情的珍貴。
  • 【腹有詩書氣自華】之《遊子吟》
    作者:寶寶知道 果&陽媽咪《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的著作。這是一首關於母愛的頌歌。這首詩沒有很華麗的修辭詞語,但是情真意切,短短幾句詞就能撥動我們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小的時候還不能很好的體會到詩中的那種情感。現在自己也為人母了,才能深深的體會到那種離開孩子的心情,真的是養兒方知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