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唐代詩人孟郊,歌頌母愛的傳世名篇——遊子吟

2020-12-21 古詩詞裡的世界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感情,它沒有理想的波瀾壯闊,沒有愛情的甜蜜夢幻,也不像金錢,可以給人帶來無數的物質享受,然而在人類慢慢的歷史長河中,母愛沒有一刻被忘記。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通過描寫燕子哺育幼鳥的行為,歌頌母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孩子長大離開後,母親不說一言一語,只是心中有等到海枯石爛也無妨的期盼與愛,杜甫的《石壕吏》,也寫到了戰亂時,母親與孩子生死相隔的刻骨銘心的痛苦。現代詩歌的翹楚,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更是將祖國比作了母親,「後來啊,鄉愁是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用母愛的偉大讓人感受到了對故鄉思念的強烈。

孟郊的遊子吟,是唐詩中歌頌母愛的千古名篇,此文僅以一個古詩詞愛好者的身份,談一談對這首詩的理解。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慈愛的母親用手中的一根根針線,為漂泊在外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服。這兩句看似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詩句,僅僅用最平實,最簡單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生活中極其普通的場景,然而卻成了千古絕唱,流傳至今。個人認為,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平淡之中才見愛之深刻,母愛本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感情,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來修飾,需要的僅僅是生活小事中的噓寒問暖以及簡簡單單的幫助和支持,我愛你,所以我關心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對你的愛,雖然細小,卻像小小的溪流,滋潤你心中每一寸乾涸的土地,最終流向愛的大海。

2. 簡簡單單才有無限的生命力。詩人描述的這個簡單的場景,可能每個人人生都會遇到很多次,這就讓每個人至少對這句詩有一些自己的感想,所以愛,因為很簡單才容易理解,因為理解了才不會忘記,才能讓人幾千年一直常常提起,經久不衰。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臨行前一針一線密密麻麻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這句我想聯繫詩人的生平來談。

孟郊早年出身卑微,家中清貧,父親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崑山縣尉。孟郊一生漂泊無依,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第三次應考,才終於進士及第,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仕途的失意和生活的潦倒讓孟郊飽嘗人間疾苦,他的詩歌主要反應了中下層文士對窮愁困苦的怨懟情緒,對醜惡社會現實的揭露。他是唐朝苦吟詩人代表,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然而或許是因為對苦難的深刻感受,和對百姓疾苦的了解和同情,讓他更加珍惜那些平凡而美好的感情。我雖然四處漂泊,遲遲不能回家,但至少身上有母親親手縫製的衣服,一針一線都是她對我的關心,即使生活再不如意,即使苦難鋪天蓋地,至少我知道,我還擁有世界上最珍貴的感情。或許母親的愛,是孟郊能將反應人間醜惡疾苦的詩歌寫得的尖銳深刻原因之一,在愛的對比下,醜惡才原型畢露。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有誰敢說,小草那樣細小的心,能夠報答母親像春日陽光一樣無私的愛。這兩句是本詩中流傳最廣的兩句。前文的簡單平實到這裡突然轉入直接地去抒發強烈的情感。通過寸草心的微不足道和三春暉能夠普照大地的強烈對比,表達出詩人對母親的感恩與愛。我只是一顆小草,在陽光的呵護下長大,即使用盡我所有的力量,小草永遠與太陽有天壤之別,然而三春暉雖然博大,但它無微不至地溫暖小草的每一寸身體,寸草心或許渺小,但它是一個子女,能用來感激母親的全部,是他用整個生命來回報他的母親。所以寸草心和三春暉看似對比強烈,實則是分不開的,正如母愛與孩子的感恩是分不開的。

真正的母愛能穿越時空,能讓無數人反覆誦讀,念念不忘,希望每個人都記住母親的愛,回報母親的愛。

相關焦點

  • 【母親節】孟郊《遊子吟》
    【文稿】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那首名作《遊子吟》。詩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孟郊的很多詩作用語險絕,但這首詩卻明白如話。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其實不是兩句話,而是兩個詞組,慈母的手中線和遊子的身上衣簡單的並列組合放在一起,別有意境。
  •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31、《遊子吟》唐 孟郊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這裡指詩人自己。 臨:將要。 意恐:擔心。 三春暉:春天的陽光,這裡比喻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三春,即春天,古代稱農曆正月稱為孟春,二月稱為仲春,三月稱為季春。暉,陽光。 慈祥的母親手裡拿著針線,為離家遠遊的孩子縫製身上的新衣。臨行前,母親一針針密密地縫著衣服,擔心孩子要很久才能回家。誰說子女像小草似的那點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如春天陽光般的母愛呢?
  • 元代天才詩人寫下一首詩,化用孟郊的《遊子吟》,同樣很令人感動
    從古至今都不缺乏天才,特別是在文壇,一些詩人還在少年時代就成名,寫下了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例如初唐時期的駱賓王七歲時寫下了《詠鵝》,讓我們見識到了他的過人的才華;還有就是中唐詩人白居易十七歲時寫下《賦得古原送別》,從而震撼了整個唐朝詩壇。
  • 50歲時才寫了《遊子吟》的孟郊,原來是中唐的一位奇葩詩人
    都說中唐詩人,是奇花異葩的天下,詩人孟郊就是其中的一位。孟郊,字東野,生卒於公元751~814年,今浙江德清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五言古詩最多,後人稱之為「詩囚」。他雖才華出眾,但是在考場上卻是蹉跎半生,毫無建樹。
  • 唐詩三百首|40孟郊《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2 注釋 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 臨:將要。 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 母親節,在外漂泊的遊子用一首唐代詩《遊子吟》致敬母親
    正值母親節之際,該用什麼最能表達出在外漂泊的遊子心情?有意思的是,在1992年9月,香港舉辦了一項活動——「我最愛的十首唐詩」,最後在眾多唐詩中,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名列榜首。詩詞如下: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孟郊《遊子吟》:難忘慈與愛
    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那首名作——《遊子吟》。詩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孟郊的很多詩作用語險絕,但這首詩卻明白如話。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其實不是兩句話,而是兩個詞組——慈母的手中線和遊子的身上衣,簡單的並列組合放在一起,別有意境。
  • 《遊子吟》:孟郊流傳最廣的一首詩,也是寫母愛最深刻的一首詩!
    如果有人問起你關於母愛印象最深刻的詩歌是什麼,大概有九成的人都會回答孟郊的《遊子吟》吧,許多啟蒙的孩童都會背的古詩,情真意切,弘揚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裡有母愛的偉大,也有孟郊對母親的尊敬與愛戴,短短三十字,確是感人肺腑,樸素無華卻越顯親情的珍貴。
  •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唐代孟郊《遊子吟》,走進浙江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孟郊《遊子吟》,走進浙江。這首詩是孟郊在溧陽所寫。早年漂泊無依,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飽嘗了世態炎涼,更覺親情可貴,於是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觀光君,精彩等待您......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個母親節,重溫孟郊《遊子吟》
    遊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背景】這首詩是孟郊任職溧陽縣尉時所寫,此時詩人已經五十歲了。《全唐詩》裡這首詩有一句註解:「自注,迎母溧上作」。可知此詩是作者將老母親從浙江湖州老家接到溧陽供養,有感而發。【注釋】密密縫:母親為遊子縫製衣服,針腳很密。
  • 《遊子吟》背後的故事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大家都非常熟悉,但熟悉詩往往你可能並不了解他背後的故事「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大家一般都會認為是年輕人寫給母親的其實這是孟郊在46歲時寫的,他考進士總考不中考中是時候已經46歲了。
  • 致敬母愛|比肩《遊子吟》的一首詩,卻很少有人知道
    母愛,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歌頌母愛的文學作品有很多,但是在古詩詞中卻不常見。最有名的便是孟郊那首《遊子吟》,千百年來廣為傳頌。讓我們懂得母親的愛就像遊子身上的密密麻麻的針線。一針一線都是母親的掛念。
  • 寫出《遊子吟》的孟郊,這十首詩,我讀了好幾遍,絕對拍案叫絕!
    今天要寫的詩人,名字叫孟郊,他在詩人群裡,說實話,不算大牌,但是,他依舊是一位十分厲害的人哪!讀讀他的詩就知道了,反正我剛剛讀他的這十首詩的時候,真的是坐不住了,簡直拍案叫絕,立意遼闊、明麗脫俗啊!他的詩中,代表作《遊子吟》,相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首詩短短的30個字,真的好有畫面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位給臨行的孩子縫衣服的老母親的形象,浮現在眼前,多少人曾用這首詩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真的好感動好刻骨銘心。
  • 《遊子吟》孟郊,幼年喪父,四十六歲中進士做縣令,三春指什麼?
    有誰敢說自己像小草那樣微渺的孝心,能報答如春日陽光般普照大地的母愛呢?創作背景孟郊幼年失去父親,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屢次參加科舉考試,屢次落榜。詩人通過回憶一個臨行前縫衣的場景,表達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的尊敬。這首詩描寫的就是唐代讀書人的遊宦生活,「遊子」的形象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作者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遊子吟》?感恩慈母心,學寫《遊子吟》
    你想學會像盛唐詩人孟郊那樣,去抒情詠懷,感恩母親,歌頌母親嗎?那就趕快過來,咱們一起學習吧!感恩的話兒說不夠,感恩的詩歌唱不夠。尤其是感恩母親的話題,更是讓每一個人感動不已;讓每一位在外打拼的遊子感動落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仿寫的是孟郊的《遊子吟》。行者在這裡不唯淺陋,先帶頭給大家仿寫四首。
  • 兒童劇《遊子吟》:在母子身份的古今調換中細品「琢玉成器」
    兒童劇《遊子吟》聯排劇照「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這飽含母愛深情的6句詩,相信無數的人都能流利地背誦而出,可你是否能體味出母親的一針一線、遊子的商宦行走背後其實蘊藏著種種通過學習磨礪才具備的能力呢?偉大的母愛從來不是對「巨嬰」的無條件呵護,而是琢玉成器般讓下一代具備在風雨中怒放生命的能力。
  • 一首感動了多個世紀的詩詞,孟郊《遊子吟》全詩翻譯和賞析
    《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鑑賞】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 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註:「迎 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
  • 除了孟郊的《遊子吟》,這三首關於母親的詩詞,你應該了解一下!
    母親節快要到了,許多人一提到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一般都會想到一首傳頌千年的經典詩詞——《遊子吟》。遊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一生孤苦,兩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直到46歲奉母親的命令第三次參加考試才得以中舉。這首《遊子吟》僅僅只有六句,三十個字。但是就是這三十個字,卻把一個既要讓孩子出遠門,又想讓孩子早回家的母親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 聆聽《經典詠流傳》——遊子吟
    遊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遊子吟》《登科後》的作者孟郊,一個不折不扣的唐代「啃老族」
    孟郊,字東野,唐代著名的詩人,詩作以「寒冷」著稱。近日重讀孟郊的小傳和詩作,突然發現,孟郊的一生竟然充滿了矛盾,他的種種行為,很是顛覆了以前的認知。論述如下:慈母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首詩在孟郊的所有詩作中,論起知名度,絕對是首屈一指的。這首詩也是讚揚母子情深的上乘佳作,孟郊也因此成為了史上最傑出的母子情的代言人。孟郊用筆寫出了最煽情的詩句,可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孟郊的一生,如果只用一個字概括的話,那就是「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