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作者】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少時家貧,屢試不第。一度隱居嵩山,後漫遊南北。一生窮困潦倒,直到四十六歲才舉進士,五十歲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溧陽縣尉。雖然仕途不順,但孟郊在文學上頗有成就。他善於寫五言古詩,和賈島同為苦吟詩人,人稱「郊寒島瘦」。他的詩多以日常生活入詩,發展了了現實主義,並對宋代的詩壇有很大影響。他的五古歷來評價極高,韓愈認為高出魏晉,甚至可以上追李、蘇了。
【背景】
這首詩是孟郊任職溧陽縣尉時所寫,此時詩人已經五十歲了。《全唐詩》裡這首詩有一句註解:「自注,迎母溧上作」。可知此詩是作者將老母親從浙江湖州老家接到溧陽供養,有感而發。
【注釋】
密密縫:母親為遊子縫製衣服,針腳很密。這裡也隱藏著一個古老的習俗。江浙地區現在仍有這個說法:家裡有人要遠行了,母親或者妻子為出遠門的人縫衣服時,針腳要又細又密,否則遠行的人歸期就會推遲。
寸草心:兒子微微的孝心。
三春暉:比喻母愛就像春天的陽光那樣溫暖。
【賞析】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首句用一個極其流暢的流水對,列出了兩個名詞:母親手中的線,兒子身上的衣服。這一句的巧妙之處在於:沒有用動詞,僅僅是名詞。而且這兩個名詞似乎是獨立的,但是讀者卻可以很自然而然地體會出被詩人所隱含的二者聯繫:母親手中的線是用手工「縫」出來,才能變成遊子「穿」在身上的衣服。
既然這樣,那麼母親是如何「縫」的呢?所以就引出下文的兩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歷來寫縫衣服也有名篇,如李白《子夜吳歌冬》:「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賀鑄《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都積極渲染挑燈、剪刀等寒冷悽苦的意象。而孟郊卻獨具匠心,並沒有正面具體母親如何辛苦,如何如何穿針引線,如何秉燭補衣,如何叮嚀囑咐,如何神情擔憂凝重。詩人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慈祥的老母親,將針腳縫的又細又密。從這定格的畫面就可以感受到一片安寧、祥和、溫暖、滿足的氛圍,這是被母愛呵護的感覺。
中國人的感情通常是含蓄的,不善於表達的。所以孟郊的母親似乎也沒有說多少惜別的話,但母子連心,兒子當然能體會到母親將針線縫的這麼密集,當然是祈禱兒子能夠早點回來,凝結著深情又委婉的母愛。此時無聲勝有聲,多少言語都是多餘的。事實上,孟郊的母親對孟郊還是寄予厚望的,孟郊年輕的時候幾次參加科舉考試,但都名落孫山,一度寄情山水,意志消沉。是孟郊的母親一直勸說兒子不要放棄,繼續努力。孟郊最終也不負母親的厚望,在四十六歲那年,終於考中了進士,寫出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名句。
然而,雖然考取了進士,但自己也人到中年,仕途不順,母親為已是滿頭白髮,垂垂老矣。詩人此番把母親從老家湖州接到溧陽養老,當然是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讓她能安度晚年。這首詩不是描寫即將出門的遊子此刻的心情,而是回憶年輕的自己,出遠門之前母親縫製衣服的情形。
所以引出最後一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以小草的那點微薄的孝心,比喻詩人對母親的孝心,以春天溫暖的陽光,比喻博大的母愛,形象鮮明而又對比強烈。小草無處不在,陽光無處不到,所謂兒行千裡母擔憂,這個比喻,使得平常之景物和人類的真摯情感結合在一起,增添了更廣泛的社會意義。也跳出前人窠臼,將小草從「離愁別緒」、「隱居生活」、「高尚節操」等小我情感中解放出來,而賦予其更永恆更普遍的象徵意義,能引起每一個讀者強烈共鳴。從這個角度來講,也就難怪這一句會成為千古名句了。
【今譯】
慈祥的母親手持針線
將無言的母愛
縫進了遊子的衣
明天兒子就要出發了
母親的針腳是那麼密集
生怕延誤了我的歸期
啊
我那小草般微薄的孝心
又怎能報答母愛的春暉
【英譯】
Song Of The Parting Son
From the threads a mother's hand waves
A gown for parting son is made,
Sewn stitch by stitch before he leaves
For fear his return be delayed,
Such kindness as young grass receives
From the warm sun can be repaid?
【小結】
母愛平凡而偉大,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章謳歌母愛。然而,孟郊這一篇《遊子吟》卻可以脫穎而出,成為千古絕唱,原因就在於詩人選取了母親為兒子縫衣服這個普遍平常的場景,又完全以白描的手法,用樸實的文字,表達了偉大的人性之美。所以,寫詩貴在真情實感,情感真摯,方能感人至深。
相比之下,孟郊的其他詩歌,尤其是五古也很精彩,只是一般人不能理解並欣賞他的那種發自肺腑的痛苦之作。蘇東坡就曾經嘲諷他為「苦蟲」,說讀他的詩好比吃小魚小蟹。華仔以為,蘇東坡有點言過其實了,孟郊的詩歌總的來說還是格調很高的。
《讀孟郊詩有感》
華仔
昔者孟東野,為詩好苦吟。
澀生如早柿,陰冷勝寒衾。
非是斷腸久,焉能況味深。
惟餘千載下,慈母感人心。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各位朋友在文章後面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