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古今傳說與母親節的由來

2020-12-15 談歷史說傳奇

清晨醒來,手機置頂的文章便是央視新聞網的《報得三春暉》。習主席作為偉大的領袖,給我們上了一堂最為生動的孝文化課。兒行千裡母擔憂,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就是母愛。母親節這一天,是在外遊子最最思念母親的一天。作為媒體人,有義務通過「母親節」這一節日宣傳孝道。對母親的愛,是全世界的普世價值,無論民族、信仰、國籍、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們今天說指的「母親節」是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但母親節的來歷大家是否都了解呢?

媽媽我愛你

在希臘神話中,傳說在一月八號這一天,天神宙斯,還有海神波塞冬,是、冥王哈迪斯,妻子赫拉都要向母親地母蓋亞致敬。到了古羅馬時代,慶祝活動變得更加盛大,盛況要持續多日。時間推移,歲月更迭,世界發生巨變,向母親致敬的紀念活動在世界各從未間斷!

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為了悼念為自由而戰的死者,安娜.瑪麗.賈維斯提議創立一個母親節,來紀念和讚揚全世界的母親。這種理念得到了美國及世界各國人民的贊同,這個節日迅速傳播到全世界。1913年5月,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決議,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被正式確立下來。在母親節這一天,每個官員都要佩戴白色石竹花,而且歷屆總統在這一天都要發表一篇母親節的宣言。

白色石竹花

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是以孝治天下,二十四孝的故事廣為流傳。在遼寧南部平原上有一座古城――鮁魚圈熊嶽城。那裡有一座山,孤峰突起,遠遠望去宛如慈母,當地人稱作「望兒山」。相傳很久以前,海邊有一戶人家,母子相依為命。兒子飽讀詩書,進京趕考,途中落海遇難。母親盼兒歸來,卻杳無音訊,望著煙波浩渺的大海,眼淚化作清泉,身軀化作忘兒石。在當地,每年都開展敬母、愛母的活動。

2006年也11月,中國也設立了自己的母親節,孟母也成了中華母親節的代言人,但日期尚未正式確定。在其他國家,母親節也不盡相同。泰國人民每年八月十二號,送給母親茉莉花,來感恩母親的養育之恩。而在南美洲,比如阿根廷,他們把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

美麗的茉莉花

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希臘,每年的一月八號是英諾克萊西亞鎮的婦女接管日,這一天,婦女會接管鎮上的領導權;在德國,母親節和狂歡節是同一天,這一天婦女可以闖進市政大廳接管辦公室,坐上辦公桌子,表示婦女可以接替政權!

不同的國家,母親節的形式不盡相同,但都表達的是對母親的敬意。在中國,孟郊的一首《遊子吟》,道出了多少兒女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你還知道多少有關母親節的故事呢?

相關焦點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020-10-22 1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春暉:春天的陽光。這裡比喻母愛。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個春天。暉,陽光。 【名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個母親節,重溫孟郊《遊子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作者】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少時家貧,屢試不第。一度隱居嵩山,後漫遊南北。一生窮困潦倒,直到四十六歲才舉進士,五十歲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溧陽縣尉。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到了,讓我們讀一讀那些寫給母親的詩
    原標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到了,讓我們讀一讀那些寫給母親的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 誰言寸草心,母親節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
    母親節活動的目的是換醒對母親的崇敬之意、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教育之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節是個充滿人間親密溫情的節日,節日這一天,在美國家庭裡的男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都包下來,做為兒女們每人都要做一件讓母親高興的事,以盡孝道。如果遠在異地的孩子,也要打電話向母親表示祝賀。美國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親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歡愉;母親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達哀思。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你給了父母的早床錢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區區的早床錢怎能回報父母全身心的付出,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但捫心自問,區區的早床錢你給父母了沒有?
  • 母親節的起源由來及傳說故事 母親節是源於希臘還是美國?
    母親節的起源由來  母親節的傳統起源於古希臘。在一月八日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英文:Rhea、Cybele,希臘文: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寒乎食乎無人問,彈淚再憶已經年!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運氣不好生個孽畜 吳謝宇這樣報恩?
    #北大學子吳謝宇自述弒母動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每想到含辛茹苦撫養我們長大的母親,腦子裡總是跳出這句詩詞。可是近日在福建開庭審理的吳謝宇弒母案,讓人無比憤慨。一個被母親培養長大、優秀的北大才子,是怎樣的喪心病狂,心理扭曲到把母親殺了呢?
  • 母親節的由來,你都知道嗎?
    母親節是一個為感謝母親而慶祝的節日,而在世界各地的母親節的日期有所不同、母親們在這一天裡通常會收到孩子們送的禮物。而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康乃馨被視作最適於獻給母親的鮮花之一。古代的母親節最早起源於古希臘。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507班蘇鴻漸:誰言寸草心...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507班蘇鴻漸讀後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春節本應是喜氣洋洋的節日,貼春聯、吃團圓飯、給壓歲錢……可是古詩有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千年的古詩表達出的是同樣的感恩之心。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感恩文化延綿千載而不息。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都是平凡人,只能表達一些寸草的心意,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來報答祖國母親的恩情。
  • 嚴父郭德綱觀兒子話劇,郭麒麟當場痛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而12月29日,郭麒麟領銜主演的話劇《牛天賜》在北京舉行最後一站,其父郭德綱偷偷去後臺觀看,謝幕的時候,當他走上臺向臺,郭麒麟剛開始沒有反應過來,過了一會兒意識到,原來父親是特地跑來看他第一場話劇演出,立馬感動得泣不成聲,抱著父親哭了良久。
  • 20首獻給母親的頌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郊寒島瘦」。孟郊老夫子作為與賈島齊名的詩人,是苦吟派的代表人物,卻寫出了眾所公認的中華歌頌母親第一號作品,千古流傳不衰。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鬱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 今天是母親節,你知道它的由來嗎?你知道中國也有母親節嗎?
    一、節日由來今天翻開日曆,發現日期下面顯示的是母親節。那麼母親節是怎麼由來的呢?今天來給大夥說說。有一種大眾的說法是這樣的,母親節起源於古希臘,這天古希臘人會像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希臘神話中,則有許多關於康乃馨的傳說,相傳希臘有一位以編織花冠為生的少女,手藝精巧,深受畫家、詩人的欣賞,卻因為生意興隆,招來同業的妒忌,終致被暗殺。太陽神阿波羅為了紀念這位少女,將她變成秀麗的康乃馨,因此在希臘,有人稱康乃馨為花冠,王冠,推崇其神聖的地位。
  • 「教師風採」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記平江縣梅仙鎮柘莊中學...
    張老師從他的興趣著手,陪他打球,聽他講心事,還在他父親得癌症的時候兩次專門跑到他家裡家訪,與他交心。在其父去世後,張老師又多次對他進行心理疏導。該生在九年級的時候大變樣,自己發狠讀書,順利畢業進入職校,現在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老闆。他經常跟張老師電話聯繫,感謝張老師當年對他的不拋棄、不放棄,將張老師的恩情銘記於心。
  • 報得三春暉
    俗稱炮彈瓜,個頭頗大,可沒有現在的膨大劑哦,殺一個瓜得把鄰居們叫來一起吃,否則就會剩下,瓜是紅瓤紅籽,西瓜籽洗淨曬曬就可以炒西瓜籽,瓜特別甜,吃完不洗手,手就會粘在一起。每年秋收的時候,有市裡學校的老師帶領學生學工學農割百號,就是今天的罌粟花果漿。收麥子時的麥芒造成父親哮喘咳嗽的病根,忙,真的是忙。
  • 母親節,在外漂泊的遊子用一首唐代詩《遊子吟》致敬母親
    本文是母親節活動,獨家稿件。母親是天底下對兒女最好的人,她無條件地用畢生呵護著自己的兒女,卻很少為自己著想。因此,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兒行千裡,最牽掛的是家中的母親;而母親也是最擔心兒女的那個人。
  • 【專幹心聲】金鳳區 | 一顆寸草心 換得三春暉
    【專幹心聲】金鳳區 | 一顆寸草心 換得三春暉 2020-08-04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母親節的由來 母親節送什麼禮物好 母親節祝福語
    圖片來源:攝圖網母親節的由來1、國際母親節的起源現代意義上的國際母親節起源於美國隔年,此儀式在費城舉行,反應熱烈,終於獲得維州州長的支持,並於1910年宣布在該州設立母親節。後來,慶祝母親節的活動已經開展得非常廣泛,美國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此後,母親節在各國發展,逐漸形成國際意義上的母親節。
  • 深度分析:88年足球世界盃的冠軍的8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基於作者「足球勁衛軍Football Guardians FC」的本文,可能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世界冠軍的81%為姓「社」的俱樂部培養的,和前文發現的世界上頂級聯賽的58%為姓「社」的俱樂部),您是否同意:如果職業足球拋棄姓「社」的俱樂部,是否等於我們忘記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