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四十年前,要是誰的家裡出了個大學生,那絕對不是祖墳冒青煙那麼簡單,那簡直就是冒出熊熊烈焰:在那個時候,要是誰家的孩子考個中專都得「昭告」所有的親戚朋友,然後大辦宴席來慶祝。現在呢?現在要是誰家的孩子考上中專,那是可以和「丟臉」這兩個字畫上等號的。
孩子上大學,哪怕是本科大學(名牌大學除外),又有幾位家長會欣喜若狂呢?肯定不會,因為現在孩子上大學,就好比多年前的孩子上中學差不多。大學生數量過剩,成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恢復高考的第一年是1977年,那一年高考的錄取率在4.7%左右;從1977年到四年前的2016年的這39年時間裡,高考錄取率提高了一大截,據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高考的錄取率達到了八成以上,高考錄取率直接上漲了十七倍以上!
高考錄取率拾級而上,大學生的就業變得越來越難,甚至不少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那麼很多家長為何還要供子女上大學呢?
首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
幾乎大部分家長,生個男孩就想著望子成龍,生個女兒就想著望女成鳳。那么子女如何成龍成鳳呢?當然是通過讀書,通過考上名校不斷提高學歷層次來實現。雖然考上大學不一定能出人頭地,但出人頭地的十有八九是考上大學的人。能夠懂得這個道理的家長,當孩子考上大學的時候,肯定不會讓孩子放棄學業去另謀生路。
其次,大學文憑是就業的基本條件。
去人才市場招聘,很多就業崗位都需要本科文憑,哪怕一些保潔員的崗位也需要本科文憑。這雖然看起來有點搞笑,但現實情況就是如此。在多年以前,你還可以通過當包工頭、個體戶的方式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出彩;但是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高度發達,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清潔工都有可能會失業,因為到時候說不定掃大街的事情都歸機器人來搞定了。而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想要在未來的日子裡獲得比較大的成功,很可能會舉步維艱。
第三,上大學,人生就會有更多選擇。
不上大學,你可以幹嘛?學一種手藝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但你這輩子也只能用這種手藝來謀生,除此之外你很難有其他的謀生之路;但是對於大學生而言就不一樣了,大學生文化程度高,悟性也不差,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有生存下去的資格,至少在就業這個方面,大學生和非大學生相比是有著比較大的優勢的。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因為大學生就業難就讓孩子終止學業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