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車路協同」路線,「中智行」在上海和南京測試自動駕駛乘用車

2021-01-20 36氪

目前,中美自動駕駛公司大部分採用「單車智能」的技術路線。成立於2018年6月的中智行也不例外。但從去年開始,中智行開始做戰略轉型,走「車路協同」路線。

中智行董事長兼CEO王勁曾任百度無人駕駛事業部總經理,是中國自動駕駛最早一批從業人員之一。談及「車路協同」路線的優勢,王勁表示,中國要想在單車智能上趕超美國的Waymo和GM Cruise這樣的頭部公司,至少還需要2-3年的時間,但如果選擇「車路協同」的路線,中國就有機會換道超車。

經過中智行的測算,中國有485萬公裡道路,有3億輛車,只要在每一輛車上節省1.5萬人民幣的成本,就可以在每公裡道路上投入100萬人民幣用於道路改造。大規模建設智能道路時,把普通道路升級為智能道路所需的成本不到每公裡100萬人民幣。如果採用車路協同方案,每輛無人駕駛汽車將可以節約超過2萬元。因此,從成本上考慮,車路協同是為中國量身定製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

「過去在做單車智能的時候,無人駕駛技術是最難的門檻。今天做車路協同,產業融合是更大的挑戰。誰能把車路協同做好,誰就有可能佔據下一輪競爭的領先地位。」王勁提到,車路協同需要協調「車、路、雲」三個方面,需要統籌四個參與方,包括自動駕駛科技公司、車企、通信設備的製造商和通信運營商、網約車和計程車等出行平臺。此外,政府的支持不可或缺。

王勁表示,車路協同是一個「To G」(面向政府)的生意。「對這件事成敗影響最大的是政府,不僅是中央政府,還有地方政府。當然,中國好幾個地方政府都在積極投入車路協同,這讓我覺得很有希望」。

為了做好「產業融合」,中智行接連與上海市政府臨港集團、海康威視、中國電信、Velodyne等產業鏈上下遊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今年10月,中智行宣布與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創智」)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單車智能駕駛、5G智能車路協同等智能汽車技術,開發車路協同產品。

王勁表示,中智行非常重視與中汽創智的合作。中汽創智是由一汽、東風和長安三家央企、以及南京市政府共同出資成立。四方各自投入40億,總共投資160億。這三家央企要為國家完成三大建設任務:一是智能網聯汽車,二是未來新一代汽車的底層框架,三是氫能源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

在人才引進方面,王勁透露,自動駕駛明星公司Roadstar去年停止運營後,有一半工程師加入了中智行。Roadstar原CEO佟顯喬也加入中智行、任首席架構師。今年,中智行招聘了兩個副總裁:商務副總裁許學哲曾任職於三星和摩託羅拉,HR副總裁張莉曾任職於谷歌和特斯拉。

此外,王勁稱,他們正在併購一家自動駕駛公司,創始團隊來自百度。目前,雙方團隊已經在緊密合作,後續會公布具體細節。

目前,中智行的自動駕駛乘用車正在上海和南京等地做測試。其未來的商業模式是類似「自動駕駛的滴滴」,省去人類司機的人力和管理成本,讓客戶按裡程付費。

中智行曾在2018年10月獲得數億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此後又拿到A輪融資,目前正在進行A+輪融資。王勁透露,A+輪融資完成後,將一起公布此前融資情況。

相關閱讀:

「車路協同」,而非「單車智能」,可以讓中國自動駕駛換道超車 | 超級觀點

我是36氪記者王藝瑾,業務交流可添加微信catherineyijin,請備註公司+姓名+職務+來意。

相關焦點

  • 中智行從單車智能到車路協同,未來交通的智能之路還有多遠?
    中智行L4級別自動駕駛體驗日前,記者受邀參加了中智行無人駕駛汽車在上海奉賢區的路測,體驗了L4級自動駕駛。路測在奉賢自動駕駛汽車開發測試區進行,此次乘坐的是一輛基於林肯MKZ 2.0H車型打造的L4級自動駕駛車輛。
  • 中智行CEO王勁:中國無人駕駛與「新基建」,用萬物之能而獲利其上
    同時,他對海內外優秀人才發出了熱烈邀請,歡迎他們加入中國的無人駕駛事業。王勁說:「用萬物之能而獲利其上。新基建為車路協同的技術實施提供了最強大的基礎支撐,為中國無人駕駛和智慧交通的落地按下了『加速鍵』」。
  • 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張長隆:面向自動駕駛的車路協同建設與實踐
    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也叫希迪智駕,2017年由香港著名的港科大教授李澤湘創辦,由美國TI前技術總監馬濰博士擔任總經理兼聯合創始人。公司從成立起,就把車路協同與自動駕駛一體化解決方案作為研發方向,是國內同時做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為數不多的企業之一,目前已擁有專業的智能汽車研發中心和國內智能駕駛測試區運營資格。
  • 觀車·論勢||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越來越可期
    8月10日,新華社官微發布了一條信息,題為《車路協同引導自動駕駛「風雨無阻」》,用文字和視頻介紹了「蘑菇車聯」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成果,並表示:「整套(技術)方案將車路協同、車車協同、單車智能充分融合,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代表了智慧交通、未來出行的發展方向。」
  • 「小車看百度,大車看深蘭」,自動駕駛公交駛向千億藍海市場
    在7月舉辦的上海人工智慧大會上,瘋狂的馬斯克誇下海口,稱特斯拉今年將實現L5級自動駕駛。‍‍‍‍‍‍‍‍‍‍‍不久前,百度在北京推出了自動駕駛計程車試乘,火爆程度超乎預料,有人為了體驗一下甚至需要提前兩周預約。
  • 實地體驗滴滴自動駕駛計程車:我們離告別「測試感」還有多遠?
    滴滴的車對用戶更友好了這是一次遲來的體驗。雖然第一時間就預約了滴滴在上海嘉定區測試自動駕駛計程車的名額,但直到這件事的熱度逐漸淡去,我才收到了審核通過的消息。滴滴的測試區被設置在了安亭,這也是上海測試智能網聯車輛的主要場地之一。在這個區域內,除去各種政策方面的支持之外,包括道路側的智能設備在內的硬體設施也更完善,對於自動駕駛的測試也更友好。
  • 「隨緣」體驗 Auto X 自動駕駛計程車:最棒的環節居然在上車前?
    預約流程的低學習成本,能看出 Robotaxi 離真實用戶更近了本著把所有自動駕駛計程車都體(bai)驗(piao)個遍的心態,我再次來到了上海的自動駕駛主力測試區——嘉定安亭。這一次體驗的,是剛剛宣布對公眾開放測試的 Auto X。
  • 上海AI產業園走訪手記|汽車、礦卡、清掃車都能自動駕駛?
    7月3日,記者來到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示範區(以下簡稱測試示範區),親身體驗自動駕駛汽車和全國最長的降雨模擬測試道路。開園一年,20家企業入場測試7月3日上午11時,直播準時開始。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簡稱「上汽智聯」)高級主管葉忍之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
  • 無人駕駛環衛車將現身環島路 計程車網約車也將推進自動駕駛,兩年...
    未來三年內,廈門將加快推動車聯網和智慧路網建設。到2022年底,新增15公裡開放測試道路。  公交司機坐在駕駛位,不踩油門、不踩剎車,車輛卻能平穩前行;進站停靠,能精確到釐米;突遇不可控緊急情況,車載人工智慧系統將自動研判並迅速接管車輛……在廈門,已經有50輛智能網聯公交車投入使用,在5G車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實現超視距防碰撞、實時車路協同、最優車速控制。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四)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自動駕駛單車智能是通過在車輛上加裝感知設備和運算單元,提高車輛本身的感知、決策和控制能力,使其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駕駛水平,部分實現甚至全部實現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是在路端和車端同時布設感知和運算設備組成車路系統,系統通過各種無線通信的方式,在車和車之間、車和路之間、近端和遠端之間,甚至車和人之間構成新的交通結構
  • 上海首個中心城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將現身金橋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宋寧華)和「無人車」一起上路,你準備好了嗎?今天上午,記者從浦東新區人工智慧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上獲悉,上海首個中心城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將現身金橋,這也是國內首個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區智能網聯汽車城市開放測試道路典型測試場景。
  • 自動駕駛量產前夜:漸進式路線如何走,才是最優解?
    此外,漸進式路線對於成本和計算量要求都很高、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領地。相反,L4級的自動駕駛路線,尚屬新興之地,處女之地,在這個領地之中,無論是巨頭還是初創公司都處在相對公平的位置進行較量。也是基於這個市場判斷,AutoX堅定不移地走L4的路線。
  • 自動駕駛牽引「中國車谷」——中國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開放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無人零售車行駛的過程中有三種方式實現停車購物:在車前方雙目攝像頭可視範圍內,招手即可停車購物;通過掃描車身的二維碼,停車購物;點擊車身右側交互屏,停車購物。今後,還會增加路測設施、場端設施,提升對園區人流的監控,通過車路協同技術體系,讓它更加精準地前往人流密集區進行配送,更貼心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 自動駕駛牽引「中國車谷」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無人零售車行駛的過程中有三種方式實現停車購物:在車前方雙目攝像頭可視範圍內,招手即可停車購物;通過掃描車身的二維碼,停車購物;點擊車身右側交互屏,停車購物。今後,還會增加路測設施、場端設施,提升對園區人流的監控,通過車路協同技術體系,讓它更加精準地前往人流密集區進行配送,更貼心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 中國的自動駕駛,到底比美國差在哪?
    沒有宣布商業化的公司,也並不意味著沒有業務進展,有些企業也開始了讓自動駕駛卡車「上路」,但這些統一歸為「測試」,或者「試運營」。也就是說,中國的物流自動駕駛公司還都處在試運營階段。從這一點上來講,美國的確走在了前面。這裡說的「前面」是有一定歷史性原因的。
  • 馬斯克「獨孤求敗」的自動駕駛路徑,與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附...
    接近三個小時的發布,特斯拉在試圖告訴現場的華爾街分析師們關於神經網絡和計算機視覺的運作優勢,希望向投資者解釋清楚「為什麼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公司」。其實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談論「完全自動駕駛計劃」了,但這卻是特斯拉第一次推出完整自研晶片,以及基於完全自動駕駛之後的 Robotaxi(無人駕駛計程車)全新商業模式。
  • 又一個智能駕駛示範區落地上海,奉賢這個園區和嘉定、臨港的有什麼...
    從上海來看,相比嘉定智能網聯開放道路測試區注重"乘用車"測試,臨港智能網聯綜合測試區"商用車"測試。 目前,奉賢示範區已完成車路協同感知、高精度定位、開放測試道路標誌標識和雲控平臺等系統建設,搭建了智能化地下及內部道路、泊車測試設備、測試車輛和測試場景,制定了智能網聯汽車數據與網絡安全測評規範和地下及內部道路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規程
  • 小鵬汽車獲準在美國進行自動駕駛路測
    2.Uber已在舊金山恢復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3.小鵬汽車獲準在美國進行自動駕駛路測 4.吉利將為自動駕駛汽車製造低軌道衛星 5.奔馳將優先研發卡車自動駕駛系統 乘用車系統將暫停 全球資訊
  • Apollo自動駕駛計程車首次向市民開放,百度 Robotaxi駛入加速帶
    在試乘百度 Robotaxi 的過程中,新智駕發現百度 Robotaxi 在車輛、用戶體驗、功能使用以及車路協同上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首先是車輛外形,此次用於試運營的Robotaxi是一款前裝量產的乘用車型,來自百度與一汽紅旗聯手打造的中國首條L4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前裝產線。由於前裝量產的緣故,百度 Robotaxi 的車內一體化設計明顯完整很多。
  • 蘋果獲得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將和這些公司同臺競爭
    去年 12 月,蘋果在寄給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中,提到公司正在「投資數量眾多專注於機器學習和自動化研究的公司,並非常興奮自動化系統的潛力,這包括許多領域,比如交通運輸。」信件這應該是蘋果首次向外界「承認」正在從事自動駕駛汽車相關項目,儘管言語上依然遮遮掩掩。不過這一次,蘋果的自動駕駛項目終於擺在檯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