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業內廣為流傳的安鐵成調離神龍汽車一事,終於落地。
9月18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稱「中汽中心」)召開幹部大會,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二局局長姜維亮宣布,東風汽車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安鐵成接替於凱擔任中汽中心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於凱交流到其他中央企業任職。
安鐵成在東風汽車集團任職期間,兼任神龍汽車董事長,因此,這一任命不僅代表安鐵成調離東風系,也意味著他徹底從神龍汽車退場。
至於誰將接任安鐵成掌管神龍汽車,東風汽車集團尚未宣布。神龍汽車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些組織安排是東風汽車集團的決策,神龍汽車對後續安排並不清楚。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
安鐵成「背鍋」?
對於安鐵成的調離,業內看法普遍分為兩派:一派「歡欣鼓舞」相送;一派則是對神龍汽車頻繁更換高管感到擔憂。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業內對安鐵成在任期間作出的貢獻褒貶不一。
彼時,安鐵成接手神龍汽車可謂是「臨危受命」。2017年6月底,作為「老一汽人」的安鐵成轉到東風系,接替劉衛東出任神龍公司董事長。當時,神龍汽車已開始走下坡路,2016年銷量同比下滑14.77%至60.02萬輛,旗下兩大品牌標緻和雪鐵龍銷量均下滑。
這種銷量頹勢在2017年持續擴大,安鐵成到任後,馬上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時提出了旨在讓神龍汽車復興的「重回賽道計劃」,實施「三步走」戰略,包括2017年站穩腳跟,2018年到2020年重回賽道,2021年到2023年追求卓越。
然而,「三步走」戰略實施第一年就宣告失敗,2017年,神龍汽車不僅沒有站穩腳跟,年銷量還同比大跌27.7%,只剩43.4萬輛。
2018年12月初,神龍汽車再次重提加速重回賽道,並提出了「三步走」的中期事業計劃:第一場戰役是2018年的「夯實基礎」戰;第二場戰役是2019年的「價值提升」戰;第三場戰役是2020年的「市場突破」戰。作為神龍汽車「重回賽道」的關鍵年,2018年,神龍汽車銷量仍舊同比下滑32.89%,全年累計僅銷售25.34萬輛。
2019年,神龍汽車只定下了23.5萬輛的銷量目標,即便如此,神龍汽車今年上半年的目標完成率也僅為26.8%。
2
從重回賽道到復「元」
短短三年時間,神龍汽車就從主流合資車企迅速衰敗,被邊緣化。在這期間,神龍汽車還不斷傳出賣廠、裁員、高管調整等消息,可謂「動蕩不安」。由於上述事件多發生在安鐵成在任期間,所以,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安鐵成應該為神龍汽車近幾年的頹勢「背鍋」。
為此,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神龍汽車多年的積弊僅靠一個人難以掃除。」
事實上,去年末,為重振在市場表現,神龍汽車已進行過一批大規模的高管調整。這輪高管人事調整,除了神龍汽車黨委書記高大林職務沒有變化外,其他副總經理級以上的執委會成員都發生了變動,但神龍汽車的狀況並未因此得到改善,反而2019年上半年的銷量同比下滑幅度擴大至六成。
至於安鐵成在任期間,神龍汽車為何加速走下坡路,任萬付認為有多重原因:一是神龍汽車之前研發投入不足,導致銷量必然下滑;二是中國汽車市場整體由繁榮走向低迷;三是內部管理混亂,導致對新規劃的執行力不足。
安鐵成的「重回賽道」計劃不見成效後,今年9月成都車展期間,神龍汽車又提出了以「元」命名的復興計劃,這似乎預示著神龍汽車「重回賽道」時期以及安鐵成時代的結束。
據悉,神龍汽車的「元」計劃,依舊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培元(2019年)、固元(2020年-2021年)、拓元(2022年-2025年),三階段過後,神龍汽車爭取整體年銷量達到40萬輛,並在2020年實現扭虧。
不過,接下來誰將主導神龍汽車的復「元」計劃成為業界的新關注點。
對於安鐵成來說,調至中汽中心稱得上是一個不錯的「歸宿」。原本的傳言中,安鐵成調任中汽中心僅擔任總經理一職,最終,他不僅擔任中汽中心總經理,還是黨委書記、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
公開資料顯示,中汽中心是1985年根據國家對汽車行業管理的需要,經國家科委批准成立的科研院所,是中國唯一的汽車行業技術歸口單位和國家政府主管部門的技術支撐機構,現已劃歸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
記者 肖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