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訪談丨從化區城郊街黨工委書記鍾梅芳:鄉村振興示範先行...

2020-12-25 瀟湘晨報

大洋網訊 城郊,城區之郊,與流溪河相依相伴,自然資源豐富,有別於廣州中心城區,城郊街農村面積佔三分之二,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近年來,依託鄉村振興戰略和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建設,城郊街逐步成為從化區「一核兩翼三帶」核心區域,並融入廣州大都市「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日前,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從化區城郊街黨工委書記鍾梅芳表示,「我們要找準自身定位,緊緊圍繞城鄉融合發展,助力從化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

「十三五」以來,城郊街堅持產業先行,深挖花卉種植歷史,引導企業以市場為導向,發展高質量的現代農業;致力培育人才,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確保做到「既富口袋也富腦袋」。此外,城郊街還積極推進路網優化升級,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推動城市更新……為「十四五」的謀篇布局打下了堅實基礎。未來,城郊街將加快推進北星路現代商業軸、花卉大道現代農業軸的建設,不斷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築牢花卉本底,謀劃生態經濟

從西和萬花風情小鎮到新開花谷,從傳統花卉種植業到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從萬畝鮮切花生產基地到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近年,從化區城郊街因花出名,以花為媒,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頻頻亮相,不斷擦亮「花城廣州」的名片。

西和萬花風情小鎮

城郊街的花卉產業發展由來已久。1997年,城郊街西和村引進第一家花卉企業,自此鋪墊了城郊街花卉產業的發展之路,歷經20多年,從鮮切花到小盆栽,如今38家規上花卉企業沿著西和村花卉大道鋪開,逐步形成一個完善的花卉產業集群。2016年,從化推出首批特色小鎮,城郊街以花為主題,在轄區內打造萬花風情小鎮,正式開始譜寫花文章。

在發展花卉產業的過程中,城郊街採取流轉土地,與企業合作的模式,「我們遵循以市場為導向的規律,最後定位在發展以小盆栽為主的花卉產業。小盆栽品種多、成本較低、可塑性強。」鍾梅芳介紹道。如今,城郊街大力推行專業化、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形成以優質盆花、觀葉小盆栽為主的大生產格局,小盆栽產量佔全國的60%,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花卉品種58個,斬獲世博園獎項72個,科技成果轉化率達90%以上,產品遠銷海外。

城郊街廣州花卉研究中心的「小嬌」紅掌獲2020年度全國盆栽花卉「金花獎」。

2019年,城郊街花卉產業產值達8.6億元,且每年保持增長趨勢。為了助力城郊街花卉產業轉型升級,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今年1月,廣州現代花卉交易產業平臺——新開花谷投入建設;8月,花卉交易平臺及花園中心、花卉信息港同時啟動……由此,城郊街花卉產業全面升級迭代,形成全產業鏈發展。

同時,隨著城郊街精品民宿、休閒度假等鄉村旅遊業的發展,農業產業結構也不斷優化。目前,城郊萬花園片區的農業產業結構為「7+2+1」——七成種植花卉,兩成種植水果,一成種植水稻。在西和村大力發展花卉產業的基礎上,光輝村、城康村引進火龍果、番石榴、葡萄等水果,光聯村引進富硒米,城郊街致力建設以花卉觀賞、水果採摘、精品民宿、休閒體驗和度假研學等現代服務業以及觀光農業為主的鄉村旅遊景區,在全街做大這篇花文章。

城郊街光聯村引進富硒米種植。

在文旅產業如火如荼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用地遇到了瓶頸。鍾梅芳透露,未來,城郊街將通過探索實踐點狀供地破解鄉村振興文旅產業的用地難題。

激活文化基因,鑄就文化之魂

「聽見花開,和美西和,笑迎未來,創造奇蹟……」2018年,一首村歌響遍西和村。「這些刻在鄉村骨子裡,注入鄉村靈魂深處的就是文化。」鍾梅芳說道,「文化是鄉村建設的靈魂。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文化是根子裡的,是最終能留下來的。」

在城郊街,文化振興首先是優質人才進鄉村。「鎮街建設最缺的是人才」鍾梅芳指出。近年,城郊街通過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全面配齊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優化年齡結構,選派13名第一書記和126名優秀駐村幹部,由村(社區)「兩委」幹部及法律顧問組成輔助團隊,聯繫服務24079戶群眾。

此外,城郊街還升級了從化區的「頭雁培育工程」,創新了「頭雁」孵育五步法,構建「識、育、任、訓、勵」全鏈條幹部選育體系,將一批熱愛鄉土、年富力強的優秀幹部孵育成鄉村「領頭雁」。目前,城郊街24個行政村有120名儲備後備幹部。同時,城郊街用「劣者汰」的機制對全街各村進行「拉網式」分析研判,此前已撤換了8名村黨組織「四不」書記,目前全街村黨組織書記三分之一為「80後」。

在廣州粵菜師傅培訓室,西和村農家大廚周燕瓊由學徒變師傅。

西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是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後多次邀請新時代文明實踐「輕騎兵」、文化名家等開展宣講活動,向黨員群眾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農業技術、農村醫保等內容。2018年,全省首個粵菜師傅培訓室在西和村正式成立,組建了「中國烹飪大師」專家團隊,截至2020年11月,開展了120期培訓,參與培訓人數超1600人次。同年成立的西和學堂也是文化進鄉村的一個入口,學堂不定期舉辦書畫、舞蹈等公益培訓課堂,還利用鄉村傳統習俗和節慶日開展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村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一所多點,一站多點,豐富的精神文化活動改變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來自城市的文明在鄉村紮根,重塑了鄉村的精神與文化,喚起農民的文化自覺,為鄉村發展孕育出新的生機,一戶感染千家,一村輻射百村。「當村民思想還是停留在小農意識的時候,很難引領他們致富奔康。」鍾梅芳表示,如今村民在思想上有了轉變,整體的精神風貌也有了轉變,現在的鄉村不僅有自然生態,還有品質生活。

修調城市版圖,城鄉融合出新彩

路,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大動脈,交通路網,是經濟發展的基礎。2014年從化撤市設區後,從化區委區政府從全局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提出了「三縱三橫」路網規劃(北星路、迎賓大道、環城北路為「三橫」,從化大道、環市路、八鄉大道為「三縱」)。今年9月,中共廣州市從化區委一屆十二次全會強調,要著力推動一批外聯內暢路網工程。

北星路

「一橋兩路」(從化大橋、從化大道、北星路)作為全區路網規劃的主要工程,主戰場就在城郊街。近年,「一橋兩路」工程捷報頻傳。2015年底,從化大橋正式動工建設;2017年9月,從化大道、北星路同步開工建設;2018年9月,從化大橋正式通車;2019年9月,從化大道、北星路首段通車;2020年「五一」期間,北星路通車……「城郊街是從『一橋兩路』的完工以及廣州地鐵14號線東風站的開通起打開的。」鍾梅芳告訴記者,從化的老城區原來只有26平方公裡,如今拓展到55平方公裡,其中增幅面積的三分之二都位於城郊街。

北星路和從化大道交匯處

「十三五」至今,不斷優化的路網疏通了城郊街發展的大動脈,為城鄉融合發展釋放了新空間。路網建設的同時,沿線的舊改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今年8月9日,城郊街東風村首日完成了4000多平方米房屋的清拆,意味著廣州單宗最大的舊村改造項目啟動。位於廣州地鐵14號線終點站、迎賓大道和從化大道交匯處的東風村將打造成「生態智城·濱河新區」,進一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十三五」以來,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系列重大項目的建設為城郊街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有將來,皆為可盼,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城郊街將倍加珍惜,感恩奮進,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接續奮鬥,加快推進北星路現代商業軸、花卉大道現代農業軸的建設,不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帶動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彩,為從化區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貢獻城郊力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鑽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韻樺,通訊員 鄺健華 黃宇鵬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把手訪談|從化區城郊街黨工委書記鍾梅芳:鄉村振興示範先行,特色...
    城郊,城區之郊,與流溪河相依相伴,自然資源豐富,有別於廣州中心城區,城郊街農村面積佔三分之二,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近年來,依託鄉村振興戰略和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建設,城郊街逐步成為從化區「一核兩翼三帶」核心區域,並融入廣州大都市「半小時經濟生活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街鎮一把手採訪|江埔街黨工委書記駱志雄:打造產業興旺、宜居宜業...
    西倚流溪河,與從化老城區街隔水相望,105國道貫穿全境,中部連接省道355線和256線,優越的區位奠定了江埔街承擔從化主城區拓展的基礎。「江埔街將打造成為產業興旺、文化繁榮、環境美麗、智慧時尚、宜居宜業的城市功能拓展區」,近日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江埔街黨工委書記駱志雄如是說。
  • 街鎮一把手採訪 | 江埔街黨工委書記駱志雄:打造產業興旺、宜居宜...
    西倚流溪河,與從化老城區街隔水相望,105國道貫穿全境,中部連接省道355線和256線,優越的區位奠定了江埔街承擔從化主城區拓展的基礎。「江埔街將打造成為產業興旺、文化繁榮、環境美麗、智慧時尚、宜居宜業的城市功能拓展區」,近日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江埔街黨工委書記駱志雄如是說。
  • 「福田區街道「一把手」訪談」華強北街道:建設高質量中國電子第一街
    「三大新引擎」為牽引,建設獲得感成色更足的民生幸福城區,擔起「先行」「示範」「突破」「全局」之責,描繪出深圳中心城區的新發展藍圖。最近,福田區陸續推出各街道、各部門「一把手」訪談活動,展望福田未來發展。作為聞名中外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自帶流量的網紅街區。近年來,經過步行街改造,產業、空間、業態不斷轉型升級,環境綜合治理,商圈文化建設,如今走進華強北,科技時尚、活力動感的國際街區新氣息撲面而來。
  • ...從化區街口街黨工委書記溫曉敏: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的中心城區...
    街口,通濟街之街口,從數百年前的「街口圩」發展到現在的從化區主城區——街口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時代下,鄉村振興號角早已響遍全國,作為廣州市農村地域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從化區是廣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而作為從化主城區,街口街迎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 .| 從化區街口街黨工委書記溫曉敏: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的中心城區...
    街口,通濟街之街口,從數百年前的「街口圩」發展到現在的從化區主城區——街口街。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時代下,鄉村振興號角早已響遍全國,作為廣州市農村地域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從化區是廣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而作為從化主城區,街口街迎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擁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城區如何煥發新活力?
  • 從化區第二屆鄉村振興國際化外語人才選拔大賽正式啟動!
    12月3日上午 由中共廣州市從化區委統戰部指導的 創新創業創未來 · 青春逐夢大灣區 ——從化區第二屆鄉村振興
  • 鄉村重構視角下城郊村振興實操策略研究
    研究城郊村的鄉村振興實操策略,是探索城鄉制度改革以及經濟轉型新模式的有益嘗試,有利於彌補鄉村振興規劃與落地實施之間的研究空白。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於當前鄉村振興典型案例、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政策和學術研究前沿,聚焦城郊村層面鄉村振興實際操作的全流程,以鄉村重構的視角,研究如何優化配置與有效管理土地、產業、人口等鄉村發展關鍵要素的方法,重構鄉村社會經濟形態和地域空間格局。
  • 威海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年內將達到...
    提高站位、統籌謀劃,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走實走深  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突出示範帶動,狠抓任務落實,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任務要求全面落到實處  加強組織領導,「四級書記」一起抓,壓實「一把手」責任;統籌謀劃布局,確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搭建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強化示範引領,堅持「點、線、面」相結合,串點成線、以線連片、聚片成面。「點」上累計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年內將達到303個。
  • 街鎮一把手訪談|越秀區建設街黨工委書記李嘉斌:「建設」廣州中央...
    建設新村歷史記憶牆 建設大馬路,建設新村……一連串以建設為符號的地名貫穿在廣州市越秀區建設街轄區,這個見證著新中國發展的地方,人文、創業氣氛濃厚。廣州市越秀區建設街黨工委書記李嘉斌說,黨建引領,塑造「建設」新品牌,讓建設街成為廣州中央商務區孵化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鄉村振興,江寧示範了什麼
    據了解,這是國家有關部委首次發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江寧在縣級案例中排位第一,在「首發」中排名「首位」。江寧鄉村振興,到底示範了什麼?樣本:城鄉融合促進全域鄉村振興「江蘇南京江寧:高質量城鄉融合促進全域鄉村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2018—2019年)》中江寧案例的標題。
  • 【一把手 話人才】以人才集聚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核心在人才,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以率先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示範縣為契機,立足縣情實際,多措並舉,大膽實踐,堅持「引、育、用」並重,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集聚各類人才在鄉村廣闊天地施展才華。
  • 威海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
    提高站位、統籌謀劃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走實走深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突出示範帶動,狠抓任務落實,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任務要求全面落到實處。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把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四級書記」一起抓,壓實「一把手」責任,市級成立5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2名市級領導同志任組長,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運轉有序、協同高效。統籌謀劃布局。
  • 泉州市出臺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方案
    近日,泉州市出臺《泉州市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鼓勵基層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路徑模式,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培育各具特色的泉州鄉村振興示範樣板,帶動全市2000多個建制村全面振興。
  • 高明區各鎮街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用行動打響示範創建「頭炮」
    佛山日報訊 記者盧嬌嬌、嚴曉瑩、何志勇報導:連日來,工程項目的建設、人居環境的整治等行動先後在高明區4個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村內推進。4個村通過找準定位、科學規劃和多方聯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 GDP3000億元新起點 南海七大鎮街主官談發展
    聚焦南海基礎不同、發展定位不同七個鎮街,桂城著力打造三大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片區、九江加速培育醫用衛生產業、西樵聚力打造產業發展新西樵、丹灶建設高質量全面發展標杆鎮、獅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高地、大瀝爭當城市治理促發展典範、裡水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標杆鎮。近日,南都記者採訪了南海七大鎮街的「一把手」,圍繞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命題,看「七個小分隊」如何「勁往一處使」?
  • 深汕合作區以八村示範、全區整治為基礎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據悉,作為深圳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陣地,深汕合作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類實施,全域以「八村示範、全區整治」為基礎,以特色精品村為遠期目標,全力打造具有深圳標準、體現深汕特色的「都市鄉村」「田園城市」。
  • 鎮街一把手訪談 | 黃埔區南崗街黨工委書記代新祥:南崗城市更新...
    沿著這條高速,由北至南進入廣州的第一站,就是黃埔區南崗街。 身處廣州「東大門」,南崗街不但地理位置重要,其轄區面積和常住人口總量也在黃埔區各街道中排名靠前,還擁有黃埔區最大的已批舊改項目,它的發展形勢在區內佔有重要分量。 「三年之後,一座新城將崛起在廣州的東部!」日前,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南崗街黨工委書記代新祥信心滿滿。
  • 副中心黨工委開全體會:聽取通州344村規劃情況匯報
    11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召開2020年第13次全體會議,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存量國有工業用地利用試點暫行辦法及實施方案》,聽取通州區344個創建村村莊規劃情況的匯報。副市長、城市副中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隋振江主持會議。
  • 青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青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十三五」以來,山東省青島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打好鄉村產業、生態、組織、人才、文化、改革六大攻堅戰,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