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光明兩燈塔,延安遙接莫斯科。」在人們的心中,位於陝西省北部的中國革命聖地——延安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詩人看到了延安日新月異的變化,想到了延安的過去,也憧憬著延安的未來。追尋延安,實際上是追尋延安在變化中凸顯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目的是繼承、發揚延安精神,把延安乃至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美好。
一、作者簡介。
祁念曾,筆名祁星。河南洛陽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紅旗》雜誌記者,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文學成就:作品獲中國寫作協會科研成果一等獎、當代文學研究一等獎、全國報告文學一等獎等。
主要作品:詩集《人生之戀》;散文集《紅燭之歌》《寶雞漫談》;報告文學集《千秋業》;評論集《新時期文學》等。
三、字詞。
1、多音字。
露 [lù] 露水 露珠
[lòu] 露面 露相
廈 [xià ]廈門
[shà ]高樓大廈
2、近義詞。
昔日——往昔 茁壯——健壯 猶豫——躊躇
明媚——明麗 滿目琳琅——美不勝收
頂天立地——威風凜凜
3、反義詞。
昔日——今朝 茁壯 ——柔弱 破舊——嶄新
猶豫——果斷 明媚——昏暗
滿目琳琅——滿目瘡痍
4、詞語拓展。
~天~地式成語:頂天立地 冰天雪地 翻天覆地 改天換地 感天動地 鋪天蓋地 呼天搶地 上天入地 歡天喜地 昏天暗地 驚天動地 開天闢地
5、詞語解釋。
昔日:往日,從來。
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
春筍:春季長成或挖出的竹筍。
茅屋:屋頂用茅草、稻草等蓋的房子,大多簡陋矮小。
土炕:北方一些地區用土坯或磚砌成的睡覺用的長方臺,上面鋪席,下面有孔道,跟煙囪相通,可以燒火取暖。
毫不猶豫:沒有絲毫的猶豫。多用以形容辦事或處理問題堅決果斷。
頂天立地:頭頂蒼天,腳踏大地。形容形象偉大,氣概豪邁。
脊梁:比喻在國家、民族或團體中起中堅作用的人。
輝煌:成績等顯著、卓越。
靈魂:心靈,思想。
明媚:景物鮮明可愛。
四、學習指導。
本首詩描寫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離學生的生活經歷和認知世界都較遠,需要更多的引導。學習前,可以引導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幫助理解,讓學生在查找的過程中知道延安,了解延安精神。學習時,根據學習提示展開學習,引導學生聯繫查閱的相關資料理解詩句。
1、引導學生在預習中主動查閱資料,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是理解本詩的前提和基礎。但是學生缺少相關的歷史知識,很難從詩中描寫的具體事物理解其豐富的內涵。因此,要有效的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
2、理解難懂的詞句,懂得詩歌表達的意思。
圍繞學習提示的問題展開教學。首先讓學生帶著帶著問題自己讀、自己尋找答案。學生的理解可能會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只看到詩歌表面的信息,直接用詩中的「追尋延河叮咚的流水、棗園梨花的清香」等內容回答;第二個層次,能夠關聯詩句「延安,你的精神燦爛輝煌」,領悟到作者是在追尋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