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來襲!】來自海拔1600米以上高山森林裡的野菜「野味十足」

2021-02-28 鄉約都江堰

都江堰市高山野菜農民專業合作社擁有原始森林野菜基地3000畝,品種近十種,生長於都江堰龍池海拔1600-2400米的深山森林裡,遠離城市各種汙染,系全天然野生,自然生長,富含蛋白質、纖維素、胺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跟著小編看看野菜基地裡都有哪些野菜。

野生刺龍包,又名老虎草

生長環境:海拔1500米以上高山處

採收時間:3月下旬至4月下旬

產品分析:性溫和,祛風,行血。食用可用於風溼痺痛,胃痛等疾病輔助治療。

名稱:野生蕨菜 蕨苔

生長環境:海拔800米以上高山處

採收時間:3月下旬至8月中旬

產品分析:富含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蕨素、蕨甙、甾醉等特有在營養素,被稱為「山菜之王」,具有抑菌、退熱、降壓、通便、化痰、強健機體之功效。

名稱:野生山葵,別名山萮菜、芥末

生長環境:海拔1600米以上高山處

採收時間:3月中旬至5月下旬

產品分析:具有袪脂降壓,解毒,消食,利尿消腫,調經,預防高血脂、高血壓、減少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名稱:野生雞眼苔 雞眼苔 雞臺

生長環境:海拔800-2000米山區

採收時間:4月中旬至5月中旬

產品分析:富含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蕨素、蕨甙、甾醇等特有的營養素,被稱為「山菜之王」,具有抑菌、退熱、降壓、通便、化痰、強健機體之功效。

名稱:野生石巖菜

生長環境:海拔1600-2000米高山處

採收時間:3月上旬至4月下旬

產品分析:含有種胺基酸、具有清腸排毒、調節生理機能、減肥降脂等功效。


名稱:野生水芹菜,又叫水芹 河芹

生長環境:海拔600米以上高山處

採收時間:3月中旬至5月下旬 

產口分析:清熱解毒、潤肺、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利尿、止血、降血壓、抗肝炎、抗心律失常、抑菌的作用

名稱:野生竹筍

生長環境:海拔800米以上高山處

採收時間:4月中旬至8月中旬 

產品分析:富含植物蛋白質、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素,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開胃健脾,輔助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增強機體免疫力。

名稱:野生扎耳根,又名魚腥草

生長環境:海拔800米以上高山處

採收時間:4月上旬至6月中旬

產品分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常吃可治療消腫,淋病,癰腫,痔瘡,溼疹和癬類等疾病。

名稱:野生鵝腳板,又名香草、苦爹菜、羊羶草等 

生長環境:海拔500米至1800米

採收時間:3月中旬至8月中旬

產品分析:具有散寒,化積,袪瘀,消腫功效,食用可用於消化不良,外有皮膚瘙癢、蜂蟄、蛇咬等。

名稱:野生鹿耳韭,別名天韭、玉簪葉韭、天蒜

生長環境: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處

採收時間:4月中旬至5月中旬

產品分析:含有18種胺基酸、12種礦物質和5種葡萄糖,具有清腸排毒、調節生理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癌症、提高智力、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等作用。長期食用可舒筋活血,滋陰壯陽,使人精神倍增。

如果想給家人帶點回去,那也是可以的哦!

相關焦點

  • 野菜,野味與冶豔
    野菜,野味與冶豔,有些像風騷,風格及風情。野菜之野,味苦回甘。野味之香,蕩於鄉野,冶豔之色,濃於心頭。
  • 【星宿•霧靈高山泡泡屋】住在海拔600米高山之巔,和原始森林相擁而眠!
    玩累了就去鹿鳴餐廳,嘗嘗最新鮮地道的森林高山特色菜,青草茂盛讓這裡養出了北京最鮮嫩的羊肉,山泉水做出的豆腐更加唇齒流香,沿山谷開墾的梯田最適合玉米的生長。依靠森林水脈產出的好貨數不勝數,來自霧靈山溪的魚蝦,取自森林中的野味野菜,還有農家土地自產的粗糧蔬菜,都帶著當地濃鬱的地域符號。當地的老玉米、紅心地瓜、大花卷、雞蛋,濃稠小米粥,又有豆腐乳、秘制醬菜等小菜。
  • 中國人為什麼愛吃野味?來自李時珍的警告!
    耐人尋味的是,即便是進入定居社會的文明時代之後,無論中外,古人的食譜中都不乏「野味」存在。文 | 郭曄旻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ID:thepapernews),原文首發於2020年1月22日,原標題為《吃野味?來自李時珍的警告》,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 保定這個地方人少景美,野味十足
    保定這個地方人少景美,野味十足秀水峪景區位於唐縣南上溝村,十幾道山谷組成萬畝松林,鬱鬱蔥蔥,遮天蔽日,一到夏季,鬱鬱蔥蔥的松林中,長滿了香氣誘人的松蘑,置身涼氣襲人的松蔭下,採松菇、挖野菜,別有一番情趣。
  • 深藏在大山中的野味,果實1斤能賣25元,識貨的摘花當野菜吃
    不少去過農村的小夥伴們都會發現,在農村中很多動植物都是價值非常高的,所以這些動植物又被我們稱為「野味」。所謂的野味,在我們的印象中,不僅在口感上要比一般的肉類,蔬菜好上很多,同時營養保健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深藏在大山中的野味,果實1斤能賣25元,識貨的摘花當野菜吃。
  • 名字帶「米」卻不是米,人稱「土燕窩」,稻田裡的這種野味吃過嗎
    名字帶「米」卻不是米,人稱「土燕窩」,稻田裡的這種野味吃過嗎?小的時候在農村老家生活時,也是會經常跟著大人一起下地的,尤其是到豐收的季節,家裡人也都忙活著收莊稼,小孩子們也會在莊稼地裡跑來跑去的玩耍,田地裡或者是地邊上總是會長出一些小野果子,有些野果子也是可以吃,而且味道很不錯。
  • 空間文,男人打獵,她上山挖野菜,挖到千年參,獲野味無數的空間
    空間文,男人打獵,她上山挖野菜,挖到千年參,獲野味無數的空間哈嘍,書友們好,好久不見,感謝大家點進來閱讀,最近呀小編非常喜歡看小說,有喜歡追書又特別容易書荒的小夥伴們,可以點個關注咯,小編每天都會分享精彩小說噠,會精心挑選一些文筆好、好評多的小說給大家看的哈
  • 假日好去處:挖野菜打野味,這份武漢野味地圖一定要收藏!
    想品一番野味的筒子們這份武漢野味地圖一定要收藏哦!車水馬龍的香港路唐家墩淺水灣北門街邊,竟有這樣一處別致庭院。推開木柵欄門,走進來,才發現這是一個頗有情調的精緻餐廳,一點都不像野味館子。他家的鹿茸血酒,取自鹿茸中的鹿茸血加中藥材泡置三個月以上,香醇之餘還具有補氣益血,安神培陽等功效。▷地址:木蘭天池景區往田園人家方向行500米停車場隔壁(木蘭天池售票中心門口200米處)▷人均:87元
  • 野味指的什麼?哪些動物屬於野味?是怎麼被送上餐桌的?
    一場疫情的到來,讓廣大民眾的春節過得冷冷清清,而疫情的發生則有很大一部分是野味造成的。那野味指的什麼?哪些動物屬於野味?是怎麼被送上餐桌的?一、野味指的什麼?野味指獵取得來的做肉食的鳥獸,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野生動植物,非人工飼養。野味不一定是野生動物,它可以是野生蔬菜;也不一定是國家保護動物。二、哪些動物屬於野味?
  •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 武漢多家餐廳曾售賣獾、刺蝟等
    每經記者李可愚李彪每經編輯陳旭「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可能性比較大的比如說像竹鼠、獾這類的野生動物。」作為此次疫情的首發地,武漢的野味銷售情況如何?在流行病疫情中,野味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並發現當地一些原來曾經營野味的餐館,目前或已「下架」野生動物類菜品,或不再經營。
  • 【野味】起底福州野味行業 百家野味館全是無證經營 大部分主人為詔安人
    執法人員在飯店內查獲活的眼鏡蛇,以及大量冰凍的山麂肉、山雞肉和野豬肉(資料圖)關注理由 福州一些餐館賣野味,海都連續三日曝光,引起部門和讀者關注。省林業廳、省森林公安將展開行動,全省拉網嚴查野味館。不少讀者也致電95060,想了解福州到底有多少家野味館,這些野味從哪裡來,是哪些人在吃。近日,海都記者多方調查,接觸多名野味館老闆,起底福州野味行業。老闆們坦言,目前,福州有百餘家野味館,但全是無證經營。自從「八項規定」執行後,有一半以上野味館經營慘澹,瀕臨關門。
  • 吃野味?來自李時珍的警告
    誠然,猶太人與基督徒尊奉的《聖經(舊約)》在《創世紀》裡確實說了「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兩種野味的口味固重,滋味如何倒也不難想見……來自李時珍的警告為什麼古人餐桌上會出現如此之多的野味呢?「菇毛飲血」的時代,人本就是靠獵取野生動物為食的,當時吃的自然都是野味(當然,早期人類也是野生動物口中的「野味」)。
  • 男子手繪「拒絕野味」蝙蝠頭盔,炫酷又拉風
    有人說,設計靈感來自生活,而高於生活。鼠年新春伊始,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把人們老老實實的困在了家裡,足不出戶。而對於「技術宅」來說,在這個「悶得難受」的特殊假期裡,則給了他們無數的設計靈感。
  • 阿爾山的美食幾乎都是山林野味,可以稱得上純天然綠色有機食品
    阿爾山的美食幾乎都是山林野味,可以稱得上純天然綠色有機食品阿爾山景區,稱為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蒙古大興安嶺西南麓,總面積103149公頃。這裡是蒙古高原大陸性氣候區。冬天寒冷漫長,夏天短促涼爽,植物生長期短,通常在100 - 120天內。
  • 田地裡叫地膽頭的野味,是以前農民的充飢物,根莖價值珍貴可入藥
    萬物復甦,農村田間各種吸引所有老農嚮往和追求吃的各種野菜也漸漸出來了,這種野菜在以前是很多老農的救命糧,但在不認識的眼中它就是一種雜草,加上所長的位置和個頭很容易就會讓人絕對是一種草。實際上它是一種 能當菜也能藥的野味。田地裡叫地膽頭的野味,是以前農民的充飢物,根莖價值珍貴可入藥。
  • 廣州禁野味,最高處20倍罰款|李時珍說不能吃的野味|素食TV
    素食TV: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就總結了一大堆不能吃的「野味」:孔雀肉味鹹、涼、有小毒,人食其肉者,自後服藥必「不效」(有趣的是最近日本衝繩推出了「孔雀料理」);鴛鴦雖然好看,但跟孔雀一樣「肉味鹹、涼、有小毒」,更可怕是食後頭疼、可以變成終生疾病;野馬「肉味辛、苦、冷、有毒」,多吃會
  • 自助大餐颳起西南民族野味風
    五星酒店的自助餐一向走國際範兒,意式大餐、地中海美食、澳洲美龍蝦……可在這個草長鶯飛的季節,總覺得要再來點鮮嫩水靈的野味才落胃。加入世貿君瀾大飯店「新民餚美食節」你就可以兩者兼得。即日起,世貿君瀾2樓雲天閣推出新民餚美食節,幾十道來自大西南深山裡的民族美味等你來品嘗。不出杭州你就可以體驗到舌尖上的中國。
  • 不要吃野味!不要吃野味!不要吃野味!
    直到2007年,廣東的地下市場裡銷售老虎肉,都是個公開的秘密。當時,一輛走私車輛被查,才得以救下三隻活老虎[3]。就在三年之後,廣東官方又在一輛走私車輛裡發現了虎骨和虎皮——沒錯,老虎的每個部位都有它的市場[3]。
  • 吃野味犯罪嗎 錯誤觀念下的野味饕餮
    錯誤觀念下的野味饕餮近年來,面對不斷高起的野生動物售賣價格,老饕依舊趨之若鶩,吃者人數眾多,售賣行為屢禁不止。從百度搜索排行看,處罰和追究犯罪行為的多是獵捕、殺害、收購、運輸、出售、走私野生動物,少有涉及製作加工、食用的。
  • 中國人為什麼愛吃野味?來自李時珍的警告!
    耐人尋味的是,即便是進入定居社會的文明時代之後,無論中外,古人的食譜中都不乏「野味」存在。文 | 郭曄旻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ID:thepapernews),原文首發於2020年1月22日,原標題為《吃野味?來自李時珍的警告》,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