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5日消息(記者王逸群)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空中巴士A380(Airbus A380)是歐洲空中巴士公司研製生產的555座級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有「空中巨無霸」之稱。2005年首航,2007年開始商業飛行,空客A380憑藉空間寬敞、通風更好、娛樂設施多等優點廣受乘客好評,本來是空客用來與美國波音747抗衡的產品。
然而,近日歐洲航空巨頭空中巴士卻宣布,將停產A380型客機,最後一架A380型客機將在2021年交付。一款全球最大的客機僅存12年後即關閉了生產線。空客A380為何會被停產,「空中巨無霸」未來何去何從?
2月14日,空中巴士在官網發布消息稱,「阿聯航空在對運營狀況進行審查之後,將其A380飛機總訂單數量從162架減少至123架,未來兩年內,阿聯航空還將接收14架A380。由於儲備訂單量不足,空中巴士計劃在2021年停止A380的交付。」
空中巴士執行長託馬斯·恩德斯表示,「停產A380對我們是個痛苦的決定。我們投入了大量努力、資源、汗水,但是顯然我們需要面對現實。儘管近年來我們在銷售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由於這一決定,A380儲備訂單量無法維持生產,我們計劃在2021年停止A380的交付。」
有聲音指出,阿聯航空減少訂單,成為空客停產A380的導火索。其實在此之前,A380客機訂單需求的萎縮跡象已經有所顯現。《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南告訴記者,A380停產是空客公司順應市場需求做出的決定。「實際上還是由於市場的變化,因為當時空客研製這款超大型飛機的時候,主打的是『樞紐和輻輳式的航空運輸網絡』概念。但是在A380服役以後,隨著更多新機型的出現,比如350XWB等,這樣的飛機實際上在逐漸實現『點對點』的直航功能。整個國際運輸市場面臨一個選擇,是選擇A380所代表的這種概念,還是選擇現在新一代飛機所完成的『點對點』的直航概念。現在從需求性和顧客的偏好來看,明顯市場是趨向於選擇後者。這樣一來A380的市場空間等於是被壓縮了。」王亞南說。
空客公司打出的「樞紐和輻輳式的航空運輸網絡」,通俗來說就是大飛機先將乘客送到交通樞紐的大城市,然後乘客再轉小飛機飛到其他中小型目的地城市。
但是,航空專家曾濤指出,近年來全球各地機場建設速度加快,越來越多二線城市開通「點對點」直航,乘客們不需要再到大城市交通樞紐轉機。此外,隨著發動機技術的進步,雙發動機飛機同樣能實現跨洋飛行,A380這樣的大型寬體四發動機飛機,在燃油經濟性上就失去了競爭優勢。曾濤說,兩個發動機的油耗無論如何要比四個發動機油耗低很多,油耗永遠是決定飛機市場前途先決條件。因為只要油價還是保持高位運行,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主要就是燃油。這樣大家都會用兩個發動機的飛機取代四個發動機的飛機。
王亞南說,在「點對點」的直航方面,A380的優勢正在被更多新型飛機所趕超。「A380特別適合那種客流量超大,而且比較穩定的、超密集的航線,就是客流量很大的樞紐航線。但是這種航線並不是每個『點對點』直航的城市之間都有的。」
作為空客A380的「老對頭」,大家耳熟能詳的波音747於1969年首飛,服役時間長達近半個世紀,如今不少747飛機改裝成貨機繼續服役。曾濤表示,因為飛機結構不同等諸多因素,空客A380不可能轉型貨機。如今,不論是波音747還是空客A380,四發動機寬體客機的發展已經走到了「黃昏」。
王亞南表示,A380作為一款優秀的產品依然在技術創新方面留下了諸多寶貴遺產,「包括A380為這種新的概念所做的創新性投入,實際都是寶貴的遺產;包括其中採用的很多技術,比如超高壓液壓技術等,都在未來的飛機上得到了體現,這是A380留下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