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楷書入門,首選《九成宮醴泉銘》字帖,初學者的經典作品

2020-12-13 書法風

初學書法選擇字體字帖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步驟,很多人建議學習先學顏體,也有人建議學習歐體,各有各的優勢在這裡不多解釋,如果我們選擇歐陽詢的楷體學習的話,入門臨摹字帖首先應該是《九成宮醴泉銘》。

歐陽詢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痴迷書法曾經有就一個發生在他身上《歐陽詢觀古碑》的故事,因為趕路,看到古碑,前行後又返回連看三天的故事。可見歐楷被認可不是隨便的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被書法人認可稱為天下第一銘,九成宮醴泉顧名思義講述的記錄的在九成宮發現了醴泉的這麼一個故事。故事是發生在唐太宗麟遊縣避暑的時候發生的故事。現在的這個石碑仍然在這個地方,歐陽詢的這個作品,可以說稱為歐體的一個標誌,在這個碑帖中會發現,有隸書方面的加入,其中可以看到橫豎很多用於隸書的點來取締,其中還有一些點的筆畫用行書的連筆來簡化代替,可以說成為了含有隸行楷綜合的一個經典歐楷。一個歐陽詢書法體系的代表。

相關焦點

  • 淺談楷書鼻祖歐陽詢及其傳世經典《九成宮醴泉銘》
    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人,也就是現在的湖南長沙,歐陽詢同時也被人稱為「歐陽率更」,原因是他在唐朝的時候被封為太子率更令,地地道道的漢族人,在唐朝的時候,他的楷書書法備受時人推崇,可謂「唐人楷書第一」,和虞世南、薛稷、褚遂良並稱「初唐四大家」,他的書法風格法度嚴謹,筆力強勁,出規入矩
  • 中藝匯品書法:真正的第一正書-歐陽詢名作《九成宮醴泉銘》
    雖然小編對楷書並不是那麼的喜歡和熱衷,雖然乍看上去規規矩矩的、似乎缺乏個性,但小編也承認楷書其實它們也是有很強的藝術性的,特別是那些流傳千古的優秀楷書作品。而歐陽詢晚年的名作《九成宮醴泉銘》更是優秀楷書中的佼佼者,它也被認為是「天下第一正書」或「天下第一楷書」。
  • 天下第一銘:《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碑書寫者歐陽詢,是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的正楷,骨氣勁峭,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帖,號為「歐體」。可惜的是,九成宮醴泉銘碑的刻工並沒有留下姓名,但熟悉書法的人都知道,能夠還原書法家作品神韻的刻字匠,絕不是泛泛之輩。「天下第一楷書」
  • 這才是歐陽詢的巔峰神作,精美程度,遠超《九成宮醴泉銘》
    唐朝是書法輝煌燦爛的一個時代,這期間湧現出了不少萬古流芳的書法大家,其中一位就是歐陽詢。歐陽詢自創歐體楷書,成為諸體楷書之首,他本人也名列楷書四大家第一,後世的無數書法家,都以寫好一手歐楷為榮。而懂書法的人們都知道,歐陽詢筆下最為得意的作品,當屬《九成宮醴泉銘》,這幅書法作品被譽為「唐人第一楷書」、「天下第一楷書」!它在書法界的地位,就相當於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
  • 歐陽詢:不要把我的《九成宮醴泉銘碑》當印刷體來練
    歐陽詢,學書法的人都知道,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之一。與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說起來這三位也是可惜,他們的書法也是一流,對書法的貢獻其實也不亞於歐陽詢!只是偏偏和歐陽詢一個時代,有比較,所以光芒被遮擋住,進不了楷書四大家裡。
  • 《九成宮醴泉銘》:楷書之極則,正書第一
    《九成宮醴泉銘》,或稱《九成宮碑》,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唐貞觀六年(632年)立於九成宮內。碑高270釐米,上寬87釐米,下寬93釐米,厚27釐米。碑額刻有六龍纏繞及陽文篆書「九成宮醴泉銘」六字,每字約10釐米。碑有界格,格約3.5釐米(即古之謂「寸楷」),24行,行50字,1109字。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版本解讀:選不對字帖,很容易走彎路!
    今天我們簡單談一下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版本問題,市面上的《九成宮醴泉銘》主要有兩個版本,關於這兩種版本的源流,我們若是談起來,一篇文章的篇幅是不夠用的,這裡我們只談結論,不談論證過程。首先是左右結構的「朝揖」關係,這一點初學者不容易發現,但是如果你留心的話就能發現,左邊的「雙立人」並不是一種垂直的結構,而是一種傾斜的狀態,歐陽詢這樣的大高手為啥不寫垂直呢?其實就是為了跟右邊形成一種「朝揖」之勢,這樣的結構才精彩,這種結構在王羲之《聖教序》中比較常見,歐陽詢對這種結構應用的比較成熟,後來寫進了歐陽詢的《結構36法》當中。
  • 黃自元楷書臨《九成宮醴泉銘》,寫得太好了!值得珍藏!
    黃自元楷書臨《九成宮醴泉銘》,寫得太好了!值得珍藏!   從唐代以後,楷書學習成為文人必備的技能,古時候的科舉是用毛筆答卷,屬於小楷楷書,所以為了使卷面乾淨秀美,當時的考生除了練習二王小楷,還會練習歐陽詢的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也是文人追捧的珍品!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高清大圖賞析含釋文 墨客書院
    >《九成宮醴泉銘碑》由魏徵撰文,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泉水之事。《九成宮醴泉銘》充分體現了歐陽詢的書法結構嚴謹、圓潤中見秀勁的特點,此碑書法,高華莊重,法度森嚴,筆畫似方似圓,結構布置精嚴,上承下覆,左揖右讓,局部險勁而整體端莊,無一處紊亂,無一筆松塌。用筆方整,緊湊,平穩而險絕。明陳繼儒曾評論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明趙涵《石墨鐫華》稱此碑為「正書第一」。
  • 歐陽詢李琪版《九成宮醴泉銘》賞析
    編輯:一手墨九成宮碑 - 碑文內容九成宮醴泉銘,秘書監檢校侍中鉅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粵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宮,歷覽臺觀(覽臺觀),閑(閒)步西城之隂(陰),躊躇高閣之下,俯察厥土,微覺有潤(潤),因而以杖導(導)之,有泉隨而湧出,乃承以石檻(檻),引為(為)一渠。其清若鏡,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東(東)流度扵雙(於雙)闕;貫穿青瑣,縈(yíng)帶紫房;激揚清波,滌(滌)蕩瑕穢(穢);可以導養(導養)正性,可以澂瑩(澄瑩)心神。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平正與變化
    下面我們看看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平正與變化:1、橫畫斜度基本一致,點畫位置的高低規律性很強。「於」的左右兩橫斜度基本對稱。2、全包圍方框中兩橫的變化3、兩點的呼應及變化一個字中兩組點的變化。「雑」與「塗」兩點的呼應與變化。
  • 歐陽詢這幅小楷作品,和王羲之有很多相似之處
    歐陽詢的書法受其養父江總的啟蒙,初學梁、陳時期的流行書體,就學習王羲之、王獻之以及北齊書法,形成了自己險俊、方整的書法風格,融南北書法風格於一體。歐陽詢以楷書著稱,其楷書被稱為「歐體」,也是中國書法史上楷書四大家之一,和顏真卿、柳公權以及元代的趙孟並稱。
  • 楷書技法一字一講:歐陽詢「九」字書寫要領解析
    歐體楷書中的「九」字出現在《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等碑刻之中,當然,我認為寫得最經典的還是《九成宮醴泉銘》中的這個「九」字。(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歐體「九」字怎麼寫呢?(歐陽詢《虞恭公溫彥博碑》)再來看歐陽詢《虞恭公溫彥博碑》中的「九」字,完全符合上述書寫要領。
  • 姚孟起這1200個歐楷字被奉為經典,專家說神還原歐陽詢的字
    眾所周知,歐陽詢筆下的歐楷字體被譽為「四大楷書之首」,其晚年時期的得意之作《九成宮醴泉銘》,受到歷來學書者的推崇,將其視為楷書正宗,後世稱此作為「天下第一楷書」(「天下第一正書」)。前人言:「取法其上,僅得其中;取法其中,僅得其下」,書法的學習更是如此,那麼我們若是想練習歐楷,自然要從歐陽詢的《九成宮》入手了。其實不然,作為初學者,在不具備一定書法功底的臨前提下,直接去臨摹歐陽詢的《九成宮》,字會越寫越找不到感覺。
  • 唐代《九成宮醴泉銘》碑旁出土七件神秘文物(圖)
    華聲報寶雞消息:唐代《九成宮醴泉銘》碑舉世聞名,然而銘中所記載的醴泉具體在什麼地方卻成了千古之謎。2006年7月30日下午6時許,就在《九成宮醴泉銘》碑西北15米處,隨著7件神秘文物的出土面世,醴泉這一千古之謎有望得到破解。
  • 書法入門 九成宮有6個聖字 圍觀歐陽詢楷書的用筆特點
    歐陽詢楷書的用筆特點,可以結合歐陽詢《九成宮》、《皇甫君碑》和《千字文》一一起去了解。但有時候我們看其一個字的變化,也大致能看出其用筆之道。今天閒來無事,翻看歐陽詢的《九成宮》,發現總共有6個「聖」字。我們一起來看看。
  • 《九成宮醴泉銘》高清大圖逐字解析(全乾貨)
    《九成宮醴泉銘》原石存於陝西省麟遊縣,殘損嚴重。其拓本多為重刻本,而珍貴的宋拓本極少。校世人皆知書法作品《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寫的,但是內容書寫者並不是歐陽詢,而是魏徵(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縣)人,青年時曾為道士,後投奔唐高祖李淵。
  • 清代最美的楷書,竟然出自鄉下教書先生之手,今人很難超越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晚年之作,代表了他最高書法水平,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楷(正)書!學過歐楷的朋友都會感嘆:太難了,往往是學了一年,一個字都不像原貼!《九成宮醴泉銘》歷史上,很多名家學習歐楷,清代最有名就是黃自元和姚孟起兩人!黃自元,大家很熟悉,這裡不再贅述!
  • 九成宮醴泉銘,能令王公屈膝之碑
    九成宮醴泉銘系歐陽詢76歲書,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四月刻。額陽文篆書「九成宮醴泉銘」6字。此碑是歐陽詢應詔之作,寫時精神極集中,用筆、結構,無毫髮差舛,高華渾穆,氣象萬千。《九成宮醴泉銘》,或稱《九成宮碑》,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立於九成官內。碑高270釐米,上寬87釐米,下寬93釐米,厚27釐米。24行,49字。碑身和碑首連成一體,碑首刻有六龍纏繞。
  • 若論歐體,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歐陽詢第二」?
    雖然田英章有「當代歐楷第一人」的讚譽,他的楷書也很漂亮,但是和唐代歐陽詢的楷書已經有不少風格上的差異,很明顯為了書寫的流暢性,他融入了一些趙孟的行楷筆意,要是論歐體楷書,誰寫的更純正雅致,清代著名書法家姚孟起比「二田」水平要高多了,姚孟起一生都在臨摹學習歐陽詢的楷書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他的高明之處在於既有新意,又能夠表現出歐體楷書法險絕之勢,歐體風格更加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