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1.「雲」上質量考核
4月7-8日,中國航發南方組織全員質量考試,通過雲端學習平臺對員工「質量管理50條」、質量程序文件等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進一步強化員工質量意識,提升質量管理能力。
2.分享經驗,擴大成果
4月7日,中國航髮長春控制召開產品技術攻關成果總結交流分享會,總結回顧產品研製情況,安排部署後續工作重點,推動技術實現新突破。
3.榮譽榜上再添航發人
近日,中國航發紅林周作雲獲得「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及2019年度「貴州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4.條件建設,發力部署
近日,中國航發動力所組織召開2020年條件建設工作研討會,在總結前期條件建設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圍繞2020年條件建設各項任務和管理舉措進行了分析部署。
5.盤活人力資源
近日,中國航發動研所召開人力資源工作研討會,聚焦內外部培訓和管理提升措施,就如何為動研所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展開研討。
6.聚焦關重環節開展培訓
近日,中國航發東安組織開展工藝技術管理專題培訓,對特殊過程控制程序及關鍵過程質量控制進行講解,進一步規範流程、提升產品過程控制能力。
每日一圖
參考
1.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4月7日表示,2019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該組織《專利合作條約》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新華社)
2.歐洲航空航天「潔淨天空」研發計劃於近日公布了「未來民用飛機的結構動力複合材料」(SORCERER)項目的最新動態,該項目旨在評估複合材料層壓板中電子系統的集成度。(航空工業信息網)
3.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羅羅公司近日正在撤回先前宣布的2020年財務指南。為在交易活動持續減少的情況下確保現金流充裕,羅羅公司3月曾做出了25億英鎊的信貸額度預案。(中國航空新聞網)
每日一學
日前,交通運輸部對《民用航空器事件調查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進行了修訂,並於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規定》從調查主體、事件報告、調查程序等方面對民用航空器事件調查工作作出規定。
一是擴大了調查範圍。在規範「事故和徵候」調查的基礎上,將「一般事件」的調查統稱為「事件」,規章名稱相應由「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飛行事故徵候調查規定」改為「民用航空器事件調查規定」。
二是明確定位為技術調查。將調查定位為「民用航空器事件技術調查及相關工作」,以達到國際民航組織的安全審計要求,與《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保持一致。
三是對調查單位和調查人員提出能力要求。《規定》明確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一般事故、徵候、一般事件,地區管理局可以委託事發民航生產經營單位組織調查。
四是完善了調查組織和工作流程。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增加了可以委託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行事故和嚴重徵候調查的規定。
五是增加了法律責任。針對民航生產經營單位不按時限回復調查機構安全建議接受情況,以及違反《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情形,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