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帶你看看廣州的垃圾焚燒填埋場

2020-12-1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記者28日從廣州市城管委獲悉廣州資源化熱力電廠最新進展,目前所有項目已實現今年全面開工。建設周期2至3年。如無意外,至2018年,廣州市新增焚燒處理規模1.3萬噸/日,加上已運營的2座資源熱力電廠,總處理規模將達1.6萬噸/日。此外,廣州規劃建設的8個廚餘綜合處理項目也在加快推進,總處理規模達4800噸/日。圖為位於蘿崗區福山的廣州東部固體再生中心園區在建工地。

「我當市長的時候,垃圾填埋場只剩下12個月的填埋量。本屆政府首要解決垃圾圍城,那是被逼上梁山。」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在今年7月底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如此回應本屆政府想完成的幾件「大事兒」。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大事兒」。在廣州歷史上,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們談「燒」色變。據記者了解,廣州自上世紀90年代初籌建李坑焚燒發電廠時即遭遇「鄰避」效應,一緩就是10年,直至2005年李坑焚燒發電廠投產才開始垃圾「焚燒」的歷史。圖為位於蘿崗區福山的廣州東部固體再生中心園區在建工地。

此後5年,廣州市的垃圾處理格局基本維持在「填埋為主,焚燒為輔」,比例接近9:1。到2010年前後,受納廣州九成生活垃圾填埋量的興豐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不堪重負,「折壽」的消息不脛而走,一再拉響「垃圾圍城」的警笛。2009年,番禺擬建焚燒發電廠的消息爆出又引發新一輪民意反彈。在一片針對焚燒是否有害健康的討論聲中,資源熱力電廠建設再次延期。圖為位於蘿崗區福山的廣州東部固體再生中心園區在建工地。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思茅: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配套填埋場達到垃圾堆放條件
    2月29日,普洱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配套填埋場完成1405標高以下建設工作達到堆放條件,開始堆放垃圾。據了解,近年來,在「垃圾圍城」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垃圾焚燒發電作為「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生活垃圾的最佳方式,引起國家高度重視與關注。根據今年年初出臺的《「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518.4億元;到2020年城鎮生活垃圾垃圾焚燒處理能力要佔總無害化處理能力的50%以上。
  • 北海垃圾焚燒廠再不建成,還要建多少填埋場?
    北海再次投資近九千萬,要在白水塘垃圾處理廠旁邊再建一個應急填埋場,原因是白水塘原來的填埋場即將填滿封場,達到它的設計庫容290萬方。也就是說北海人丟掉的各種生活垃圾,不能再往裡面填了。 而這次的應急填埋場設計庫容165萬方,差不多是原先的一半多。
  • 廣州2012年最大垃圾填埋場將飽和 遭遇處理困境
    大城市的「垃圾病」  來自廣州市環衛局的數據表明,2008年廣州市生活垃圾達到日產9776噸,預計到2010年每天生活垃圾產量將過萬噸。  廣州固廢中心總工程師熊孟清告訴記者,目前廣州主要採用三種方式處理垃圾,即焚燒、生化處理和填埋。現在大部分垃圾一般採用填埋和焚燒的方式處理。
  • 南昌麥園垃圾填埋場邊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附選址報告)
    北極星固廢網訊:11月20日,記者從南昌市城鄉規劃局獲悉,南昌將對原麥園垃圾填埋場技術改造,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解決現有麥園垃圾填埋場汙染問題。規劃方案顯示,該工程地址為經開區西外環高速以西、現有麥園垃圾填埋場東北側,總用地面積約129.26畝。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12月16日,北京朝陽區一小區內,住戶將垃圾袋投放到路邊的垃圾桶。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玉佳/攝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衛星圖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實拍填埋、焚燒都只是從末端解決垃圾問題。2019年,西安日均產生垃圾達到1.3萬噸,江村溝需要吞下其中1萬噸左右。這裡垃圾堆積最高處有近150米,是西安市地標建築鼓樓的近5倍。在它之前,已有多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提前「退休」,如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廣州火燒崗垃圾填埋場、南京天井窪垃圾填埋場。垃圾填埋場快裝不下了,垃圾仍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增加。
  • 廣州最大生活垃圾循環處理園開園 火燒崗填埋場計劃停止填埋
    記者獲悉,政府部門正計劃對番禺火燒崗填埋場停止生活垃圾填埋,減少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對周邊造成的環境壓力。年處理146萬噸生活垃圾 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開園據了解,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位於廣州市黃埔區九龍鎮福山村,是廣州目前最大規模的固廢循環處理園區。
  • 廣州番禺垃圾山20層樓高 垃圾填埋場2014年填滿
    昨日上午,廣州市城管委組織市民和記者參觀位於番禺區火燒崗的填埋場。大貨車有序地將處理好的垃圾運上山,堆放好的垃圾等待大型機械進行填埋。新快報記者王飛/攝  番禺垃圾困局極其嚴峻,垃圾填埋場2014年填滿  新快報訊記者 李佳文 通訊員 成廣偉報導  番禺的垃圾困局究竟有多麼嚴峻?昨天,廣州市城管委組織「垃圾處理開放日」活動,特意帶各界80多人登上番禺火燒崗填埋場的垃圾山。據悉,番禺火燒崗填埋場將在2014年填滿。
  • 西安主城垃圾填埋場封場
    位於陝西省西安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封場後,西安市垃圾處理存在較大缺口。預計今年年底,西安市5個無害化垃圾處理項目將全部投入運營,每天總處理能力將達到1.27萬噸。  據了解,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以下簡稱垃圾填埋場)是西安主城區僅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於1994年建成,佔地面積超過1000畝,是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每天處理垃圾達到1萬噸。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都快裝不下了
    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衛星圖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實拍填埋、焚燒都只是從末端解決垃圾問題。這個問題上的重要一環,作為垃圾的產生者——居民沒有參與,只是旁觀。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灞橋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要提前退休了——有人斷定在2019年年底,也有人說會是2020年。唯一確定的是,這個設計運行時間為50年的傢伙,只工作25年左右,就不堪重負了。這座垃圾填埋場佔地超過1000畝,差不多有100個足球場那麼大。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快填滿!請不要再埋怨垃圾分類了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在安灞橋江村溝,這個垃圾場當年設計運行時間為50年,現在估計到2020年就要被填滿了,只有25年左右,就不堪重負了。在它之前,已有多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提前「退休」,如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廣州火燒崗垃圾填埋場、南京天井窪垃圾填埋場。為了處理14億中國人每天產生的垃圾,這片土地上有超過2000座合法的垃圾填埋場,很多都像這裡一樣超負荷運轉。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市垃圾年產總量將達到4.09億噸。
  • 半月談丨垃圾!垃圾!填埋場無法承受之重
    但鄭州市市區高峰期日產生垃圾約7000噸,其中2000噸用於焚燒發電,最大日進場垃圾約5000噸。場剩餘庫容量快速減少,填埋場臭味擾民投訴增加,成為垃圾場面臨的難題。據該場負責人黨元申介紹,場內滲濾液處理能力是每天900噸,但現在每天產生量已超過1000噸,只得暫將規劃的填埋區處理後用於存儲超出的滲濾液。
  • 垃圾填埋場裡的年輕人(組圖)
    記者走進距離柳江邊不遠的填埋場,帶上8層口罩,走到了垃圾填埋區裡,但仍感覺到自己被惡臭團團圍住。  業務股股長韋開仕走在記者前邊,他沒有戴口罩。走到填埋場的最深處,填埋司機老劉大老遠就跑過來和韋開仕擁抱一番,記者只能遠遠地看他們燦爛的笑臉,無心聽他們在交流些什麼。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5年後垃圾無處可填?
    這裡垃圾堆積最高處有近150米,是西安市地標建築鼓樓的近5倍。在它之前,已有多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提前「退休」,如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廣州火燒崗垃圾填埋場、南京天井窪垃圾填埋場。垃圾填埋場都快裝不下了,垃圾仍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增加,我們不得不打起精神準備一場持久戰——焚燒正在成為中國垃圾處理為主流方式,這也是發達國家的主流方式。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飽和封場,再過5年垃圾將無處可填?
    這裡垃圾堆積最高處有近150米,是西安市地標建築鼓樓的近5倍。在它之前,已有多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提前「退休」,如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廣州火燒崗垃圾填埋場、南京天井窪垃圾填埋場。垃圾填埋場快裝不下了,垃圾仍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增加。人們不得不打起精神準備一場持久戰——焚燒正在成為中國垃圾處理的主流方式,這也是發達國家的主流方式。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封場:再見江村溝
    據西安晚報報導稱,國內日處理垃圾量最大的填埋場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已於今年2月27日封場,西安市的生活垃圾目前已基本實現全量焚燒處理,而那座服務了整個西安20多年的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沒想到這個設計運行時間為50年的設施,只工作25年左右,就不堪重負。
  • 廣州日產萬噸垃圾處理難 焚燒分類舉步維艱(圖)
    事實上,這還只是個粗略的數字,據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張小平教授估算,廣州日產垃圾在12000噸左右,僅中心城區日產垃圾就達到8000噸,而且還在以每年8%—10%的增速在增長。廣州目前的垃圾處理廠,無論是填埋場還是焚燒廠,都已經是超負荷運轉,垃圾圍城已不再是誇張的想像。  張小平教授介紹,目前廣州的生活垃圾主要是採取填埋和焚燒兩種方式處理,以傳統的填埋方式為主。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再過5年垃圾無處可填?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玉佳/攝填埋、焚燒都只是從末端解決垃圾問題。這個問題上的重要一環,作為垃圾的產生者——居民沒有參與,只是旁觀。-----------------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灞橋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要提前退休了——有人斷定在2019年年底,也有人說會是2020年。
  • 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封場 當地每天10000噸垃圾咋辦?
    來源:央視財經在西安,位於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是西安主城區僅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場。眼下,這個佔地面積超過1000畝的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馬上就要被填滿,近期將關閉封場。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封場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於1994年建成,每天處理垃圾達到10000噸,是目前國內日處理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場。
  • 美國十大垃圾填埋場(組圖)
    哥倫比亞山脊填埋場負責所有美國西北部的垃圾,主要城市有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和華盛頓州的西雅圖。        弗蘭克·鮑爾曼填埋場是加州最大的垃圾填埋場之一,同時他也自稱是世界上第一個垃圾填埋氣體轉換成液態天然氣的工廠。這個地方每天有 5000 加侖的液態天然氣產量,環境效益相當於一年路上少開 15 萬輛車。
  • 告別臭氣燻天:全新環保垃圾填埋場投用
    12月3日,記者來到位於東興區永興鎮聞家衝村的內江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只見嫋嫋白煙中,巨大的煙囪高聳入雲,一個巨大的不規則坑道緊緊環繞在煙囪腳下。市城管執法局項目辦工作人員李藍博告訴記者,這是內江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的焚燒發電項目和填埋場項目。焚燒發電項目是採取BOT投資方式建設的招商引資項目,業主為四川海諾爾環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