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代工廠去年營收出爐 仁寶首度突破兆元新臺幣

2021-01-11 騰訊網

臺代工廠廣達、緯創、仁寶、和碩、英業達 8 日公告去年 12 月營收,受惠遠距商機延續,廣達、仁寶單月筆電出貨再寫歷史新高,營收也續站穩高檔,而從全年營收來看,廣達、和碩續站穩兆元(新臺幣,下同)大關,仁寶年度營收也首度突破兆元。

廣達

廣達 12 月合併營收達 1098.2 億元,月增 6.75%、年增 18.24%,連 2 個月站穩千億元、第 4 季營收達 3030.36 億元,季減 7.4%、年增 1.9%,單月、單季同步改寫歷史第三高紀錄,累計去年營收達 1.09 兆元,年增 5.95%。

在需求強勁、季底拉貨效應帶動下,廣達 12 月筆電出貨量為 710 萬臺,月增 7.58%、年增 1.15 倍,第 4 季筆電出貨達 1970 萬臺,季增 7.65%、年增 101.02%,累計去年出貨 5980 萬臺、年增 70.37%,單月、單季、全年出貨同步改寫歷史新高。

廣達表示,在遠距商機效應持續發酵下,客戶追單強勁,在 Chromebook、客戶高階機種、非主流機種拉貨下,全年出貨達近 6000 萬臺目標,短期零組件仍吃緊,部分訂單遞延至本季出貨,因此,預期首季筆電出貨將季減,但季減幅度可望較往年縮小。

展望今年,廣達指出,在客戶需求、零組件吃緊情況下,對上半年筆電出貨維持樂觀看待,目前訂單能建置至少到今年上半年,全年將維持 6000 萬臺出貨目標,雲端伺服器動能也強勁,加上第 2 季將有新平臺推出,對今年也維持雙位數成長目標。

緯創

緯創去年 12 月合併營收達 735.27 億元,月減 15.31%、年減 14.64%,第 4 季營收達 2325.38 億元,季增 6.9%、年減 7.1%,為近 1 年單季新高,累計去年營收達 8450.1 億元,年減 3.79%。

出貨方面,緯創去年 12 月筆電、桌機、顯示器出貨量達 230、90、130 萬臺,月增皆有雙位數成長,伺服器出貨也達 23 萬臺、月增 4.5%。

緯創第 4 季筆電出貨 640 萬臺,季增 23.08%、年增 25.4%,優於預期,顯示器出貨 310 萬臺,季增逾 2 成,桌機、伺服器則出貨 230、67 萬臺,均較上季下滑,統計緯創去年筆電出貨 2035 萬臺,桌機、顯示器、伺服器則分別出貨 985、1005、242 萬臺。

展望今年,緯創指出,由於第 4 季基期墊高,估首季筆電出貨將較第 4 季有雙位數衰退,但仍可望優於今年首季 355 萬臺水平,反映筆電需求仍強,可望淡季不淡,伺服器則可望持平或優於第 4 季,桌機、顯示器則估持平第 4 季水平。

仁寶

仁寶去年 12 月合併營收達 1143.81 億元,連三個月站上千億元大關,月增 7.03%、年增 39.26%,再度改寫歷史次高,第 4 季合併營收達 3339.87 億元,季增 24%、年增 24.8%,創下歷史單季新高,累計去年營收更首度突破兆元,達 1.04 兆元,年增 6.99%。

仁寶去年 12 月筆電出貨 570 萬臺,月增逾 2 成、年增近 6 成,再創歷史新高,第 4 季筆電出貨約 1590 萬臺,季增近 4 成、年增逾 5 成,累計全年出貨達約 4780 萬臺,年增近 1 成,優於預期,非個人計算機方面,在遠距商機帶動下,教育平板等出貨維持高檔,也符合預期。

展望未來,法人指出,仁寶筆電需求仍強,目前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上半年,短期 CPU、面板、電源 IC 等零組件吃緊仍是出貨變量,但仍看好第 1 季營運將淡季不淡,非個人計算機方面,仁寶看好,智慧裝置、穿戴裝置仍將成長,加上今年將有 5G 基地臺等 AIoT 產品陸續出貨,全年仍維持雙位數成長目標。

和碩

和碩去年 12 月營收達 1400.51 億元,月減 21.84%、年增 8.79%,但仍連續 10 個月站穩千億元,第 4 季營收達 4574.11 億元,季增 36.3%、年增 9.5%,為歷史單季次高,累計去年營收 1.39 兆元、年增 2.42%,則創歷史新高。

出貨方面,和碩去年 12 月筆電出貨 85 萬臺,持平上月、去年同期,桌機主板出貨則降至 65-70 萬臺片,月減 6%、年減約 2 成,第 4 季筆電出貨 255-265 萬臺,季減、年減均達 15%,桌機主板出貨 195-205 萬臺片,季增 25%、年減 15%。

和碩累積去年筆電出貨 1000-1040 萬臺、年增約 1%,桌機主板則出貨 720-740 萬臺片、年減約 22%。

和碩第 4 季在遊戲機、IoT、穿戴式裝置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延續,加上蘋果 (APPL-US) 新機發表帶動下,營收優於第 3 季,但增幅較市場預期下滑,主因是通訊產品動能低於預期,因和碩主要負責代工新款 iPhone 12 mini,但該款市場銷售情況不如其他款式。

英業達

英業達去年 12 月合併營收達 432.23 億元,月增 7.66%、年減 0.37%,累計第 4 季營收達 1254.78 億元,季減 13.7%、年減 3.2%,累計去年合併營收達 5082.94 億元,年增 1.46%。

出貨方面,英業達 12 月筆電出貨量達 180 萬臺,月增、年增均為 5.8%,累計第 4 季出貨達 520 萬臺,季減 8.7%、年增 4%,全年筆電出貨則為 2000 萬臺,年增 5.82%。

英業達表示,第 4 季筆電、伺服器受部分零組件缺料,加上 TigerLake、IceLake 平臺轉換動能放緩影響,出貨量均較第 3 季下滑,預期今年新平臺推出後,動能才將回溫。

展望今年,英業達認為,受傳統季節性因素影響,第 1 季筆電出貨仍將是明年全年穀底,估出貨將季減約 10-15%,但因零組件吃緊影響,部分訂單將遞延至第 1 季出貨,因此,出貨衰退幅度將較往年逾 2 成收斂,第 1 季有機會淡季不淡。

新聞來源:鉅亨網

封面圖源:拍信網

相關焦點

  • 仁寶和崑山「筆記本之都」的愛恨情仇
    截至目前,全球超過80%的筆記本都由臺企代工生產,而崑山又佔據其中一半以上。或者說,假如你身邊有三臺品牌筆記本,其中一臺很可能產自崑山。  你可能會有疑問。那個筆記本代工巨頭臺灣廣達,不是坐落在上海松江嗎?這已是過去式了。2009年,臺灣仁寶已大幅超越廣達,在這一領域成了全球第一。  看看這個最新晉級的全球筆記本巨頭2009年1到11月的營收。
  • 2020年中國臺灣半導體產值突破3兆元,意義何在?
    2020年中國臺灣半導體產值突破3兆元,意義何在?;相較之下,中國臺灣因疫情控制得宜產能未受影響,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更上修今年中國臺灣半導體產值年成長高達20.7%,並將首度突破新臺幣3兆元大關,在暌違3年後,重奪全球第2大半導體產值國地位。
  • 臺代工廠緯創擬斥資4.5億元新臺幣,赴越南設新廠
    芯科技消息(文/李泰宏),臺代工廠緯創公告,將投資3373.98億元越南盾(約4.5億元新臺幣),赴越南設廠。對於可能生產的產品,緯創表示,初步聚焦在IT系統相關產品,但不會以單一產品為限。緯創日前公布10月合併營收,為799億元新臺幣,月增率0.35%,年減率則達12.8%,但仍創下今年單月營收新高紀錄,累計今年前10月合併營收為7079.4億元,年減率2.46%。對於後續運營狀況,緯創認為,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資料中心業務回溫,加上LCD面板的iPhone後段模組出貨狀況仍處於旺季。
  • 仁寶LG合資崑山建廠對抗鴻海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筆記本代工龍頭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昨日證實,與全球前三大筆記本面板廠韓國LG Display合資設廠。業內人士分析,雙方結盟後,仁寶可望確保面板來源,LG則擁有更大出貨渠道,對抗鴻海系的陣線也更趨穩固。 陳瑞聰表示,雙方將於江蘇省崑山市設立合資公司「樂寶顯示科技」,將生產、組裝及銷售筆記本相關零配件。
  • 仁寶、廣達跑去日本掃料,MLCC、Chip-R醞釀第二波上漲
    國巨陳董:被動元件緊缺可持續至年底日前,臺灣被動元件龍頭大廠國巨董事長陳泰銘主持召開股東會稱,4月淡季不淡,產品供應吃緊,國巨5月營收27.01億元(新臺幣),產能稼動率維持95%以上,創下歷史紀錄,成長高於往年平均值,僅次於今年1月,樂觀看好下半年行情。
  • 臺灣企業營收前10大,6家是蘋果供應鏈,一年合計營收高達數萬億
    CRIF中華徵信所今天公布臺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景氣回升,反映在5000大公民營企業的總體營運上,呈現營收與獲利雙成長局面,營收總額由2016年新臺幣34兆7542億元,上升至2017年36兆143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 筆記本代工巨頭臺灣仁寶崑山設新工廠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獲悉,全球第二大筆記本代工巨頭臺灣仁寶電腦(2324-TW)將通過旗下仁寶電子的全資子公司SMART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間接在大陸崑山再設一座工廠,名字暫定為「仁寶精密組件(崑山)有限公司」。新工廠將定位於模具、模具零部件及制模等設備加工、生產以及銷售業務,一期投資額約為5000萬元人民幣。
  • 聯發科去年營收3221.45億元新臺幣,創歷史新高
    集微網消息,據經濟日報報導,聯發科今(11)日公布的財報顯示,去年12月營收小幅月減,不過全年營收仍創歷史新高。 圖源:網絡 據悉,聯發科去年12月營收為324.29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月減3.3%,年增46.8%,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為964.05億元
  • 俘獲臺灣食客的胃,海底撈去年在臺營收近19億元新臺幣
    據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16日報導,海底撈2018年在臺增開五間火鍋店,營收接近19億元(新臺幣,下同)。大陸知名火鍋品牌海底撈2015年抵臺,同年9月首間火鍋店在臺北信義商圈開張。目前,該品牌在臺灣共有10間店鋪。李瑜介紹,海底撈在臺單間店鋪平均規模約為900平方米,設置350個座位,每名食客消費720元。
  • 臺積電為索尼打造專屬代工廠;TCL華星將生產大尺寸電子紙背板;可...
    2 【臺積電收購力特在臺南科技園區的工廠,為索尼打造專屬代工廠】 據臺北《經濟日報》,臺積電收購力特在臺南科技園區的工廠。臺積電未來將拆除該址現有廠房重建新廠房,以應因索尼打造專屬代工廠的需求。
  • 臺灣華航11日取消26航班 4天營收損失近億元新臺幣
    臺灣華航11日取消26航班 4天營收損失近億元新臺幣   臺灣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發起罷工行動,邁入第4天。臺灣華航4天來受影響旅客達到5000人以上,影響62個航班,罷工營收損失近1億元新臺幣,並持續擴大。在今天(11日)早上,華航宣布取消26個航班。
  • 臺北市房價平均每坪70.8萬元新臺幣 全臺最貴
    華夏經緯網1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房仲業者統計,去年前11月,全臺不動產實價登錄交易達3.6兆元(新臺幣,下同),其中新北市交易金額8000多億元居冠,排名第二的是桃園縣5540億元,臺北市交易5434億元排名第三。
  • 85度C二代店開幕 大陸門店挑戰180家
    85度C轉進大陸早餐市場,在上海開出二代店,預備在大陸復製臺灣「美而美」現做早餐模式,公司預計今年底大陸總店數將挑戰180店,全球總店數將挑戰500店。  吳政學表示,一代店是以咖啡、蛋糕等產品為主,二代店重心則是現做早餐,估計單店業績可望較一般店面高出一、二成,未來將視不同店面及商圈狀況而定,陸續升級為二代店。   85度C二代店強調現做早餐,包括現做三明治、卡拉雞漢堡及臺中近期快速崛起的小吃「肉蛋土司」,並將座位區擴大面積及精緻裝潢。
  • 三星供應商大立光去年12月營收49.11億新臺幣 環比下降6.35%
    1月6日消息,三星供應商、光學元件大廠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立光」)公布了2020年12月份的營收情況。去年12月份,該公司實現營收49.11億新臺幣(合1.72億美元),環比下降6.35%,同比下降3.7%,創下自2020年8月以來的最低月度水平。
  • 85度C上海開出二代店 大陸門店挑戰180家
    85度C轉進大陸早餐市場,在上海開出二代店,預備在大陸復製臺灣「美而美」現做早餐模式,公司預計今年底大陸總店數將挑戰180店,全球總店數將挑戰500店。  吳政學表示,一代店是以咖啡、蛋糕等產品為主,二代店重心則是現做早餐,估計單店業績可望較一般店面高出一、二成,未來將視不同店面及商圈狀況而定,陸續升級為二代店。   85度C二代店強調現做早餐,包括現做三明治、卡拉雞漢堡及臺中近期快速崛起的小吃「肉蛋土司」,並將座位區擴大面積及精緻裝潢。
  •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和封封測廠營收排名
    近日,拓墣產業研究院發布了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第三季度的營收排名預測。 臺積電穩居第一,三星、格芯排名前三,聯電第四,中芯國際排名第五。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預測排名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研結果顯示,由於年底為歐美消費旺季,加上中國十一長假及雙11促銷活動,帶動目前下遊客戶端拉貨動能旺盛,使晶圓代工產能與需求連帶穩定提升,預估第三季全球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將成長
  • 明年NB訂單定 臺廠出貨衝5000萬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3099.htm  筆電品牌大廠陸續在9月完成來年詢價單(RFQ)確認,惠普已有7成筆電拍板,廣達取得其中4成左右訂單;仁寶也傳在宏碁訂單比例降低下,對搶惠普訂單動作積極,不過目前幾乎確定廣達蟬聯惠普2015年最大筆電組裝供應商,緯創也拿下惠普1個100萬臺訂單,於2015年出貨。
  • 臺積電2020年營收達1兆3392.55億元新臺幣
    集微網消息,據鉅亨網報導,臺積電今日發布公告稱,公司2020年12月營收1173.65 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月減 6%,年增 13.6%。2020年第四季度營收 3615.32 億元,季增 1.43%,年增 13.97%,符合預期並創下新紀錄。
  • 臺灣漢神巨蛋穩坐百貨南霸天 營收破128億新臺幣
    百貨南霸天漢神巨蛋,1月11日公布年度營業額,在一片不景氣下,逆勢增長7%,一舉突破128.7億元新臺幣(約28億人民幣)大關,寫下高雄市場新紀錄。同集團漢神百貨去年周年慶繳出亮眼成績單,祭出153萬名車抽獎,今日頒發給幸運兒黃小姐,她笑說「之前花的稍微賺回來了!」
  • 中國銀聯卡在臺開通三月刷出七億新臺幣
    中國日報網消息:中國銀聯卡在臺灣開通三個多月,到上周為止,銀聯卡累積刷卡金額已突破七億多元新臺幣、筆數七萬多筆,平均每筆消費金額新臺幣一萬多元。中國銀聯公司計劃明年初在臺設立據點。據臺灣《經濟日報》五日報導,大陸觀光客來臺,已經可以在臺刷銀聯卡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