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近期中概股回歸成為市場熱議話題,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都宣布回流港股。很多敏銳的投資者也在這中間看到了投資的機遇。中概股回歸的熱潮到底意味著什麼,釋放哪些信號?而我們又能抓住怎樣的投資機會?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國際組負責人牟星海分享了他的觀點。

牟星海表示,中概股回歸首先是順應時代的變遷,以及國家對新經濟的重視和鼓勵。中概股中很大一部分以網際網路及電商的創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當初在美國上市是因為歐美投資者對其商業模式有更大興趣和理解,今天的中國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快速期,對網際網路經濟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一點不亞於美國,回歸港股市場是大勢所趨。當然這裡也和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有關。另外港交所及上交所在過去三年裡也積極歡迎新經濟公司上市,包括去年的上海科創板創建和阿里巴巴成功回歸港股上市,都釋放了非常好的信號,給中概股公司很大鼓勵和支持。

有消息顯示,本月知名的兩大企業擬回港上市,牟星海認為,目前正在及馬上要上市的是兩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都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佼佼者,及有多年美國上市的業績和歷程。說實話,他們回來不是因為缺錢或缺乏融資途徑,市場會很歡迎,而且會對未來一批企業回流港股市場很大的鼓勵。市場也有聽說其他一些優質中概股也在考慮回流上市。我們算了下,中概股有30多家規模30億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他們的回流會給港股市場帶來很大的新動力。

為什麼這些公司選擇回歸港交所?優勢在哪裡?又是否將面臨一些挑戰?相比以往的私有化回歸,本輪迴歸潮有哪些不同之處?牟星海也發表了相關的觀點,他認為,港股市場是回歸相對較容易的地方,因為法規,審計及股東架構等諸多因素。我們預計今後一年將迎來一波很大的回歸潮。這些公司很多都處於中國新經濟的前端,很多在行業內的地位遠勝於同業A股上市公司。它們的行業景氣度都相對較好,而競爭力又非常強,雖然一直面臨挑戰,但不斷在轉型升級。相對以往的私有化,現在回歸的這批公司有行業地位更大的,更優質的,或來自更新的領域,非常多元化。

牟星海進一步分析到,中概股回歸港股對國內科技板塊有正面的影響,整體上是互補的。A股科技板塊較多的是消費電子產業鏈,半導體產業鏈,新能源產業鏈,光伏產業鏈,AI和雲計算等等,中概股集中在電商,網際網路,教育,醫療等新經濟領域,這些優質龍頭公司將和A股中的優質公司達成共鳴,也會吸引很多國內機構投資者。這是坡道比較長的機會。

中概股回歸的背景下,哪一類基金產品將受益?怎樣才能抓住其投資機遇,如果普通投資者要參與,需要注意什麼呢?牟星海說,QDII基金和滬港深基金受益最多,從中長期來講,中概股回歸對科創主題類基金都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短期來說,申購QDII基金是最直接的參與方式。這些中概股回歸後,都會爭取陸續加入到港股通的行列,所以滬港深基金也會受益。由於國家的鼓勵政策,很多新經濟公司正在加速擴張期,整體來說,行業龍頭還有較好的發展機遇,所以我們認為未來幾年還會提供很多機會。

(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中概股現回港上市潮 為什麼是港股不是A股?
    面對美國對中國企業越攥越緊的管制和港交所敞開的懷抱,越來越多的中概股開始走上回家路。繼去年阿里巴巴回港上市後,網易、京東近日確定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現回港上市潮20年前,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響了上市鐘聲,成為國內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
  • 中概股回流潮利好氣氛 外圍急升港股勢升穿25000點
    來源:新浪港股■港股上周連升5日,累升近8%。中通社新浪港股訊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港股「6絕月」開局一洗頹氣,上周連升5日,累升逾1,800點,大市好消息浪接浪。最新的中國出口及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都較市場預期為好,外圍港股已經重上二萬五。市場雖擔心恆指短期有回吐壓力,但現時市場氣氛良好,今日京東(9618)接力招股,最高集資達314億元,從金管局接連入市接錢情況來看,顯示繼續有資金湧入「打新」,為大市在高位提供支持。■香港文匯報記者岑健樂近日大市好消息浪接浪。
  • 富國基金寧君:把握港股和中概股市場阿爾法機會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富國基金寧君 :把握港股和中概股市場阿爾法機會來源:中國證券報□富國全球健康生活主題(QDII)擬任基金經理但過去幾年,QDII基金優秀的業績足以證明這種質疑已經是一種偏見。現階段QDII基金不僅在收益上可以和優秀A股基金媲美,在持倉標的上也和A股基金形成分散,是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基礎配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優秀的投資業績雖然和基金經理的勤奮和能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可投市場中要有一批優質上市公司。
  • 36隻中概股符合回香港第二上市 回流香港是長期故事
    新浪港股據香港明報報導,中概股第二上市大潮捲起,即使少數「重量級」中概股已啟動來港招股,但內地專注為新經濟公司承銷上市的投行華興資本,對第二上市企業數量的持續性頗有信心。對於中概股是否因中美角力,逼不得已才觸發集體回港,龐溟認為監管風險僅是諸多考慮因素之一,香港具備迎接企業回歸條件,而第二上市亦在原有計劃之中,「並非全是地緣政治問題」。龐溟接受訪問時稱,相信中概股回流可長期發展,因仍有往績不足兩年、於2017年底後才上市的公司,料需再等一段時間才能來港。他表示,另一方面,市場已對此類近兩年才在美掛牌的公司表現出濃厚興趣。
  • 港股下行風險仍未解除 中概股陸續回歸聚焦一級市場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港股下行風險仍未解除 中概股陸續回歸聚焦一級市場 本周,恒生指數小幅上漲0.14%,成交6482億港幣,成交額繼續有所上升。由於負面消息影響,香港本地股仍然有較大壓力,但南下資金的持續增加,可能為市場提供支持。市場人士認為,目前消息面和局勢存在不確定性,前期強勢股和美股在高位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回調風險,未來一兩個月港股下行風險仍未能有效解除。隨著中概股陸續回歸港股,預計資金將更多聚焦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則呈現「有波幅無升幅」的結構性特徵。
  • 中概股回歸潮暗湧 遊戲公司或成主流
    原標題:中概股回歸潮暗湧 遊戲公司或成主流 分眾傳媒借殼宏達新材漸行漸近,這為中概股回歸A股又注入一支催化劑。日前,暴風科技拆除VIE架構,回歸A股上市,連續漲停的紀錄激發了市場對「網際網路+」中概股回流熱情。 業內人士認為,A股與美股估值倒掛成為中概股回流的主要動力。
  • 復盤網際網路公司赴港潮:上市制度變革成關鍵 中概股回港熱潮大猜想
    繼阿里巴巴二次上市之後,近期網易、京東即將在港交所掛牌敲鐘,兩筆籌資加在一起達50億美元,是香港資本市場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交易。 2018年赴港上市潮爆發後那些已經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怎麼樣了?當前時點下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是否會成為長期趨勢,這一次中概股「回歸潮」究竟有哪些不同?
  • 4問中概股「回港潮」
    阿里巴巴之後,回歸港股淘金的隊伍在各種傳言中不斷壯大。而儘管網易、攜程等公司均對此不予置評,但在外界眼中這股熱潮難擋。有預測稱,在美股上市已經5年的阿里巴巴轉戰中國香港上市,受此影響,今年開始會有中概股開啟赴港上市。
  • 資本市場三十年,中概股的「大航海」之路
    1997年,中新藥業在新加坡成功發行了1億股S股,每股發行價格0.68美元,籌集資金近6800萬美元。2000年,第二波跨境上市潮開啟。跨境上市的企業除了國有龍頭企業外,還包含更多的私營公司。彼時網際網路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美國市場聚集了大量股票分析員,不僅對於高科技股的研究經驗豐富,市場對科技公司也給予較高估值和認可。
  • 中概股「回家」潮:和美國比,香港的「蛋糕」更大?
    不過,最近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也有自己的苦衷。隨著中美關係日趨緊張,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面臨著來自美國監管層和資本市場的雙重重壓。而中企赴美上市,IPO也不再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美國股市曾經是融資天堂。
  • 中概股扎堆回港,是無奈也是良機
    截至目前,已有京東、網易、百勝中國、中通快遞、萬國數據、新東方等10家公司完成了港股二次上市,部分二次上市企業既保留中概股在美股,同時在香港市場發行新股。而最後一點也被認為是引發這波網際網路企業回歸潮的主要原因。中概股信任危機「我們確實很關注美國在不斷收緊對中概股公司的管制,我們內部也在不斷研討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在香港等地的二次上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去年5月公開表示有赴港上市的意向,就在其發表言論的前一天,美國參議院剛剛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 美國法案,或令更多中概股回歸香港第二上市
    市場普遍認為,《外國公司問責法》一旦生效,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若未能僱用美國監管的會計公司作審計,將有迫切的需要尋求在其他地方上市。 摩根許長泰:美國法案或令更多中概股回歸中港上市
  • 恒生指數維持震蕩走勢 博彩股全線上漲 新濠國際發展漲近5%
    招商基金指出,目前港股相較於A股的投資性價比處於歷史高位,長期看好港股市場具有資產稀缺性的新經濟板塊,以及中概股回歸受益的板塊。在外圍不確定因素逐步落地後,國內經濟漸進復甦是接下來的投資主線。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 在「弱美元、穩人民幣」趨勢下,港股中資股的盈利確定性高、低估值的優勢明顯,長期看好港股市場具有資產稀缺性的新經濟板塊,以及中概股回歸受益的板塊。
  • 恒生指數維持震蕩走勢博彩股全線上漲新濠國際發展漲近5%
    博彩股全線上漲,新濠國際發展漲近5%,銀河娛樂漲逾3%,博澳控股漲逾2%。展望後市,上投摩根基金認為,滬港AH溢價指數為過去10年較高水平。隨著四季度以來成長股出現高位回落、風格有向價值股切換的跡象,股息率又較其他市場主要指數相對更高的港股,有望跟隨經濟復甦的腳步,越來越受到全球資金的青睞。而隨著疫情逐漸平緩,相信會進一步助推港股估值的向上修復。
  • 中概股走出「深水區」?老虎證券聯合《財經》發布《2020中概股投資...
    2020年是中概股市場跌宕起伏的一年。先是疫情之下經歷美股劇烈動蕩,後又因瑞幸事件曝出,中概股一時間成為做空機構圍獵對象。雖風波不斷,但不少中概股走勢強勁,成交量頻霸美股全市場成交額前十。如蔚來年初至今已上漲愈1000%,京東、拼多多等股價也連刷歷史高位。那麼,中概股「火」了嗎?哪些中概股值得投資?
  • 畢馬威:預計明年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數目比今年多
    香港 /畢馬威/募資/香港IPO/中概股 1、今年香港IPO市場預期募資總額達3,899億港元,按年升24.5%,創10年來新高。 5、今年有9隻中概股來港作第二上市,現時大約有50至60隻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機會回到香港上市,因此預期明年中概股回流的數目會比今年多,涉及的集資金額則要視乎公司規模。
  • 博時裕富基金網上答疑
    投資於開放式基金有哪些好處?   組合投資、分散風險;專業的投資管理;小錢也可以投資整個市場;隨時變現,流動性強;長期收益較好......詳細   2. 開放式基金是如何賺錢的?   5.建設銀行代銷過哪些基金,過往業績如何?   答:自2001年11月28日始,建設銀行先後代銷了華夏成長基金、華夏債券基金、博時價值增長基金、融通新藍籌基金。
  • 網易611、京東618,中概股為何扎堆「回家」?
    沃爾瑪持股2.89億股普通股,佔股9.8%,投票權為2.5%。網易,本周四登陸港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二十年後,網易也和京東一樣選擇回歸港股。繼阿里巴巴之後,網易成為第二支來香港上市的中概股。為什麼選擇回歸港股?由於近來美國持續收緊對中概股的監管,尤其是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讓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陷入空前困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6月4日表示,今年將是首次公開發行重要的一年,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今年可能會在港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