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法案,或令更多中概股回歸香港第二上市
市場普遍認為,《外國公司問責法》一旦生效,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若未能僱用美國監管的會計公司作審計,將有迫切的需要尋求在其他地方上市。 摩根許長泰:美國法案或令更多中概股回歸中港上市
-
畢馬威:預計明年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數目比今年多
香港 /畢馬威/募資/香港IPO/中概股 1、今年香港IPO市場預期募資總額達3,899億港元,按年升24.5%,創10年來新高。 4、預期政府會加快步伐,將符合條件的在香港上市尚未盈利的生物技術公司以及在內地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股票,納入滬港通及深港通下合資格證券的範圍內。 5、今年有9隻中概股來港作第二上市,現時大約有50至60隻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機會回到香港上市,因此預期明年中概股回流的數目會比今年多,涉及的集資金額則要視乎公司規模。
-
中概股扎堆回港,是無奈也是良機
文 | 新文化商業 雨茜去年網易、京東等多家公司回港二次上市之後,2021年伊始,一大波中概股繼續扎堆回港。據外媒報導,視頻網站嗶哩嗶哩正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最多將出售10%股份。此外,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唯品會和歡聚集團三隻美股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爆出回港二次上市的消息。據傳聞,B站回港計劃融資可能超過20億美元。
-
中概股現回港上市潮 為什麼是港股不是A股?
面對美國對中國企業越攥越緊的管制和港交所敞開的懷抱,越來越多的中概股開始走上回家路。繼去年阿里巴巴回港上市後,網易、京東近日確定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現回港上市潮20年前,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響了上市鐘聲,成為國內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
-
中概股「回家」潮:和美國比,香港的「蛋糕」更大?
2020年以來,多隻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遭遇做空,先是瑞幸咖啡造假被坐實,緊接著愛奇藝、好未來遭遇看空,接踵而至的負面消息讓整個中國概念股板塊陷入尷尬境地,對中概股的新一輪信任危機已經開始。 在外界看來,此輪對中概股的信任危機,源於瑞幸咖啡財務造假。
-
百度、網易、攜程有意赴港二次上市?21家中概股符合二次上市條件
在阿里標杆示範效應下,多隻中概股亦蠢蠢欲動,據香港某投行人士向時報君透露,近期網易、攜程、百度均有意回歸,與港交所就二次上市進行洽談。時報君就此向上述幾家公司相關負責人求證,其均表示不可置評。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巴巴11月26日掛牌上市當天,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接受時報君採訪時表示,阿里的回歸表示香港資本市場仍然具有強大吸引力,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中概股「回家」。數據統計顯示,目前符合第二上市新規要求的中概股約21家,其中不乏京東、百度、網易、攜程等名氣較大的公司,累計總市值超過3萬億港元。
-
百度、網易、攜程有意赴港二次上市?阿里或開啟中概股回港潮,這些...
從股價表現來看,阿里巴巴回港二次上市可謂亮眼:港股上市以來股價漲幅超過20%,並帶動其美股屢創新高,市值增加近千億美元。在阿里標杆示範效應下,多隻中概股亦蠢蠢欲動,據香港某投行人士向時報君透露,近期網易、攜程、百度均有意回歸,與港交所就二次上市進行洽談。時報君就此向上述幾家公司相關負責人求證,其均表示不可置評。
-
網易香港上市首日股價大漲投資者每手賺1000港元 中概股回歸熱情升溫
2019年底,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龍頭阿里巴巴成為「課代表」,成功赴港二次上市,其他符合要求的中概股只需「抄作業」了。從網易、京東們傳出將回港二次上市,到真正靴子落地,前後只有數月時間。回港二次上市在便利性和時間成本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
-
《一萬多億美元的中概股有機會回港上市,我們梳理了最關鍵的20個...
中概股為何不回 A 股二次上市?除了規避在美被強制退市的風險,中概股公司還有什麼回港理由?為什麼餐飲企業也可以回港二次上市,它們也是創新型公司嗎?
-
中紀委網站刊文:中概股紛紛回流香港說明了什麼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 6月18日,京東上市的鐘聲在港交所響起,成為2020年繼網易之後第二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與此同時,百度、百勝中國等中概股企業也陸續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如何看待這一波中概股「回流潮」?投資者為何看好香港資本市場?
-
企業為何擬相繼赴港上市?4問中概股「回港潮」
阿里巴巴之後,回歸港股淘金的隊伍在各種傳言中不斷壯大。而儘管網易、攜程等公司均對此不予置評,但在外界眼中這股熱潮難擋。有預測稱,在美股上市已經5年的阿里巴巴轉戰中國香港上市,受此影響,今年開始會有中概股開啟赴港上市。
-
復盤網際網路公司赴港潮:上市制度變革成關鍵 中概股回港熱潮大猜想
繼阿里巴巴二次上市之後,近期網易、京東即將在港交所掛牌敲鐘,兩筆籌資加在一起達50億美元,是香港資本市場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交易。 2018年赴港上市潮爆發後那些已經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怎麼樣了?當前時點下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是否會成為長期趨勢,這一次中概股「回歸潮」究竟有哪些不同?
-
京東、百度回流香港上市計劃或推遲,年報發布...
來源:證券時報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香港IPO市場節奏被打亂,不少公司選擇推遲上市計劃,證券時報記者獨家獲悉,京東、百度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原本欲在今年首季效仿阿里回港上市,但因疫情仍在不明朗階段,可能會押後回流計劃。
-
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近期中概股回歸成為市場熱議話題,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都宣布回流港股。很多敏銳的投資者也在這中間看到了投資的機遇。中概股回歸的熱潮到底意味著什麼,釋放哪些信號?而我們又能抓住怎樣的投資機會?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國際組負責人牟星海分享了他的觀點。牟星海表示,中概股回歸首先是順應時代的變遷,以及國家對新經濟的重視和鼓勵。
-
網易611、京東618,中概股為何扎堆「回家」?
沃爾瑪持股2.89億股普通股,佔股9.8%,投票權為2.5%。網易,本周四登陸港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二十年後,網易也和京東一樣選擇回歸港股。繼阿里巴巴之後,網易成為第二支來香港上市的中概股。2018年港交所推出了有史以來最大力度的改革措施,修訂後的港股《主板上市規則》新增3個章節,為3類企業赴港上市打開「綠色通道」: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以及尋求在香港第二上市的公司,以空前的力度吸引內地和全球的新經濟企業來港IPO。而符合條件的中概股均是阿里、京東、百度、攜程、拼多多一類的企業。
-
網易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啟動「備胎計劃」
在29日同一天,京東也被曝出已經獲批香港上市申請。在「瑞幸造假事件」個案重挫中概股聲譽、海外監管收緊的背景下,中概股通過回歸開啟多元渠道融資、分散二級市場風險,似乎已經勢在必行。中概股回歸熱潮網易目前有兩位持股超過5%的大股東,其中丁磊持股14.56億股,佔總股本的44.7%;Orb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持股數為1.674億股,佔總股本的5.1%,對比2019年年報中的數據,第二大股東Orbis有所減持。
-
富國基金寧君:把握港股和中概股市場阿爾法機會
寧君 2007年第一批QDII基金出海後淨值從頂部大幅回撤,市場對QDII基金一直存在質疑。優秀的投資業績雖然和基金經理的勤奮和能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可投市場中要有一批優質上市公司。拉長時間維度來看,市場阿爾法來自於優質上市公司的不斷成長,不斷增加企業價值。最近幾年,越來越多有前景的優質上市公司在香港和中概股上市,這些公司廣泛分布在消費、網際網路和醫療保健行業。
-
B站又有大動作 要回香港上市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文景1月11日,據外媒報導,嗶哩嗶哩已以保密形式入表,向港交所申請在香港二次上市。截至美東時間 1 月 8 日,B 站報收 118.47 美元 / 股,創歷史新高,總市值逼近 390億美元(約合 2525億元人民幣)。在過去的一年中,B 站股價一路高歌猛進,暴漲 360.37%。
-
中國IDC龍頭企業萬國數據今日香港掛牌 又一隻中概股回港上市
今天,萬國數據正式掛牌香港聯交所,成為又一隻回港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成長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數據中心龍頭企業,獲得了新加坡淡馬錫、高瓴資本和中國平安等資本的支持,這次作為回港上市的
-
360借殼上市 中概股回歸預期再度升溫
11月2日,停牌近5個月的江南嘉捷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6項公告,核心內容是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360」)擬作價504億元借殼上市。分析稱,360的成功「回歸」,預示著更多優質中概股有可能通過「借殼」的方式迅速回歸A股。未來中概股回歸A股,有望再度成為一股新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