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鋼琴專業教學人才」培養計劃

2020-12-06 鋼琴哥說鋼琴

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落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聯合「於斯盛世」重磅打造「鋼琴專業教學人才」培訓項目。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按照「三定」規定,履行「開展文化藝術和旅遊領域人才儲備、培養、評價、使用、展示」職能,主辦「鋼琴專業教學人才」培訓項目,於斯盛世負責具體實施工作,鋼琴專業教學人才培訓項目以全國多所知名音樂學際專家和教授為專業指導。由寒冰、陳曼春、方弋、李壯壯、胡楊、李曉軍、許兵、王遒、張維、朱楣、馮鍵、冼勁松等組成強大的培訓專家團隊,參訓學員經嚴格培訓考核後,獲得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頒發的培訓證書,證書信息可登陸中國文化和旅遊人才網查詢,「鋼琴專業教學人才」培訓共設4個等級,依次為:輔助級專業教學人才培訓;基礎級專業教學人才培訓;中級專業教學人才培訓;高級專業教學人才培訓。開設「鋼琴專業教學人才」培訓班,旨在為廣大鋼琴教師提供一個更優質、更權威、更系統的學習平臺,希望廣大鋼琴專業教學人才真正能學以致用,知行俱進。

主辦: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

承辦:於斯盛世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賽樂爾三益樂器上海有限公司

南京佳禾琴行有限公司

培訓時間:2021年1月20日-2021年1月22日(暫定)

培訓地點:南京佳禾琴行賽樂爾音樂廳

收費標準

「鋼琴專業教學人才」(中級)培訓費為:3980元/人,限時優惠價格2380元/人。

證書頒發

經培訓並考核通過,頒發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培訓證書。

線上直播

無法到場老師可通過「天天陪練」線上培訓 通過考核後頒發證書

授課及考評師資

韓冰

鋼琴家、中國鋼琴學會理事

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教研室主任

中國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特聘專家

2018賽樂爾鋼琴國際音樂節鋼琴大賽評委會主席

曾在紐約卡耐基、林肯表演藝術中心、以及西班牙、法國等地音樂節上舉辦音樂會,足跡遍及國內的三十幾個城市,並與國際上眾多著名的指揮家合作演出,這包括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總監Kurt Masur,法國指揮家Marc Trautman、李心草、範燾、譚利華、黃曉同等。《紐約時報》評論他的演奏是無與倫比的技術,讓人驚奇而佩服。

1992年在第一屆中國青少年鋼琴比賽中獲獎。1994年獲全額獎學金就讀於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師從所羅門.米考夫斯基和康斯坦絲.金女士,畢業後即籤約於美國著名的梅菲爾國際藝術家經紀公司。

韓冰作為一個演奏家,足跡遍及歐美,亞洲等地。諸如:紐約卡耐基音樂大廳,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愛利斯音樂廳),美國新澤西表演藝術中心等著名音樂廳,以及西班牙LANZAROTE國際音樂節2000年在法國巴黎斯特拉斯堡國際音樂節上首演了中國鋼琴協奏曲《黃河》,法國各地報紙都熱情地稱讚他是「一位具有強烈感染力的鋼琴家」。

冼勁松: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科教研室主任

廣州市音協鋼琴委員會會長

廣東省鋼琴學會副會長

中國音協鋼琴學會理事

中國社會藝術協會音樂基礎教育委員會會長

先後師從李淇教授、鄭麗琴教授、吳元教授等名師。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考入德國埃森福克旺根國立高等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專業,先後師從俄羅斯著名鋼琴教育家布拉託夫教授、科隆音樂學院陳必先教授以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前任鋼琴系主任馬裡寧(Malinin)教授(著名鋼琴教育家涅高茲的學生兼助教)。2011年舉行了《紀念李斯特誕辰200周年音樂會——李斯特鋼琴作品賞析音樂會》。2014年舉行了《拉赫瑪尼諾夫24首前奏曲》賞析音樂會。2017年舉行了紀念貝多芬逝世190周年------《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系列音樂會》及《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專場巡迴音樂會》。近年來,冼勁松先生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經常在廣東省各大城市、珠三角地區舉辦《德國鋼琴教學法系列講座》的教師培訓班。2016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冼勁松先生編著完成的鋼琴教材《新編車爾尼鋼琴練習曲分級教程》。2017年冼勁松先生作為起草小組召集人及主要起草人參與編寫制定了我國首部針對基礎教學的鋼琴教師團體標準《社會藝術教育鋼琴教學從業人員能力規範》,並於同年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向全社會正式發布。

張維:

中國音樂學院鋼琴教授、系主任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中國鋼琴學會理事

他的演奏活動遍及國內外,並得到好評。他也錄製了不同時期、風格的鋼琴作品(CD、DVD),同時也在《人民音樂》、《藝術評論》、《鋼琴藝術》等刊物發表文章。1994年開始在中國音樂學院任教,98年擔任音樂教育系鋼琴教研室副主任,2001年參與籌建鋼琴系,作為教師他培養了大批的鋼琴人才,他的學生們參加了各類鋼琴比賽,並且取得優異成績。曾被學院授予「三育人優秀教師」、「我心目中最優秀的專業課教師」稱號。並且在國內眾多城市進行了教學講座和專家課。國家大劇院兩次邀請他在《經典藝術講堂》作專題講座和演奏。他也受到韓國連川DMZ國際音樂節、德國瓦森伯格鋼琴夏令營、北京國際音樂大師班藝術節的邀請,作為特邀教授在活動中講授大師班課與鋼琴個別課。

相關焦點

  • 文化和旅遊部高質量產業人才培養扶持項目 2020文旅金融應用人才...
    文化和旅遊部高質量產業人才培養扶持項目 2020文旅金融應用人才培訓班 深圳文交所開班 財訊網 | 2020-11-25 17:12:55 2020年11月24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高質量產業人才培養扶持項目支持,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0年文旅金融應用人才培訓班在深圳文交所正式開班
  • 2020文化和旅遊部全國畫院創作人才高級研修班結業展開幕式暨結業...
    2020文化和旅遊部全國畫院創作人才高級研修班結業展開幕式暨結業儀式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行。本屆高級研修班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主辦,中國國家畫院承辦,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已經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順利結業。
  • 文化和旅遊部來川調研鄉村旅遊人才培訓工作
    中國網11月19日訊 記者從四川省旅遊培訓中心了解到,11月15-16日,文化和旅遊部人事司副巡視員劉莉穎率培訓處處長李偉、人才處副調研員趙洪青以及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教務處副處長董越超、教務處培訓講師甘久航一行來蓉,對國家鄉村人才培訓基地工作開展調研並座談交流。
  •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建立和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驅動專業改革機制,辦好特色優勢專業,建立面向市場、優勝劣汰的專業設置機制,滿足地方、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自2016年起,學校根據產業和社會需求變化,新增設專業14個,撤銷專業9個,停招專業1個。    學校深化各具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主要措施是通過引領專業孵化,骨幹專業衍生出新的亮點。
  • 導遊人才培養新趨勢-千策科技-導遊實訓教學
    自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組建以來,明確了「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讓「文化+旅遊」實現了「1+1>2」的化學反應。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對導遊職業的核心競爭力——講解水平、文化素養、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以學生為中心 培養未來的哲學家和菁英人才
    以學生為中心 培養未來的哲學家和菁英人才 2020-08-25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創作教學實踐基地
    肖向榮主持活動,羅斌、周作宇及路春豔在致辭中分別表達了對於該項目的支持,希冀該項目能為一線師資提供持續及多種形式的指導和扶持,幫助教師自行創作能夠體現本地文化與特色的藝術作品,提升課堂教學創新力。(簡稱「培青計劃」)首個高校創作教學實踐基地,於2020年年初落成。
  • 計劃三年培養萬名跨境電商人才 第三屆全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峰會在...
    峰會上,eBay與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籤訂戰略合作備忘錄,推出E青春2.0並發布跨境電商人才生態建設3年行動計劃,在現有E青春人才培養體系基礎上,E青春2.0將充分融入全國電商行指委的資源優勢,全面升級當前的人才培養體系,包括推出夥伴計劃、金課計劃、名師計劃以及繁星計劃等人才培養矩陣,從搭建課程體系、實訓基地到人才認證、人才激勵基金,全方位賦能跨境人才培養
  • 培養「旅遊+文化」人才 助力西安文旅發展——西安文理學院旅遊...
    對高等學校旅遊專業來講,必須改革原來旅遊專業的知識結構、課程內容和實踐環節,增加文化、科技、創意的知識和訓練,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文旅融合的新型旅遊人才。西安文理學院提前布局,結合陝西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將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等專業與旅遊管理專業合併,設立歷史文化旅遊學院,創造性提出並實踐「旅遊+文化」旅遊管理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一條主線、兩輪驅動、三種能力、四大平臺」,努力培養「旅遊+(文化+科技+創意)」的新型旅遊人才,為地方高校旅遊本科人才培養注入新的活力。
  • 騰訊發布公益計劃「雲梯計劃」 助力智慧產業人才培養
    據悉,2020年「雲梯計劃」對接了全國62所高校,為3000名大學生提供免費的騰訊雲認證培訓和考試名額。學生們通過系統性、實戰性學習,獲得騰訊雲權威專業憑證,拿到進入意向行業和崗位的「敲門磚」。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通過視頻發表致辭。
  • 教育部--樂高「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助力創新教學
    > 2018年度,教育部--樂高「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教師培訓基地加強了與實踐學校的深度合作,強調跨學科和項目式學習的理念,從而產生出更豐富的STEAM教育優秀案例。通過初審,全國十二家基地推薦的十五個優秀案例在活動上充分展示和交流。同時,十二家基地會開展關於STEAM教育創新和STEAM教師培養的理論、方法與案例的分享活動。 大會現場,老師們分享了自己以樂高教育解決方案為設計基礎的教案,創意十足,寓教於樂,展示了樂高STEAM教育解決方案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方面的價值。
  • 西安郵電大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信息產業和郵政人才
    在不斷加大引進高層次人才力度的同時,學校重視校內高層次人才培育體系的建設,出臺了《西安郵電大學「西郵學者」人才計劃實施辦法(試行)》,通過學校資源的重點投入和集聚,建立優秀人才綜合培育和支持體系,激勵和培養一批具有突出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遴選了兩批13名「西郵學者」。
  • 嘉職院與隆聚餐飲集團聯合培養酒店管理專業人才
    6月12日下午,在金悅王朝大酒店培訓中心內,嘉職院與嘉興隆聚餐飲集團籤約共建欣禾職業教育集團隆聚餐飲集團有限公司校區,2011級酒店管理專業人才聯合培養籤約儀式同時舉行。  嘉職院副院長沈建根和欣禾職教集團副理事長、隆聚餐飲集團總裁盛富林盛富林籤署共建嘉興市欣禾職業教育集團聚餐飲集團有限公司校區協議,並同學生代表一起籤署酒店管理專業聯合培養人才的三方合作協議,隨後為欣禾職業教育集團隆聚餐飲集團有限公司校區揭牌。  籤約儀式上,沈建根副院長認為「廠中校」建設是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體現,也是推進校企合作深入開展的重要舉措。
  • 武昌理工學院:建設一流專業 把好人才培養「質量關」
    「邀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名師授課,是我們建設生物工程一流專業,打造一流『金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舉措之一。」武昌理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萬紅說。近日,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丁明玉教授、北京大學劉虎威教授等來校授課,讓該校生物工程專業的同學眼界大開、受益匪淺。
  • 鐵路學校-用心教學,精品培養航空鐵路人才
    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創新教學改革為動力,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教研活動,查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進步;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將每個學生的就業落在實處,本周多家鐵路單位領導紛紛來我校招聘選拔人才,學校就業服務處積極配合單位領導做好招聘工作;多樣化校園活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航空鐵路人。
  • 騰訊發布公益計劃「雲梯計劃」 助力智慧產業人才培養_快訊_宏觀...
    學生們通過系統性、實戰性學習,獲得騰訊雲權威專業憑證,拿到進入意向行業和崗位的「敲門磚」。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通過視頻發表致辭。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會長、北京語言大學原黨委書記王路江,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王濤,攜手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凌,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國家級物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樂永康,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實驗室主任、江蘇省數據工程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網絡主管吳震,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黨委副書記郭坤銀等高校代表,共同出席了「雲梯計劃」發布的啟動儀式。
  • 廣州聯合快手推出高校直播電商人才培養計劃
    據了解,該計劃的推出旨在為廣州直播電商產業蓬勃發展輸送「生力軍」,幫助廣州地區商家培養具有潛力的高素質主播和專業營銷人才。快手將與廣州地區高校深度合作,通過產教融合模式,聯合高校培養電商行業應用型人才,實現專業和行業精準對接,促進廣州大學生在直播電商領域的實訓實踐、創業就業的發展機會。與會的 20 餘所廣州地區高校代表紛紛積極響應該計劃,並表示願意共同成立聯盟深化合作。
  • 促進科教融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
    在諸多方法論中,湖北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院聚焦「兩型人才」(卓越教師型、拔尖創新型)的培養,依據「OBE教學理念」以及科教融合的教育發展要求,將培養目標落腳到學生畢業時自身能力是否能夠與社會需要高度耦合,重點解決傳統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例如:物理學專業學生科學文化氛圍不濃、物理師範教育與中學教育融合力度不足、物理專業學生創新性學習不足等。
  • 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啟動招生 新設5書院推進人才培養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餘瀟瀟表示,由於清華大學在工科方面擁有強大實力,強基計劃推出了「基礎理科工程銜接類專業」,特別設計了工程銜接方向「理-工」雙學士學位和本-碩-博相互銜接的培養模式,為學生打好理科基礎,並重點引導他們進入國家亟需的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加強相關領域高質量人才的精準輸送。
  • 招辦面對面 | 院士領銜,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浙江樹人大學2020計劃...
    △ 浙江樹人大學招生辦主任 吳漢龍  本期,我們邀請到了浙江樹人大學招生辦主任吳漢龍,今天,他將從學校概況、招生情況、人才培養模式、特色學科和獎勵政策等方面為考生和家長全方位詳細介紹浙江樹人大學  新增了兩個本科專業,分別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醫學檢驗技術。今年學校有49個本科專業、8個專科專業進行招生。  04 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如何?  2005年,學校就確立了「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定位,十餘年來一以貫之,2015年被確定為浙江省首批應用型建設試點示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