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籤到:序號123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北京
霧霾指數:46,綠色
【心堯愛北京】
這個城市散落著許多古老的建築。有些歷經磨難,浴火重生;還有一些矗立在那裡,卻已經死了。
以上是今天外拍回來後的心情。
下面進入正文。
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有一篇
《城隍廟市》。
裡面記錄著明代時,
各類集市的開市時間。
其中城隍廟市的營業時間為
「月朔、望、念五日。」
念,即「廿」。
(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各有一次)
在當時是熱鬧非凡、
售賣各種珍奇物件的集市。
這裡所說的城隍廟,
就是都城隍廟。
(照片拍攝:心堯)
都城隍廟坐落在
如今北京西城區金融街的位置,
明時屬於宛平金城坊。
現在僅存後殿(寢祠)一間。
整修一新也不過2005年前後的事兒,
以前上學的時候,
我們每天都看著學校牆外破敗不堪、
長滿雜草的屋頂,
編出各種各樣的鬼故事,
還約著要一起進去探險……
當然也一直沒這膽兒。
翻出幾張上學時候的照片,
帶著當時城隍廟一起照的少之又少。
還好有兩張不怎麼清楚的,
左上角就是沒有修繕前的城隍廟。
原來曾經被我們嫌棄的「破廟」,
是如此重要的都城隍廟。
看它屋頂琉璃瓦的顏色,
以及彩繪的龍紋圖案便能知其等級。
屋頂為黃琉璃瓦黑色剪邊,
單簷歇山頂。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彩繪上施以金龍圖案:
(照片拍攝:心堯)
該廟始建於元至元七年(1270年),
名佑聖王靈應廟。
明永樂年間重修,
改名大威靈祠。
清同治十年(1871年)廟毀,
後修復後殿及儀門。
廟坐北朝南,
原建築群共三進院落,規模宏大。
主要建築全部建於中軸線上,
並建有犧牲所、井亭等附屬建築。
現僅存後殿。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都城隍廟是研究元代大都城
地理方位的重要遺蹟。
1984年公布為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還保留有三通石碑,
分別在後殿的西側(兩通)、
東側(一通)。
《中棚聖會碑記》(東側)
看不清碑上刻的年代,
查到的一些資料說是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
(石碑正面 / 照片拍攝:心堯)
(石碑背面 / 照片拍攝:心堯)
《聖諭掛燈老會重修京都城隍廟掛燈會碑記》(西側)
這座認清了年代,
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
(石碑正面 / 照片拍攝:心堯)
(石碑正面 / 照片拍攝:心堯)
(石碑背面 / 照片拍攝:心堯)
還有一小段留存下來的老廟牆,
和一方龜趺石碑的基座。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你在守望什麼?
你在保護什麼?
你所惦念的,
如今都還完好嗎?
(照片拍攝:心堯)
你的眼前是滄海桑田,
若你能開口說話,
會給我們講述些什麼?
你認識這些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嗎?
你知道這條街現在叫金融街嗎?
你還找到得到家嗎?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比較喜歡都城隍廟這種保護修繕的方法,
並不是一味地修葺一新,
弄得面目全非。
一些散落的、破碎的、老舊的,
就那麼放在那裡。
時光留下的痕跡,
不動。
就像有時候,
無聲勝有聲的力量。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都城隍廟迎來了它的秋天,
希望它能一直好好地、
繼續守護著北京的四季。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照片拍攝:心堯)
本來還計劃去拍恩濟莊關帝廟和定慧寺。
結果兩個都沒拍成。
不是拆了,也不是廢墟。
兩個被列為文物的地方都還在,
而且保存狀況都還挺完好。
問了關帝廟門口兒值班的保安小哥,
他表示絕對不能進,也不讓拍照。
他說這裡是部隊的地方,
住著老幹部。
我問他那能幫我把關帝廟上
那塊 「海澱區文保」 的牌子照一下嗎?
他回頭看了一眼那座前殿,
「不就是一個破廟麼,
有什麼好拍的?」
……
是啊,不就是一座破廟麼。
我何必這麼執著。
在大多數人眼裡,
這裡就是一座破廟。
住著一些跟日常生活沒有交集的人。
至於定慧寺,
也只是在牆外大概照了幾張屋頂和房簷兒。
這裡也是被橫杆攔住,
牌樓的柱子上寫著:
「非開放單位,謝絕參觀」
旁邊掛著一塊北京市文物保護的牌子:
·· 恩 濟 莊 關 帝 廟 ··
據清代《日下舊聞考》記載,
「清雍正十二年,
世宗胤禛賜內監塋地一區,
名恩濟莊。
並於其地敕建關帝廟。
於清乾隆三年一月落成。」
關帝廟坐北朝南,
鐘樓和鼓樓仍在,
依稀還能望見中部的大殿。
·· 定 慧 寺 ··
明清兩代京西名剎,
始建於明宣德年間。
寺初名善法寺,後改稱雲惠寺。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賜名定慧寺。
寺坐北朝南,
現存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
及東西配殿。
大殿保留了明代建築形式,
寺內保存有明正德、萬曆,
清康熙、乾隆敕諭碑記等五塊。
1990年2月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這些資料都還能查得到,
只可惜不能親眼得見。
連鏡頭都無法記錄下的東西,
只能在心裡默默期待某一天,
這樣的文物也能被騰退。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