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正在「小跑」

2020-12-24 人民日報

1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稱,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由發現的一堆「雞爪印」,後經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208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研究人員現場描繪恐龍足跡

什麼是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最初指的是一種較大的(長約為35cm)三趾型兩足行走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的屬名,這種獸腳類恐龍最早發現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下侏羅統地層。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足跡特點是不保留拇趾印痕,保留了第四指的蹠趾墊印痕,與其餘的印痕完全分開。相比實雷龍足跡(Eubrontes),卡巖塔足跡具有更窄、更細特徵,但趾部分叉更寬且具有不同的前三角結構。

卡巖塔足跡造跡者中國龍復原圖(繪圖:韓志信-北京小天下)

重慶市208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代輝介紹,卡巖塔足跡類廣泛分布在全球北美、歐洲東北部、非洲和亞洲侏羅紀地層中,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祿豐、晉寧和四川攀西地區、陝西子洲的下侏羅統地層中。在北美,卡巖塔足跡「造跡者」為獸腳類雙脊龍類或基幹堅尾龍類,生活在全球侏羅紀早期,是最早出現的大型肉食恐龍之一。在中國,尤其是西南地區,卡巖塔足跡「造跡者」很有可能是中國龍。中國龍的頭上有兩個冠狀物,體長約5.6米,體重可達半噸,是兇猛的大型食肉恐龍。

「卡巖塔足跡雖在全世界分布廣泛,但在亞洲地區一直未發現確鑿的霍氏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 hopii)。」代輝稱,此次在重慶歌樂山發現恐龍足跡群經過研究確認了該恐龍足跡為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且可以歸入其模式種,霍氏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 hopii),為亞洲保存最好的侏羅紀卡巖塔足跡群。

該恐龍足跡群,位於兩個相距大約3米的石英砂巖表面,共有46個三趾型獸腳類足跡。其中,第一層表面包含7條行跡(GLS-T1-T7)共計由32個足跡組成,另有12個孤立的足跡;第二層共計2個孤立的足跡。第一層7條行跡的足跡平均為24.1釐米,最大的足跡(GLS-T1-R1)長35釐米,最小的足跡(GLS-T3-L5)長16釐米。根據測量足跡的相對步幅長度,推測其為大中型獸腳類恐龍造跡而成,且當時「造跡者」正做小跑的步態。

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恐龍行跡現場圖和素描圖

據悉,恐龍足跡群發現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重慶市208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代輝、重慶市地質調查院研究館員魏光飈等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完成研究。最新成果以科研論文《The Early Jurassic Kayentapus dominated tracks from Chongqing, China》發表於英國知名SCI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上。

代輝表示,重慶歌樂山恐龍足跡群的發現,豐富了中國乃至亞洲地區卡巖塔足跡群的記錄,也進一步證明了亞洲乃至全球下侏羅統恐龍足跡多為獸腳類恐龍足跡,且足跡形態類型表現一致的多樣性,這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重慶頻道)

相關焦點

  • 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造跡者」或為正在小跑的中國龍
    6月1日,「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的消息刷上微博熱搜。南都記者從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獲悉,去年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一堆「雞爪印」,後經初步鑑定,為誕生於1億9000萬年前下侏羅統恐龍足跡群。目前該研究已發表在英國知名SCI期刊《歷史生物學》。
  • 侏羅紀大型肉食恐龍「出沒」重慶中心城區 當時它正在「小跑」
    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日6時訊(記者 王瑋)去年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一堆「雞爪印」後,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隨即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進行考察、研究。近日,研究的最新成果以科研論文發表於英國知名SCI期刊《歷史生物學》上,研究確認了該恐龍足跡為卡巖塔足跡,距今約一億九千萬年,且可以歸入其模式種,霍氏卡巖塔足跡,為亞洲保存最好的侏羅紀卡巖塔足跡群。據了解,該足跡群位於兩個相距大約3米的石英砂巖表面,共有46個三趾型獸腳類足跡。
  • 重慶中心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最強肉食恐龍證據
    新華網 發  新華網重慶6月1日電(韓夢霖)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的一堆「雞爪印」,經該局組織的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確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 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肉食恐龍證據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6月1日發布消息稱,2019年3月由攀巖愛好者在重慶主城區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發現的一堆「雞爪印」,經組織相關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的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 重磅發現!侏羅紀早期最強肉食恐龍曾出沒重慶城區
    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一堆「雞爪印」,後經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
  • 重慶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最強肉食恐龍證據
    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研究人員現場描繪恐龍足跡(央廣網發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央廣網重慶6月1日消息(記者陳鵬)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經該局組織的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確定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的「雞爪印
  • 侏羅紀早期最強肉食恐龍曾出沒重慶城區 很可能是中國龍
    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的一堆「雞爪印」,後經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中國龍的頭上有兩個冠狀物,體長約5.6米,體重可達半噸,是兇猛的大型食肉恐龍。△歌樂山卡巖塔足跡特徵「造跡者」正做小跑的步態研究團隊介紹,該足跡群位於兩個相距大約3米的石英砂巖表面,共有46個三趾型獸腳類足跡。
  • 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 1.9億年前在石英砂巖表面留下...
    人類對探索恐龍這種經歷了「大滅絕」的遠古生物似乎情有獨鍾,那個時代的場景被一次次加以還原。最近,中國的科學家們則在重慶發現了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讓人十分驚訝。(圖文無關)6月1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稱,去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由發現的一堆「神秘爪印」,經過鑑定其實是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 ​注意,重慶城區有大型肉食恐龍跑步經過……
    ​注意,重慶城區有大型肉食恐龍跑步經過…… 2020-06-02 0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發現正在小跑的恐龍足跡 「造跡者」或為中國龍
    6月1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稱,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的一堆「雞爪印」,後經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 重慶發現1億9000萬年前侏羅紀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
    據重慶規劃自然資源消息,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由發現的一堆「雞爪印」,後經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1億9000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 1.9億年前的重慶是侏羅紀公園,生物學家找到證據:那裡全是恐龍
    根據新華社6月1日的報導,古生物學專家在重慶,發現了距今1.9億年的大型肉食類恐龍曾經在這裡出沒的證據,再次印證了此前對於重慶地區曾經是「侏羅紀公園」的猜想,證明在遠古時期,曾經有大群的恐龍生活在我國的土地上。
  • 侏羅紀早期?肉食性恐龍?重慶歌樂山發現疑似罕見恐龍足跡
    今(9)日,微博認證為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邢立達的微博號@邢立達發布消息稱: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恐龍活動證據!
  • 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延伸閱讀: 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據分析正在小跑6月1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稱,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由發現的一堆「雞爪印」,後經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什麼是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
  • 重慶歌樂山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當時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
    想起魚肉鮮美的味道,它不禁加快腳步,一路小跑,在湖岸的潮溼泥地上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腳印。這一幕可能發生在1.9億多年前,侏羅紀早期,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時代。那片湖泊如今變成了連綿的群山,而這隻恐龍的腳印,在地質運動之下穿越時光,定格在了山巖上。
  • 重慶歌樂山發現侏羅紀卡巖塔足跡,「制跡者」或為中國龍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6月2日,新京報記者從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的「雞爪印」,經古生物學專家團隊研究確認,實為一億九千萬年前的恐龍足跡,系霍氏卡巖塔足跡,「造跡者」可能是兇猛的大型食肉恐龍中國龍。現場發現的恐龍足跡。
  • 茅臺鎮發現250個侏羅紀早期恐龍足跡 距今約1.8-1.9億年
    今天上午,中美德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下侏羅統發現了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記者了解到,該恐龍足跡群為一群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該發現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 重慶侏羅紀恐龍公園明年開建
    北京商報訊(記者蔣夢惟 實習記者 楊卉)12月16日,根據重慶晨報報導,重慶將於明年開建侏羅紀恐龍公園,並對恐龍化石長城進行選址。據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雲陽正積極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目前已完成普安恐龍地質公園市級審批;同時準備在發掘區建設恐龍化石遺址館,在附近建設以恐龍為主題的遊樂設施、恐龍化石博物館及研學基地。
  • 重慶歌樂山發現疑似罕見恐龍足跡!系登山者迷路中無意發現
    相關新聞追光︱古生物學者公布獨家視頻:重慶歌樂山發現恐龍活動證據 追光︱記者連線歌樂山疑似恐龍足跡發布者:這種情況很罕見歌樂山上的疑似恐龍足印長這樣追光︱探訪疑似恐龍足跡發現地:40多個足印在一處巖面上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9日12時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記者 劉豔)今(9)日,微博認證為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邢立達的微博號@邢立達發布消息稱: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恐龍活動證據!
  • 貴州茅臺發現中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
    據悉,該恐龍足跡群為一群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該發現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我看到郭松波提供的照片後非常激動,這些足跡是典型的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所留,這些足跡是非常罕見,」邢立達回憶道,「該地恐龍行跡的間距非常的狹窄,爪痕跡較長,這是典型的早期蜥腳類行跡特徵,也與中國西南,如雲南祿豐等地發現的此類骨骼化石相吻合。」邢立達隨後兩次組織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