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上周日晚上,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 Uber 又碰上壞事了。
它們正在路試的無人駕駛汽車意外地撞死了一名正在過馬路的騎行者。據報導,事發時車輛正處於自動駕駛狀態,車上按規定配備了一名安全駕駛員。美國電視臺 abc15 拍攝的現場報導顯示,這臺撞到了行人的自動駕駛汽車車頭部分出現了大面積的凹陷。據警方公布的消息,事發時自動駕駛汽車車速達到了 40mph,約合每小時 64 公裡,速度不低。
當地警察局局長在事後調查中向媒體表示,初步調查顯示,Uber 在這起事故中可能不存在過錯。
看起來是系統故障,其實也可能是人為事故
如果要盤點自動駕駛汽車事故率,Uber 可能就是榜單的大熱門。
2016 年,Uber 自動駕駛在舊金山路試時發生了闖紅燈的意外,目擊者表示事發時駕駛員雙手不在方向盤上。
一年前,在美國同一座城市,Uber 自動駕駛汽車被一輛人類駕駛的汽車撞上,事故直接導致 Uber 這臺沃爾沃 XC90 側翻在地,情況嚴重。
僅僅四天前,另外一臺 Uber 自動駕駛汽車又在自己的老家匹茲堡發生了事故。據當事人 Jessica McLemore 描述,事發時她正在一個十字路口準備左轉,Uber 的自動駕駛汽車也在對向打開轉向燈往同一方向拐彎,結果 Uber 試驗車卻與她的車發生了輕微碰撞。
儘管這些事故都不一定是自動駕駛技術的責任,但有一個事實值得商榷——工程師可能有刻意放任自動駕駛系統的嫌疑。
迄今為止董車會報導、乘坐的任何一臺自動駕駛汽車無一例外都會配備兩種最「原始」的安全手段。坐在駕駛座上的工程師會在自動駕駛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的時候,接管車輛控制。自動駕駛汽車的中控臺上也會有一個明顯的紅色按鈕,只要按下它,自動駕駛系統就會徹底停止。
(Uber 的車裡也有這個按鈕)
所以理論上只要能夠人為避免碰撞,自動駕駛汽車捲入事故的機率是很低的,因為公開路試中的無人駕駛汽車相當於有兩層安全保障——通曉倫理道德和汽車技術的工程師,以及複雜的自動駕駛傳感器系統。
可惜的是,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越發火爆,相關企業可能會為了儘快迎接未來而犧牲掉安全。有矽谷業內人士向董車會表示,自從媒體開始關注工程師接手自動駕駛汽車控制的概率後,利益驅動下的某些大企業完全以這個為考核目標,導致隨車駕駛員遇險故意不幹涉。
中國創業者表示並不擔心
這不是無人駕駛汽車第一次車禍,卻是第一起公開的行人致死事故。無論最終調查結果指名責任在誰,自動駕駛汽車的快速發展都有可能因為這一事故而減緩。
2017 年 10 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宣布計劃從 2018 年中旬開始允許沒有方向盤、踏板、後視鏡的自動駕駛汽車走上公開道路,當時已有 42 家廠商的 285 臺自動駕駛汽車、近 1000 名工程師獲得測試資格。今年 1 月份,通用汽車發布了第四代 Cruise 自動駕駛汽車,率先宣布要在 2019 年量產不用方向盤、油門、剎車的全自動駕駛汽車。這些消息一度讓人高呼「未來已來」。
發生在美國的事故也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國的自動駕駛汽車產業,正在磨拳擦掌準備自動駕駛路試的中國企業會因此止步麼?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向董車會表示「不認為會有什麼變化」:
我不認為會有什麼變化,中國會是自動駕駛和新能源車的最大推動者和受益者,各級政府會在今年繼續放開,但是對自動駕駛公司的管理和指引因為這次安全事情會進一步加強,畢竟當前絕大部分的自動駕駛測試汽車的安全問題事實上更多。不同地方的政策和執行還在一個完善過程中吧,但是感覺中國更嚴謹。
從國內各地公開的法規以及企業動態來看,確實如此。雖然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絕對重心暫時還是美國,中國很有可能會提供更完善法律法規,為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企業保駕護航。
作為國內汽車產業的重鎮,上海安亭汽車城早已針對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汽車開放了測試環境,只不過很長時間以來政府都把測試區域限定在上海國際賽車場附近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範區」裡,直到本月 1 日才開始推進開放路試,面向上汽集團、蔚來汽車發放了第一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並嚴格規定了路試區域,以及審核流程、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處理等規則。
百度總部所在的北京在出臺國內首部自動駕駛新規後,於 1 月 3 日啟動了順義區無人駕駛試運營基地,全長 7 公裡,屬於半開放實景道路。去年 12 月,百度更是率先把自動駕駛汽車帶到雄安新區進行路試。據新華網報導,百度事先主動報備了此次無人車的試乘環節,獲得雄安新區的臨時執法認可,並有交管部門維持秩序,保障安全性和合規性。
而在創業公司越發青睞的廣州,自動駕駛路試同樣面臨著諸多嚴格的限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pony.ai)在接受董車會採訪時透露他們目前在廣州南沙區進行的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都會提前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備,所有路測都有一條固定的路線,也不會允許車輛高速行駛。
Uber 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是給美國乃至全世界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團隊、政府部門敲響了警鐘,只要人類仍然是馬路秩序的主角,就不能太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能力,任何實驗都應以安全為重。借用計算機視覺科學家李飛飛的評論作為結尾:
這就是 AI 的本質:它對人類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們所有人需要一起努力,使其更安全、公平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