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揭秘:
源於助人為樂幫人開椰子
曾南春今年27歲,是海南大學海洋學院2006級製藥工程專業畢業生。他說,這款「簡易椰子開口器」是他在上大四那年,率其團隊所發明的。
曾南春至今保留著一款最簡單的開椰器。其形狀如T形,把手下連著鑽頭,全都由不鏽鋼製作,鑽頭上有一些鋸齒。只見他左手扶定一隻青色的椰子,右手按把手打鑽,只花了短短3秒,便輕輕鬆鬆地椰子殼上打了一個小洞。把吸管插入洞口,便可喝到甘甜的椰子汁了。
說起這款開椰器的發明過程,居然引出一樁助人為樂的佳話。2009年,還在上大四的曾南春和另外幾名同學在學校附近創辦了一家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公司隔壁有個雜貨店長年賣椰子,看到女主人很辛苦地拿著砍刀去幫顧客打開椰子。他想到,海南是椰子之鄉,省會海口被稱為椰城,然而人們在吃椰子時往往為開口而發愁,因為椰子殼太硬了。一般人是拿砍刀來砍掉椰子外皮,然後再開口。如果力度把握不準,則會椰汁四濺,一不小心還會傷到手。「如果利用工具,在椰子殼上鑽一個小洞,不就能喝到椰子汁了嗎?」他利用自己工廠的車間裡的不鏽鋼角料製作了一款簡易椰子開口器,贈送給隔壁賣椰子的女店主使用,對方對此讚不絕口。
背後故事:
是海大創新院首批學員
在老師和同學眼中,曾南春是一個具有實幹精神的大學生,有著一股「傻勁」,有著一種不同於其它同窗的個性———他注重實踐,堅持在實踐中學習;他勇於創新敢於創業,並慢慢地帶動了身邊的一群人走上了一條不同尋常的徵程。
「我在考上海大之後,軍訓尚未結束,便主動申請進入實驗室,一項項科研課題和一臺臺精密儀器,使我這個剛踏入大學校園的小青年大開眼界,激發了我心裡的創新欲望。」曾南春說,他趕上了好的時機,成為海南大學創新院首批學員。在大二上學期,他成功研發出保溼便節花盆,並於2009年4月成功申請獲得了國家專利。他參加過第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先後獲得省級一等獎和全國銀獎等多個獎項。他在2008至2009年擔任海大科技協會會長,將一個原本只有12人的協會迅速發展成長為擁有近70人的活躍社團。2009年5月,他獲得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SIYB創業培訓合格證書。一直到今天,他依然樂於和校友分享自己參與科技創新的經歷。
大學畢業之後,曾南春依然敢於當率先「吃螃蟹」的人,他現任海南居仁尚義鄉村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致力於建立土地流轉服務平臺。
椰子情結:
渴望推動椰子產銷品牌化
「這種椰子開口器尚未大批量生產,主要用于贈送,這些年大概送出了200多隻。」曾南春說,此前他曾在海大校園內開了2間鋪面,專門批發椰子,每批發50個椰子出去,便贈送一把「簡易椰子開口器」。也曾經有人專門上門買過這種「神器」,其店鋪以每把8元出售。
在發明「簡易椰子開口器」的過程中,花過很多功夫琢磨椰子構造的曾南春,逐漸對這種熱帶水果產生了濃鬱的情結。他說,市場對原生態水果椰子的需求量大,但令人遺憾的是,市面上的椰子絕大多數是「三無產品」:消費者不知其產地、不知其下樹日期、不知其保質期。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椰子產銷勢必要走上品牌化發展道路。此前他嘗試過通過網際網路推銷椰子,訂貨單位多是內地旅遊景點。
(南國都市報記者 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