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 以人為本的設計概念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根據學校安排,我從4月27日至5月22日前往臺灣大同大學設計學院交流學習。在大同大學25天的時間了解了一些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同時我也有一些新的感受。

大同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其前身是1956年林尚志先生創辦的大同工業專科學校,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1999年改名為大同大學。全校共十五系,分屬工程學院、電機信息學院、經營學院及設計學院,其下設有十二個學士班,十一個碩士班,八個碩士在職專班和九個博士班。設計學院下屬工業設計系和研究所、媒體設計系和設計科學研究所,其中以工業設計系師資力量最強,曾獲得過德國的紅點設計獎。大同大學非常重視人才培養,關注學生的成長同時也了解社會需求,使兩者相互結合。其目標是培養出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大同大學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北靠圓山公園南鄰臺北車站,是臺北市的中心區域,學校周邊有花博園、臺北美術館、臺北當代藝術館等藝術作品展覽單位,學生可以非常方便的觀看展覽並與創作人員交流。我赴大同大學交流期間,臺北當代藝術館正在展覽日本女攝影家蜷川實花世界巡展第一站。蜷川實花是日本重量級的青年女攝影家,喜歡用豔麗的花卉來表現人物與自然的關係,製造一種非常強烈的色彩繽紛、迷幻華麗的視覺衝擊。

 

蜷川實花展覽,鋪天蓋地櫻花盛開的壁紙

蜷川實花展覽,花叢中的人像系列

 

蜷川實花展覽三塊投影屏幕同步播出蜷川專程到香港金魚街、泰國和其他亞洲地區所拍攝的金魚錄像

 

大同大學校園佔地四萬五千平方米,有六幢教學樓,植被茂盛、風景優美,非常像一個生態園,建築物之間種滿樹木,有人造景觀噴泉和多種鳥類,每天有很多新人到此拍攝婚紗照,算是臺北的婚紗拍攝景點之一。大同大學沒有類似內地大學的食堂,在設計學院樓地下一層有一些個體承包的攤點製作西式或者中式快餐,師生早餐、午餐多為快餐式。學校宿舍不在校內,位於開放式街區近晴光夜市,從學校步行兩分鐘可以到達。宿舍管理很規範,周天至周四每天零點關閉大門,周五、周六凌晨兩點關閉大門。宿舍內部乾淨整潔,基礎設施很全,有二十四小時熱水以及空調、洗衣機、烘乾機、咖啡機、烤箱、微波爐、過濾直飲水等設備供學生使用。宿舍附近生活便利,多個二十四小時超市、快餐店、咖啡店,可供不同需求學生選擇。

 

 

大同大學校園一角

 

作為大同大學最大的股東,大同公司成名於早期生產的家用電器產品,因此大同公司非常重視藝術設計,1966年在大同大學設立工業設計系就是為大同公司培養頂尖的藝術設計人才。大同大學設計學院擁有一幢教學樓和一個實踐中心。實踐中心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學生實踐的空間,這些空間可以讓在校學生無償使用。二是給已經畢業的學生或者其他創業團隊提供的創業空間,同時在校生也可以根據需要申請加入創業團隊。實踐中心利用率非常高,學生可以申請二十四小時隨時使用,在校學生也可以隨時向創業團隊討教設計理念以及器材使用技巧等各種問題。我通過觀察發現,實踐中心能讓學生學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器材操作的各種小技巧,這裡是教學樓以外的課堂。設計學院的教學空間安排合理,老師幾乎都有一間工作室,在創作的同時也能方便師生隨時交流,工作室就是課堂之後的課堂,能解決個別學生對教學問題的深入探討。帶研究生的老師直接在工作室內上課,創造很好的學習氛圍的同時也能及時的處理問題。大同大學設計學院使用的是一貫制教學方式,每門課程固定上課時間持續一個學期,較長學習、製作作品的時間可以使學生思考問題深入化,幾門課程同時進行也可以使學生思考問題擴展化。

我赴大同大學交流期間,我校在這裡的交流生分別來自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和工業設計學院,大同大學有專任老師負責交流生的學習、生活事宜。交流生可以在網絡上根據自身喜好或者學分選修情況進行選課,然後任課老師通過選擇課程人數和課程容量最後確定。

臺灣的文化創意體現在各個方面,八萬多人口的臺灣傳統製作陶瓷的鶯歌區有一個一萬三千多平方米的陶瓷博物館。該博物館分為地上兩層和地下三層,建築形式是灰色清水模式,大塊透明的玻璃可穿透連結內外的環境,使空間產生無限延伸和虛實的變化,整體呈現質樸又具有豐富的設計感、美感,可襯託出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品的重要性,博物館更成為鶯歌區一座絕美的地標。鶯歌陶瓷博物館以陶瓷工藝之發展為目標,具有精神性及實質性的功能,主要空間具備了提供當代陶藝創作的展覽空間、陶藝歷史介紹的博物館空間、陶藝教育的教學、演講、圖書空間。其中最有特色的空間規劃應屬館方專為4到8歲兒童設置的一處「土」的體驗區,提供給幼兒一個自由的空間,無拘無束探討土的世界。另外,鶯歌陶瓷博物館館方也開設了陶藝研究室,八歲以上的民眾及團體皆可參加,想參加的民眾可到鶯歌陶瓷博物館網站在線預約,也可電話預約。另外鶯歌還有一條陶瓷老街,以販賣創意陶瓷製品為主,同時也賣少量生活用瓷器。

 

 

鶯歌陶瓷博物館

 

臺灣非常重視藝術設計。近年來,每年的五月初都會在臺北世貿展覽館舉辦新一代設計展,設計作品來自全球的大學設計類專業畢業生或者優秀的設計藝術創作單位,總共設四大塊展區,分別為臺灣設計院校、國際知名設計院校、設計相關企業及組織展區等主題展區,展場為包含世貿1、3館兩個大展場。新一代設計展自1982年開辦以來,規模從幾個工業設計系的聯合畢業展,逐漸擴大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單一學生設計展。臺灣的設計教育環境良好,培養了很多對周圍生活充滿觀察力及創造力的新銳設計師,而新一代設計展即是展現設計教育成果的最佳場所,2007獲選為國際工業設計社50周年之全球系列活動之一,與米蘭家具展、挪威設計日等知名設計活動齊名,歷史最悠久。新一代設計展是全世界以學生為主最大型設計展覽,設計新秀們體現自己創意的最佳平臺並且是能協助企業及設計公司發掘優秀設計人才的專業平臺。展覽領域非常廣泛,參展作品涵括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包裝設計、工藝設計、數字多媒體設計、服裝設計及空間設計等各項設計領域。

 

新一代設計展現場

 

臺灣擁有很好的人文環境、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以人為本的設計概念,民眾藝術素養普遍很高,藝術設計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人感受到設計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設計的靈感源泉。大同大學的各個學院普遍具有國際視野,師資力量很強,能讓交流的同學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感受到臺灣無微不至的設計細節以及當下國際藝術設計潮流。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教師上官星




相關焦點

  • 林靜衡: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建築設計靈感
    林靜衡曾憑藉其在香港西九龍翻新項目概念規劃競賽中,從161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獲得榮譽獎,而受到關注。縱觀林靜衡主持設計的恒隆廣場系列商業綜合體設計,有一個突出特徵就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建築設計靈感,表達建築具有的體現本土文化特色的審美價值。恒隆廣場項目的設計概念都汲取了東方傳統的元素,體現了明顯的傳統文化隱喻性。大連恒隆廣場的設計靈感源於中國年畫和剪紙藝術中常見的形象——頭尾相銜的如意雙鯉造型。
  •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與包裝設計
    在中國 現代 包裝設計 發展 的進程中,在西方文化大量湧進中對我國的包裝設計的衝擊下,知何從中發掘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並把握和堅持包裝設計的傳統性,將其傳統的文化與現代設計有機的結合,以尋求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包裝設計。1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
  • 「艾景學生獎」儒釋道——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園概念設計方案
    案例分享作品編號:ILIA-S-20185891主創:朱家立作品名稱:儒釋道——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園概念設計方案院校名稱:浙江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獎項名稱:銀獎設計說明1.整體造園手法:本次設計汲取中國江南私家園林的造園手法,採用建築、圍合的小空間與自然結合。
  • OPPO與Nendo戰略合作,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OPPO參加了在中國舉行的以工業設計為重點的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CIIDE)。OPPO在展會上展出了許多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為基礎的新概念設計,該展會已第四次舉辦,主題為「新設計,新趨勢,新動力」。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服飾元素的概念
    本文乃作者翟姚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之前小編就已經提出,對於服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併不是要復原與傳統一模一樣的原型,更多的是要將傳統民族服飾元素運用到現代服飾中,使得現代服飾充滿特色
  • 華光書院:中國傳統文化人文精神是什麼?
    我想不一定大家知道,我講的可能都是很膚淺的東西,然而就是這個膚淺的東西可能也就是現代人正需要,特別是中國文化中間這三個概念的原始含義,我覺得遠比我們現在泛泛地運用這三個概念重要的多。我們只有搞清楚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這三個概念的最核心的意思是什麼,我們才能更好地去運用。不至於像現在這樣,都是泛泛地用,甚至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變成另外一個意義了。
  •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
    摘 要:中國的傳統文化不但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傳統的民族文化都有著濃厚文化內涵,對現代藝術設計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力。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藝術設計中,已經成為現在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也是當今時代發展的特徵。
  • 厚德載物,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式辦公空間設計
    純音樂 - 古典品茶音樂.mp300:0006:39未加入話題營造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理想辦公空間,要散發著墨韻和書香,以古典中式格作為設計格調,並用筆、墨、紙、硯以及琴、棋、書、畫等雅物點綴空間,每個角落都投射著高雅的品位,
  • 晉商文化:以人為本!
    晉商文化:以人為本!大家閒時午後總喜歡在陽光下就著一杯茶,靜靜看一部劇或者看一本書。今天,就來聊一聊一個評價很高的劇。喬家大院這部戲確實是一部好戲,好在哪裡?從中國晉商中不難可以看到,晉商文化勤勞努力的精神,人是構建晉商文化的主體,晉商在它數百年一直存在的商業經營中有一個十分關注的點。那就是十分重視人的作用,他們主張以人為本的觀點,把人當做所有事物的主體,在做事做生意交往等方面,把他人感受和意見建議放在第一位。
  • 中國傳統文化,少數民族節日,文化節日概念
    被稱為「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代表人物的梁漱溟先生把文化看作是「人類生活的樣法」。而中國當代著名學者胡適先生則說文化是「民主生活的樣法」。他們這樣講,是從廣義上理解和使用「文化」一詞的,是把人的物質生活、社會生活以及精神生活都包括於「文化」之中的。
  • 傳統撞現代 煥新再出發 第15屆義烏博覽會文化底蘊深厚
    義烏,作為中國首個國際商務旅遊目的地城市,其「小商品海洋 購物旅遊天堂」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它絕不僅僅只是個貨通四海的現代化商貿之城,更是一座歷史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之城。這裡擁有黃山八面廳、古月橋等7處國保單位;義烏橋頭遺址還曾入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而即將在義烏舉辦的第15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遊產品交易博覽會也同樣呈現著「傳統撞現代」的特色。
  • 中國風的茶葉包裝設計,傳承傳統文化之美!
    中國風的茶葉包裝設計,傳承傳統文化之美!但大多數都較為新穎個性 回顧茶葉的發展史 用「中國風」來形容茶葉包裝 也許更為恰當 魚躍龍門 via:廈門善之設計
  • 淺談:傳統文化符號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寶貴而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些豐富的遺產為我們現代設計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文化符號素材,這些的素材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王旭烽認為,中國茶人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樂生精神
    王旭烽認為,中國茶人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樂生精神在茶文化小說《茶人三部曲》中,王旭烽認為中國茶人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樂生精神,在中國茶文化的流傳過程中,樂生精神作為主流價值觀的存在,它對社會的發展推動有著潛層的影響
  • 家居設計美學探微(之二)
    ——美約風家居談中國傳統美學範疇「沉鬱」對設計美學的影響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美約風的設計美學之道講求「和合」之美,美的概念不僅僅局限於藝術,更是包含了人生與環境。關注人生,是中國古代美學的重要特點。藝術審美,為的就是成就人生。強烈的修身濟世情懷是中國美學史的重要品格。
  • 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閱讀2 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 主流文化的治國理政價值觀。這是從政府到基層群眾都關心的話題,它涉及到我們政府行為、政策導向的根據。怎麼把握中國傳統文化裡邊主流的治國理政理念?
  • OPPO與日本設計團隊nendo聯合展出概念設計方案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2月14日,第四屆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此次博覽會上,OPPO攜手日本著名設計師佐藤大所率領的設計團隊nendo共同探索未來設計的可能性,展現以「人性化」和「想像力」為出發點的概念設計方案。
  • 武衛東:研究太錫鐵路崇禮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
    2月11日上午,市長武衛東主持召開 2020年第一次規劃委員會會議,研究太錫鐵路崇禮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會議強調, 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張家口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崇禮就是崇禮」的定位,積極對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讓自然山水、歷史文化和現代建築交相輝映, 做到高鐵站與高鐵站交通樞紐和周邊建築統籌考慮,協調一致。
  • 袁松亭:以人為本,做藝術當代的景觀踐行者
    DDON 笛東作為國內大師級的專業規劃設計公司之一,秉持"藝術當代,生態優先"的理念,踐行以人為本,注重設計對項目品牌價值和社會效益的提升。 | 項目鳥瞰效果圖 川發置地攜手笛東將"以人為本"的景觀設計宗旨落地於川發 · 天府上城,共同打造景觀設計。
  • 北師大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正確理解以人為本
    最近,胡錦濤同志《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深刻指出了以人為本的內涵和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