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三大最出名的懸空建築,河北井陘的蒼巖山橋樓殿,雲南昆明的西山懸空寺,以及山西大同位於渾源縣的懸空寺。井陘的蒼巖山前面已經介紹過了,既然到了大同,懸空寺可是不得不去的一個標誌性景點,今天這篇就介紹一下山西的懸空寺。
上一篇寫的是去看了應縣的釋迦牟尼塔,也就是應縣木塔,看完之後,出景區門,按照之前做的攻略,來到了應縣的左沙路口,坐上了去渾源縣的大巴。到渾源縣大概是下午一兩點的樣子,在渾源縣先找了家賓館住下,小縣城,物價也不高,挺經濟實惠。把一些不必要的行李放在賓館後,找了一輛三輪車(有的地方叫蹦蹦),向懸空寺進發。
先介紹一下懸空寺,它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名玄空閣。建成於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2010年的時候,懸空寺曾經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築!
懸空寺呈「一院兩樓」般布局,總長約32米,樓閣殿宇40間。懸空寺的總體布局以寺院、禪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關帝廟、鼓樓、鐘樓、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間殿、釋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純陽宮、棧道、三教殿、五佛殿等。南北兩座雄偉的三簷歇山頂高樓好似凌空相望,懸掛在刀劈般的懸崖峭壁上,三面的環廊合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棧道飛架,各個相連,高低錯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幾根大約碗口粗的木柱支撐,最高處距地面50來米。其中的力學原理是半插橫梁為基礎,藉助巖石的託扶,迴廊欄杆、上下梁柱左右緊密相連形成了一整個木質框架式結構,也增加了抗震度。
從渾源縣城花了十五塊錢到達了懸空寺景區入口附近,首先看到了一座懸空寺勝境的碑。
沿著盤山公路往上行,就到了北嶽恆山了,非常近,北嶽恆山將在下一篇裡細說。買完票之後,進入景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亭子,亭子正中央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霞客遺蹟四個字,代表著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經來過此地。
並且,徐霞客讚嘆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從亭子到懸空寺,要通過一條跨過水麵的棧道,介紹上說是北魏棧道。
走過棧道之後,就來到了山腳,從山腳看上去,整個懸空寺顯得更為驚奇險峻。山腳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書壯觀二字,這是詩仙李白讚譽懸空寺的。
本來想上懸空寺探究一番的,只可惜我去的時候,由於前幾天連續降雨,懸空寺出現了大面積落石,所以實行了封閉,讓我頗為遺憾嘆息。
沒辦法,只好拍了幾張照留作紀念,真當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
順帶說幾句,幾年前的我還是顯得非常精神的小夥子,哈哈哈哈哈。懸空寺的介紹就到這裡了,雖然有遺憾,但也只能接受,誰讓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呢?
下一篇,我將會介紹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可能是宣傳的原因吧,感覺北嶽的名氣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