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珠澳大橋到虎門二橋 穿梭於跨海通道的建設者們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從港珠澳大橋到虎門二橋 穿梭於跨海通道的建設者們

2019-02-02 21:25: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燕玲

    虎門二橋正在進行瀝青碾壓工序 蔡敏婕 攝

  (新春見聞)從港珠澳大橋到虎門二橋 穿梭於跨海通道的建設者們

  中新社廣州2月2日電 題:從港珠澳大橋到虎門二橋 穿梭於跨海通道的建設者們

  作者 蔡敏婕

  中午時分,烈日當空,數臺攤鋪機和震蕩壓路機在廣東虎門二橋的橋面上進行著瀝青碾壓工序。來自安徽阜陽的52歲虎門二橋瀝青施工工人耿玉明經常下車檢查瀝青鋪裝效果。耿玉明稱,他和兒子在港珠澳大橋做了兩年的瀝青鋪裝,如今又組成「父子兵」堅守虎門二橋。

  記者近日前往虎門二橋,走訪春節期間繼續工作的建橋者。多位受訪的「橋梁人」此前在港珠澳大橋上建橋,現在轉到虎門二橋繼續工作。「已經有4年沒有回家過年了。」耿玉明稱,如今把妻子接到廣州,打算春節期間抽空到橋附近逛逛。

  虎門二橋位於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起於廣州南沙,止於東莞沙田,是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重要過江通道,預計2019年5月建成通車,建成後將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將與已通車的港珠澳大橋等,在珠江口東西岸架起橫向「黃金走道」,共同撐起粵港澳大灣區的「主心骨」。

  在鋼橋面上鋪裝瀝青,就如同在玻璃上鋪築橡皮泥,既要保證層間粘結抗剪,又要兼顧鋼板的協同抗變形性能,是世界性技術難題。

  施工的每一天,虎門二橋的建設者們要在凌晨5點起床,在橋上打著大燈幹活,在凜冽的冷風中不斷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很久之後才等到清晨第一縷陽光的出現。下雨天做準備、不下雨立即開工,只待天氣能滿足施工條件,這是施工現場的常態。

  來自浙江的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楊東來在結束港珠澳大橋4年的建設後,帶領團隊投入虎門二橋的建設現場。今年春節期間,他將與約350人的團隊在虎門二橋完成東湧互通—大沙水道橋的引橋部分鋪裝,還有水文施工等。

  「85後」程凱和「90後」劉婷是虎門二橋的「夫妻檔」,兩人2017年底從港珠澳大橋直接來到虎門二橋從事後勤和安全等工作。

  「小孩今年3歲了,在家鄉生活。平時定點通過視頻與家人聊天,然後抽空回家陪小孩過生日。」程凱稱,由於工期比較趕,已經連續3年春節都沒有回家了,「以前一回家抱兒子,他就哭。現在逐漸長大,知道父親母親在廣州建橋。家人也從一開始的失落到如今『習以為常』,認為還是工作比較重要。」

  今年,「夫妻檔」依舊在虎門二橋過年,他們為留在項目的建設者準備3天賀年節目,包括吃農家樂、看春晚和包場看電影等。「希望明年的春節能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年。未來計劃在廣州安家,把兒子接過來上學。」劉婷笑著表示,在工地生活挺好的,工地既是家也是工作的地方,可以節省中間上班的路程。

  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虎門二橋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彥兵稱,目前,虎門二橋項目土建主體結構已基本完成。路面鋪裝方面,主橋鋼橋面鋪裝已完成,引橋路面進入規模化作業階段,預計在今年5月1日前實現通車。(完)

相關焦點

  • 虎門二橋收費標準確定,比虎門大橋貴,比港珠澳大橋便宜!
    3月18日,廣東省正式公布了虎門二橋的收費標準,把普通家用小轎車的過橋費確定為42元,貨車實行完全計重收費。超級建築將虎門二橋的收費與虎門大橋的收費做了一個比較,發現,普通小轎車通過虎門二橋要比通過虎門大橋貴一些,但比港珠澳大橋要便宜。
  • 穿梭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新昌身影
    擲地有聲的話出自港珠澳大橋橋梁建設中,擔任橋梁工程CB07標項目經理的楊東來,他是一位從新昌縣回山鎮回山村走出去的回山鄉賢,現為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劃開了粵港澳三地共發展的時代新篇章。掛著閃亮的代表證,楊東來的身影也出現在現場。「參與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是一生難得的經歷。」
  • 建設者說:港珠澳大橋是最自豪的回憶
    圖為本文作者譚國順在港珠澳大橋施工現場檢查工作。(資料圖片)我建了一輩子橋梁。以前建橋大部分在高空、海上現場露天作業,建設港珠澳大橋把建橋過程變成工廠化,由高空變成低空,由野外變成工廠,由露天變成車間,有效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
  • 挨著港珠澳大橋再建兩座跨海通道!是不是太浪費?
    港珠澳大橋剛剛通車不到一個月,近日珠海市又傳出消息,要建設跨越伶仃洋、直通深圳的深珠通道。而早在今年6月份,深圳市也在路網規劃中提出建設這一跨海工程。很多網友疑問,緊挨著港珠澳大橋再建設一座跨海大橋,是不是太浪費了、太敗家了?超級建築給大家分析一下。
  • 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運營順暢
    24日,香港居民莊東平成為首位經過港珠澳大橋抵達內地的貨車司機。談及在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上的行駛感受,他連聲讚嘆:「很痛快!」像莊東平一樣,許多人趕在通車首日與港珠澳大橋「親密接觸」。平穩順暢的路面、高效便利的通關、開闊壯美的風光……大家紛紛為大橋「點讚」。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央視網消息: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 北有深中通道、南有港珠澳大橋,為啥還要建深珠通道?
    9月以來,珠江兩岸戰略通道建設如火如荼:9月6日,深中通道橋梁工程全面開工,23日,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運營;10月3日,虎門二橋主橋全線貫通,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一時間,大灣區內浪潮翻湧。一個重磅消息再次刷屏。
  • 300名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大年初二的感動
    ,慰問300多名留在中鐵山橋集團港珠澳大橋橋梁主體工程CB-01標段建設工地的工人 石沁園 攝   中新網中山2月20日電 (鄧媛雯 陳彥儒 石沁園)「港珠澳的跨海長虹,要靠我們的雙手架起來……」20日是大年初二,珠海市女子室內中樂團慰問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巡迴演出團來到中山市,慰問300多名留在中鐵山橋集團港珠澳大橋橋梁主體工程CB-01標段建設工地的工人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今日正式開通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今日正式開通 2018-10-23 14:37:00來源:央廣網
  • 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通車 系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9日晚發布消息,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從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
  • 創新永不停:香港科學家和港珠澳大橋工程師的「跨海對話」
    新華社香港10月24日電(記者李濱彬)一年前,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成為連通粵港澳三地、服務大灣區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脈。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師克服了許多世界級難題,集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成就大國工程。工程師們的創新步伐不停,在繼續攀登新的高峰。
  • 港珠澳大橋斥巨資建造,能回本嗎?粵港澳大灣區跨海大橋有幾座
    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歷時7年終於正式竣工,總投資額高達1269億元,堪稱奇蹟之橋,它橫跨了伶仃洋,將香港、廣東和澳門,這三個對我國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省份,串聯了起來,港珠澳大橋全場55公裡,與其說它是一座大橋,不如說它是以橋梁架構起來的島嶼。直到今天,這座大橋也仍然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體獲南粵楷模稱號
    金羊網訊 記者彭啟有報導: 11月3日,我省發布第十期「南粵楷模」,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體榮獲「南粵楷模」稱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傅華出席活動。傅華在發布活動前會見朱永靈、蘇權科等港珠澳大橋建設者代表時指出,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體在建設大橋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擔當,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闖敢試、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開放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先鋒模範,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
  • 港珠澳大橋時代 怎麼看深中通道?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時代 怎麼看深中通道?   今後,深中通道將打通珠三角東部「深莞惠」與西部「珠江中」兩大經濟圈,並使珠海與深圳進入1小時生活圈。這對珠三角地區的均衡發展、優化發展將起到推動作用。   加上正在穩步建設的港珠澳大橋,屆時珠三角與港澳之間將形成「虎門大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的「8」字形交通大環線,重構粵港澳的區域發展格局。
  • 「獻給港珠澳大橋偉大建設者」
    作曲家方崬清驕傲的說:「這座完全由中國獨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舉世矚目的跨海大橋,會刷新很多項世界橋梁史的記錄!也將改變中國「珠三角地區」經濟版圖。1983年,香港的建築師胡應湘最早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橋想法;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預計2017年底具備通車能力。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但幾經挫折,從立項到冷卻、再立項,直到2009年12月,在中央的支持下,中央以及粵港澳共同出資正式推動港珠澳大橋開建。建成後的港珠澳大橋,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中國新的地標性建築之一,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英國《衛報》稱之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世界的奇蹟——港珠澳大橋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堪稱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全程55公裡。它集橋、島、隧於一體。有了它,連港珠澳,長虹臥波,天塹南北,通途無阻。
  •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走進長理 傳承工匠精神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與長理青年學子面對面活動成功舉行,長沙理工大學92級校友港珠澳大橋工程總監、教授級高工張勁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助理、教授級高工高星林,荷蘭隧道公司(TEC)中國首席代表李英博士作為主講嘉賓蒞臨活動現場,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蔣昌波、劉揚,校黨委委員兼國際學院黨總支書記付嫦娥、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校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國際學院全體師生以及其他學院學生共計1500餘人聆聽了講座
  • 黃茅海跨海通道開工 東連港珠澳大橋
    作為繼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之後,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跨海通道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6日在江門臺山市黃茅海海上正式動工。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總投資近130億元人民幣,通過東連港珠澳大橋,將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
  • 港珠澳大橋10月24日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從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大大縮短香港到珠海、澳門三地的時空距離,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30分鐘的車程。通車前,如果陸路往來三地只能繞道東莞虎門大橋,車程在3小時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輪也要1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