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海陽市郭城鎮境內,名字叫做「前夼」。
前夼村位於郭城鎮駐地的東南方向,兩者之間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是走林寺山的背面,從桂山村的方向繞過去;一條是走林寺山的正面,從山角村經松樹夼村到前夼村。現在正修建的汶萊高速,也從前夼和松樹夼之間經過。
從字面上來看,前夼村的名字很通俗,就是前面的山夼的意思。不過,根據村志記載,前夼實際上是前白水夼的簡稱。明末,鄒姓、初姓來此建村定居。因此地有一清泉,水呈白色,村坐落在清泉前面山溝裡,故名前白水夼,後來演變為前夼。清代中期,于姓人也遷來。
前夼村雖然地處山區,但進村一看,村裡的道路還是挺整齊。
在村莊的中間位置,還看到一塊功德碑。石碑是2006年所立,為了紀念當時前夼人捐資修路的善行義舉。別小看這個地處山區的村莊,在外的人才也不少。根據碑文記載,當時村裡一位在深圳經商的遊子叫做孫世海,為修路捐出了20萬元。在十幾年前的農村,這是一筆相當大的數目了。
功德碑上面還記載了其他捐款者的姓名,從上面不難看出,前夼村是一個于姓居多的村莊。郭城鎮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于姓聚居地,郭城村、古現村都有很多于姓人。
根據村志的統計,前夼村在2002年時,共有於、鄒、孫、王、張、修、宮、高、 薛、周等10姓,200多戶人家。
值得一提的是,前夼村在郭城鎮還曾創下過一個紀錄。根據村志記載,1981年,前夼村成為郭城公社第一個電視村。當年,村裡還投資3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看上電視比較早,說明當時村裡還是相對富裕。分析原因,或許是前夼村很早就發展果樹產業。根據記載,前夼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栽種了100多畝的蘋果園。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蘋果產業剛剛興起,其他村的規模還不太大,前夼村自然就有優勢。以此來看,這個小山村還是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