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尾芭蕉:詩裡清幽,心裡寧靜

2020-12-13 春和野月

樹下肉絲菜湯上,飄飄灑落櫻花瓣。

——松尾芭蕉

圖片來自花瓣網

松尾芭蕉,本名松尾藤七郎。

1644年生,1694年卒。

伊賀上野人氏,被尊為「俳聖」。

18歲時,寫下人生第一首俳句:

是春到,或者舊歲去——這恰逢立春的小晦日?

松尾芭蕉一生不婚,一生無子。

三十七歲時,從從繁華的日本移居偏遠的深川。喜讀老莊、李杜,詩句頗有老莊、李杜之風。

我騎行道上,馬食道旁花。

——《道旁朝顏花》

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響。

——《古池塘》

綿綿春雨懶洋洋,故友不來不起床。

——《春雨》

獨酌更難眠,夜來風雪天

—— 《難眠》

相關焦點

  • 松尾芭蕉的羈旅
    松尾芭蕉(1644-1694)被譽為俳聖。有關「芭蕉」這個名字的由來,他在《移芭蕉詞》一文中寫道:「當年移居此地之時,植芭蕉一株……是以人呼此草庵為芭蕉庵。」芭蕉庵的主人自然就叫「芭蕉」。
  • 《執劍之刻》松尾芭蕉好用嗎 松尾芭蕉分析介紹
    導 讀 執劍之刻松尾芭蕉好用嗎?
  • 松尾芭蕉:日本俳句大師,意境太美
    俳諧師的佼佼者,就是松尾芭蕉,他是江戶時代前期的一位俳諧師,他被後世尊稱為「俳聖」。他把俳句形式推向頂峰。「妹妍如紫茜,能不鍾我情。奈何非我婦,思慕斷我腸」。「匆匆春將歸,鳥啼魚落淚」。—松尾芭蕉《落花》這首《落花》,是松尾芭蕉筆下,我最為喜歡的一首。陽光明媚,光線從樹葉的縫隙中散落下來,照映在臉上,伴著陣陣微風,相坐在櫻花樹下,一邊賞櫻邊享受美食,慕然間,櫻花飄落到菜湯上,這樣的爛漫而富有詩意的場景,在腦海裡隨便想想就讓人心嚮往之。
  • 《執劍之刻》松尾芭蕉陣容如何搭配 松尾芭蕉陣容搭配攻略
    導 讀 在執劍之刻手遊中松尾芭蕉陣容應該怎麼搭配呢?
  • 或曾做過忍者的俳聖松尾芭蕉:松下芭蕉,風中輕輕搖
    松尾芭蕉已經一個月沒有接見過拜訪者了。清閒,腦子也跟著變得空白了。詩,也就是芭蕉最熟悉的俳句,時不時會在腦海中蹦出一兩句美好,更是時常的不會來拜訪。輕閒。自然。俳聖已老,出世入道。芭蕉是不是這樣想的呢?或許是,又或許不是。芭蕉可能是用血水澆灌出來的。松尾芭蕉原名松尾藤七郎,出生地為伊賀國的上野。伊賀在日本有著特殊的意義。這裡是忍者的發源地,有著濃厚的忍者文化情懷。芭蕉的父親,松尾與左衛門,是一個地位低微的下級武士。
  • 俳句的魅力:淺析松尾芭蕉俳句的藝術特色
    我個人比較喜歡松尾芭蕉,讀這本書的時候,反覆讀過他的俳句,發現他不愧是俳句的集大成者,俳句非常有個人特色。下面我就來分享下俳句的魅力,以及松尾芭蕉俳句的藝術特色。松尾芭蕉:開創俳句黃金時代松尾芭蕉可以說是俳句的集大成者,在他之前的俳諧,多是應答、遊戲之作,缺少文學價值,也難登大雅之堂,松尾芭蕉對俳諧進行了革新,讓俳諧能夠表達內心,體現審美情趣,更是提出了「風雅之道」的閒寂俳諧理論,大大提高了俳諧的文學性,讓俳諧登上大雅之堂,被更多人推崇。
  • 《執劍之刻》松尾芭蕉武士怎麼樣 人物圖鑑展示
    導 讀 在執劍之刻手遊中松尾芭蕉武士到底怎麼樣呢?
  • 小丸子的爺爺跟松尾芭蕉 晚安故事
    這樣簡化之後,普通人也能夠隨時吟誦一首俳句,跟我們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是一樣的道理。(啊哈,懂徘句的達人不要抓狂,你們,藝術家以及文學家的地位是不會被抹殺的)在把俳句推向頂峰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就是松尾芭蕉同志,他在日本被稱為「徘聖」,據說是對日本俳句的發展起到了非常舉足輕重的作用。嗯
  • 松尾芭蕉真的理解詩聖杜甫嗎?
    將從各個方面獲取的營養成分吸收到自己要創造的藝術中去,這正是芭蕉(註:松尾芭蕉,江戶時代前期一位俳諧師的署名。松尾是這位日本詩聖的本姓,但一般均以芭蕉直接稱呼他。)在俳句上的立場。松尾芭蕉像除了以往的文學形式,他要把外國的詩文當作營養成分,儘管當時只有中國的詩文。
  • 松尾芭蕉:你就是俳句,就是日本詩的代名詞
    而說到俳句,不得不說的人物當屬松尾芭蕉。近期,其俳句精選集《但願呼我的名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由臺灣著名詩人陳黎和其夫人張芬齡翻譯出版,是松尾芭蕉首部簡體俳句精選集。 芭蕉的俳句上承日本和歌與中國詩文的古典傳統,融匯人生即旅、諸行無常的存在哲學,在其手中,古典俳句藝術被推至最高峰。所創蕉門蕉風,影響深遠,不僅在日本歷久不衰,而且影響遍及世界各地。 或許是因國內對松尾芭蕉的介紹相對有限,在本書譯者序中,兩位譯者用一萬字的篇幅介紹了松尾芭蕉的人生經歷、寫作特點、思想觀念、受到的影響等,可說是一篇對松尾芭蕉比較全面的介紹。
  • 松尾芭蕉與山形,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說起松尾芭蕉,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生活在17世紀的松尾芭蕉是日本俳句的代表作家,留有許多名句。
  • 地球上最體面的詩人,卻受益於一個最不體面的詩人,松尾芭蕉
    某種程度上,古川俊太郎是地球上最體面的詩人,卻受益於一個最不體面的詩人,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出生於伊賀市下級武士家庭,早年喪父,中年喪母,一生貧寒,移居東京之後的草屋也是門人集眾人之力為他而建的,後來草屋被火災燒毀,松尾芭蕉很長一段時間都寄住在朋友家中。
  • 日本俳句大家松尾芭蕉與兩個「圓球幽靈」的奇妙相遇!
    話說,在一個秋天的傍晚,松尾芭蕉佇立在筑前(今天的日本福岡縣)一條河的河邊時,忽然看到一團綠色的火焰從山谷中飛來,滾落到橋上。過了一會兒,火球裂開,這時芭蕉聽到一陣微弱的叫喊「阿豐、阿豐……」,而從這條河下竟然傳來「唉、唉……」的回應聲,然後雙方放聲大哭起來,隨後碎裂的火就消失了。據說,這是某個町人和別人的妻子私奔後被抓,沉河溺死之後的亡靈。
  • 為旅為道,以四時為友,大自然成為松尾芭蕉的「精神修煉場」
    日本徘諧詩人松尾芭蕉說:「餘亦不知自何年何月起,心如清風飄蕩之片雲,誘發行旅之情思而不能自己。」因此,在人生的最後十年歲月裡,他抱著「此身或將曝荒野」的心,踏上了一次又一次地行旅之路。有人說,是這樣的行旅成就了松尾芭蕉「徘聖」的美名。
  • 「俳聖」松尾芭蕉5首俳句賞析
    「俳聖」松尾芭蕉5首俳句賞析 2019-12-12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有一種迷離幻美的人生只屬於松尾芭蕉
    原創: 徐魯 文學報文丨徐魯刊於2008年2月7日文學報日本俳句大師松尾芭蕉的一生,是在漂泊的旅情和清寂的行吟中度過的。他原名宗房,1644年出生在伊賀上野赤坂町的一個武士之家。
  • 日本江戶俳諧大師松尾芭蕉鼎立之作!
    翻開書頁,細細品讀不難發現,松尾芭蕉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唐宋詩歌有著廣泛而深入的涉獵,而這其中他最為崇拜的當屬杜甫。在他的紀行文、日記和俳文中,對杜甫詩詞的引用可謂信手拈來。諸如《野曝紀行》中記錄松尾芭蕉旅行途中行至富士川邊,見一年約三歲的棄兒不禁感慨:「聽得猿聲悲,不堪棄兒秋風啼,誰個更慘悽。」
  • 探訪松尾芭蕉也讚嘆的絕景,日本山形「山寺」心靈之旅
    日本俳句聖人松尾芭蕉也曾為山寺寫下流傳至今的俳句,究竟山寺有何魅力,安排一趟半日遊的行程來山寺探險吧!▋如何前往山寺?從入口開始就是階梯進入山門後的,可參觀山寺中各種寺院,CP值超高看到被雪階梯都也不覺得疲累了▋與松尾芭蕉相遇
  • 他半生羈旅,用無常生命,追尋永恆真義——讀松尾芭蕉俳句有感
    他就是日本的「俳聖」——松尾芭蕉。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戶時代著名的俳諧詩人。生於伊賀上野一個下級武士家庭,本名松尾藤七郎。十歲時進入大將藤堂家當侍童並由此接觸俳諧;29歲時隻身來到江戶,在此的八年間,廣泛交遊於文人墨客並創作出諸多名句;37歲時移居人跡罕至的深川,在弟子為他搭建的芭蕉庵過著隱居生活。
  • 跟著松尾芭蕉去流浪:岐阜縣大垣市「奧之細道終旅之地紀念館」
    這是日本300年前的江戶時代,被稱為俳聖的俳人松尾芭蕉從江戶(現在的東京)出發,遊遍東北、北陸、大垣,並依據旅途中的所見所聞為基礎寫成的文學作品。而在岐阜縣大垣市的「奧之細道終旅地紀念館」就詳細地列出了行程中的精彩看點!從名古屋出發只要30分鐘就可以抵達大垣,是相當值得安排名古屋一日遊的好地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