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就是認知的變現,你對世界、對市場、對公司的認知,決定了你最終的投資回報!
本文作者簡介:Allen,男,北京人,鵬風理財師事務所教育培訓行業研究員,子女教育諮詢師。本科畢業於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清華大學麥考瑞應用金融學研究生在讀。先後就職於新東方和教育培訓行業領域的風投機構,對教育行業一二級投資市場非常熟悉,專注於挖掘教育產業投資機會,同時能為客戶提供子女教育規劃和出國留學等定製方案。
今年3月31日,美聯英語所屬的美聯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完成與EdtechX公司合併交易,正式以新實體Meten EdtechX登錄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為METX。
上市第二日,美聯英語股價暴跌38%,此後股價一蹶不振。
表面來看,股價暴跌是由於美聯英語慘不忍睹的財報。
2019財年,美聯英語實現營收14.479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淨虧損2.251億元,2018年同期淨利潤5344萬元,同比大幅轉虧;實現經調整後淨虧損1.003億元,比2018年的盈利7586萬元,大幅轉虧。
而深層次的原因,是國內成人英語培訓這個賽道持續遇冷,以及美聯英語應對發展危機時,沒有成功的轉向青少化和線上化。
而今年突然的疫情,或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美聯英語江湖地位變化:從業界老大到借殼上市
美聯英語2006年創立於深圳,目前,美聯英語在全國32座城市設有136個學習中心。
從2018年的收入規模看,美聯英語屬於國內線下成人英語培訓市場的頭部企業。
然而,早在疫情爆發前,成人英語培訓的領頭羊美聯英語,已經危機四伏。
在2016年 - 2018年期間,美聯英語的收入從2016年的8.02億一度增長到了14.24億。
但比較2019年Q1收入和2018年Q1收入可以發現,收入同比下降了5.3%,毛利率也同比下滑了十五個百分點。
而且在去年5月赴美上市前,美聯英語就面臨現金流吃緊的問題。基於迫切融資的需求,美聯才從原來提交獨立IPO變為後來的借殼上市。
二、對成人英語賽道影響
曾經,成人英語的培訓,也有過如日中天的時候。
在跨國公司引領職場風尚的時代,外企白領是成人英語消費主力。英孚、華爾街、韋博、美聯崛起為業內四大天王。
當時外企的白領,是母語為中文的中國人為主。
學習英語的動機很強,因為流利的英語,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更好的職業發展。而外企白領,收入水平也高,可以為學英語這事投入足夠的錢。
後來,雖然本土企業的崛起,似乎新一代年輕人,不會非外企不去。
成人英語培訓不得不自降身段,主打一般上班族、大學生之類的職場菜鳥。由於學員普遍消費力不足,分期付款也就成為行業標配。
自從2018年教育行業投資熱潮逐漸退燒之後,作為一個規模約為370億元的賽道,成人英語行業似乎越來越冷清。行業近一兩年來出現了相對普遍的退潮局面。
成人英語賽道遇冷,主要原因是在需求端。
成人英語學習者,很多沒有考試或者是考證的強烈需求,學習英語這件事情,就不是剛需。
即使學員報名學習,他們學習的目標不是很明確,完課率很低,續費率也差。如果想要盈利,就必須單價很高,同時降低獲客成本。
這一點對於購買力差,學習沒有剛需的成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同時已經報名的學員沒有完成課的,還有退費的風險。
當線下的成本和費用不斷攀升時,盈利也越來越難,而對線上的成人英語培訓來說, 本身獲取流量的成本就高。盈利就更加遙遙無期。
三、從已經上市的成人英語教育公司來說,向青少領域拓展似乎是實現盈利的唯一方法。
美股上市公司51talk曾經也是行業內有名的公司。
上市5年累計虧損超20億的在線英語第一股51Talk,在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首次盈利。
51Talk股價從2019年的5.64美元到3個月後的29美元,股價3個月內飆漲400%。
兩三年間,51Talk從線上成人英語逐漸轉型到青少年、K12在線英語,從一二線城市下沉到對價格敏感的低線城市,並主打菲律賓外教服務。
而成人英語培訓業務收入,僅佔總收入的9%,顯然,51talk是靠轉型成功才活了下去。
另外一家,納斯達克上市的成人英語教育公司流利說,即使有AI技術加持,團隊名校背景,完成了多輪融資,但是由於沒有獲客問題,也一直沒有盈利。
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政策也給流利說的獲客增添了風險。
2019年5月,微信開始決心對誘導分享做出整治。流利說不得不對獲客和運營活動倉促展開調整。
至今,流利說已經跌去開盤價60%的市值。
四、以成人英語為主業的公司,發展方向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是小而美類型,做成名師工作室和類似健身房的模式,不擴張也別想著融資上市給股東創造回報,或許能在某個區域或者某特定人群中,形成口碑。
這種模式我就不展開說了,因為既然不融資,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的投資,都不會有任何回報。
第二種就是已經上市的成人英語機構,從投資者角度來看,一定關注他們業務方向的轉型,轉型成功意味著可能會盈利,起死回生。
至於如何變革,我看了不少文章,可謂是眾說紛紜,我對主流的一些建議,進行一些點評。
1.下沉市場論,認為成人線上機構去開發二三線城市的下沉流量。假設是二三線城市的成人的話,我認為是個偽命題,因為需求量沒有這麼大,也就勉強做到小而美。
二三線城市願意付費學英語的成人有,但是沒有想像的多。主要人群包括,中小學的英語老師,希望不斷學習保持英語水平。
有體制內工作者和全職媽媽,這些人購買的意願也多是出於知識付費的焦慮才購買的,實際也不指望學英語能改變什麼,可以說是佛系學習者,最後一類就是為數不多二三線城市裡大學生。但是總體來說,體量不大,也不願意花很多錢。
2.「青少化」論,從邏輯上來說,似乎比只做成人要有發展空間,而且51talk轉型也算是個成功案例。
但是實際進入青少這個賽道,水很深。
即使是剛需的k12在線,目前除了跟誰學外,基本還都是在燒錢買流量,而且青少競爭已經是白熱化,此時再進入,不光要好好考量一下自身的實力,也要看能否在青少領域做出自己的特色。
3.「OMO"和「AI"加持論,目前來看,這兩件事更像是在炒概念,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首先,新技術往往是很晚的時候才影響到教育行業。教育行業本質是人,兼具服務和教育的屬性。
而之前有AI加持的流利說,沒有解決降低獲客成本這個根本問題,那麼投入再大,也是南轅北轍。
4.跨界和職業教育融合論,這個提法非常好,只是需要實戰來驗證。畢竟這些年會英語的人太多了,想單純通過懂一門語言就得到更好的職業發展,似乎越來越不現實了。
成年人學習的主要動力,就是學的東西能馬上用在工作當中,英語和職業背景相互結合,比如英語加IT, 財務,市場,人力等方面培訓的時候,會比單純學習語言本身,有吸引力。
總結
總的來說,美聯英語暴跌,對成人英語這個賽道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經過將近30年的發展,整個賽道面臨的市場形勢也和過去不一樣了。投資人也逐漸趨於理性,疫情的到來讓本應該發生的行業洗牌,來得更快了。我們在看待教育行業成人英語細分領域時候,不要被各種概念或者宣稱迷惑了雙眼,一定要深入問題的本質,保持獨立思考。
免責聲明:本文根據公開資料撰寫,無法保證公開資料的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
鵬風理財師事務所簡介:鵬風理財師事務所是一家獨立理財顧問機構。首先,我們不是那種帶人炒股或炒期貨而牟利的團夥,沒法幫你快速致富。我們只能幫助你做科學合理的資產配置,讓你的家庭資產穩健地保值增值。其次,我們的服務費沒想像的那麼貴,我們除了有針對高淨值家庭的線下會員定製服務,也有針對普通中產家庭的線上社群會員服務。最後,歡迎誠實、正直、好學且有志於做獨立理財顧問或行業研究員的朋友加入我們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