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T淋巴細胞活化新機制

2020-12-13 科學網

 

9月21日,《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大學院李迎秋教授課題組的研究論文《TCR-induced sumoylation of the kinase PKC-θcontrols T cell synapse organization and T cell activation》(論文連結:http://www.nature.com/ni/journal/vaop/ncurrent/full/ni.3259.html)。該研究發現,SUMO化蛋白修飾(一種小分子蛋白修飾)對T淋巴細胞免疫突觸的構架及其細胞活化至關重要。

T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它通過對相關抗原做出恰當的活化反應,進而統領協調機體免疫系統的各種免疫反應,保證機體有效清除入侵病原體或病變細胞,並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T淋巴細胞的恰當活化有賴於T細胞受體信號通路複雜精細的調節方式。該研究中,李迎秋教授課題組的博士生王旭東、龔宇、陳志龍、龔貝妮等發現,當抗原刺激T細胞時,T細胞中的SUMO E3連接酶PIASxβ催化蛋白激酶PKC-θ發生SUMO化蛋白修飾,此修飾通過介導PKC-θ、T細胞共刺激受體CD28以及細胞骨架蛋白filamin A之間的相互結合,調節T細胞與抗原呈遞細胞間的融合結構——T細胞免疫突觸的構架,從而調控T細胞活化。該研究揭示了SUMO化蛋白修飾信號通路在T細胞免疫突觸組裝中的重要作用以及T細胞活化的新機制,為相關免疫疾病的治療及藥物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來源:中山大學)

相關焦點

  • 清華劉萬裡課題組發文報導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的調控B淋巴細胞活化和...
    清華劉萬裡課題組發文報導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的調控B淋巴細胞活化和分化新機制清華新聞網10月9日電 10月4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課題組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題為《自身免疫病相關IgG1變異體調控B細胞活化及分化》的研究論文,報導人類膜聯免疫球蛋白IgG1重鏈胞內區存在增加系統性紅斑狼瘡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團隊報導B細胞活化起始調控新機制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團隊報導B細胞活化起始調控新機制清華新聞網7月12日電 7月10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團隊在《e生命》(eLife)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抗原結合引起的B細胞活化中B細胞受體胞外結構域的構象變化」(Conformational change within the extracellular
  • ...課題組發現核糖體的合成可以選擇性控制調節性及常規T細胞的活化
    調節性T細胞依據其活化狀態可以分為靜息狀態的cTreg(central Treg)和活化狀態的eTreg(effector Treg)兩個亞群, TCR信號的激活對cTreg到eTreg的轉化是必需的。針對調節性T細胞的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聯合分析結果證實蛋白質和mRNA之間表達的相關性並不強,但目前在轉錄後層面對調節性T細胞活化狀態的調控機制研究還知之甚少。
  • 中國科大揭示模式識別受體NOD2維持腸道黏膜穩態新機制
    中國科大揭示模式識別受體NOD2維持腸道黏膜穩態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周榮斌/江維教授研究組和田志剛教授研究組合作,揭示了模式識別受體
  •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2018-12-07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該研究首次報導了細胞壁LRX蛋白通過與RALF多肽以及細胞膜受體類激酶FER形成一個元件來調控植物生長和耐鹽性。  細胞壁不僅為細胞提供結構支持和保護,也是細胞感受外界環境脅迫的一個重要場所。
  • 南農生科院張阿英團隊揭示細胞壁組分調控植物耐鹽新機制
    該論文揭示了細胞壁組分β-1,4-半乳聚糖在植物耐鹽性中重要作用,並深入研究其調控植物耐鹽性的機制。  細胞壁是植物細胞外圍的動態結構,在生長、發育和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為植物細胞提供機械支持,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和木質素等組分構成。
  • CAR-T細胞知多少(一)——CAR的起源|CAR-T細胞|腫瘤免疫療法|起源|...
    1989年,著名科學家Gross G 、Waks T和Eshhar Z在一項研究中,將表達特定抗體的基因序列賦予細胞毒性T細胞(CTL),該抗體賦予T細胞識別半抗原——2,4,6-三硝基苯基(TNP)的能力,這使得T細胞實現了抗原特異性的、非MHC限制的活化及其效應的增強。
  • 人細胞毒性T細胞單細胞代謝譜的揭示
    人細胞毒性T細胞單細胞代謝譜的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 16:14:30 美國史丹福大學Sean C. Bendall小組揭示了人細胞毒性T細胞的單細胞代謝譜。
  • 清華劉萬裡課題組發文報導滋養型和腫瘤依賴型B細胞受體信號調控新...
    ,維繫著人類的健康,B細胞質膜表面的B細胞受體(BCR)發揮識別外來病原體抗原後啟動免疫活化的作用。劉萬裡研究組的大量前期工作揭開了抗原識別介導的BCR免疫活化的多重神秘面紗。然而,BCR除了發揮抗原介導的免疫活化這一關鍵作用之外,還通過滋養型BCR信號為外周淋巴系統的正常B細胞提供存活支撐,以及通過腫瘤依賴型BCR信號為部分惡性增殖的B細胞癌細胞提供存活和增殖信號。滋養型和腫瘤依賴型BCR信號通常處於較為微弱的水平,由於缺乏靈敏有效的檢測方法,幾十年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較為緩慢。
  • 淋巴細胞 淋巴細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
    身體裡有很多的細胞,淋巴細胞只是其中一種,但是淋巴細胞的重要性我們還是了解的,淋巴細胞的主要的作用掌握身體的免疫系統,抵禦外來入侵。所以淋巴細胞是越多越好嗎?其實不然。那麼淋巴細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淋巴細胞也是有分類的,淋巴細胞是身體抵禦外敵的最後一層防護網,如果淋巴細胞出現問題一定要重視,因為如果免疫系統癱瘓了,身體的狀況就會變得很差。
  • 科學家揭示記憶性B細胞抗原受體基底水平信號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採用新穎的液體核磁共振技術,發現記憶性B細胞抗原受體(IgG-BCR)具有結構動態性,檢測到IgG胞內區瞬間膜解離構象的存在,揭示了記憶性B細胞產生基底水平信號的結構基礎。  記憶性免疫應答在保護機體抵禦病原體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記憶性B淋巴細胞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幾乎所有現行疫苗發揮作用的免疫學基礎。
  • 浙大研究人員揭示人大腸癌浸潤γδT17細胞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新機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腫瘤研究所黃建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與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醫學院嚴俊教授合作,發現了人大腸癌固有γδT17細胞具有重要免疫抑制作用,並揭示了以γδT17細胞為核心的
  • 科學家揭示人組織遷移CD8+ T細胞的特徵
    科學家揭示人組織遷移CD8+ T細胞的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4:4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ichael R.
  • J Exper Med:科學家揭示模式識別受體NOD2維持腸道黏膜穩態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周榮斌/江維教授研究組和田志剛教授研究組合作,揭示了模式識別受體NOD2維持腸道黏膜穩態的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以「Recognition of gut microbiota by NOD2 is essential for the homeostasis of 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為題在線發表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實驗醫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7.Cell:研究揭示免疫療法引發神經毒性的原因doi:10.1016/j.cell.2020.08.022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在保護血腦屏障(BBB)的腦細胞中發現了CD19分子。眾所周知,CD19是CAR-T細胞免疫療法中的明星靶點,廣泛表達於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細胞表面。
  • 史上最全的CAR-T在難治或復發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中的臨床...
    難治性或多次復發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患者預後較差。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對B細胞惡性腫瘤的持續緩解,具有提高常規療法低緩解率的潛力。我們曾經報導過3例難治性CLL治療的初步研究結果。
  • 孫炳偉團隊揭示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抑制新機制
    4月10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孫炳偉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Endotoxin induced
  • 史上最全的CAR-T在難治或復發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中的臨床...
    難治性或多次復發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患者預後較差。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對B細胞惡性腫瘤的持續緩解,具有提高常規療法低緩解率的潛力。我們曾經報導過3例難治性CLL治療的初步研究結果。
  • EAL安全性良好、產品未來可期 永泰生物-B(06978)「擴增活化的淋巴...
    智通財經了解到,近日,由永泰生物-B(06978)主辦的「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EAL)」臨床試驗中期研究者會議(以下簡稱「研究者會」)在北京舉行。本次臨床試驗為:「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EAL)在高復發風險原發性肝細胞癌外科根治術後預防復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籤的Ⅱ期臨床研究」。EAL臨床試驗主要研究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肝膽外科盧實春主任及來自全國臨床試驗分中心的幾十位專家共同出席會議,永泰生物總經理王歈博士、副總經理黃清竹博士攜公司臨床試驗相關人員參會。
  • 細胞的「物流系統」如何運作?南科大學者首次揭秘新機制
    那麼,細胞的「物流系統」是如何運轉的呢?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魏志毅課題組與餘聰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細胞內廣泛存在的分子馬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運輸的新機制。細胞雖小,卻隱藏著巨大的奧秘。細胞中製造的大量蛋白質、激素、神經遞質等「貨物」需要在各種細胞器之間運轉,有的甚至要運送到細胞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