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農生科院張阿英團隊揭示細胞壁組分調控植物耐鹽新機制

2020-12-24 食品夥伴網
  近日,植物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了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阿英教授團隊題為「Cell Wall β-1,4-galactan Regulated by BPC1/BPC2-GALS1 Module Aggravates Salt Sensitivit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細胞壁組分β-1,4-半乳聚糖在植物耐鹽性中重要作用,並深入研究其調控植物耐鹽性的機制。


  細胞壁是植物細胞外圍的動態結構,在生長、發育和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為植物細胞提供機械支持,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和木質素等組分構成。纖維素在植物響應鹽脅迫中有著重要作用,果膠作為植物細胞壁的另一重要組分成分,其組成和結構比較複雜,對於其在抵禦外界脅迫中的作用知之甚少。鼠李聚糖半乳糖醛酸Ⅰ(Rhamnogalacturonan I,RGI)是細胞壁中含量較多的一種果膠多糖,其分子量很大,帶有長短不一的側鏈結構,β-1,4-半乳聚糖是構成RGI的重要側鏈多糖。


  該研究發現,鹽脅迫下植物根尖中的β-1,4-半乳聚糖大量積累,加重了植物對鹽脅迫的敏感性。β-1,4-半乳聚糖由半聚糖合成酶(GALACTAN SYNTHASE, GALS)合成,有GALS1, GALS2和GALS3三個基因負責編碼GALS,該研究發現,只有GALS1在基因表達水平上響應鹽脅迫誘導,而且進一步研究發現,GALS1的表達受轉錄因子BPC1和BPC2直接調控。鹽脅迫下,植物細胞中BPC1/BPC2含量顯著降低,減弱了其對GALS1表達的抑制作用,導致β-1,4-半乳聚糖的積累增加,最終加重植物對鹽脅迫的敏感性。該研究揭示了細胞壁組分β-1,4-半乳聚糖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為植物響應非生物脅迫的研究領域提供了新的認識和視角。


  張阿英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顏景畏博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機理
    該研究發現,CNGC18(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作為花粉管頂端質膜Ca2+通道,在擬南芥花粉管生長方向調控中發揮核心作用。  植物的花粉管生長方向受到來自胚珠的引導信號的精細調控,確保花粉管準確找到胚珠珠孔,並進入胚珠,從而使兩個精子細胞被送入胚珠,完成雙受精。
  •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2018-12-07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該研究首次報導了細胞壁LRX蛋白通過與RALF多肽以及細胞膜受體類激酶FER形成一個元件來調控植物生長和耐鹽性。  細胞壁不僅為細胞提供結構支持和保護,也是細胞感受外界環境脅迫的一個重要場所。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但是當沒有受到轉錄信號刺激時,這些液-液相分離的轉錄因子與其他轉錄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被調控的尚未被闡明。細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種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由溶酶體介導的降解途徑,對細胞應對各種應激條件以及維持穩態平衡至關重要。自噬通過形成雙層膜的自噬體包裹部分細胞質,如受損傷的細胞器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等,並運輸至溶酶體進行降解。
  • 上海生科院揭示花粉管生長模式從管狀到泡狀的轉變機制
    該項研究發現,過表達番茄花粉受體激酶LePRK1後,花粉管從管狀生長模式轉變為泡狀生長模式,這一轉變是通過LePRK1的下遊激酶伴侶蛋白KPP及其互作因子PLIM2a調控花粉管肌動蛋白骨架來實現的。  花粉管的極性管狀生長對於顯花植物雙受精過程的順利完成至關重要。
  • 上海生科院揭示IV型膠原蛋白促進腫瘤發展的分子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IV型膠原蛋白促進腫瘤發展的分子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6-02   今日/總瀏覽:2/1860
  • 上海生科院揭示TGF-β信號通路在重編程和多能幹細胞維持中的作用
    上海生科院揭示TGF-β信號通路在重編程和多能幹細胞維持中的作用 2015-01-16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論文發現抑制TGF-β信號通路能夠在重編程過程中替代Oct4的功能,同時發現,在多能幹細胞的乾性維持中TGF-β信號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哺乳動物的胚胎發育是一個複雜並受到嚴謹調控的過程。
  • 研究揭示T淋巴細胞活化新機制
    T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它通過對相關抗原做出恰當的活化反應,進而統領協調機體免疫系統的各種免疫反應,保證機體有效清除入侵病原體或病變細胞,並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T淋巴細胞的恰當活化有賴於T細胞受體信號通路複雜精細的調節方式。
  • 研究發現BMP信號通路調控新機制
    近日,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景乃禾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視黃酸(RA)
  • 植物耐鹽機制揭示
    植物耐鹽機制揭示 發布時間:2018-10-17 14:29:04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王靜 內質網成為植物耐鹽與否的關鍵因素,但內質網如何產生作用?長期以來,科學界未有定論。近日,國際植物領域期刊《植物生理學》雜誌在線發表了由山東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鄭成超教授和黃金光副教授課題組的最新成果,該研究發現擬南芥鹽敏感突變體SES1是內質網的「幕後推手」,推動著「耐鹽植物」成為耐鹽植物。
  • 遺傳發育所發現植物耐鹽SOS途徑發揮功能的必需因子
    遺傳發育所發現植物耐鹽SOS途徑發揮功能的必需因子 2020-05-29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細胞的「物流系統」如何運作?南科大學者首次揭秘新機制
    那麼,細胞的「物流系統」是如何運轉的呢?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魏志毅課題組與餘聰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細胞內廣泛存在的分子馬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運輸的新機制。細胞雖小,卻隱藏著巨大的奧秘。細胞中製造的大量蛋白質、激素、神經遞質等「貨物」需要在各種細胞器之間運轉,有的甚至要運送到細胞外去。
  • ...Theranostics論文:發現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信號通路在肺癌調控...
    該系列研究也是夏偉梁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主任團隊發表的第9和第10篇論文。前期雙方合作,已在Oncogene、Cancer Letters等腫瘤學期刊發表了共同通訊論文6篇。主要發現了(1)FGFR1通過Hedgehog信號通路調節肺鱗癌幹細胞表型的分子機制,提出FGFR1和Hedegehog中GLI2的抑制劑聯用治療肺鱗癌(Oncotarget,2016);(2)發現了FGFR1與Hippo/YAP信號通路互作調控肺癌轉移和乾性表型,解釋了臨床上應用FGFR1作為診斷標誌物的理論基礎(Cancer Lett, 2018);(3)FGFR信號還參與調控肺癌細胞自噬(J
  •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在《The Plant Cell》發表論文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在《The Plant Cell》發表論文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成員、農學院教授孔英珍及其合作者揭示了植物精細調控細胞壁果膠質甲酯化修飾程度的新機制。
  • 為何植物開花有早晚 科學家找到調控花期的開關
    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記者11月30日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
  • 研究揭示背後細胞與腦環路機制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4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Yuki Oka教授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能夠解釋這一人人都經歷過的日常行為背後的細胞與腦環路基礎。值得關注的是,該論文的第二作者王童彤是來自南開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伯苓學院生物伯苓班的本科生。圖1:調控兩種渴覺狀態的細胞基礎的示意圖。
  • 發現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調控新機制
    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Gβγ可以不依賴Gα發揮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調節離子通道、磷脂醯肌醇激酶以及G蛋白偶聯受體激酶(GRK)等重要的細胞內分子。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近日發表了上海生科院營養所「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陳雁研究組博士生蔣玉輝等對於RKTG調控Gβγ功能的最新研究結果。
  • 南京農業大學沈文飈課題組揭示內源氫氣增強植物耐鹽性的新機制
    2020-11-01 21:43:43 來源: BioArt植物 舉報
  • BR調控側根發育提高植物鹽脅迫耐受研究取得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油菜素甾醇激素信號調控細胞壁重構參與側根原基的起始來響應鹽脅迫的新機理。油菜素甾醇在植物生長發育中有重要作用,參與調控植物發育的多個方面,包括莖葉和根的生長、維管組織的分化、育性、種子萌發、頂端優勢、光形態建成等。此外,在介導植物對環境脅迫的響應中有關鍵作用。
  • 【學術前沿】蘇士成團隊揭示線粒體環狀RNA調控肝臟免疫代謝性炎症...
    近日,中山大學蘇士成/高志良/許小丁團隊揭示了線粒體環狀RNA調控肝臟免疫代謝性炎症新機制,研究成果於2020年9月14日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細胞》上,題為「Targeting Mitochondria-Located circRNA SCAR Alleviates NASH via Reducing mROS Output」。
  • Mol Plant|中科院遺發所儲成才團隊揭示硝酸鹽誘導的磷響應機制
    phosphate response by RLI1/HINGE1 in nucleu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硝酸鹽誘導的磷響應新機制。氮和磷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兩種礦質營養元素,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分布一直處於動態變化。因此,植物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複雜的信號調控網絡來整合不同營養元素信號,協調其吸收和利用。長期以來,人們對氮磷信號通路解析大多分開進行,導致對氮磷互作機制的理解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