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後為什麼想喝功能性飲料?研究揭示背後細胞與腦環路機制

2020-12-24 中國生物技術網

為什麼人吃了鹹的薯片後想喝水,為什麼在運動後想喝功能性飲料?大腦是怎樣感知並作出調節的?美國東部時間10月14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Yuki Oka教授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能夠解釋這一人人都經歷過的日常行為背後的細胞與腦環路基礎。值得關注的是,該論文的第二作者王童彤是來自南開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伯苓學院生物伯苓班的本科生。

圖1:調控兩種渴覺狀態的細胞基礎的示意圖。高滲透壓口渴激活Rxfp1+神經元,動物尋求純水以稀釋血液;低血容量口渴激活Pdyn+神經元,動物同時攝入水和鹽(礦物質)溶液以維持內環境穩態。

據介紹,外周感覺系統,例如嗅覺和味覺,可以通過不同的細胞類型檢測多種不同的信號。作為中樞感覺系統的大腦,可以調控至少兩種類型的渴覺,雖然兩種渴覺都會引起液體攝入的行為,但對溶質的偏好卻截然不同,以維持內環境穩態。然而,實現特定行為的神經基礎仍不清楚。

圖2b:不同渴覺狀態下,小鼠對純水(灰色)和NaCl溶液(紅色)的攝入量。

該研究揭示了當體液滲透壓升高時,哺乳動物會尋求純淨水以稀釋血液;當因為出汗等原因流失體液時,哺乳動物又會同時尋求水和鹽(礦物質)溶液以維持內環境穩態。這項工作首次闡明了大腦是如何區分並調節這兩種渴覺狀態的,並通過優化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方法首次揭示了具有特定調控功能的神經元類群,進一步成功通過光遺傳學方法復現了液體攝入表型,驗證了神經元類群功能和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研究結果表明中樞感覺系統存在,由不同類型細胞介導不同生理狀態的這一模型。

圖3b和c:SFO(上側)和OVLT(下側)興奮性神經元Rxfp1、Pdyn基因表達量(藍色),與兩種渴覺狀態下Fos基因的表達量(紅色)。b為高滲透性口渴狀態,c為低血容量口渴狀態。基因表達量都經log標準化。

王童彤是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6級生物伯苓班學生。本科期間,她對神經與腦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積極加入生科院實驗室開展科研訓練,積累了豐富的神經生物學知識和相關實驗技能。2019年3月,在伯苓學院的資助下,王童彤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從事科研訓練。

在美學習期間,王童彤與本論文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Allan-Hermann Pool共同完成了所有實驗操作、數據分析、繪圖、文章的投稿與發表。Allan-Hermann Pool主導並完成前期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的優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ohn Ngai教授實驗室,合作構建了文章中重要的Rxfp1-Cre轉基因鼠系。

今年6月,王童彤圓滿完成學業從南開大學畢業,並在多個美國名校全額獎學金博士offer中,選擇了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學習和深造。

「我非常有幸能夠在生科院伯苓班的資助下赴美從事科研訓練,並在一年內非常幸運地獲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成果,感謝南開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各位老師、同學的指導和幫助。這段經歷不僅充分鍛鍊並提升了我的科研素養,更激勵我在科研道路上繼續努力奮鬥,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有趣的發現。」王童彤說。

2009年,南開大學首批獲批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並設立數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4個專業伯苓班,2010年設立伯苓學院。伯苓班旨在招收並培養對相關基礎學科有濃厚興趣的優秀學生,以小班單獨建班,配備一流教師,強化國際化交流,營造一流學術氛圍,注重因材施教,加強個性化培養,以造就基礎好、善創新、綜合素質高的基礎學科學生,使他們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創新人才。伯苓班學生在學期間,接受到高水平的科研訓練,並參與發表了一批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論文。2016年起,南開大學將拔尖計劃(伯苓班)延伸至經濟學、歷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2020年9月,南開大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歷史6個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教育部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入選數量並列全國第二。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21-8

來源:南開大學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細胞鐵死亡敏感性和逃逸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鐵死亡敏感性和逃逸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3:52:38 美國哈佛大學Stuart L. Schreiber、鄒貽龍和懷特海生物醫學研究所Robert A.
  • 研究揭示星形膠質細胞抗炎活性機制
    研究揭示星形膠質細胞抗炎活性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51:09 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J. Quintana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生物教科書可能要改寫了:新研究揭示了關鍵細胞過程背後的秘密
    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的一篇重要研究論文,可能將使生物學教科書改寫,新研究揭示了關鍵細胞過程背後的秘密。這一發現涉及到生命必不可少的關鍵過程:基因表達的轉錄階段,使細胞能夠生存並完成其工作。這項新的研究發現並描述了一個細胞過程,該研究首次描述了Rho蛋白如何真正終止基因表達。在轉錄過程中,一種稱為RNA聚合酶的酶將自身包裹在DNA的雙螺旋結構中,使用一條鏈與核苷酸匹配以形成遺傳物質的副本,導致新合成的RNA鏈在轉錄完成後斷裂。 RNA可以產生蛋白質,這對於所有生命都是必不可少的,並可以在細胞內完成大部分工作。
  • 研究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研究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2 14:18:39 瑞士巴塞爾大學Botond Roska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 長期喝功能性飲料會怎樣?後果很嚴重
    原標題:長期喝功能性飲料會怎樣?後果很嚴重   現在社會節奏加快、壓力增大,很多人不得不時刻保持著充沛精力以應對各種事情,所以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喝功能性飲料來給自己提供能量。那麼功能性飲料真的能幫人提神解乏防犯困嗎?這類飲料對人的健康到底有沒有害處?
  • 研究發現脂肪前體細胞分化命運的重要調控機制
    1月1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時玉舫/王瑩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題為Scd1 controls de novo beige fat biogenesis through succinate-dependent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complex II 的研究論文
  • 經常喝紅牛有什麼危害 哪些人不宜多喝功能性飲料
    自1995年以來,紅牛從泰國來到中國,一時間,「困了累了,喝紅牛」的廣告語深入人心,成為許多人熬夜、加班、疲勞和運動時想起的「寵兒」,隨後許多功能性飲料也如雨後春筍般活躍在市場上。但經常喝這些功能性飲料對身體存在一定的危害,下文以紅牛為例。
  • 警惕功能性飲料!可能會要了你的命
    據說功能性飲料能讓人精力充沛、思維敏捷。事實果真如此嗎?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功能性飲料構成表中到底有些什麼東西?拿起飲料瓶可以看到上面寫了很多聽起來很科學的成分,諸如牛磺酸、瓜拉那、維生素B、葡醛內酯等。
  • 運動後的你是否需要去喝運動飲料?要選擇什麼樣的運動飲料?
    有很多的小夥伴在運動間歇或者運動中都會飲用所謂的運動飲料,但是運動飲料裡究竟含了多少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至於你是否需要去喝運動飲料以及你選擇什麼樣的運動飲料我們都應該有一個很好的了解。當我們喝下這一瓶飲料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攝入多少的碳水以及其他的成分,就可以知道對我們的身體有著怎麼樣的影響。我們注意到很多的都是運動飲料,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在可樂上看到運動飲料的標註。
  • 水母非凡「超能力」的細胞機制,科學家揭示其「逆生長」過程?
    水母擁有可再生細胞的獨特能力,僅有4毫米左右的燈塔水母被發現甚至可以「逆生長」,有人稱其為「長生不老」的生物。日本科學家正在揭示賦予水母這些非凡「超能力」的細胞機制。它們具有獨特的細胞機制,這些動物不是雙側對稱的,也具有再生身體部分的能力,這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多數複雜動物已經喪失的一個特徵。這些早期分化的原始動物可以在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像我們人類這樣的雙側對稱動物的進化生物學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研究揭示蒲公英種子的飛行機制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揭示了蒲公英種子的飛行機制。作者通過研究蒲公英種子飛行背後的物理機制,報告發現了流體浸沒體周圍的一種新型流體行為。
  • 生化與細胞所揭示CCM3與GCKIII激酶異源二聚化的分子機制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Structure近日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周兆才和張雷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Mechanism of CCM3 Heterodimerization with GCKIII Kinases。
  • 解密功能性飲料
    解密功能性飲料 一運動就帶上一瓶功能性飲料,已成為不少運動愛好者的習慣。目前功能飲料在我國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我國逐漸成為功能性飲料的消費大國。
  •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2018-12-07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過去幾年的研究已經表明植物中存在感受細胞壁完整性的受體,包括CrRLK1L家族蛋白和WAK蛋白,但是植物感受細胞壁完整性的具體機制還不完全清楚。
  • 功能性飲料少喝 醫生長期引用危害身體健康
    炎炎夏日,很多人覺得很累時,會選擇喝功能飲料,希望它能幫助解除疲勞。而醫生提醒,沒有特殊原因最好不要喝這類飲料,喝多了可能會影響心臟功能和睡眠質量。「沒精力就喝紅牛,既補充能量又會補充水分。」昨日上午,走訪發現,目前市場上功能飲料不下幾十種,而讓消費者印象比較深的則是「紅牛」、「脈動」、「激活」、「尖叫」等,年輕人則是消費這些飲料的主力軍。「像紅牛、脈動等功能性飲料,目前賣得非常不錯。」昨日上午,人民路某超市飲料區服務員介紹說,這些產品特別受年輕人歡迎,因為它們可以調節機體功能、增強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 功能性飲料熱量高、咖啡因多 專家給兒童「下禁令」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日報導,美國最新研究表明,飲用功能性飲料有礙兒童身體健康,可能導致肥胖等多種疾病。因此,兒童營養學專家建議給孩子喝白水是最好的。美國兒科營養學會的專家們近日在《兒科學》(Pediatrics)雜誌上發表報告稱:「每份運動飲料中含有10至70卡路裡的熱量;每份功能性飲料的熱量為10至270卡路裡……總體而言,(少年兒童)基本沒有必要補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飲料,每天只需按照推薦的定量飲用果汁和脫脂牛奶即可。應儘量不讓或禁止少年兒童經常飲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運動飲料。
  • 經常喝功能性飲料,能不能額外補充營養?尤其是青少年不能隨便喝
    功能飲料,主要指那些通過調整飲料中各種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飲料中添加一些成分,來適應一些特殊人群需求的飲品。具有一定調節人體功能的作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目前,我們平時在市面上見到的運動飲料、能量飲料以及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飲料都屬於功能性飲料,主要的作用就是抗疲勞和補充能量。
  • 浙大研究人員揭示人大腸癌浸潤γδT17細胞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新機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腫瘤研究所黃建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與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醫學院嚴俊教授合作,發現了人大腸癌固有γδT17細胞具有重要免疫抑制作用,並揭示了以γδT17細胞為核心的
  • 功能性飲料確有「神奇功能」嗎?
    功能性飲料的「神奇功能」究竟從何而來?記者仔細查看了數種功能性飲料的成分表,發現與普通飲料相比,功能性飲料中一般增加了牛磺酸、賴氨酸、咖啡因、檸檬酸鈉這幾種成分。  「功能性飲料中添加的成分有一定藥物作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營養部營養醫師王繼萍介紹說。
  • 要控糖減脂,運動後喝運動飲料還是喝奶?
    原創 範志紅 範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 收錄於話題#運動2#減脂1#控糖1#運動飲料1做運動之後,是喝市售運動飲料,還是普通的脫脂奶,或者是只喝水呢?一項 2020 年發表的新研究發現,對超重人士而言,運動之後喝脫脂奶比喝運動飲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