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深處有人家(文/常志軍)

2021-01-20 武鄉逐夢人

文/常志軍

牛羊滿山松針翠,春風十裡杏花香。汽車從石盤開發區往西踏上水泥路,便是另外一種景致,給人以深刻印象的便是:大山、白雲、松樹、杏花、牛群。

沿著蜿蜒曲折的水泥路一路向前走,映入眼帘的是層層疊疊的大山,剛將兩座山甩過,前面迎來的還是大山,車在大山間穿行,視野越來越窄,車窗外的大山近在咫尺,山路兩旁間或有窄窄的農田,隨著前行一路上坡,越走越高,雲霧也漸漸進入視線,一朵朵、一縷縷棉花糖般的雲彩,仿佛打開車窗能隨手扯一把於手中,隨著車帶過的風而緩緩飄動,因昨晚下了點小雨,所以,山尖被雲遮擋得縹縹緲緲,似真似幻;而山上特別顯眼的是滿山的松樹,經小雨的清潔更顯得蒼翠欲滴,色彩靚麗;與翠綠的松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杏花,漫山遍野的杏花爭相開放,巖莊的杏花與別處的不同,一進山裡杏花便特別顯眼,從近到遠、從下到上,一山一山、一坡一坡的粉色杏花與綠油油的松樹把一座座山裝點得如詩如畫;如果松樹有些是人工種植的話,杏樹絕對是天然野生的,年年無人採摘的山杏、隨風飄落的花葉肥沃著腳下的泥土,果實落地生根長出更多的杏樹,子又有子,子又有孫,不斷壯大,把這裡的春天打扮的花團錦簇,夏秋季節,熟透的杏靜待人們光顧,靠山吃山,勤勞的人們把杏幹、杏核、杏仁變賣成錢充實著錢袋;沿著山路行駛,最印象深刻的還屬成群的牛群,少則十數頭,多則數十頭,散落在山溝、田野、路旁,目睹一輛輛汽車駛過,不驚不慌,悠閒自得,我行我素,置若罔聞。

經車裡朋友介紹,稍微對這裡的牛群增長了點見識,這裡的山民有的人家養幾十頭至上百頭牛,放在山裡根本不用人打理,一頭牛上萬元,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沿路上另一個景致便是迎風招展的彩旗,上寫「杏花小鎮、美麗巖莊」。今天是分水嶺鄉舉辦的「分水嶺鄉首屆杏花節「,隨著富民政策的不斷深入,當地領導以及村民都極力提升生活品位,特別是近來全省自上而下的」解放思想、奮發有為「大討論,便希望依託資源優勢,將」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秀美巖莊公之於眾,讓世人認識巖莊,讓巖莊走出大山,從而帶動經濟的發展。

而今天的活動也確實搞得紅紅火火,有聲有色,用機械推出的一片場地上搭建的舞臺,臺上唱歌、舞蹈、太極拳、古箏,節目精彩迭出,粗壯高亢的「桃花來你就紅來杏花來你就白,漫山遍野向陽開呀啊個呀呀呆「迴蕩在山谷曠野,著實讓沉寂千年的山村火了一把,太極協會、書畫協會、攝影協會等等團體也將活動不斷推向高潮,由於廣告宣傳工作做的到位,今天的巖莊除了杏花、松樹、牛羊外,便是成群結隊的遊人從四面八方湧來一睹山間風採。

這也讓許多世代處於大山深處的山裡人開了眼界,淳樸善良的山裡人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招待遠道而來的賓客,不大的村委會院裡擺滿了一張張圓桌,豐盛實惠的大燴菜、饅頭、蛋湯以及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告訴人們,吃好喝好玩兒好、歡迎常來!

不大的巖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良田牛羊,松柏蒼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盡顯古老莊重,潔白的牆壁上紅色的大字標語給人以現代的氣派。巖莊,妻最初任教的地方,所以妻特地來看看分別三十多年的故地,一進村還是被不少村民認了出來,他們見到了當年的小溫老師,情切交談,相邀至家,臨走一送再送依依話別。返回的途中在車上得知,山裡人每年年後,家家盛情邀請老師到家作客,人們不知道」尊師重教「一詞,但這裡的老師是最受人尊敬的先生!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古老的山村終將跟上時代的腳步走向富裕,現代的文明的春風也必將吹遍神州的每一個角落,願巖莊從此告別閉塞、走向輝煌!

相關焦點

  • 原創散文:白雲深處有人家
    文/吳鮮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好一個白雲深處有人家。巴山夜雨,水漲秋池,白雲深處人家,千裡之外,琴聲何來?馬蹄聲碎,江楓漁火,對鏡花黃,群山靜穆的大山深處,石徑更斜陽,有寒鴉數點,孑立在白雲飄忽而過的樹梢,濤聲依舊,還是一望經年?山高水長,白雲飄來又飄去的歲月時光,聲聲息息裡,傳遞著遠山的呼喚——長亭更短亭,何處是歸程?白雲深處有人家。
  • 是「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有人家」?
    這幾例的版本不同之處倒也無傷大雅,並不足以影響詩句的意境,因而後世也少有爭議。但有的詩句一字易之,則境界頓變,以致後世為此爭議不休。比如晚唐詩人杜牧的這首《山行》:山行(版本一)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 白雲深處有人家——詩詞美圖集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豔比二月春花。
  • 駐馬店:白雲深處有人家
    駐馬店:白雲深處有人家 2021-01-11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白雲深處的人家!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會及時刪除。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也許你曾在蒼茫的雲海間逗留,也許你也曾在雲深不知處,在白雲深處,就有這麼一家人,他們坐看雲起時,他們在雲捲雲舒間徜徉。今天,我們就將步入一家新中式別院,去親身體驗白雲深處的人家。
  • 白雲深處有人家,作者竟然是李白?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這不是杜牧寫的嗎?沒錯,這確實是杜牧的詩。山行 唐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其中的名句白雲深處有人家。還作為考題,上了詩詞大會。在這裡我們不去討論到底是白雲深處還是白雲生處。我們要說的是這句詩最初的出處,讓我們想不到的是,它確實是詩仙李白的原創。一起來看∶太華觀 唐 · 李白厄磴層層上太華,白雲深處有人家。道童對月閒吹笛,仙子乘雲遠駕車。
  • 「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有人家」?看人教社的權威解釋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詩句描述的場景比《秋夕》更加大氣,意境更為風雅,尤其是「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句更是被用作歌頌秋日美好風光的代表詩句。我記得我小時候背的《山行》應該是「白雲深處有人家」,而現在部編版三年級的語文教材上,第二句卻是「白雲生處有人家」。在這裡究竟是「白雲深處」還是「白雲生處」,其實還有過一番爭論。對於這個不同,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人員表示,綜合文獻價值及詩意考慮,教材選用了「白雲生處」。
  • 解惑| 「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答案來了!
    解惑 | 「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答案來了! 「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 「白雲生處有人家」 還是「白雲深處」?人教社解析
    「白雲生處有人家」 還是「白雲深處」?參與互動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 「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人教社回應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不少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現在了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然而也有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到底是怎麼回事?人教社介紹,在杜牧自己的《樊川集》中,用「生處」的較多,目前較為通行、權威的點校本《杜牧集系年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和《樊川文集校注》(巴蜀書社2007年版)也都用了「生處」;「深處」則常見於他人著作對杜牧詩句的轉引中,文獻價值遜於前者。另外,從詩意上看,「生處」可以理解為「白雲形成的地方」,而「深處」則可理解為「雲霧繚繞的深處」,兩個意思都能講通。
  • 鄉愁,白雲深處有人家
    白雲深處有人家在泰順縣南浦溪鎮和包垟鄉之間,有一座山,名叫白雲山。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梯田山居,清泉漈水。西南接飛雲湖和唐宋古村落庫村,東北臨文成縣界。其主峰有古蹟禪師庵。更有清代詩人包涵以山為題作長詩《白雲山感昔》,後錄入其詩集《古柏山房詩稿》。白雲山之北,懸崖之下,為包垟鄉林岙村。林岙,地處山岙,早期系金氏開基建村,古名金岙。宋代,林氏遷入,改名林岙,村名延用至今,是泰順縣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現有林,夏,陳,吳,周,毛等12個姓氏。村落民居多為清代建築,坐北朝南,一般由內外門樓、正屋、左右廂房組成。
  • 陳榮春 陳漢青|「白雲深處有人家」亮相中國美術館
    』·展覽現場▲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展覽現場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局部▲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局部▲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局部▲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局部▲作品『白雲深處有人家』·局部(人物僅1釐米)
  • 「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人教社的答案來了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不少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現在了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然而也有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綜合文獻價值及詩意考慮,教材選用了「白雲生處」。
  • 「白雲生處有人家」 還是「白雲深處」?人教社:綜合文獻價值和詩意...
    「白雲生處有人家」 還是「白雲深處」?人教社:綜合文獻價值和詩意考慮選用「生處」「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然而,最近有人提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日前表示,綜合文獻價值及詩意考慮,教材選用了「白雲生處」。
  • 畫出詩中意境,鄧斌繪《白雲深處有人家》
    在讀詩過程中常常會有一種感覺,明明已經感受到詩的意境,一旦說出來就會辭不達意,無法說得淋漓盡興。畫家的出現,彌補了這種缺憾。畫壇高手把詩中的意境描繪出來後,不需要言語的表達就能讓大家心領神會。詩中的風景成了畫中的景色,詩中的情懷成補足了畫中的氣韻。將感受轉化成畫面,避免了心中有話道不出的遺憾。這幅山水畫是明代畫家鄧斌的作品,描繪的主題正好符合詩意「白雲深處有人家」。
  • 「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深處」? 人教社給了答案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不少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現在了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然而也有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到底是怎麼回事?人教社介紹,在杜牧自己的《樊川集》中,用「生處」的較多,目前較為通行、權威的點校本《杜牧集系年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和《樊川文集校注》(巴蜀書社2007年版)也都用了「生處」;「深處」則常見於他人著作對杜牧詩句的轉引中,文獻價值遜於前者。另外,從詩意上看,「生處」可以理解為「白雲形成的地方」,而「深處」則可理解為「雲霧繚繞的深處」,兩個意思都能講通。
  • 融詩於畫|宋全增《白雲深處有人家》
    宋全增《白雲深處有人家》名為《白雲深處有人家》的作品是一幅色彩柔美、感情飽滿的作品。畫家以濃淡結合的筆墨,將起伏連綿的山峰那柔美的氣勢描繪出來。
  • 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深處」?你學的語文課本為啥又改了
    原標題: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深處」?語文書為何這樣改「奇怪,這筆順,這字怎麼都和我們小時候學的不一樣。」每每學校複習階段,陪孩子一起學習的家長就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到底哪個是對的?標準是什麼?記者:是「白雲生處」還是「白雲深處」 陳先云:三年級上冊古詩《山行》中的「白雲生處有人家」一句,另有一個版本寫作「白雲深處有人家」。
  • 背了20多年的「白雲深處有人家」,卻沒發現其中有個字一直背錯了
    詩歌中的第二句「白雲生處有人家」,相信我們很多人小時背誦的都是另一個版本:「白雲深處有人家」,但是現在流行的語文教材中已經改成了「白雲生處有人家」,為什麼要這改呢?究竟是用「深」字更好,還是用「生」字更有意境呢?
  • 探討白雲生處有人家
    探討白雲生處有人家llovian轉載▼網上對《山行》的熱烈討論白雲深處還是白雲生處?由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詩集版本的影響,白雲深處有人家已經深入我心,所以譯得不假思索,更不知要去質疑深處有何不妥。最近兩年突然又出來個白雲生處有人家讓我陷入思考,閉門想像而不得其解,茅塞不開,苦不堪言,只好置之不理。但是網上好學之士時不時拿出來探討,害得我不能視而不見,見而不思。為了取證,我決定親自到山頂考察。遊山頂線已經五六回了,因為沒有帶著問題來,所以只是流程般地停車觀景,放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