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麟/遊記
雅拉香波,藏區的著名神山。全稱「夏學雅拉嘎波」,藏語意為「東方白犛牛山」,簡稱「雅拉雪山」,為藏區四大神山之首,即衛藏的雅拉香波,藏北的念青唐古拉,南方的庫拉日傑和東方的沃德鞏甲。
位於山南乃東區境內的雅礱河源,海拔5820米。在公元八、九世紀的敦煌古藏文手寫卷中多次提到「雅拉香波」,文獻中說「雅拉香波乃最高之神」,是雅礱河谷所有地方神和土地神的首領。
雅拉香波所在的雅礱河谷是吐蕃的農耕區,也是吐蕃最古老的部落繁衍之地,雅礱部落奉雅拉香波為最大的山神。隨著雅礱部落與其他部落的交往聯繫和相互融合,雅礱部落自身也發展壯大起來,在部落間的兼併戰爭中一直處於優勝地位,最後終於取得了整個的吐蕃政權,他們崇奉的山神也就成了眾部落共同信仰的山神而成為最高神靈。
雅拉香波(g.yav-lha-sham-po),藏語意為「上神香波」,在世界形成之九神山中排列第二位,故稱斯巴大神、大神香波等。據藏族史料記載,早在吐蕃止貢贊普(dri-gum-btsan-po)時,大臣洛昂篡權,役使王妃牧馬。
一日,王妃假寢得夢,夢見雅拉香波山神化一白人與之譴綣,醒時身旁則有一頭白色的犛牛,倏爾而逝。後來王妃懷孕生子,果然報仇復位了。山神最初的形象是一頭白犛牛,口、鼻中不斷噴出雪瀑,後來轉化成白人,白犛牛則成了山神的化身。
在藏族的心目中,白色是最崇高最美麗的顏色,故而在藏地廣為流傳的眾多神話中,雅拉香波山神就是一位身體白如海螺,穿著白色衣服的白人神。它有無比的法力,可以摧毀巖石,引發洪水。山神原為本教的地方神,反對外來佛教;在佛教初傳藏地時,它阻攔佛教傳入,後被蓮花生大師降伏,遂成了佛教的護法神。從此,人們將此山奉為重要聖地,常來此朝拜祈禱。
▼提示
∥喜歡的話,請關注@讀走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