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國藏家深圳展示歐洲珍寶

2020-12-14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九天編譯】近期在深圳舉辦的歐洲宮廷珍寶展引起了法媒的關注,因為這次展覽再度體現了中國人對歐洲名門望族流傳下來的珍寶興趣濃厚。

法國《世界報》評論,社會主義中國對歐洲貴族流傳下來的珍寶的興趣有增無減。在2019年北京卡地亞珠寶展(姑且不提此前2017年尚美故宮珍寶展)之後,如今,在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南方城市深圳舉辦了一場歐洲珍寶的「視覺盛宴」。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3月1日。法媒指出,這場展覽的特殊之處在於辦展人並非珠寶商,而是中國富豪向公眾展示他們包括鐘錶、項鍊和冠冕等在內的部分藏品。

據法媒介紹,展品包括這幾位富豪近十年來收藏的來自歐洲各國(包括俄羅斯)的160件物品,而著名的蘇富比拍賣行正是本次展覽的贊助方之一。地點選在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這座未來主義風格的博物館於2017年開放,曾在2018年舉辦過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成就展。法媒評述,蓬勃發展的深圳始終是鄧小平的開放政策的最好象徵,而中國富豪收藏家的誕生也多虧了這項政策。策展人樊曉光向法媒記者透露,提供本次展品的收藏家不到五人,都很年輕並希望保持匿名。

近日在深圳舉行的歐洲宮廷珍寶展引起法媒的關注,認為這次展覽再度顯示了中國人對歐洲名門望族流傳下來的珍寶的濃厚興趣。(圖片來源:歐洲時報)

展覽命名為《覺醒》。對此樊曉光解釋說,「讓部分從未向公眾展示的物品被喚醒,喚醒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意識,還要意識到倖存的藝術,因為這些外表脆弱的珍寶穿越數世紀的動蕩傳到今天,令人驚嘆。」他對巴黎珠寶業及歐洲王室的歷史沿革都了如指掌。

據法媒介紹,本次展覽以文藝復興風格的聖子降臨吊墜開篇,以拿破崙加冕王冠上的金月桂葉畫下華麗的句點。這片金葉子彌足珍貴:在組成加冕王冠的56片金葉子中,僅有兩片留存了下來。其中一片保存在法國楓丹白露宮,另一片於2017年由波旁家族後人賣出,被中國收藏家購得。

整個展覽由數個主題部分組成,而非按照年代進行安排。主要展品有鐘錶、二十世紀初的金質鼻煙盒和女士配件,設計師囊括了寶詩龍、尚美或寶格麗等珠寶界巨匠。

法媒特別提到了名為「微物之神」的珠寶展示環節。其中有巴黎珠寶世家Lacloche設計的吊墜、黃金蛛網的中央穩坐珍珠鑲嵌的銀蜘蛛、以及雷內·博文的海星胸針。此外,還有來自其它歐洲王室的項鍊、手鐲和王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波旁-帕爾瑪皇室收藏的維也納知名珠寶匠許布納於1912年製作的鑽石冠冕,工藝精細,輝煌燦爛。

展品中只有三件來自亞洲:19世紀中國綠松石瓶子、17世紀的中國金手鐲和19世紀刀鞘上鑲嵌鑽石和紅寶石的印尼匕首。法媒認為,將東西方珠寶工藝進行深層比較是很有趣的:歐洲人主要使用金銀和寶石,而中國人的珠寶原料常常是玉石。對此,樊曉光不排除將來進一步展示這個方面的可能。法媒還透露,該展覽將在國外巡展,2020年年底將來巴黎。

相關焦點

  • 拿破崙王冠金葉子亮相「覺醒」深圳首展,160餘珍寶同時展出
    其中,兩年前被中國收藏家以62.5萬歐元競買下的拿破崙加冕皇冠上的一枚金葉子,是首次公開對外展出。「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首展,由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辦,深圳九象文化文創有限公司承辦。據館方介紹,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3月1日。
  • 沈葆楨後人向船政文化博物館捐贈家藏珍寶
    新華網福州1月2日電(記者鄭良)2006年12月31日,清代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後人向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捐贈了3件家藏船政珍寶:清乾隆年間雙耳彩釉茶具-糖罐1個,滿漢全席用盤、碟1套,臺虎鉗1個。     在31日上午舉行的捐贈儀式上,沈葆楨玄孫女沈織、沈駿等人將家藏船政珍寶捐贈給位於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 「覺醒」深圳首展正式開幕 160件世界級珍寶震撼亮相
    展出的皇冠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2月2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潘潤華)12月22日,「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首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此外,文藝復興時期的「聖子降臨」吊墜,來自不同王朝的13頂王冠,世界上已知的最後一枚拿破崙金葉子,波旁·帕爾馬家族珍藏,以及羅曼諾夫王朝最重要的國寶級珍品……諸多具有傳奇色彩的歐洲珍寶,都一一在這次展覽中面世,講述其流傳百年的傳奇故事。
  • 北京故宮博物院展示的中國古代皇家珍寶(圖)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舊稱為紫禁城。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 「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開展
    12月10日,「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開展。展覽匯集了瀋陽故宮館藏的瓷器、服飾、武備、雕刻、書畫等123件(套)珍貴藏品,其中館藏文物共120件(套),輔助展品共3件(套)。講述了清王朝開創者奠基創業的矢志初心,康乾嘉道恭貯聖物、以敬法祖的虔誠告慰,向韓國民眾直觀的展示清代文物從清初的實用性轉至盛世的藝術性。展覽通過歷史與文物相結合的方式,介紹大清王朝從崛起至興盛的發展過程,以及盛京皇宮自清王朝的重要歷史地位,帶領韓國民眾探尋滿族皇室的龍興之路。
  • 拿破崙加冕王冠的金葉子在深圳「覺醒」 宮廷珍寶展明年來成都
    部分展品  拿破崙加冕時王冠上的金葉子、全球僅5枚的雷內·博文海星胸針、波旁·帕爾馬家族的金羊毛勳章……12月22日,「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展覽在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開幕。  覆蓋4個世紀、20個國家的西方罕見珍寶一一登場。
  • 《耀世遺珍——阿富汗國家博物館藏珍寶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館開展
    8月25日,《耀世遺珍——阿富汗國家博物館藏珍寶展》首次在鵬城驚豔亮相!此前,這批珍寶自2006年開始在世界巡展至今,共舉辦了22場展覽,走過了美國、英國、法國等10餘個國家,展覽所到之處,場場引起巨大轟動。2017年「阿富汗珍寶展」來到中國,先後在北京、敦煌、成都和鄭州輪展,深圳成為國內巡迴展的第五站、也是全球巡展的第23站。
  • 「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博物館開展
    中國網12月13日訊 12月10日,「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開展。展覽匯集了瀋陽故宮館藏的瓷器、服飾、武備、雕刻、書畫等123件(套)珍貴藏品,其中館藏文物共120件(套),輔助展品共3件(套)。
  • 深圳的這個世界級珍寶展,男生看了都移不開眼
    ●德國綠穹珍寶館藏 極盡奢華的貴族鑽石套裝 更近一點的,拿破崙也是一位藝術品味極高的珍寶愛好者。 從拿破崙皇冠上的金葉子到攝人心魄的祖母綠美杜莎手鐲,從法國皇后「私藏出宮」的鑽石項鍊到有市無價的海星胸針……這場從深圳出發的全球珍寶巡展上可謂群星薈萃,水準一流。
  • 北京故宮珍寶館裡,到底藏著什麼寶?
    在故宮博物院的東區,還有兩處藏有頂級珍寶的宮苑同時也是嗅覺靈敏的遊客必到之處,它們就是鐘錶館和珍寶館。 在鐘錶館的後身,有一處更大的宮苑區域,那裡就是藏有故宮重要文物的——珍寶館,也是許多遊客遊覽故宮時必打卡的地方。
  • 法媒:中國進口產品威脅越南傳統節日面具
    原標題:法媒:中國進口產品威脅越南傳統節日面具  原標題:法媒:中國進口產品威脅越南傳統節日面具 真是這樣?   法新社9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進口產品威脅越南傳統節日面具 武氏同(音)全家人一直在製作紙面具,它是越南人40年來慶祝中秋節的傳統物件。但廉價的中國玩具正威脅她的生意。
  • 法媒:中國或成為全球復甦火車頭
    【歐洲時報九天編譯】在西方國家仍舊困在新冠疫情陰霾下之際,中國似已迎來了經濟復甦,將疫情置於身後了。法媒本周繼續對中國近期的經濟狀況作了分析,認為中國經濟確實正在復甦。經濟回暖跡象明顯不僅如此,中國政府還在年底宣布農村地區徹底脫貧,並試點推出數字貨幣。對這一切,法媒認為,這固然體現了中國政府想表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巨大的優越性,但不可否認的是,新冠疫情爆發一年後,中國已將繼續深陷疫情泥沼的西方國家甩在後面,進入了「後疫情時代」。
  • 深圳好玩又有特色的博物館
    長物博物館這家「長物博物館」是深圳首家專業鑑賞和銷售歐洲古董家具的品鑑場所,於今年5月在歡樂海岸購物中心藍楹坊屋頂花園開業。館中鎮館之寶為1750年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親自設計的工作檯全球唯一複製品,而拿破崙三世時期的作品「珍寶酒箱」,由橡木製作的外盒精美絕倫,內盒包括4個水晶酒樽和16件水晶酒杯。一件不起眼的家庭小物件,就可能有上百歲的年紀。
  • 法媒:「中國危機」惡化歐元區經濟
    (圖片來源:新華社資料圖)【歐洲時報九天編譯】歐元區國家在過去的十年內致力改善出口並取得成功,但是法媒本周指出,這也令歐元區經濟對於承受外界衝擊更為脆弱,這次「中國危機」所產生的影響頗能說明這一點。 法國《世界報》指出,近期歐元區的所有經濟指標均顯示歐元區經濟接近停頓狀態。
  • 在南京「遇見」歐洲 探尋斯洛維尼亞珍寶印記
    /a/20200119/3d5037f3895b4fe786b6c9a28b8a3571.shtml   位於中歐南部的斯洛維尼亞是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國度,今天(18號)下午,「歐洲十字路口的印記
  • 託普卡帕宮,如今被改造為一處博物館,向世人展示著稱奇的珍寶
    託普卡帕宮裡面展覽了很多來自於中國精美的瓷器,歐洲的鐘表,廚具,其精美奢華程度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一定要來看看!託普卡帕宮,位於伊斯坦堡。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是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住所。託普卡帕宮翻譯過來成為「大炮之門」,昔日碉堡內曾放置大炮,故以此命名。 託普卡帕故宮是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25位蘇丹 寢住過的宮殿。
  • 法媒:中國用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 這是了不起的壯舉!
    原標題:法媒:中國用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 這是了不起的壯舉!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緩解武漢醫療機構的壓力,中國用10天建造完成臨時醫院,並開始收治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對此,法媒感慨,這是了不起的壯舉!
  • 「覺醒」珍寶展在深圳熱展,百餘件珍品全球首次公開露面
    記者今天獲悉,全國首場沉浸式珍寶展—— 「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巡展第一站,亮相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暫停,覺醒展覽回歸火爆,目前入場觀眾超過3萬人,預計5月份將迎來觀展高峰。
  • 法媒:中國素食市場規模可達120億歐元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法媒:中國人崇尚素食為健康法國《費加羅報》1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人更加崇尚素食 素虎淨素餐廳的菜單看起來和其他餐廳並無二致:肉食、魚類、蔬菜……但事實上,這裡的「魚、肉」是以大豆蛋白等為食材的
  • 斯洛維尼亞的珍寶
    就在昨天《歐洲十字路口的印記—斯洛維尼亞珍寶展》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啦!這是斯洛維尼亞珍寶第一次來到中國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文化盛舉大家是不是很好奇斯洛維尼亞珍寶展的具體情況?別急,先跟小薇一起聽聽他們國家兩位來賓的講話斯洛維尼亞國家博物館館長芭芭拉女士「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堅信文化與旅遊之間有密切的聯繫,因此我的論文不僅介紹了我們歷史悠久的斯洛維尼亞博物館,我們準備在兩年後慶祝我們博物館200周年紀念日,並且我們藉此機會向大家展示斯洛維尼亞的魅力和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