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楨後人向船政文化博物館捐贈家藏珍寶

2020-12-21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福州1月2日電(記者鄭良)2006年12月31日,清代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後人向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捐贈了3件家藏船政珍寶:清乾隆年間雙耳彩釉茶具-糖罐1個,滿漢全席用盤、碟1套,臺虎鉗1個。

    在31日上午舉行的捐贈儀式上,沈葆楨玄孫女沈織、沈駿等人將家藏船政珍寶捐贈給位於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將專門開設展櫃對外開放展覽。

    據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受贈的物品十分珍貴:雙耳彩釉茶具-糖罐出產於清乾隆年間,沈葆楨曾用過,此後一直作為家藏珍寶為沈家保存;滿漢全席用盤、碟是沈葆楨曾孫、原福州船政局制機主任沈來秋與時任福州船政局局長的陳兆鏘將軍長女陳秀瑩結婚時,陳兆鏘為女兒出嫁特意向景德鎮訂製的嫁妝;臺虎鉗是參加過黃海海戰和威海衛戰役、曾任福州船政局局長的陳兆鏘將軍當年研製造艦時使用的工具之一,他晚年將其贈送給曾外孫林瑞。

    據了解,捐贈家藏船政珍寶是沈葆楨後人的一致決定。

相關焦點

  • 清代船政大臣沈葆楨後人 捐贈家藏滿漢全席餐具
    據新華社1月3日專電清代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後人近日向位於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捐贈了3件家藏珍寶:清乾隆年間雙耳彩釉茶具———糖罐1個,滿漢全席用盤、碟1套,臺虎鉗1個。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受贈的物品十分珍貴:雙耳彩釉茶具——糖罐出產於清乾隆年間,沈葆楨曾用過,此後一直作為家藏珍寶在沈家保存;滿漢全席用盤、碟是沈葆楨的曾孫、原福州船政局制機主任沈來秋與時任福州船政局局長的陳兆鏘將軍長女陳秀瑩結婚時,陳兆鏘為女兒出嫁特意向景德鎮訂製的嫁妝;臺虎鉗是參加過黃海海戰和威海衛戰役、曾任福州船政局局長的陳兆鏘將軍當年研製艦船時使用的工具之一,他晚年將其贈送給曾外孫林瑞
  • 船政新書首發 馬尾紀念「船政之父」沈葆楨誕辰200周年
    活動現場進行了《從船政到南北洋——沈葆楨李鴻章通信與近代海防》書籍首發式,該書從兩名重要官員私人通信的層面,生動地呈現有關清末海防建設的歷史。今年是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誕辰200周年。沈葆楨是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船政的締造者,被稱為「船政之父」。
  • 船政文化再傳佳話 三位船政大臣後人首次共聚臺灣
    船政文化再傳佳話 三位船政大臣後人首次共聚臺灣   昨天在臺北舉行的第三屆閩都文化學術研討會人才濟濟,高朋滿座,其中有幾位清代船政大臣的後人尤為引人注目。
  • 兩岸船政名傑沈葆楨後人 福州海祭先賢
    在寄託哀思的樂曲中,片片白菊花瓣撒入閩江,隨水漂向遠方。東南網4月3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陳夢婕 通訊員 阮彬彬 文/圖)2日,「紀念沈葆楨巡臺140周年·船政名傑後人海祭先賢」活動在馬尾舉行。來自兩岸的近百位船政名傑後人重聚140年前福建水師赴臺驅日出發地,海祭先賢,重溫歷史。據悉,這是百餘年來福州首次海祭戍臺將士。
  • 馬尾紀念「船政之父」沈葆楨誕辰200周年
    此次活動由馬尾區委宣傳部主辦,福州中國船政文化管理委員會、福建船政文化保護開發有限公司、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承辦。今年是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誕辰200周年。沈葆楨是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船政的締造者,被稱為「船政之父」。
  • 馬尾船政遊,探究沈葆楨和他夫人的「秘史」
    第一站是參觀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船政博物館大門踏入館中一件件文物、一張張照片、一個個模型,無聲地訴說著那段令人捶胸頓足沈葆楨,他是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船政的締造者。城將破林普晴,她無僕無婢,和廣信家屬,在知府的大堂架設大鍋,燒水做飯,分頭送上城牆,端到的守城百姓手中,一邊火速派人向父親以前的舊部、浙江提督饒廷選求援。第二天沈葆楨帶回援兵趕回廣信,趁太平軍陣腳未穩,七戰七勝,打得楊輔清溜溜地率領殘部撤退了。做為女人很好奇林普晴是誰,林普晴是林則徐的女兒,沈葆楨的原配夫人。原來是沈葆楨的賢內助。
  • 榕將建沈葆楨紀念館 臺民眾願來榕研習船政文化
    福州新聞網6月27日訊 福州將建沈葆楨紀念館,並出版《沈葆楨傳》等關於沈葆楨的叢書。17日,當福州市副市長、馬尾區委書記林飛在《船政與臺灣》臺北特展開幕式上提到這一計劃時,贏得在場200多名臺灣嘉賓的熱烈掌聲。
  • 翁同龢後人向上海博物館捐贈兩件重要家藏
    2019年1月24日下午,翁同龢後人翁以鈞先生攜夫人柳至善女士代表翁萬戈先生將兩件翁氏家族重要家藏捐贈給上海博物館,這兩件重要家藏分別是明代畫家沈周的《臨戴進謝安東山圖》和清代畫家王原祁的《杜甫詩意畫巨軸》。捐贈儀式在上海博物館內舉行。
  • 沈葆楨後人合力為家族續譜
    福州新聞網2020年1月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 文/攝)由海內外沈葆楨後人合力完成的《閩侯沈氏翊清公支下家譜》,昨日面世。這是武林沈氏遷閩本支家譜的續譜,詳盡記錄了沈葆楨長孫沈翊清後世的繁衍情況。據此譜記載,沈翊清後人已繁衍六代,曾生活在中國、美國、瑞典、芬蘭、新加坡、韓國、泰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等10個國家。
  • 甲午後人:沈葆楨後人受「五四」影響成新月派詩人
    原標題:甲午後人:沈葆楨後人受「五四」影響成新月派詩人   參加過甲午戰爭的不少名將都來自福州,記者一行也追尋著名將們的足跡,對他們的後人和家族進行了採訪。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在這些後代的心中,家族的記憶才是最珍貴的財富。
  • 船政人物——沈葆楨
    沈葆楨(1820—1879 年),榜名振宗,字幼丹、翰宇,侯官縣(今福州)人。林則徐外甥與女婿。道光二十年(1840 年)中舉,二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後授編修。曾充武英殿撰修,順天鄉試同考官。鹹豐四至五年(1854—1855 年)先後任江南、貴州道監察御史。以言官身份多次上疏,得到皇帝賞識。
  • 節目|船政大臣沈葆楨,如何培養中國第一批海軍人才?《船政風雲之...
    沈葆楨,是林則徐的女婿。1861年,被兩江總督曾國藩提攜為江西巡撫,與江蘇巡撫李鴻章、浙江巡撫左宗棠,同為曾國藩麾下骨幹。左宗棠在去西北赴任之前,向朝廷請旨,任命沈葆楨為船政大臣,全權總理船政事務。那麼,從招生辦學到製造輪船,在沈葆楨培養中國第一批海軍人才的背後,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沈葆楨1866年冬天,負責培養學生的求是堂藝局就緊鑼密鼓地開始招生了。在福建的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一張張醒目的招生告示。但是,連朝廷都大力支持的招生工作,卻門可羅雀,很少有人問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又該怎麼辦呢?
  • 珍貴明清書畫「入住」上海博物館 翁同龢後人捐贈兩件重要家藏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月24日報導:今天下午,翁同龢後人翁以鈞先生攜夫人柳至善女士代表翁萬戈先生將兩件翁氏家族重要家藏捐贈給上海博物館,這兩件重要家藏分別是明代畫家沈周的《臨戴進謝安東山圖》和清代畫家王原祁的《杜甫詩意畫巨軸
  • 翁同龢五世孫、「守藏家」翁萬戈辭世 多次向重要博物館捐贈重要...
    他曾多次向重要博物館捐贈重要收藏品,包括2015年,將《翁同龢日記》手稿本捐贈上海圖書館;2018年,向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捐贈清代王翬《長江萬裡圖》以及183件家藏曆代書畫文物;2019年,向上海博物館捐贈沈周《臨戴文進謝安東山圖》和王原祁《杜甫詩意畫巨軸》等。
  • 兩岸紀念沈葆楨保臺建臺140周年 學術研討會開幕
    140年前爆發的中國近代首場抗日衛國戰,以及沈葆楨、丁日昌等歷代船政先賢在保臺建臺方面的成就。而出生於抗戰中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為大會題詞祝賀,「沈葆楨巡臺驅日140周年紀念海疆萬裡情閩臺一家親」。   福建省委常委兼省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陳樺在致辭中說:「兩岸的船政保臺建臺名傑後人、船政文化專家會聚一堂,共同緬懷沈葆楨保臺建臺感人事跡,共同弘揚福建船政文化,寓意深刻,意義深遠。沈葆楨的歷史功績值得後人深深銘記。
  • 沈葆楨後人葉碧嵐國慶假期做起三坊七巷義務講解員
    敞開祖宅大門,穿戴整潔地站在門前,不時熱情地招呼在宮巷裡來往的遊人進屋看看……「這是沈葆楨故居,歡迎大家進來參觀一下!如果你們有時間,我還有很多沈葆楨的故事,說給大家聽。」昨日,記者走進沈葆楨故居時,葉碧嵐女士正抱著一塊在假期前趕製出來的木牌匾,向遊客講述著沈葆楨的故事。葉碧嵐是沈葆楨的後人,大家可別小看這位業餘的「義務講解員」,從她口裡說出來的有關沈葆楨的趣聞軼事,有些還真鮮為人知呢。
  • 通訊:「左營」聯結兩岸 馬尾船政文創打造「小臺灣」
    )文化創意產業園。「左營佐贏」園區起自船政文化博物館,依馬限山而建,佔地約13畝、建築面積約4200平方米,是一條具有船政特定歷史時期(1866年~1920年)風格的街區。民宅、教堂、名人故居、亭、臺、樓閣和當時在馬尾出現的英、法建築錯落山道。自貿區的虹吸效應正在展現,令該園區一開張就「引鳳」14家臺企,入住率高達九成。圖為該產業園臺灣文創美學館負責人展示布袋木偶。
  • 沈葆楨信札散論
    沈文肅即沈葆楨。作為晚清政壇要員,沈葆楨與其他一些文人士大夫一樣,鍾情翰墨詩書。但其書法能夠突破館閣體的局限,融歐體、章草、何紹基等書體於一爐,碑帖結合,自成一家,氣格獨特。應該說,在晚清書壇上,應該有沈葆楨的重要一席之地。讀沈葆楨及其書法,顯示了一個清醒的文化保守者於大變局中在根基與求變之間高明的自我平衡。
  • ——沈葆楨家風家訓
    在中國近代史上,沈葆楨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中國首任船政大臣、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臺灣地區近代化的開拓者。沈葆楨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身份:林則徐的外甥和女婿。2020年,是沈葆楨誕辰200周年,作為晚清「經世致用」思想的有力踐行者,沈葆楨的愛國主義思想和高尚的民族精神,實幹擔當、開拓進取的作風,對我們今天深化改革開放,維護國家統一有著現實和深遠意義。沈葆楨的家風家訓尤其注重儉以養德和讀書立品,對今天的廉政建設和文化傳承也有著很實際的借鑑意義。
  • 紀念沈葆楨誕辰200周年讀書分享會在榕舉行
    記者 歐陽進權 攝  福州新聞網12月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王曉霞)5日下午,致敬船政——紀念沈葆楨誕辰200周年讀書分享會在福州安泰新華圖書城舉行,近百名船政文化及閱讀愛好者參加。分享會由福州中國船政文化管理委員會、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福建新華發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州分公司、福建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