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徐霽
前幾天郭廣昌參加活動時說,豫園股份將成為復星在快樂時尚領域最大最重要的產業上市平臺。
怎麼做呢?在此之前公布的豫園股份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中,郭廣昌準備讓公司收購復星國際旗下的28家地產項目公司,證監會問詢後,又改成26家,作價242億元。
最近一段時間,就規模和關注度而言,能與360借殼江南嘉捷相提並論的資本運作,恐怕也只有豫園股份重組復星地產了。
很多人只關注交易本身、復星地產回A、豫園商城變身豫園股份,卻忘了問一問,豫園商城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為什麼要重組?
佔九成業績的黃金銷售,因行情低迷毛利率不足10%,豫園股份近年業績下滑較為嚴重,在復星頻繁業務整合、復星地產有上市需求的情況下,這一交易看起來順其自然。
豫園股份業績大倒退
豫園商城不僅是上海老城地標,還是外國人在上海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
豫園商城的前身是上海豫園商場,坐落於上海市南部舊城的東北角,近外灘,與浦東隔黃浦江相望。1987年改制後,於1992年在上交所上市,「老八股」之一。
2002年,郭廣昌的復星投資取代上海市黃浦區國資委成為豫園商城的實際控制人。此後多年,雖然豫園商城的業務範圍偶有調整,但依託豫園、以黃金銷售為主的格局一直未變。
復星接手豫園商城後,公司的業績一直穩步增長,2013年營業收入26.79億元,淨利潤5014萬元,到2010年營收突破百億規模,2012年馬上就到200億,2014年淨利潤突破10億元。
不過,2014年也到了業績的一個分水嶺。當年業績出現下滑,2015年和2016年營收、淨利潤出現雙降。
豫園商城的淨資產收益率也從2013年的15.11%,一路下滑至2016年的4.53%。
雖然2017年前三季度豫園商城的業績略有回升,但是,這無非跟同行業的其他公司一樣,靠關閉直營店、增加加盟店等方式降低運營成本造成,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回暖。
復星控股了4家A股公司,上海鋼聯(300226.SZ)和海南礦業(601969.SH)均處於「逆周期」,且都有了重組藍圖,復星醫藥(600196.SH)業績穩健。
於是,豫園商城在前不久更改簡稱為豫園股份(600655.SH),其重組事宜也加緊推進。
因此,當復星地產有回A計劃時,正需要提振業績、原本就有地產業務、還說得上有相關性的豫園股份自然成了首選。
黃金主業毛利不足10%
斑馬消費徐老師一直覺得奇怪,為什麼明明以銷售黃金珠寶為主業,大家卻要把豫園股份作為商業零售類上市公司,難道只是因為這家公司叫豫園商城,而不是老廟黃金?
2016年,豫園股份營業收入156.43億元,其中黃金珠寶板塊的營業收入為135.68億元,佔比86.74%。2014年和2015年黃金珠寶業務佔比均超過90%。
截止到2016年底,豫園股份旗下兩大黃金珠寶品牌,老廟黃金和亞一珠寶,一共有門店1828家,其中直營店211家,加盟店1617家。
上市以來,黃金銷售業務一直是豫園商城的「臺柱子」。
之前黃金珠寶行業銷售火爆。以2000年為例,當年豫園股份旗下黃金珠寶業務的毛利率為17%。近年黃金零售指數下降,公司黃金珠寶業務的毛利率大幅縮水,2012年、2013年甚至降至5%以下,近3年雖略有回升,但仍不足10%。
豫園股份旗下前十大直營店,有8家黃金珠寶店,其中有6家營業收入出現下滑,下降幅度動輒20%-30%。
主營業務毛利率不斷走低,各項成本不斷走高,豫園股份的業績下滑不可避免。
當然了,A股其他同類上市公司,名牌珠寶(002574.SZ)、老鳳祥(600612.SH)等,大多業績慘澹。還真應了斑馬消費之前寫過的那句,開金店不如賣盒飯。
當然,除了黃金珠寶業務,豫園股份旗下還包括餐飲、醫藥、房產、百貨等業務。這些業務毛利率高,但無奈盤子太小,撐不起豫園股份。
不過,它們可以代表復星系撐起郭廣昌作為上海首富的臉面。
豫園股份百貨業務以地標性的豫園商場為主,餐飲業務包含大名鼎鼎的南翔饅頭店、上海老飯店等,旗下還有重要品牌童涵春堂。
豫園股份年報顯示,公司旗下品牌包含1個中國名牌、3個中國馳名商標、13個中華老字號、15個上海市著名商標。
不過,2016年12月,豫園股份以1317.52萬元處置子公司上海童涵春堂,這也算是上市公司應對業績下滑的常見套路。
面對各版塊業務的頹勢,豫園股份也採取了一些挽救措施,比如把豫園商場的模式複製到瀋陽,收購日本的一個滑雪場度假村,無奈遠水解不了近渴。
如果豫園股份守著這些業務做大,我倒真相信它會成為一個快樂產業的集合體,但如果交易完成後豫園股份搖身一變成為房地產公司,那只能說有人比馬老師的套路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