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號獨家約稿,來源:國際航空公號(interavi) 作者/黃沁)
今天上午,四川航空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駕駛艙右側擋風玻璃脫落,備降成都。
據了解,當時飛機正值9800米巡航過程中、MIKOS點附近,飛機馬赫數0.74-0.75,機組發現右側內風擋出現裂紋,立即申請下高度返航,此時ECAM出現右風擋防冰故障信息。隨後,右風擋爆裂,機組立即按程序處置,下高度、減速,帶氧氣面罩,期間由於噪音太大無法建立無線電通訊聯繫,機組將應答機調至7700。與此同時,客艙內氧氣面罩脫落,乘務員按程序廣播和處置,最後飛機於07:42安全落地,一名副駕駛、一名乘務員有輕微擦傷,無旅客受傷。
川航不翼而飛的風擋玻璃
降落後,現場照片顯示飛機駕駛艙右側擋風玻璃不翼而飛, 這是非常非常罕見的故障。業內人士透露,該機於2011年7月26日進入川航,截至2018年5月14日,共使用19912.25小時,12920循環。最近一次A檢為4A5,2018年4月12日昆明完成。飛機當日無保留故障項目。查詢近15日維修記錄,該機無風擋故障信息。目前已確認破裂風擋為原裝件。詳細情況正待進一步調查。
這一罕見故障,不由得讓我們想起英航5390航班事故。當時,那架BAC-1-11型噴氣式客機駕駛艙左前方的兩塊擋風玻璃只剩了一塊,機長前方的玻璃不翼而飛。機艙與客艙之間的門被氣浪衝開,後艙的小件行李和紙張等飛進駕駛艙,而機長蘭開斯特由於已經鬆開了安全帶,隨著氣流被從窗口吸了出去。
看英航事件空中驚魂一刻
對比英航事故,川航機長未被吸出窗外也再次告訴我們,乘坐飛機時全程系好安全帶,非!常!重!要!
風擋破了飛機還安全嗎?
這是一張本次故障客機A319飛機風擋的構成圖。按照空客飛機的手冊,飛機的前風擋玻璃有6層,從外到內分別是:外層①、加溫塗層④、夾層⑤、中間層②、夾層⑤、內層③。其中外層有加溫,主要是起保護作用。飛機空中飛行時外界溫度會低至零下60多度,加溫的風擋可以有效保持一定的強度和韌性。中間層和內層稱為結構層,無論中間層或者內層,任何一層都具有承擔兩倍於飛機最大壓差的能力,所以只要有中間或者內層任何一層玻璃在,飛機都是安全的。
那麼,風擋玻璃為什麼會破損呢?
一般而言,風擋玻璃破損主要有以下的原因:外來物撞擊、老化、加溫系統電弧、受潮、分層、產品質量問題、安裝問題。
例如,英航5390事故調查顯示,問題出在風擋玻璃螺絲上。維修技師使用了比舊螺絲的直徑小了兩百分之一英寸的備用螺絲,安裝的角度有所偏離,新螺絲釘並未完全契合,而客機密封機殼和稀薄大氣層之間的強大壓差下,有瑕疵的機體根本經不起考驗,因而事故發生。2006年國航成都維修基地航線維護人員也曾檢查發現B-6034號空中巴士A319飛機風擋玻璃有蜘蛛網狀鳥擊裂紋,超過放行標準,並及時採取了維修更換措施,避免飛機事故發生。
當飛機風擋玻璃破損,該怎麼辦?
首先,飛行員必須用筆或者指甲去沿裂紋感觸一下,看看內層玻璃有沒有破損,如果內層玻璃破損了,因為無法估計中間層是不是也破損了,所以就應該立即下降,降低飛機內外壓差,避免飛機進一步惡化而失去整個風擋,進而有失壓的危險。如果內層玻璃沒有破損,由於內層玻璃至少可以承擔兩倍於最大壓差的壓力,所以通常飛機是安全的。
簡單判定哪層玻璃破損方法:
上圖是加溫層破損,對飛機沒有影響。
上圖是外層破損,對飛機安全沒有影響,但是影響飛行員視線。
上圖是內層或者中間層破損。只要內層破損了就可能對飛機安全有影響(無法判定中間層的情況)。此時需要立即下降高度,因為飛機風擋不能承受壓力,有進一步失去整個風擋,進而失壓的危險。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次川航機長在風擋脫落的情況下,面對巨大的風噪,危險的零下五十度低溫,恐怖的迎面風速,還能穩定情緒駕機著陸,平安降落,化險為夷,機組可能完成了近年來國內最有挑戰的飛機特情處置和緊急著陸,的確非常了不起。
真正的生死考驗
向全體機組成員致敬!
文章參考:四川在線《川航3U8633航班機械故障備降成都追蹤: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民航資源網《國航成都維修基地首次更換A319飛機風擋玻璃》;Yankee Joe《空難改變航空史8-不翼而飛的擋風玻璃 1990年英航5390號航班》;資深機長陳建國《飛機風擋破損,還能安全飛行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