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上海臨港新片區國家產教融合試點核心區揭牌暨首批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在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舉行。
會上,華東師範大學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籤署校地戰略合作協議。
在教育領域合作方面,發揮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傳統優勢,打造「華東師大臨港教育生態圈」。包括合作開辦華東師大附屬學校、華師大二附中臨港校區、基礎教育全學段國際學校。
據了解,雙方將在臨港新片區主城區開展商業和文化交流合作,在臨港新片區主城區等區域內投資二所學校(公辦及民辦)。
據推測,華二臨港校區有望落戶103區域頂尖科學家社區。
華二臨港校區真的要來了!
臨港規劃繼續逆天,不只有優質的高校、未來還有華二!目前已經有:明珠臨港小學、冰廠田幼兒園、上海中學東校初中部、高中部。一起來看「逆天臨港規劃」的教育陣容:
而在前段時間,臨港新片區NNW-C4街坊中學、小學、幼兒園教育配套項目集中開工,預計2022年4月竣工。項目建成後將為新片區再添中、小、幼教育配套各一座,一起來了解這些一站式配齊教育資源吧!
臨港片區中、小、幼教育配套項目
1
中學項目
項目位於臨港主城區NNW-C4街坊南側,用地面積3萬平方米,西北至洛神花路,東南至公共通道,西南至NNW-C4B-02高中用地,東北至白荊路。
校園建築採用灰白色調,與周邊住宅及城市公共綠地空間有機融合,形成整體城市開放空間形象。校內各功能空間綜合聯通又相對獨立,建築造型設計簡潔統一,體現校園渾厚的文化底蘊和溫馨平和的場所氛圍,建成後擬設立32個班級。
2
小學項目
項目位於臨港主城區NNW-C4街坊,用地面積2萬平方米,北臨鈴蘭路,南至NNW-C4A-04社區公共設施用地,西至洋槐路,東至NNW-C4A-02居住用地。
項目通過對不同功能區的個性化設計,努力打造綠色校園、生態校園,體現多元、自由、兼容並蓄的校園文化,建成後擬設立25個班級。
3
幼兒園項目
項目位於臨港主城區NNW-C4街坊南側,用地面積1.1萬平方米,地塊北至洛神花路,南至NNW-C4B-04體育設施用地,西至雲皓路,東至NNW-C4B-02地塊高中用地。
項目圍繞「新、奇、趣、美」建築風格,園舍建築打造溫馨、親切、活潑的場所氛圍。通過有機立面材料和多樣色彩搭配,塑造豐富立面效果,建成後擬設立22個班級。
臨港片區一下配齊初、小、幼資源,簡直讓別區家長羨慕得不得了。但臨港片區優質的教育資源還遠不止這些,不只有優質的高校、還有明珠臨港小學、冰廠田幼兒園、上海中學東校初中部、高中部,可以說「逆天臨港規劃」的教育陣容!
臨港全齡化優質教育資源
幼兒園
目前,臨港主城區有幼兒園5所,分別是海音幼兒園(南園、北園)、冰廠田滴水湖幼兒園(茉莉部、宜浩部)、方竹幼兒園、冰廠田臨港幼兒園(本部、分園)、馨苑幼兒園。
另外:萬科金域瀾灣幼兒園(規劃)。
除冰廠田臨港幼兒園分園和馨苑幼兒園兩個新開園的幼兒園外,其餘均為上海市一級幼兒園、公辦幼兒園,目前共有學生1865人。
此外,今年新開園招新生224人,合計共2089人。
小學
臨港主城區有兩所公辦小學:建平臨港小學和明珠臨港小學,分別有兩個校區,共有在校生2498人;一所耀華國際學校民辦滬港學校,有小學生280人。
建平臨港前身是浦東臨港第一小學,是臨港最早的小學。2015年更名為臨港第一小學,2018年更名為建平臨港小學,納入「建平」系。
明珠臨港小學屬於臨港宜浩佳園的公建配套項目,辦學規模30個教學班。學校推行「局鎮合作辦學」新模式,全面引進浦東新區明珠小學的優質教育資源。明珠臨港小學也是獨立的辦學實體。
初中
臨港主城區有三所公辦中學、一所國際學校:
臨港第一中學(346人):全日制普通初級中學。
上海中學東校(916人):由上海中學與原南匯區教育局合作的全日制、全寄宿公辦完中。
臨港實驗中學(285人):由世外教育集團託管的一所公辦初級中學。
耀華國際學校民辦滬港學校初中部(340人):民辦滬港學校(上海耀華臨港校區)開設的小學及初中課程以中國國家課程為基礎和核心,引進海外先進教學資源,重視中英雙語能力。
大學
在上海浦東南匯新城,距離上海市中心約75公裡的這片土地上,多所高校在這裡聚集——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電力大學、上海電機學院、上海建橋學院,形成了「兩海兩電一橋」的高校新格局。
此外,除了這些大學本部,臨港還聚集了中國美術學院中法藝術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英低碳學院、同濟大學海洋學院三所大學院系。
教育新軍強勢加入
除了已有的教育資源,近日,臨港優質教育又將「添」一名新成員——上海中學東校獨立高中部今年將開建!
資料顯示,上海中學高中部將按48班規模及現代化示範性寄宿制高中標準,建設相應的教學樓、宿舍樓、體育場館、綜合館等,總面積150000平方米。
上海中學在這裡設立獨立高中部,對臨港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目前,上海中學東校有24個班級,800餘名學生,高中部12個班級,400餘名學生。
上海中學東校師資力量雄厚,有在編教師124名,其中約62%為研究生以上學歷,約54%為黨員教師。
以上就是臨港片區的資源盤點啦。
目前臨港主城區的教育資源來看,幼兒園和小學、初中的資源基本能滿足需求。從小學資源上來看,臨港的孩子,不是讀明珠,就是讀建平!現在再加初中高中的上中東+華二,臨港教育真是集齊七龍珠。
那麼臨港的生源如何?有家長說,大IP名企、直接落戶、額外積分,臨港不斷吸引各種高精尖人才進駐。這些父母的職業基本都是教師,醫生,工程師,計算機行業的,他們的小孩能學習能不好?所以生源是不會差的。
*本文由哈童上海升學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