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公路拓開連片山區致富大門

2020-12-21 荊楚網

10年投入2400餘億元修路

雲端公路拓開連片山區致富大門

秭歸香溪長江大橋的建成,打破秭歸長江兩岸以汽渡為唯一通道的歷史,將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三大黃金旅遊區串為一體。(視界網 鄭家裕 攝)

十堰市房縣野人谷鎮境內的「十回首」盤山公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攝)

近年來,宜昌市興山縣高標準建成40公裡「生態旅遊扶貧廊道」,將兩個鄉鎮的6個村串成一線。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攝)

11月5日,蘄春縣株林鎮會龍池村形成垸連垸、戶連戶、基地連基地的道路交通大格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梅濤 攝)

工人在保神高速公路後坪互通樞紐加緊建設。全長43.3公裡的保神(保康至神農架)高速是我省「十三五」重點規劃項目,也是神農架林區通往外界的首條高速公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楊韜 攝)

宜昌點軍區橋邊鎮雙堰口村3組村民胡啟新和老伴,看著嶄新的柏油路從家門口經過,不禁喜上眉梢。 (視界網 黃翔 攝)

作為橫貫我省中北部的一條東西向省際通道,麻竹高速極大改善了麻城、紅安、大悟等地大別山區的交通條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徐春曉

交通建設,脫貧先行官。

脫貧奔小康,路得先通暢。按《湖北省「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到今年,我省實現貧困地區所有縣(市)通高速公路,所有建制鄉鎮通二級及以上公路,所有建制村及20戶以上自然村通瀝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車通保率達100%的目標任務。

眼下,脫貧攻堅戰進入收官階段。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幸福生活的新起點。按習近平總書記 「交通建設項目儘量向進村入戶傾斜」 的要求,在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的過程中,交通建設已成為構建鄉村振興發展新格局的重要基石。

城鄉30分鐘交通圈形成

「現在公交車到家門口,進城太方便了。」12月8日,十堰張灣區西溝鄉嶽竹村公交站臺,村民李強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嶽竹村距中心城區40餘公裡,過去村民進城,需1個多小時。2017年,十竹路嶽竹關隧道打通,一條標準化二級公路連接起西溝鄉幾個村莊,村民到西城開發區工廠務工,時間縮短一半。村裡的天麻、石榴等特色產業也發展起來了,貧困戶就近務工,戶均增收超過2萬元。

張灣有雄厚工業基礎,又有近郊優勢。近年,張灣先後建成12條城市主幹道和4條鄉鎮主幹道,硬化通村公路130公裡,打通「斷頭路」25公裡,新修旅遊公路35公裡,開通城鄉公交線路10餘條,形成城鄉30分鐘交通生活圈。

現在的張灣,城鄉間隔閡越來越模糊。自啟動「四好農村路」攻堅戰以來,構建了幹支結合、聯網成片的農村公路網絡,更多貧困人口就近就地進廠,全區綜合就業率超過92%。

扶貧隊長與村支書的夢想

12月12日,站在英山方家咀鄉四棵楓山頂,看著新修的景觀路如彩帶般從村中心橫穿而過,白蓮河一水碧波,將滿山蒼翠環繞,省僑聯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黎志勇陶醉了。

經過數年接力幫扶,四棵楓村先後修建起英山最美鄉村公路——九大線、村民服務中心等,面貌煥然一新。2016年實現整村出列,2019年全部脫貧,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表彰為「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下一步,將依託毗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四季花海,發展體驗式鄉村旅遊,壯大村集體產業。」黎志勇充滿信心。

離英山數百公裡的保康大山深處韓家灣村,32歲的姜敏10年前嫁到這裡時,貧困人口多、耕地面積少。2018年,她出任村支部書記第一件事,就是打通出山的路。

山路修好了,姜敏和鄉親們把種植的天麻和魔芋順利賣出去。如今的韓家灣村,已實現全部脫貧,土坯房換成小洋樓,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交通路網整潔通暢,全體村民正享受脫貧後的成果。

但姜敏還有一樁心事。她常常走到山路盡頭,仰望山頂的那個溶洞。那是一個美麗夢想:她要把路繼續修上去,將溶洞開發出來,把韓家灣村建成以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種植為龍頭,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度假產業同步推進的高山生態村。

2400餘億元投入連片山區

7月16日,宣鶴高速、建恩高速公路通車試運營,標誌著我省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5月13日,張南高速宣恩至鹹豐段、呼北高速宜都至鄂湘界段兩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對我省區域發展、脫貧攻堅有著重要意義。

來自省交投集團信息:近10年,我省將2400餘億元資金投向大別山區、秦巴山區、幕阜山區、武陵山區等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通過交通扶貧,助力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僅在恩施,就投資405億元新修高速公路達370公裡,恩來、恩黔、利萬(湖北段)高速公路使途經5個縣(市)、15個鄉(鎮)、110個行政村的沿線群眾受益。

作為省屬資產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和我省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平臺企業,湖北交投累計完成融資4408億元、投資3322億元,建成高速公路2614公裡。今年,新開工建設宜來高速宜昌段等11條550公裡高速公路,總投資近900億元,為「十四五」開好局打牢基礎。

相關焦點

  • 如城街道錢長村:閱讀拓開致富路
    如今快節奏的時代,讀書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在如城街道錢長村,讀書卻成為村民們的日常,從書本中汲取知識,種好草坪的他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閱讀拓開致富路」。眼下正是草坪出售旺季,然而11月11日,記者在錢長村的農家書屋內,卻看到不少村民手持書本讀得津津有味。
  • 《中國青年報》報導我市大竹縣廟壩鎮:村黨支部為民大修「致富路」
    來源:中國青年報四川達州志願者與村民共修「致富路」2020年12月15日,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廟壩鎮土竹村連接210國道的出山村級水泥公路修築現場一派火熱忙碌景象。坐落在華鎣山深處的達州市大竹縣廟壩鎮土竹村屬國家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重點區域,土竹村黨支部抓住丘陵山區農村冬閒時機,積極組織村民加緊對多方努力爭取來的2.3公裡出山村級水泥公路、生產便民路建設項目進行施工修建,完善村道公路網絡,暢通村民致富大道。
  • 【記者在一線】池州市石臺縣:農家樂敲開山區「致富門」
    【記者在一線】池州市石臺縣:農家樂敲開山區「致富門」 中安在線   2019-04-04 00:13:14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史睿雯  編輯:王騰飛
  • 秦巴山區告別絕對貧困
    秦巴山區地跨多個省、市,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76個縣(區)中陝西一省即佔29個,是多年來陝西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近年來,作為陝西脫貧攻堅主戰場的秦巴山區,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和實現山區貧困群眾增收致富;通過精準搬遷、精確施策和精細管理,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難題;通過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質量,補齊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的短板,突破持續困擾秦巴山區發展的瓶頸;通過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積極性
  • 浙中新報:東陽嶺頭至西垣的「致富公路」開建了
    「嶺頭至西垣公路終於開建了,我們每天都在盼望啊!」日前,東陽市巍山鎮嶺頭村村民潘高水說:「我們去一趟東白山遊玩要繞很多路,要先經S211省道,再到懷萬線,然後上S310省道,最後再繞過東方紅水庫,得折騰個把小時。等這條路建好了,聽說20多分鐘的車程就到了,太好了!」
  • 打卡318酷炫甘孜——瀘定:「雲端」種出「致富果」
    瀘定縣黃草坪村海拔在2000米左右當地目前已經發展了近1000畝高原蘋果種植基地那麼「雲端」上的蘋果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高原蘋果不僅成為了黃草坪村響噹噹的「名片」,也是當地和附近村鎮農戶的「致富果」,2007年,「瀘定縣黃草坪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全村農戶以承包土地、經濟林木作為股本方式加入到種植專業合作社
  • 會寧縣楊崖集鎮:中藥材產業鋪就山區農民致富路
    會寧縣楊崖集鎮:中藥材產業鋪就山區農民致富路 白銀新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打卡318酷炫甘孜|瀘定:「雲端」種出「致富果」
    瀘定縣黃草坪村海拔在2000米左右,當地目前已經發展了近1000畝高原蘋果種植基地,那麼「雲端」上的蘋果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高原蘋果不僅成為了黃草坪村響噹噹的「名片」,也是當地和附近村鎮農戶的「致富果」,2007年,「瀘定縣黃草坪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全村農戶以承包土地、經濟林木作為股本方式加入到種植專業合作社
  • 改造1150棟房屋外立面 全面提升廣東北大門形象
    、國家5A級景區丹霞山資源,重點圍繞環丹霞山23個村(居)250個自然村開展道路、設施、產業、文化內涵「四個連片」建設,打造「一個中心,兩大環線,三個主體功能區,四大門戶」空間格局,讓環丹霞山村莊與丹霞山聯動發展。
  • 明山區特色種植引領村民走上產業致富新路
    明山區特色種植引領村民走上產業致富新路 2020-12-22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鋼城羅漢峪村:修通盤山公路打通群眾致富路
    4月2日,鋼城區艾山街道羅漢峪村的村民朱本松指著剛剛修通的臥虎山盤山公路高興地說。  羅漢峪村地處蓮花山脈,三面環山,村西臥虎山海拔836米,走在山間,既能見到始建於明朝的福廳寺、姑子庵、古梯田等歷史文化景觀,也能看到棺材石、石炕、香爐石、虎頭崖等鬼斧神工的自然風光,還有2700畝野生慄子園、杏園、蘋果園、農家樂聖水山莊,讓你感受山水田園的悠然愜意。
  • 讓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題:讓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農村公路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  鋪下的是路,豎起的是碑,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 紅色旅遊公路:老區致富新引擎
    紅色旅遊公路:老區致富新引擎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丁銅川 等責任編輯:喬楠楠2020-01-08 10:20駛出菏寶高速不久,就駛入耀州至照金這段獨具特色的紅色旅遊公路:500米紅色長廊、公路兩邊民居的紅色屋頂、鮮豔醒目的紅色標語……3公裡長的路段,杜天升足足開了5分鐘。銅川北接革命聖地延安,1932年中國共產黨在這裡建立了西北地區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
  • 打造成南部山區「最美公路」——濟南開建南山勝境旅遊公路
    1月16日,省道103濟棗線市中紅符路口南至濟南泰安界段旅遊公路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項目從紅符路口南側向南沿老路改建,經仲宮街道,跨越玉符河與省道317交叉,終點位於省道103濟南泰安界,總長約29公裡。其中,拓寬改建段長約21公裡,原路改建段長約8公裡。與繞城南線、濟泰高速和省道317相接,多點成網致力打通交通堵點,緩解南部山區交通壓力,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 致富天路入雲端——木葉鄉大坂營村的變遷
    公路修到家門口「我做夢都沒想到,公路能修到家門口!」大坂營村7組村民74歲的張志英談到家鄉變化,滿含熱淚。貨物送到家門口,男女老少笑開懷。「現在多方便,公路通了,電話一打,需要的貨物就送到家門口,要吃什麼都是新鮮的。」張志英說,她老伴沒有福氣,毛坯公路修好後,一天眼巴巴守在公路上望什麼時候硬化,哪時候出腳不沾泥巴?但還是沒有等到這一天,便撒手而去。說到這裡,張志英幾度哽咽。「我們真心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結束了肩挑背磨的歷史!」老人的話一點不假,從那張滿是皺紋的臉上真摯的笑容裡可以看出。
  • 創業者白海:開啟百姓致富新大門
    創業者白海:開啟百姓致富新大門 發布時間:2018-09-30 10:42:04      來源:畢節日報   「大家稍微快一點,這車食用菌馬上要送往浙江
  • 可持續的山區公路橋梁結構安全風險管理
    然而在我國西部艱險山區,公路橋梁安全運營所面臨的主要風險,除了上述運營荷載與結構抗力之間的矛盾外,還要面對複雜惡劣的地質地形和水文氣候條件帶來的災害風險。在某些情況下,後者比前者發生的概率更高,所造成的損失更大。
  • 颱風「米塔」逼近臺灣 9條山區公路提升警戒
    「公路總局」上午也提升9條山區公路警戒。「公路總局」提升警戒的9條山區公路,包括:臺2線濱海公路、臺2甲線陽金公路、臺3線關西路段、臺4線內柵路段、臺7線北橫公路、臺7甲線北橫支線、臺8在線谷關-大禹嶺、臺9線北宜公路、臺9甲烏來-孝義路段。
  • 【雲端看永年】邯鄲市永年區:「太行之光」照亮群眾致富路
    【雲端看永年】邯鄲市永年區:「太行之光」照亮群眾致富路 2020-12-09 2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寧德屏南雙溪鎮:鱘魚養殖打開致富大門
    福建寧德屏南雙溪鎮:鱘魚養殖打開致富大門2014-04-30 13: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寧德網  對於雙溪鎮來說,鱘魚養殖和加工帶來的不僅是數額客觀的稅收,更是為周邊農村群眾打開了一扇致富大門。「下一步,我們將引導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為周邊農戶提供優質鱘魚苗、成熟的生態養殖技術及穩定的銷售渠道,從而為農民拓寬致富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雙溪鎮鎮長張積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