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2月25日電 (記者 徐樂靜 實習生 李夢清)不知不覺,「90後」進入了晚婚年紀,而「85後」也開始為人父母。25日,記者從不少浙江「85後」潮媽口中得知,如今育嬰已有「神器」相助,催眠玩具、嬰兒監控器、電動搖籃、奶嘴式體溫計、蹬被提醒器……家長們認為,擁有了這些「神器」,育嬰變得「信手拈來」,再也不會手忙腳亂了。
回憶兒時,「85後」騎在爸爸的脖子上走街串巷,躺在媽媽的懷中聽綿長的催眠曲,無論走到哪兒,都能聽到身後爸爸媽媽熟悉的呼喚聲。
隨著漸漸長大,不知不覺中「85後」跨入了婚姻的殿堂,如今又開始為人父母。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這些年輕的「拔拔麻麻」一改父母輩的育嬰方式,開始藉助「神器」提高育嬰效率。
催眠玩具、嬰兒監控器、電動搖籃、奶嘴式體溫計、蹬被提醒器……25日,27歲的杭州潮媽王靈婷向記者秀她的育嬰「神器」。
王靈婷的孩子已經2歲,為了更方便哄寶寶入睡,不久前她添置了「海馬催眠玩具」。「看寶寶有睡意了,就把『海馬』放一旁唱催眠曲,寶寶聽著聽著就眯熟了。」
裘小姐因平日工作繁忙,無法時刻守在寶寶身邊,於是,她特意選購了一個「嬰兒監控器」裝在嬰兒房。「我在書房工作也能看到寶寶的一舉一動。」
裘小姐告訴記者,她還想買個「蹬被提醒器」,防止夜裡孩子踢掉被子而感冒。
記者了解到,「蹬被提醒器」只需在孩子睡覺時戴在孩子身上或放在身邊,當孩子蹬開被子時溫度會下降,提醒器則會發出「嘀、嘀、嘀……」的聲音,提醒家長及時為孩子蓋好被子。報警器的溫度還可以自行設定。
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蹬被提醒器」、「嬰兒監控器」等名字時,發現有上百家商鋪在銷售此類「神器」,可見,這些高科技育嬰產品已經成為年輕潮媽的得力助手。
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王平也是「神器」的支持者之一,他告訴記者,社會對幼兒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年輕一代的育兒思想與老一輩也有很大差別,選購育嬰產品也是一種育嬰方式。
作為1歲孩子的爸爸,王平也想購置一臺電動搖籃來哄寶寶睡覺。不過他也提醒家長們,要考慮實際需求來選購。
浙江台州市立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敏則認為,「機養」的確省事,不過是沒辦法的辦法,電子產品對孩子成長無益,而且產品的準確性也有待商榷,所以不能過於依賴。
育兒知名博主王人平分析,老一輩育嬰有經驗,尊重感覺,不過缺少科學性;而年輕一代育嬰有知識,相信科學,但又缺少了感性。「綜合一下最好,人終歸不是機器,特別是對嬰幼兒,父母的愛撫、擁抱、凝視、微笑比那些先進的設備重要得多,別本末倒置就好。」
26歲的杭州媽媽凌燕給「神器」投了反對派,因為需要工作,所以她將16個月大的孩子交由母親照顧,雖然辛苦母親了,但她認為這樣比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