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造車新勢力TOP4為什麼是它們

2020-12-23 電子發燒友

國內造車新勢力TOP4為什麼是它們

EV新動力 發表於 2020-12-21 13:50:04

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

新的格局在大洗牌中逐漸成型,遲遲無法量產的玩家逐漸被資本拋棄,走向破產,而成功量產,受到市場認可,並在股票市場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則受到資本的繼續追捧,股價一路走高。也因此在今年的下半段,國內造車新勢力中出現了TOP4的說法,即:蔚來、小鵬、理想、威馬,造車新勢力上半場量產之爭可謂基本塵埃落定。

至於為何大浪淘沙中,僅頭部「四小龍」的無限風光,可以成功?原因很簡單,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造車新勢力,首先至少要有一款被市場認可的產品,TOP4均是如此。

並不是所有造車新勢力都能靠首款產品一炮打響,像蔚來就經過了ES8市場遇冷,幾經坎坷後,靠隨後推出的ES6才扳回一城,成為蔚來最暢銷的產品。接再厲對ES8進行改款重設定,現在的ES8已經今非昔比,當運營上了軌道,EC6這種車推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

小鵬的第一輛車是2017年IDENTY X,當時就只是靜態展示都能發現許多瑕疵,外觀不夠高檔,設的首款產品G3市場反響也一般,直到P7的橫空出世,小鵬才重新回到主流公眾視野中,並被資本市場所認可。

理想初期曾經試圖以車和家的品牌推出小型代步車,最終產品下馬。是理想one這款中型SUV讓理想成功獲得市場的認可。

威馬也是經過前面EX5、EX6的市場開拓,如今投放第三款車已經沒有最初的顧慮和挑戰,依靠百度Apollo,不僅投資上做到了可控,技術上至少能保證始終處於一線水準,逐步摸清了對自我定位的完整形態。

縱觀以上諸強,它們的產品布局是在主流細分市場上,如中型SUV,或者中型轎車細分市場,推出一款產品力優秀,能夠獲得市場認可的絕對主力產品。從而才能進一步建立品牌口碑,切入更多細分市場。

但那些苦苦掙扎或者銷聲匿跡的品牌:要麼是產品細分市場有問題,或者乾脆就沒能成功推出首款量產車。

如前途首款產品是電動超跑,定位極其小眾的細分市場,雖然宣布上市,實際上未能實現真正意義的量產。

博郡是在講故事之前就把自己置於一種尷尬的境地,和一汽夏利成立合資公司獲得生產資質,結果惹上了一身債務,不得不退出市場。

拜騰在自己的概念車上堆了太多概念和成本,這些概念創造了很多噱頭,但始終沒有產品推出來的,沒有產品,這些就是空中樓閣,得不到市場檢驗,一切憧憬都是美好的,只能是泡沫。

總之,沒有產品推出的公司,鐵定死翹翹,FF也是如此。

其次,是各有特色。在同一時間,新勢力造車品牌百家爭鳴,在風口下每家都能湊點錢開個發布會宣布一下品牌發布,但是最終它們都被問了這個問題:憑

什麼是你?

蔚來的打法是從中高端市場車入手,之後逐步降低產品定位走銷量,這點和特斯拉比較像,但蔚來還有個核心競爭力,那就是蔚來為每一位蔚來車主提供的服務,對!是服務,是尊享服務,遠超所謂的傳統車車的BBA的尊享服務,為了提高用戶體驗,建立22家蔚來中心和近100家蔚來空間,預計到年底將建立200家蔚來空間。

小鵬汽車則是主要從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技術方面作為自己核心競爭力,也是國內目前與特斯拉自動駕駛水平最接近的造車新勢力,甚至在自動泊車功能的場景數量、識別率方面超過特斯拉,尤其是針對中國特色駕駛場景和用戶習慣自主研發的軟體算法,在「自動化」和「本土化」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

這一點不僅是小鵬長期以來堅持發展的方向,也是小鵬目前最大的依仗。中國需要這樣的車企,也需要有車企主動承擔起新四化的責任,只要戰略定位不變,在第二場競爭中應該問題也不大。

理想同樣有著體現差異化的功能——增程式技術,雖然目前理想官方已將其稱之為混動技術。而需要注意的是,增程式電動車不僅是市場中少有的新能源車型,同時也是當前可以很好減輕續航焦慮的一種解決方案。

此外,理想汽車CEO李想對於產品的認知,也讓留給了消費者深刻的印象。通過收集各方的意見以及建議,在理想ONE交付之前,就對產品進行了改進。更讓人意外的是,在產品交付之後,理想還對產品進行了座椅硬度的檢測更換和後懸架升級。這種對於產品的態度,理想近來表現出後來者居上的態勢。

再次,是威馬,強調循序漸進,這種務實的思路表示我先把車做出來,科技配置技術、智能體驗再一一更新改善,所以威馬第一款純電動車威馬EX5反而是槽點是最少的,並且不斷修正,不斷改善,從而帶動品牌的建立,也成為了當下用戶心目中最可靠的新勢力品牌。

汽車作為一種差異化極大的產品,新品牌想獲取市場認可的唯一手段是在產品力。TOP4之所以成為TOP4,在於他們共同具備正確的戰略規劃、至少一款獲得市場認可的量產車,以及自己獨特的差異化定位,這些相加在一起才構成了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也正是這種對於產品、市場和用戶端積極的態度,讓新勢力四強今年來的銷量表現逐漸站穩了腳跟。蔚來2020年11月銷量:5291輛,1-11月累計銷量:36721輛;理想2020年11月銷量:4646輛,1-11月累計銷量:31144輛;小鵬2020年11月銷量:4224輛,1-11月累計銷量:21341輛;即使是排最最後的威馬,2020年11月銷量也維持在了3018輛,並且1-11月累計銷量達到18880。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四強的年度銷量表現,均是經過疫情封鎖期之後就開始了逐步復甦,經歷了持續的增長,並在第四季度創下新高。

而銷量的增長無疑又是一個好消息。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燒錢屬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對於企業來說,現金流決定著能否健康的發展,單純依靠外部輸血並非長久之計。就目前四強的表現而言,確實能夠看到他們具備長期發展的能力,也有那麼點兒強者恆強的意思。

反觀其他少數幾家有量產產品的造車新勢力,銷量表現都是一言難盡。更不用說那些遲遲無法實現首款產品量產的車企,基本上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最終只道是殊途同歸,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們總是有意無意走了一條相似的道路,雖然每個人的理念不同,但腳下的路卻是相通的。至於那些沒有走到終點的,除了茶餘飯後還會被人提起,也沒什麼特別好惦記的了。

責任編輯:x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車賣的那麼貴,為什麼造車新勢力卻還是虧損?
    更加令人奇怪的是,目前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沒有實現盈利,蔚來汽車2020年Q1甚至高達142.77%,小鵬汽車的Q1資產負債率高達71%,理想Q2的負債率也高達53%。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蔚來已累計融資13次,融資金額超461億元;理想汽車累計融資超236億元;小鵬汽車累計融資超300億元,但是這些造車新勢力基本都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況。
  • 2020年,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最大看點,當屬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與特斯拉、傳統車企上演強強對決,這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關鍵一役,誰都沒有輸的本錢。造車新勢力分野萬萬沒想到,被調侃為「2019年最慘的人」的蔚來掌門人李斌,今年會如此春風得意,原因在於其治下的蔚來好事連連。
  • 守舊的造車新勢力 速達除了資質還有什麼?
    #汽勢Auto-First|梁樹一放在以前,汽車行業普遍將造車新勢力分兩派:一類是PPT派,它們熱衷於宣傳各種理念、科技,但最終產品遲遲不能落地,包括FF、拜騰、博郡;而另一類則是網際網路派,它們由網際網路大佬牽頭,以特斯拉為奮鬥目標,且憑藉著強大的資本積累,產品相繼問世,甚至登上美股,顯然蔚來、理想、小鵬都是後者。
  • 科創板「氫」風徐來,造車新勢力被誰擋在了門外?
    在這141家提交發行上市申請的公司中,新能源領域的代表造車新勢力企業是其中積極的一份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6家造車新勢力企業在為登陸科創板進行著積極的籌備工作。不過,當這些造車新勢力企業為扣響科創板擠破頭顱之時,來自氫燃料電池領域的企業億華通卻手握國泰君安證券的保薦,率先獲得了上交所的受理。
  • 造車新勢力市值暴漲不是終極目標
    未來幾年,在政策護航、市場增長情況下,產業鏈基礎紮實的造車新勢力仍將有機會實現更大跨越。2020年已進入最後一個月。這一年,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市場備受熱捧。特斯拉以兩倍於豐田的總市值成為全球車企老大,中國造車新勢力代表企業蔚來股價一年來漲幅超過20倍,理想、小鵬股價都連創新高。筆者認為,市值暴漲不是造車新勢力的終極目標,車企終究要回歸汽車製造的本質。
  • 廣州車展造車新勢力奏響「冰與火之歌」
    雖然自今年7月開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連續四次銷量下滑,按下了逆勢增長的「暫停鍵」,但在本屆車展上新能源汽車仍是熱度不減,參展的182輛新車,相較於去年增加了32輛。《中國經營報》記者實地探館發現,與今年成都國際車展造車新勢力集體「啞火」相比,此次車展造車新勢力們可謂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 造車新勢力的冰與火之歌
    首款車型半年賣出近萬輛後,理想已開啟赴美IPO進程,成為繼蔚來之後第二家赴美上市融資的造車新勢力。小鵬、威馬緊隨其後,交付量逐步攀升。據傳小鵬汽車也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秘密遞交了招股文件,最快三季度掛牌。有人走火入魔,有人半途而廢,有人穩健追夢。優勝劣汰之後,中國汽車工業的逆襲是否看到新的曙光?一、冰中淘汰造車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浪漫,但本質依然是門生意。
  • 經濟時評:市值暴漲不是造車新勢力終極目標
    未來幾年,在政策護航、市場增長情況下,產業鏈基礎紮實的造車新勢力仍將有機會實現更大跨越2020年已進入最後一個月。這一年,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市場備受熱捧。特斯拉以兩倍於豐田的總市值成為全球車企老大,中國造車新勢力代表企業蔚來股價一年來漲幅超過20倍,理想、小鵬股價都連創新高。筆者認為,市值暴漲不是造車新勢力的終極目標,車企終究要回歸汽車製造的本質。
  • 2020年11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完整版,造車新勢力難有起色
    車矩陣車評:12月13日,國內汽車銷量統計發布權威機構乘聯會重磅發布2020年11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11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17.1萬輛,同比增長139.2%,環比增長28.2%;累計銷量90.5萬輛,同比下降2.9%。
  • 2020造車新勢力過得如何?分水嶺兩邊風景各異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洗牌,而業內認為,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的技術之爭正大幕拉開。頭部「四小龍」上演逆勢翻盤去年年底從蔚來離職後,王亮(化名)坦言很多次感到後悔。除了疫情導致新工作不順之外,他還懷念在蔚來雖然辛苦加班但滿滿雞血的日子。
  • 造車新勢力風頭正盛 銷量連續數月突破新高
    近期,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風頭正盛,不僅銷量連續數月突破新高,而且一改之前連續巨虧的狀況,企業毛利率紛紛轉正,一些公司股價暴漲,市值大幅提高。一直存在眾多爭議的造車新勢力在2019年經歷了寒冬,眾多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拖欠工資,甚至破產、跑路等情況。如今造車新勢力的數據翻紅,究竟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本報記者 趙語涵2020年關將近,在這極特別的一年裡,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一邊是風光無限的新勢力頭部「四小龍」:蔚來從生死線翻身,市值接連上漲超越通用、寶馬;理想、小鵬前後腳赴美上市,市值看漲;威馬融資100億元,擬登陸科創板。而在分水嶺的另一邊,博郡、賽麟、拜騰、前途、長江汽車等滑向破產邊緣,或將黯然退場。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洗牌,而業內認為,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的技術之爭正拉開大幕。
  • 中國造車新勢力紛紛計劃出海歐洲 有戲麼?
    易車原創回顧2020年,受「疫情」影響,國內汽車市場一大批造車新勢力宣告破產,包括博郡、賽麟等紛紛淹沒在這汽車市場冰河期中,這也使得本就在萌芽階段的新勢力們認清了發展道路的艱辛
  • 速達、愛馳出口歐洲 二手蔚來走出國門 造車新勢力試水海外市場
    就在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為我國汽車出口帶來陰霾的同時,造車新勢力卻開啟了海外市場新徵程。最近,速達、愛馳先後出口歐洲,蔚來的二手車也發往中亞。造車新勢力為何能逆勢出口歐洲?眾所周知,在汽車工業已然很發達的歐美市場,主流自主車企已經耕耘多年,至今鮮有建樹、難以立足。那麼,造車新勢力為何首次出口就進軍歐洲市場呢?
  • 敢想敢幹,姚振華的寶能造車新勢力底氣足?
    力帆股份也好、長江汽車也好,如果沒有投資方願意接盤,讓企業有重生的機會,一旦清算之後,企業註銷,造車夢也「死」了。資金鍊斷裂,似乎是不少落魄車企的沉痾宿疾,但造車勢力持續「洗牌」已是不爭事實,今後行業出局的只會更多。
  • 造車新勢力推出品牌高達50多個,究竟誰才能脫穎而出!
    造車新勢力究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小鵬汽車最具潛力小鵬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可謂是比較靠譜的存在,畢竟在肇慶自己建立起10萬產能的工廠,還通過控股中順汽車而獲得了生產的資質,其實力不容小覷,小鵬汽車作為新勢力造車中為數不多擁有生產資質、自建工廠生產製造能力的企業,更是屬於第一梯隊的品牌,而一個造車新勢力如果只在設計上和營銷理念上有所建樹
  • 刷新國內造車新勢力交付記錄 理想ONE的「獨自守望」
    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自2019年12月4日開啟交付,至2020年12月18日累計交付3萬輛,理想ONE以一年零14天的時間刷新了國內新勢力造車品牌交付3萬輛用時最短的記錄,對於理想汽車而言這也是裡程碑式的一刻。
  • 不靠PPT,這家造車新勢力很不一樣,不僅有產品,還有造車資質
    「造車新勢力」一開始本是個中性詞,但如今聽來卻有點偏貶義了。歸根結底,還是某些新創汽車企業的造車基礎不夠紮實、體系不夠成熟,卻急於求成,才把這個群體的形象給帶偏了。「優勝劣汰」的大自然生存法則,同樣適用於商業社會。每一個行業,其實都應該歡迎有實力的「新勢力」加入,才能得到發展。
  •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
    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的融資排名,恰好與他們目前的累計銷量排名一致,這從某一個側面說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雖然銷量不是萬能的,而且目前恐怕也還很難依靠「賣車」掙錢,但沒有銷量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當造車新勢力這一輪競爭進入後半場時,只有擁有更好的市場表現,才能獲得更多的融資,造車新勢力企業才有望實現更進一步的可持續發展。
  • 造車新勢力迎來高光時刻,蔚來、理想、小鵬10月集體大漲
    自從特斯拉正式入華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格局被迅速改寫。憑藉著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智能網聯實力,國產Model 3的銷量持續走高,目前其月銷量已經穩定在了萬輛之上,這樣的成績對於一輛高端純電動汽車來說,堪稱奇蹟。不過,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也毫不示弱,在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後已經開始崛起,對特斯拉發起了兇猛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