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標準團有多少人,師團營三三制與軍旅營五五制各有什麼優劣?

2021-01-09 夢幻之人

眾所周知,在軍事編制中「團一級」編制是最重要的編制,因為很多軍事行動都是團一級來組織展開的。那麼團一級編制為何如此重要呢,一個團到底有多少人呢!

自古以來,中國軍隊以營作為基本戰略單位,一個標準營是五百人,不同的是:古代建制營下轄五隊,每隊為100人。而現代軍事編制營下轄3個連,每個連150人左右,同時營部50人,也正好是500人的編制。

因為營對應的鄉鎮一級,也就是一個鎮上的軍事力量通常是一個營,那麼作為鄉鎮一級以上的縣級對應的就是團級。一個團下轄幾個營,通常是指的這個縣下面有幾個鄉。

戰時進行兵力動員時,以村小組為單位組建成班,以村為單位組建成連,以鎮為單位組建成營,以營為單位組建成團,這樣召集的士兵通常作為預備役存在。否則召來幾百號人,到底怎麼管,自然亂成一堆,同一個村小組幾個人中挑一個人當班長,大家都很熟悉,自然不會有太大的爭議,以此為基礎搭建軍事建制,這也是中國人的聰明之處。

團是部隊作戰的基本單位,連是部隊作戰的戰術單位,這大家很好理解,一個連相當於一個村。

一個標準團下轄三個戰鬥營及團部特務連共計十個戰鬥連,標準建制也就2000人。有時部隊兵員不足,會採取團直轄五個連,這也就是抗戰時期八路軍的小團,兵力1000人左右。如果部隊兵員充足,團可能下轄20個戰鬥連隊,可以組建成8個營,這也就是《亮劍》中李雲龍口中所說「八個營」的大團。

軍隊最重要的是成建制,不能亂,所以部隊招募士兵及組建成軍隊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並不是想當然的。合理的軍隊編制是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比如「三三」制屬於進攻編制,一個團下轄三個營的原因是:一個營主攻,一個營輔助,一個營打援。而中國傳統的「五五「制是一種守城的防禦編制,前後左右四隊(連)守四個城門,中軍居中隨時支援四個城門。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戰場上一直處於守城狀態度,而部隊卻採用「三三「制,所以經常因為部隊頻繁調動造成同一方向的守軍互相不認識,經常會出現漏洞,從而引發全軍崩盤。

比如:一個團負責守城,因為一個團只有三個營,而防守是四個方向,必然會有一個方向是幾個隸屬不同營的連進行混編防守,因為不同的連隊作戰風格與作戰能力都不一樣,經常出現的一加一小於一的效果。最容易出現的是我一個排防守雖然有點吃力,但是能守住,你一個連來了,馬上就失守的問題,打仗打的就配合,沒有配合還不如單打獨鬥。如果防守一個方向是同一個營的,那麼指揮配合協調都能很快嚴格執行。

「三三」制的一個團雖然兵力是10個連的,但中間增加了營一級指揮系統,從而在實戰編制隸屬上產生混亂,所以如今的「三三「制師團營編制開始向「五五」制的軍旅營編制靠攏。

相關焦點

  • 一個團為何是三個營的編制,李雲龍的獨立團怎麼會有8個營?
    團是部隊的基本戰術單位,通常部隊編制的作戰能力都是以多少個團來計算,比如抗戰時期,八路軍的百團大戰,就是以100多個團級單位來計算作戰規模的。正常情況下,一個團下轄3個營,這裡說的營指的是步兵營,那麼電視劇《亮劍》李雲龍說自己的獨立團有8個營是怎麼回事呢。民國時期,地方軍政分開,一個縣管理政務事務的是縣長,地方管理治安的是城防團,所以說縣長與城防團團長是平級。
  • 《亮劍》李雲龍一個團8個營上萬號人,真實情況下一個團多少人?
    抗日劇《亮劍》裡李雲龍一個獨立團就有七八個營上萬號人,但那是艱苦的抗日時期,情況特殊。真正情況下一個團到底有幾個營,有多少人? 以1937年八路軍剛剛完成改編時的第115師343旅685團為例,該團由團直屬隊和三個營組成的,符合當時「三三制」的編組原則。
  • 一個團的建制有幾個營?
    我國軍隊的標準建制是「三三建制」,即一個團有三個營;一個營有三個連;一個連有三個排;一個排有三個班;一個班設三個戰鬥組。這一口氣寫下來,有點像繞口令,這就是「三三建制」。
  • 李雲龍吹噓獨立團有八個營,軍史上可能否?詳解抗戰時期團級建制
    也就是說,八路軍685團在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時,每個營都轄四個步兵連(另有一個營屬重機槍排),每營兵力達600人以上。 黃埔建軍之初,國民革命軍是蘇式裝備、蘇式訓練和蘇式編制,所以也就沿襲了蘇軍的「三三制」編成原則。基本上是師轄三團、團轄三營和營轄三連,到擴編為第一軍時也遵循了這一原則,何應欽軍長以下分別是第1師師長錢大鈞、第2師師長劉峙和第3師師長譚曙卿。
  • 「獨立營」是什麼「營」,有多少人,戰鬥力如何,怎麼才叫獨立營
    文|二狗子「獨立營」是什麼「營」,有多少人,戰鬥力如何,怎麼才叫獨立營一直以來,抗日題材都是影視劇行業一個經典的題材,關於抗日的電視劇數不勝數,像什麼個人英雄,抗日小組數不勝數。2013年的時候,就有了一部《鐵血獨立營》的出現,其中,男主角的身份就是抗聯獨立營營長。說到這您可能有點不明白了,這啥是獨立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獨立營是個什麼營。在了解獨立營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軍隊的編制。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士兵,就有編制。從夏朝正式建立開始,到四千多年後的今天,軍隊的編制也經歷了一個十分綿長的發展歷程。
  • 揭秘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師團編制,中國步兵師與日本師團差距幾何
    其後為適應中國戰場山地丘陵地區作戰,從1938年4月至1940年11月陸續組建的第二十一師團至第四十九師團及第五十一、五十七等師團,均取消了旅團級建制,由師團下轄一個步兵團,約8700人,步兵團的團長由原來的旅團長擔任,軍銜為少將。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故也稱「三三制」)。
  • 日本一個步兵大隊到底有多少人,為什麼一個營級單位,卻很難消滅
    軍隊是由一級一級的編制組成的每一個級別有多少人都是固定的,但是在很多關於抗戰的電視、影視作品,或者書籍中對於日本軍隊的編制說的都是模稜兩可。就拿《亮劍》來說把。在這中間有一個這樣的劇情。日本的山崎大隊因為地圖路線出現錯誤,誤入了根據地的內部,結果意外開展了後勤補給基地。
  • 抗戰中國軍隊好幾個師才能打過日軍一個師團,這是真的嗎?
    常常聽人議論: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好幾個師才能打過日軍的一個師團,真是這樣嗎?除了新組建的三單位制師團,從1939年10月開始,日軍為適應作戰的需要,陸續將四單位制師團整編為三單位制,即從原四聯隊師調出一個步兵聯隊組建新的師團。至1942年底,第十三師團改三聯隊制後,侵華日軍中不再有四聯隊制師團。
  • 《亮劍》李雲龍兵力超7000人,抗戰時八路軍一個團有多少兵力?
    前段時間寫過《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為什麼沒有7000多人的文章,發現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叫編制。有的朋友不僅認為一個團有7000多人很正常,還有的認為有上萬人也很應該。其理由也很「充分」:全面抗戰初期八路軍只有幾萬人,到抗戰勝利時已經有100萬人了,那一個團有1萬多人不是很正常嗎?
  • 日軍甲種師團有多強大?一個師團近三萬人,相當於三個德械師
    一般而言,挽馬制的師團是重兵團,比較適應正面大規模火力當先的正面作戰(僅就中國和東南亞的部隊而言),而馱馬制師團是屬於山地作戰的輕步兵部隊,步兵兵力較挽馬制師團多。一般來講,一個而馱馬制師團會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挽馬制師團總編制為25000人)。而當時中國軍隊一個標準德械師滿編在一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就人數上而言,一個甲種師團,幾乎相當於咱們三個師。
  • 二戰時期的德軍有多強?一個步兵師就足以單挑一個日軍甲種師團
    德軍兵種眾多,各兵種師團之間人數不盡相同,就算是普通的步兵師,不同時代其兵員編制也是不同的。二戰開始前德國一個滿員步兵師定額是17200人,下轄3個步兵團(3營/團),偵察營、通信營、炮兵團、反坦克營、工兵營各一個,此外還有師部,師輜重隊等部門。
  • 二戰時期,日軍三個步兵大隊有多少人?能打得過德軍步兵營嗎?
    當時德軍的常規編制是師、團、營、採用的是「三三式」階梯排列,即一個普通的步兵師下轄3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步兵師的定額編制式1.72萬人、一個步兵團是3250人,一個步兵營則是850人。而到了1944年,由於戰爭的巨大消耗,德軍開始縮水,雖然還是師團營編制,但一個步兵團裡面只下轄兩個步兵營。
  • 【入營須知】:2018黃埔軍旅夏令營集結號!黃埔軍旅的小兵們準備好了嗎?
    車輛停放入營當天家長車輛統一不得進入營區內,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停放在營區外,有次序的停放,以免導致交通阻塞,各位家長請多多配合。(2)入營當天家長辦理入營手續後,請儘快離營,以免影響學員的正常訓練以及我們的工作安排。(3)學員受訓期間,採取全封閉式軍事化管理,營員統一食宿,活動期間不安排家長探視,以免影響學員的情緒以及我們的工作,(如有急事請致電我們)。
  • 一個營戰勝了日軍一個師團,只因用了這個「配方」構築防禦工事
    在抗日的時候,我們一開始的裝備是非常的次於日軍,因為清朝的政策,使得我們國家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所以在剛開始的戰爭中我們都是很難獲得勝利的,但是在後來我們用了各種方法,在日軍的手下獲得越來越多精良的裝備,在後來一個一次次戰爭中戰勝了他們。
  • 《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真實規模到底有多少人?
    或許大家在看到《亮劍》這部經典的抗日影視劇之後,都會有個疑問:抗戰時期真的有萬把號人的「獨立團」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抗戰時期因受客觀條件制約,為了抵禦日軍的進犯,我軍大膽打破了原有的編制框架,在發動廣大群眾的基礎上,誕生了許多沒有正式番號的部隊,這些部隊的規模從支隊、連隊、到團再到縱隊不一而足。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到了抗戰爆發以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的擴大,日本依靠17個師團已經無法滿足戰爭需要。日本招募了各種新師團,原來的常備師團開始被稱為甲級師團。隨後招募的新師團,則分為:乙級師團、丙級師團和丁級師團。按照日本軍隊的編制,一個甲級師團能夠下轄了8個聯隊,分為4個步兵聯隊和騎兵、炮兵、工兵、運輸聯隊各1個。
  • 二戰時期,德軍的一個步兵營,能否敵得過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
    我是一個乾貨黨,不來虛的,咱們直接上數據。要分析一個德軍營和日軍一個大隊孰強孰弱,肯定看武器裝備和人數了。這裡面還是要加點設定,德軍營和日軍大隊,應該都是傳統標準的普通步兵配置,即德軍步兵營和日軍步兵大隊。
  • 二戰德軍的裝備有多好,一個師的火炮,比日軍一個師團還要多
    其中師部裝備輕機槍2挺;偵察營裝備輕機槍25挺,重機槍8挺;通信營裝備輕機槍17挺;炮兵團裝備輕機槍32挺;反坦克營裝備輕機槍18挺;工兵營裝備輕機槍34挺;師輜重隊裝備輕機槍30挺;3個步兵團各裝備輕機槍123挺,重機槍36挺。此外,德軍還裝備有反坦克槍、火焰噴射器甚至於裝甲車這樣的武器。
  • 如何用一個詞形容軍旅?答案是……
    文字丨王傑、謝文劍、徐照昕圖片丨鄭毅、夏濤、王大佑如何用一個詞形容軍旅?軍旅有長度,是夢想的長度剛入伍時,我很害怕跑步,「不及格」似乎成了我跑步課目的結論。5公裡是那樣的漫長,終點好像遙遙無期,但我未曾放下對終點的追求。